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正>笔者所在村有一位种菜的祁大哥,依靠种菜发了大财,人送外号"菜王"。就说2017年吧,由于2016年菠菜种植面积太大,他就没有种,果然多数种菠菜的种植户都赔了钱,有的干脆任其长在地里让牛羊啃,任别人收割;有的直接翻犁在地下作底肥;更有甚者,雇人拉到路边、沟边、坑边弃之。祁大哥看到这种情况,心中一动,觉得机会来了。他连忙承包了别人废弃的百十亩地。2017年春季种上甜瓜,秋后种下了菠菜。甜瓜大丰收收益高且不说,他种的洋菠菜,由于品质好、产量  相似文献   

2.
<正>时下,农资生意越来越不好做,上游厂家林立,下游门店众多。对外出口不畅,对内自然灾害频发。总之,一句话,农资销售每况愈下,想做大做强农资真不是一件容易之事!"潮平两岸阔,花开又一春。"风高浪急之中也有勇立潮头者,我们这里就有一位农资销售高手,他的制胜法宝就是"对号入座"。他是一位乡镇零售商,农家出身,初中文化,腿有点残疾,说话又有点口吃。但他懂生意之道,他的门店离乡镇中心区不远,临街门面房两间,外加仓库四间,门店算不上豪华,但生意不凡,门庭若市,日营业额过万元。引得同行啧啧称赞,刮目相看。谈起经营之道,他微微一笑就打开话匣子与我们闲谈起来。他说:"做农资销售,就好比俩人谈对象、谈恋  相似文献   

3.
<正>目前很多人都在为赊销头疼,但在农资行业中却有一些人能及时收到预付款。笔者有一个观点,欠款变现款难度非常大,但是只要方法得当,从欠款变预付款就会很容易,因为收预付款比收现款容易得多。当农民拿着钱去买东西时,农民心里想的是:我把钱花给谁是值得的?我们先思考一下,当农民要提前把钱给你的时候心里在想什么呢?其实就两个字——好处。我提前把钱给你,你给我什么好处。只要你好处给得够多,并且能打动他,他就愿意把钱给你。这个好处包括礼品,还包括你给他拟定一个很好的种植方案,让他的投入成本更低、产出更高。在这个过程中,其实农民在心理  相似文献   

4.
正经常有人问笔者,做农资有没有什么秘籍?这里有几个故事,是笔者以前亲身经历的,拿出来和大家分享,希望能给大家一些启发。一、懂技术,腿勤快笔者有一个朋友在山东寿光做农资零售,生意做得不错。笔者当时问他,做得好的原因是什么?他憨厚地说:腿脚勤快点就好了。农户地里有了问题立即出现去解决,如果是一些自己搞定不了的问题就赶快找人帮忙解决。他说,都是乡里乡亲的,只要自己诚心诚意给他们干事,时间长了他们自然会相信自己的。加上他自己  相似文献   

5.
<正>常听到很多农资代理商抱怨,整天忙来忙去就是没看到钱。"忙"对于做农资销售来说是好事情,忙点累点不在乎,但是赚不到钱,再忙也没有意义。那为什么会导致这种情况发生呢?每天找产品,每天换品牌。有些农资代理商特别希望能快速赚钱,当他选择一种农资品牌后,只要过一段时间发现没什么效果,就想着去换另  相似文献   

6.
<正>今年农资不好做是许多农资零售商的心声,但在一片嗟叹声中,也有一些店生意红火,业务繁忙。笔者在江苏阜宁羊寨就看到这样一个店。店主名叫高鹤荣,我看他一面翻看几本笔记本,一面拿货给农户,很是好奇。趁着高鹤荣空闲时,我便与他交流起来,原来那几本笔记本是高鹤荣的农户档案,而不是农户欠账记录。  相似文献   

7.
<正>我们这里有一家农资店,每年春种夏管来临时,正是农资店销售的旺季,别的店冷冷清清,而他的店每天院子里农用车排满,屋子里人头攒动,买农资还得挨个。为啥他开的农资店如此红火?一位农民也是该店的长期客户说得好:买他店里的农资一是没有假货,用着牢靠。二是他卖货带教科技,回去使用放心。  相似文献   

8.
<正>目前,在新型土地变革的大背景下,中国的农业,也正在经历一次脱胎换骨式的蜕变,农资行业已开始全面进入整合期,现在有不少零售商都担忧自己过不了多久就会"出局"。笔者认为,今后农资零售商的路虽然比较难走,但还是有生存的空间和发展的机会。家庭农场实行的是规模化、集约化、机械化生产和经营,紧跟着市场,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和满足市场的需求,是今后  相似文献   

9.
<正>农资行业的营销一直受业内人士的关注,许多在农资行业做了几十年的老业务员对农资行业的营销谈起来也茫然,为什么呢?因为我们农资行业是在农村特有的环境体系、在普遍消费力低下、多头行政执法的环境下,想做好、做强、做顺利的确不简单。笔者结合农资市场的基本特征浅谈农资市场的营销策略:  相似文献   

