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65.保护地内为什么要应用滴灌技术?滴灌技术是当今世界上先进的节水灌溉新技术之一,具有省水、节能、省肥、省工、不占耕地、增产及提高作物品质、显著增加经济效益等优点。滴灌技术自七十年代开始在大田作物应用,尤其是在果树等生产灌溉上得到了较大面积的应用推广。但是滴灌技术在温室大棚等保护地(蔬菜、花卉、药材等)生产上应用仍停留在试验或试用阶段,尚未能大面积推广应用,大多数还采用着传统的畦灌方式,这样不但浪费水,而且还带来了土壤温度低、空气湿度大等问题。另外,在没有滴灌的保护地内施肥,只得用落后的人工来解决,又费力,又不均匀,挥发浪费也大,尤其  相似文献   

2.
灌溉施肥在日光温室中的应用效果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正>曲沃县是山西省蔬菜生产重点县,其蔬菜种植面积逐年扩大。但由于设施蔬菜生产过程中仍采用大田作物的灌溉施肥技术,导致水肥浪费严重。长期的大水灌溉造成土壤透气性下降,棚内湿度过大,致使病虫害频繁发生,严重制约了日光温室蔬菜的发展。2007年,在曲沃县星海蔬菜园区日光温室内应用了滴灌施肥技术,经过1年的应用,达到了省水、省肥、省工、省药、增效的"四省一增"效果。  相似文献   

3.
设施蔬菜作为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形式,近年来,天津市设施蔬菜得到了快速发展,设施蔬菜种植耗水需肥量大,但是水资源的严重短缺给设施农业的快速发展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为此,依托市财政设施农业综合节水技术示范项目,在西青区设施番茄上进行了传统畦灌冲施肥、膜下沟灌冲施肥和膜下滴灌施肥等3种技术模式应用分析。结果显示,在节水、省肥、增产、增收等方面,膜下滴灌施肥好于膜下沟灌冲施肥,膜下沟灌冲施肥好于畦灌冲施肥。  相似文献   

4.
软管滴灌系统使用要点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张学军,沈雪民为使保护地生产取得增产、增收、减少病害、降低劳动强度等效果,目前已有不少地方推广使用微灌技术。采用双上孔滴灌带为灌水器的软管滴灌系统,以其抗堵塞性好、安装运输方便、能水肥并施、价格最低等优点而深受...  相似文献   

5.
在农村蔬菜保护地栽培中,经常要种植黄瓜、蕃茄和菜花等蔬菜。在灌溉、施肥上往往采用人工穴灌或滴灌。这两种方法前者费工,一次穴灌费水又易板结,后者需要一定的投资。为了节约开支,并达到滴灌的效果.这里介绍一种简易的滴灌法。到医院住院处收集患者用过的一次性输液管、  相似文献   

6.
保护地蔬菜微灌施肥技术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微灌施肥是将施肥与灌溉结合起来的一种新的农业技术,保护地反季节生产是枣庄市乃至整个山东省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但随着保护地蔬菜的发展,许多栽培管理上的问题愈来愈突出,肥料流失、产品品质下降、病虫害严重.为保证蔬菜安全、优质、无污染型持续发展,节约用肥、用水,改善环境条件是保护地蔬菜生产的核心问题.为此,从2000年起,枣庄广大肥料科技工作者对保护地微灌相配套的施肥技术问题进行了广泛研究,总结出了保护地蔬菜微灌施肥的技术体系,在生产中应用并取得了显著效益.  相似文献   

7.
蔬菜在人民生活中是不可代替的副食品。因此蔬菜如何发展,是关系到进一步改善副食供应的重大问题。为此,仅就我省今后蔬菜生产发展方向提出一些看法。 1、解决冬春蔬菜供应,必须发展保护地生产。 2、选择适于我省的保护地类型。 3、发展保护地生产要开发能源利用能源和节约能源。 4、在发展保护地中应注意解决:(1)对温室、大棚的结构、性能,栽培技术要进行必要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进一步提高保护地生产水平。(2)加速推广国内外先进技术用于生产实际。如双层保温帘及多层覆盖、地面覆盖、增加地温,嫁接技术,滴灌和地面喷灌,简易变温,培育壮苗,二氧化碳施肥、越冬棚等。  相似文献   

8.
<正>设施滴灌系统具有节水、提高地温、降低空气湿度、减少劳动强度及施肥、施药方便等诸多优点,贵德县在设施油桃栽培中应用设施滴灌技术取得了良好的效果。1设施果品栽培中滴灌系统的设计  相似文献   

9.
蔬菜生产在黑龙江省快速发展,目前绝大部分蔬菜已经是保护地栽培供应,所以保护地生产在蔬菜生产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但由于保护地复种指数高、倒茬困难,且环境密闭,湿度较大,利于病害的发生和流行。病害发生后广大菜农习惯采用传统的喷雾方法,这样不仅用药量大,劳动强度大,而且在防病过程中,人为地增加棚室内湿度,  相似文献   

10.
多年来,保护地蔬菜灌溉多采用沟灌、漫灌等方法。这些方法不但浪费水资源,经济效益差,而且还会使地温降低、土壤板结、棚室内湿度大,既不利于蔬菜生长,又加重了病害。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大庆市大同区农业科研中心在保护地蔬菜灌溉上,推广应用了节水高效膜下软管滴灌新技术。  相似文献   

