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仔猪拉稀在我国各地猪场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它能引起病猪死亡及影响生长发育,对养猪业的发展有相当大的影响。我们在生产实践中加强妊娠母猪和哺乳母猪、仔猪的饲养管理工作,改善猪舍的环境卫生,同时喂服乳酶生预防仔猪拉稀,收到良好的效果。在此,特将应用乳酶生预防仔猪拉稀的试验报道如下:1 作用原理乳酶生是一种活的乳酸粪琏球菌制剂,每克含活菌不少于1000万,幼畜内服后,乳酶生在肠内分解糖类产生乳酸,使肠内酸度增加,改善肠道微生态环境,调整肠道菌群格局,有利于肠道有益菌群的生长繁殖,抑制和排斥有害的大肠杆菌…  相似文献   

2.
陈颖 《北方牧业》2007,(14):14-14
<正>仔猪白痢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肠道传染病。常发生于10~30日龄的仔猪,以排腥臭灰白色黏稠稀粪为特征。一窝仔猪一头发病后其余相继发病,常常引起大批仔猪死亡或使它们在恢复后生长发育不良,对养猪业危害相当严重。因此,把好仔猪白痢关,抓住预防是关键,本着"防重于治"的原则,打好主动仗,就能有效提高仔猪成活率。  相似文献   

3.
秦文雅 《广东饲料》2010,(12):26-28
<正>谷氨酰胺(Glutamine,Gln)是动物血液和母猪乳汁中一种含量非常丰富的氨基酸,在维持健康状态或修复病理状态下,在机体肠道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的活动中具有其他氨基酸所不能替代的作用。谷氨酰胺在维持早期断奶仔猪肠道结构和功能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当仔猪母源的Gln供给终止时,外源添加Gln能很好地预防肠道粘膜萎缩、吸收功能下降、免疫紊乱(徐春兰等,2004)。  相似文献   

4.
<正> 仔猪白痢是由病原性大肠杆菌引起的10—30日龄仔猪以排泄乳白或黄白色稀粪为主要临床症状的一种多发性肠道传染病,死亡率虽低,但对仔猪的生长发育影响很大,有的甚至生长停滞,直接影响着养猪业,故而治疗和预防仔猪白痢是养猪业的重要一环,笔者反复试用“大蒜地柏Y酊”治疗和预防仔猪白痢均收到了满意的效果,现将其制作方法和服法介绍如  相似文献   

5.
双歧因子对仔猪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元恒泰(双歧因子)是一种肠道的有益细菌营养剂,它能提高断奶仔猪的生产性能,饲产中添加0.1%的双歧因子,日增重提高10.38%,耗料量降低13.3%,对仔猪腹泻也有一定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6.
杨营  边连全 《猪业科学》2012,29(6):34-36
仔猪免疫能力低和腹泻是导致仔猪死亡率高的关键因素。因此,提高仔猪机体免疫九预防及治疗仔猪腹泻是提高仔猪成活率的关键。卵黄抗体(IgY)能迅速给仔猪提供被动免疫保护,并对肠道疾病具有有效预防及治疗作用。IgY能避免饲料中添加抗生素或某些化学合成药物所引起的药物残留和耐药性问题,具有绿色、高效、环保价值,对于畜禽业的健康持续快速发展有重要意义。这篇文章就卯黄抗体的形成、分子结构与功能、特点、作用机理及在仔猪生产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仔猪水肿病是仔猪一种常见疾病,对仔猪有严重危害.仔猪水肿病的病因具有多样性,主要原因包括病原因素、仔猪生理结构方面因素、饲料因素、饲养条件因素等.为使仔猪水肿病得到有效防治,需在对仔猪水肿病认真分析的基础上采取积极有效的预防措施,减少应激因素,加强断奶仔猪的饲养管理;建立正常的肠道微生物区系;加强仔猪水肿病疫苗研制;药物预防等.通过这些措施降低仔猪水肿病的发病率,确保仔猪水肿病能得到有效控制,保障仔猪养殖产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
《养猪》2017,(6)
近年来,为了促进断奶仔猪肠道健康,人们在饲料添加方面做了大量研究,其中仔猪肠碱性磷酸酶(IAP)是一研究热点。此种酶通过影响胃肠道微生物数量,进而影响仔猪的肠道健康,并能防止肠道疾病的发生。文章就肠碱性磷酸酶对仔猪肠道正常菌群维护和预防疾病感染的作用机制作一综述,为今后研究断奶仔猪肠道健康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
仔猪白痢是由大肠杆菌感染引起的一种常见的肠道传染病,感染后仔猪的健康生长状态会受到影响,病情严重的还会诱发死亡,给养殖户造成一定经济损失。因此,养殖户应密切关注仔猪的生长状态,从多个方面做好仔猪白痢预防、诊断与治疗准备工作,保障仔猪健康发育和养殖户的效益。本文将从仔猪白痢的发病机制、流行特点、临床症状表现等方面进行分析,详细阐述仔猪白痢的诊断、预防和治疗方法,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仔猪白痢病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的所引起的,多发生于2~3周龄仔猪,是一种急性肠道传染病。笔者经过对一些养猪场及专业户的母猪大约有数10窝200余头仔猪采用给母猪服药的方式,使药物的有效成份可以通过乳汁对病仔猪能起到治疗作用,同时对未发病的仔猪也具有预防作用,对本病的治愈率达95%以上,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丁酸梭菌作为一种新型抗生素替代品,已被广泛应用于动物上,前景十分广阔。本文从丁酸梭菌能够促进仔猪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和肠道发育,提高仔猪肠道内有益菌数量和仔猪肠道屏障功能,进而改善仔猪肠道健康等方面进行阐述,为其在仔猪上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仔猪大肠杆菌病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一类仔猪肠道传染病。根据仔猪的发病日龄、临床症状及致病菌血清型的差异,可以把仔猪大肠杆菌病分为仔猪黄痢、仔猪白痢和仔猪水肿病3种。目前,仔猪黄痢、仔猪白痢流行范围广,严重影响了养猪业的发展。本文仅就这两种病根据笔者的临床经验总结介绍几点预防治疗方法,供同仁参考。  相似文献   

