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在马来西亚对沙捞越菠萝黑心病的发生进行了研究。菠萝在5、10、15和20℃贮放1、2和3个星期,然后在28℃室温放置一个星期感染黑心病。10、15和20℃处理的果肉变褐程度随贮放期增加而增加;在5℃贮放1、2和3个星期的,黑心病感染程度没有显著差异。10℃贮放1、2和3个星期的,室温下3天后有黑心病症状发生;然而10℃下贮藏4星期的,在室温下没有任何黑心病症状发生。感染黑心病菠  相似文献   

2.
<正> 菠萝在贮运过程中,靠近果心基部的小果常出现褐色半透明小斑点,随后斑点扩大、颜色加深,最后除果皮完好外,整个果实内部变黑,丧失商品价值,统称“菠萝黑心病”或“内生褐斑病”。黑心病的发病特点是:1、发病率高,损失严重。据国外报道,夏威夷、澳大利亚和科特迪瓦的船运菠萝都曾因黑心病造成巨大损失。广东、广西和福建的外销菠萝也都不同程度受害。2、贮运期愈长,损失愈严重。据观察,20天、25天和30天贮期的黑心病损失率分别为13.8%、25.0%和  相似文献   

3.
作者通过近4年的病虫害调查与防治研究,基本摸清了伏牛山区危害黑李的主要病虫害有李小食心虫、李实蜂、李枯叶蛾、桃蛀螟6种;黑李流胶病、黑李褐腐病、黑李根癌病、黑李果腐病、黑李细菌性穿孔病、黑李红点病5种。对其发生规律,作了观察研究,并提出综合防治技术,为大面积发展黑李、根治病虫害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正>苹果烂果病主要包括有苹果轮纹病、炭疽病、疫腐病、黑腐病、褐腐病等,均能致好果变为残次果,影响产量和降低果园效益。苹果烂果病病菌一般在幼果期(5~7月份)侵染果实,后呈潜伏状态,秋季近成熟期(8~9月份)形成病状,随后不几天出现病果。尤其在后期多雨时节,温湿度条件具备情况下极易暴发。因而,每一果农从现在起,必须认真全面做好保果促优增收工作。  相似文献   

5.
一、症状及发病规律 褐腐病又称果腐病,主要危害果树的花、叶和枝梢,在多雨年份,若食心虫、椿象、卷叶虫(这三种害虫均为传播源)虫害  相似文献   

6.
鸭梨贮藏主要病害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鸭梨贮藏的主要病害包括生理病害和真菌病害。 1生理病害 鸭梨的生理病害主要有黑心病和黑皮病。 1.1黑心病 鸭梨在贮藏过程中,果心极易褐变,俗称黑心病。严重时影响果肉,因而大大降低鸭梨的商品价值。  相似文献   

7.
用瑞毒霉和乙磷酸对由寄生疫霉和樟疫霉引起的菠萝心腐病,以及由樟疫霉引起的根腐病进行了防治,植前以600ppm瑞毒霉和1,200ppm乙磷铝浸种苗防治效果显著。亚磷酸是乙磷铝水解后的一种产物,每公顷用3.36—6.72千克防治心腐病效果显著,同时因由此防治了根腐病,植株生长增长。温室研究表明,乙磷铝和亚磷酸都能在24小时内向下传导,结果控制了根腐病。在夏威夷,菠萝心腐病和根腐病是由滋生土壤的真菌—寄生疫霉和樟疫霉引起的。其症状已由Mehrlich描述过。腐霉也能引起菠萝根腐病。用其它农药防治心腐病已有报导。引进的两种新内吸性农药瑞毒霉和乙磷铝,使根腐病的防治也有了可能。据报导,在其他国家已应用这两种杀菌剂防治菠萝心腐病,不论是植前浸种苗或是植后植株喷药,乙磷铝降低了心腐病死亡率,并使成活植株的总根量和植株量增加。夏威夷在雨量多的情况下,菠萝心腐病、根腐病使这个地区经济受到严重的影响,因此需要进一步开展防治试验,以确定最低有效用药量和最有效的施药方法;由于乙磷铝水解之后产物亚磷酸存在于菠萝叶片和果内,因此做了亚磷酸对防病作用的试验。研究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8.
香榧畸形果是由“香榧细菌性褐腐病”[Erwinia carotovora(Jones)Bergey et al]病菌侵染香榧幼蒲所致。香榧幼蒲感病后造成大量落果,是造成香榧产量低下的主要原因。 防除香榧细菌性褐腐病的方法:在4月初(授粉前)和4月底或5月初(授粉后)各进行一次用400倍-500倍稀释的5%菌毒清  相似文献   