11.
随着日光温室种植规模的日益扩大,传统的灌溉、施肥方式已不适合无公害蔬菜对环境的要求.膜下滴灌施肥技术不但省水、省肥、省工、省力、灌溉均匀,而且具有提高产量和品质、改善温室小气候、减少病虫害发生等优点,目前正在银川地区蔬菜、瓜果种植区推广应用.为提高滴灌设施的应用效果和黄瓜产量,现将我们经过2003-2005年试验、示范总结出的适宜银川地区日光温室冬春茬黄瓜栽培时应用的滴灌施肥技术介绍如下,以供生产中应用.  相似文献   

12.
温室无土栽培黄瓜水肥耦合效应研究初探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本试验是采用滴灌灌溉施肥方法,研究了温窒无土栽培条件下水肥耦合效应对迷你黄瓜的生长、产量等方面的影响,明确黄瓜生长过程中水分与养分供应上的耦合关系.优选保护地黄瓜栽培中滴灌施肥的适宜灌水量和施肥量组合.最终提出适合于保护地黄瓜生产的滴灌灌水技术及与灌水相结合的施肥技术。  相似文献   

13.
<正>东丰县位于吉省林东南部,在省棚膜经济的支持下,保护地蔬菜发展迅速,早春蔬菜大棚黄瓜,是我当地早春市场上市量最多的蔬菜之一。黄瓜的产量高,产值也高,是广大菜农保护地种植的首选蔬菜,但在生产过程中,有部分菜农在施肥上存在很多问题,错误的认为只要施肥多产量就高,造成了施肥的误区和浪费。根据理论和实践的调查,下面浅谈一下黄瓜需肥特点及施肥技术。一大棚黄瓜的需肥特点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农业也获得了长足的进步,农具和耕种技术都在不断改革和进步。大棚滴灌施肥技术就是新型耕种技术的一种,这种技术将灌溉和施肥结合到一起,不仅能够节省水肥,还能有效降低病虫害,经过滴灌施肥技术的农作物,产量更高,质量更好。为探究滴灌施肥技术的应用效果,笔者分别在两个大棚中种植相同作物,采用不同的灌溉施肥技术,第一个大棚采用普通的大水漫灌技术,第二个大棚采用了滴灌施肥技术,并对比了两个大棚中作物的产量、质量以及病虫害情况等。经过对比,滴灌施肥技术种植的作物节省水肥两能达到50%以上,同时,增产量达到了25%以上,经过滴灌施肥技术的大棚生产的作物能给种植者增收51000元以上。下文为详细报道[1]。  相似文献   

15.
<正>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及蔬菜科技的不断进步,农民对优良种苗的需求量越来越大。目前我国蔬菜工厂化育苗大多是用化肥配制营养液来进行的,但营养液的配制和管理需要一定的专门技术,且成本高,耗能大,对环境有污染,影响了工厂化育苗的大面积推广。同时,化学肥料的不当使用导致产品品质降低、风味欠佳和环境污染。番茄和甜椒是保护地蔬菜生产中的  相似文献   

16.
设施蔬菜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是根据蔬菜的生长所需,通过低压管道系统及各支管上的灌水器将水肥均匀、缓慢的滴入蔬菜根区土壤中。大棚蔬菜种植过程中应用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可在不破坏土壤结构的前提下将水分及养分定时、定量、按科学比例直接提供给蔬菜作物,以保证良好的生长状态,且这种灌溉施肥模式没有深层渗漏,蒸发损失小,且不会产生地面径流,因此具有高效、节水的优势。文章主要针对蔬菜大棚中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7.
随着湟中县保护地蔬菜生产的不断发展,保护地蔬菜的品种日益繁多,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极大方便。然而由于保护地的局限性,常常因施肥不当造成蔬菜减产,降低其经济效益,为此总结其防治技术如下:1氮肥过剩1.1症状果菜类蔬菜的叶片大而深绿,叶柄和节间较长,植株易徒长,叶脉间有时会出  相似文献   

18.
李光河 《今日农村》2005,(12):22-22
冬春季节,保护地设施生产中防治病虫害常用喷雾的方法,但该法用工多,劳动强度大,成本高,并且增加设施内湿度,有利于病虫害发生蔓延。粉尘法、烟雾法施药新技术,在封闭的设施内代替喷雾法,不但省工、省力、省时、省水,而且能降低设施内湿度,效果好,值得大力推广。一、粉尘法粉尘  相似文献   

19.
<正>中国丘陵地区约占陆地面积的70%,丘陵地区因为坡度大,保水能力差,干旱是种植业的主要威胁。而滴灌施肥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据统计,中国滴灌技术目前累计面积达2.6×105hm2,其中滴灌施肥达1/3左右。因此,中国滴灌施肥技术仍有巨大的发展潜力。要进一步示范推广滴灌施肥技术,必须从政策、技术、培训和示范推广等层面予以保障,才能引导、促进水肥一体化技术的全面健康发展。政策保障滴灌施肥技术不仅能节约灌溉用水,而且能大幅度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与生态文明建设紧密结合,可考虑将滴灌施肥  相似文献   

20.
保护地蔬菜滴灌技术的应用1986年以来,笔者连续在卢沟桥乡不同地区进行滴灌(微喷灌)与沟灌对比试验和大面积示范,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滴灌的主要优点1.节省灌水量滴灌克服了传统灌溉由于土壤、渠道水分大量流失的弊病,因而省水效果明显。据19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