10.
<正>一年又过去了,看着那些同行们为了要账东奔西跑,吃饭的心情都没有,内心突然涌出来一阵悲伤,笔者忍不住想问:做农资,到底是做的什么?写过一些关于不赊销的文章,很多农户看到后就不乐意了,说,你不赊别人赊,离了你难道还就用不上农资了?难道你种地依靠的就只是农资?你以为赊销给你农资的那些人都是慈善家?他们赊出去的钱是不要利息的?笔者不建议农民去喜欢赊销的门店买农资,原因有两个:一是他既然把农资赊销给你,一定会把利息计算进去,民间借贷的利息大家都知道,差不多是两分钱,所以到最  相似文献   

11.
<正>在下乡调查时,一位从事农资经销十多年的"老农资"的一席话让笔者很受启发。"以前我总认为,终端经销商和农民对农药化肥和种子的价格比较敏感,所以常常代理一些不知名、价格比较低的农资品牌,结果推着推着就出现了问题,不  相似文献   

12.
<正>有这样一个农资坛友,他以亲身经历总结出农资零售夫妻店的经营经验和多项优势,笔者认为总结得很不错,在关于农资经营的文章中独树一帜,很有特色。他说自己要争做农资零售行业的标杆,敢为人先,敢为行业先,敢为天下先,做一个潇洒的农资零售经营者。现征得该坛友本人同意,从中择录出  相似文献   

13.
正一是帮农户解决实际问题。很多农资人只考虑一单生意赚多少钱,赚得多就做,赚得少就不做。这种想法是错误的,要懂得吸引回头客。但凡农资生意能做得长久的,不少靠的就是回头客。所以当农户到你商店购买产品时,要主动关心他在农业上所遇到的问题,并且努力为他解决问题。问题解决了,客户回头率自然就高了。二是做到一次生意、长期跟踪。以前做农资基本上都是卖完就了事,根本不会去跟踪,也不会继续过问。如今这种想法已经不合时宜了,现在我们需要  相似文献   

14.
<正>在不久前召开的讲诚信农资经营服务经验交流会上,笔者接触了几位在当前市场颇有名气,生意越做越活络,获得消费者称赞的农资经销商,问及他们为何能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农资市场上,通过多年打拼,积累人气,牢牢抓住消费者并取得成功的,他们谈了自己的一些体会,这些体会似乎很有新意,值得大家去认真思考。  相似文献   

15.
<正>前不久,笔者在乡下走访时,看到一位正准备春耕的农户,却不见随身带来的农资,只见他深情自若地拿出电话打给几公里外的一家乡镇农资经销店,告诉对方自己需要的一些种子、化肥品种与数量,半个小时后,农资店的人员就给他送来了所需要的农资,农户开始了按部就班的生产。这原本是极为普通的田野一景,却让笔者感触颇深。  相似文献   

16.
<正>农资的销售和推广是一个科学和技术性都很强的活儿,容不得半点疏忽和失误,这些无论是厂商、经销商和管理部门都很清楚。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大家却只重视产品的推销,技术服务却差强人意。先说生产商这一部分,以多效唑为例,笔者也见到或卖过许多厂家的多个品种,也在苹果树和小麦上用过多次,但无论是哪个厂家的产品都没有被登记用在这些  相似文献   

17.
<正>前几天碰到一位农资零售商,是我的一个战略客户,零售量不小,在当地颇有影响力,但就是有一种长效农资产品销量很小。我问这样的产品怎么送货这么少,有什么顾虑吗?他的  相似文献   

18.
<正>有这么一个故事:一个商人经过一片沙漠时迷了路,面对浩瀚无边沙漠,他不知道该往哪边走。但他认为两点之间最短的距离是直线,只要走直线,不走弯路,就一定会走出沙漠,为了走出沙漠,他在原地做了一个记号,开始朝东走。走了不多久,他觉得不对,以为自己走了弯路,又返回原地。接着往南走,不多久又折了回来。接着往北走,走了半天仍然不见一个人影,以为又走错了,还是回到了原地。接下来,他尝试了西  相似文献   

19.
<正>辞旧迎新,在送别了农资市场一直萎靡不振的2009年后,迎来了充满希望的2010年。最近,笔者在农资终端经销商清收货款、盘点库存、总结工作,盘算着2010年如何进行经营时,走访了多个终端农资经销商,通过近距离沟通得知,2009年大多数终端经销商基本上  相似文献   

20.
<正>时下,正是农业生产植保环节的关键时期,也是农资应用的重要时期。这个时期做好营销工作也是进一步稳定市场、强化与用户之间沟通、确保农资销售取得实效的时期。在这一时期,做好农资营销功课,十分必要。农资营销是为农业生产提供服务的环节,与农业生产存在着必然的联系。农资营销,要以服务农业生产为基本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