9.
采用土壤微生物学和植物病理学研究方法,以平贝黑腐病发病植株和健康植株根区土壤为研究对象,研究土壤养分、微生物区系组成同平贝黑腐病发生的相关性,并对健康植株根区土壤中黑腐病病原菌的高效拮抗细菌进行了初步筛选。结果表明:根区土壤p H值下降,盐分含量提高及土壤有机质与速效磷、钾供给不足等可导致黑腐病发生;平贝根区土壤微生物区系组成及其多样性的变化,尤其是真菌数量的上升是平贝黑腐病发生的主要原因;分离筛选得到3株可显著抑制黑腐病病原菌生长的细菌菌株,其中菌株SF013对病原菌生长抑制作用最好,对峙培养和发酵液抑菌率分别为79.11%和85.19%。  相似文献   

10.
侧柏心材活性成分的提取及其抑菌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侧柏心材不同部位及正己烷和二氯甲烷依次提取的心材活性成分对白腐菌、褐腐菌、黑曲霉菌的抑菌作用,并采用GC/MS联用技术对提取物中的活性成分进行鉴定和分析.结果表明:侧柏心材从髓心向边材根据年轮所划分的3个部位对3种真菌都具有较好的抑菌效果,并且靠近边材的2部分抑菌效果更明显些.气质联机技术对正己烷和二氯甲烷提取物分析鉴定表明:侧柏心材正己烷提取物中有14种化合物,大部分化合物属于萜烯类物质及其衍生物,最高含量化合物为罗汉柏烯(25.564%)和雪松醇(19.743%);侧柏心材二氯甲烷提取物中鉴定出24种化合物,最高含量化合物也为罗汉柏烯(15.429%).侧柏心材正己烷提取物对褐腐菌、白腐菌和黑曲霉菌第14 d时的抑菌圈直径分别为10.0,9.3和8.3 mm,大于二氯甲烷提取物抑菌圈直径(0,2.7和1.3mm),表明正己烷提取物对3种真菌的抑制生长作用明显优于二氯甲烷提取物的抑菌作用.  相似文献   

11.
枣缩果病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正> 枣缩果病又称黑腐病、铁皮病,俗称干腰、黑腰等,是一种严重危害枣树果实的病害。近年来,该病在枣树上的危害日趋严重,但目前对该病的病原及防治规律的报道不一,在生产上也未找到有效的防治方法。此文是在沧州地区,通过多次调查研究,根据近年枣树管理实践得出的适合沧州地区生产实际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2.
常青 《防护林科技》2013,(9):102+106
文章介绍了鸭绿江燕红桃桃褐腐病、疮痂病、缩叶病等3种主要病害的发生规律及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13.
<正> 菠萝是我国南方裁培面积大、产量多的大宗水果之一。但由于成熟后不耐贮运,除作鲜果供应外,主要用于制罐头、密饯果脯和果汁等食品工业。在交通不便的边远地区,或资金不足的小单位、个体户,当菠萝滞销时,将其加工成菠萝干也是一条出路。但是如果加工不好,菠萝干会变成褐色或黑褐色,严重影响产品质量,商品价值大大降低。菠萝在制干或贮运过程中,这种变褐或黑色的现象称“褐变”。其原因是:在氧化酶的作用下,使菠萝中的单宁类物质氧化聚合而呈现褐色或黑色,称酶褐  相似文献   

14.
通过查询专著、期刊、CAB数据库、维普数据库和英特网等,对北美云杉2种危险性根部病害——松干基褐腐病(Phellinus weirii(Murrill)R.L.Gilbertson)和针叶树干基白腐朽病(Heterobasidion annosumsensu lato)及其检疫方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5.
褐腐病主要危害苹果、梨、桃、杏、李及樱桃等果树的果实。在8—9月份喷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10^-6等可有效预防褐腐病的发生;在果树落花后10d左右至采收前1个月,每隔半月左右喷1次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10^-6~1000×10^-6等可有效防治褐腐病。  相似文献   

16.
<正> 在印度北方邦,研究了芒果采后施用不同的药剂防治黑腐病、蒂腐病以及炭疽病引起的果腐,这三种病害分别由黑曲霉菌、球二孢菌、炭疽病菌引起。试验包括杀菌剂处理(即苯菌灵、杀菌灵、多菌灵和氯酸钠)、热水处理和施用芥子油。几个综合处理对防治上述真菌病害有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1998年7月~8月调查了勐仑和打洛两个种植场的香荚兰疫霉病,其中梢腐病平均发病率分别为12.8%和13.5%;处于低部位的梢腐病平均发病率分别为24.6%和29.3%,而高部位的平均发病率仅分别为6.7%和4.9%。柑桔褐腐疫霉是优势种。在一些表面长有大量炭疽菌和尖孢镰刀菌分生孢子的蔓腐病标本的边缘组织上,亦培养出纯的柑桔褐腐疫霉。  相似文献   

18.
橡胶主要病害防治简介┏━━━━━━━━━━━━━━━━━┳━━━━━━━━━━━━━━━━━┳━━━━━━━━━━━━━━━━━━┓┃ 症 状 ┃ 病害名称 和病原菌 ┃ 处 理 ┃┣━━━━━━━━━━━━━━━━━╋━━━━━━━━━━━━━━━━━╋━━━━━━━━━━━━━━━━━━┫┃根部t根腐,根表有白色菌索膜 ┃白根病(Rigldodoru s eignosu s) ┃削去病组织,涂以20%五氮硝基笨(白, ┃┃ ┃ ┃红根病)。10%敌菌酮或10%十三吗林 ┃┃ 掇腐,根皮有枣;工色菌膜 ┃红根病(G、pseujofefreum) ┃ ┃┃ ┃ ┃(红、褐…  相似文献   

19.
褐腐病又名菌核病,是我国桃树主要病害之一。本病分布于全国各桃产区,特别是江淮流域,江苏、浙江和山东等地每年都有发生,该病主要是造成果实腐烂。褐腐病除在果园发生外,在运输、贮藏期间也易发生,其防治方法如下:一、保持果团整洁。不要栽植过密,使桃园通风良好...  相似文献   

20.
张丽仙 《云南林业》2001,22(3):21-21
要使桃树获得丰产、稳产、质优的果实,对桃树病虫害的防治是不可少的技术措施。1病害 我国桃树病害约有50多种。目前,在云南,危害桃树的主要病害有桃褐腐病、桃穿孔病、桃疮痂病等。1.1桃褐腐病 此病危害桃树的花、叶、枝梢及果实,其中对果实的危害最重,果实越接近成熟时受害尤烈。果实病害初期的表现是在果面上产生褐色圆形病斑,如遇阴雨连绵的天气,病斑数日内便可扩及全果,果肉也随之变褐软腐。在多雨的年份,发病率高,产量下降幅度大,经济效益低。1.2桃穿孔病它主要危害叶片,也侵害果实和枝梢。叶片发病,初为水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