13.
母猪的初乳不仅仅可为仔猪提供食物从而为其提供重要的养分以及提供免疫球蛋白从而为仔猪在生命早期提供被动免疫力,而且初乳还对仔猪的肠道发育和免疫能力起着重要作用。  新生仔猪吃不到初乳是活不长的。初乳是一种高脂肪食物,它能帮助仔猪存活并使仔猪在断奶前迅速在体内积聚起脂肪,初乳还含有高水平的免疫球蛋白从而能帮助新生仔猪在免疫系统尚未发育成熟之前战胜肠道病原微生物。九月份在英国诺丁汉大学召开的BSAS断奶仔猪会议上披露了一项新的研究结果,表明了断奶前仔猪消化生理和免疫功能的发育对初乳和自然断奶措施的依赖程度…  相似文献   

14.
有机酸对断奶仔猪肠道菌群调控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集约化养殖生产中,仔猪早期断奶综合征所引发的采食下降、生长缓慢和腹泻等一系列问题对养猪业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引起这些症状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断奶应激造成的肠道菌群紊乱,因此,研究仔猪肠道微生态区系及其调控技术,对于预防仔猪早期断奶综合征具有重要意义。有机酸具有显著的调节肠道菌群的功能,在预防仔猪早期断奶综合征中有广泛的应用。本文针对断奶仔猪胃肠道菌群变化、有机酸作用原理及常用有机酸对肠道微生态区系的调控等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5.
本病主要发生于一周龄内的新生仔猪,是初生仔猪一种常见的传染病,多发于新母猪所产的仔猪。临床上以拉黄色水样粪便和迅速死亡为特征。1病原是由大肠杆菌产毒性埃希氏病原所引起,常表现为严重腹泻和败血症。仔猪排出的粪便毒力较强,能够引起仔猪疾病的传染。大肠杆菌广泛地存在于人和动物的肠道,在正常情况下,肠道常在菌没有致病作用,但仔猪抵抗力下降时可引起下痢。一般的化学药物都能将病原杀死。  相似文献   

16.
丁酸是一种短链脂肪酸,主要由饲粮中不可消化碳水化合物经肠道产丁酸菌酵解产生。丁酸能通过增强肠道上皮屏障功能、优化肠道菌群和降低肠道炎症反应等途径缓解断奶仔猪腹泻。本文就丁酸对断奶仔猪腹泻的缓解作用及其机理作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7.
仔猪水肿病防治试验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仔猪水肿病是由溶血性大肠杆菌引起的断奶仔猪的一种急性散发性疾病。大肠杆菌是仔猪肠道的常在菌和条件性病原菌,仔猪常因断奶、转圈、更换饲料等应激而致肠道正常菌群区系失调,大肠杆菌趁机大量增殖,产生毒素而致病。其发病率较高,致死率高达80%一100%,是危害仔猪的重  相似文献   

18.
仔猪早期断奶能增加母猪的年产仔数,提高母猪的生产力。但由于此时仔猪的发育尚未成熟,因此仔猪易出现一定的早期断奶综合症,如采食下降、生长阻滞和腹泻。谷氨酰胺(glutamine,Gln)作为一种条件性必需氨基酸,在维持肠道和免疫系统的正常结构和功能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论述了添加谷氨酰胺对仔猪肠道的形态和抗氧化能力等方面的影响,以及对仔猪腹泻和生长的作用等。  相似文献   

19.
仔猪副伤寒     
仔猪副伤寒是由沙门氏菌引起的一种仔猪肠道传染病。临床以急性败血症、慢性坏死性肠炎,有时伴有卡他性肠炎或干酪性肺炎为特征。主要侵害2~4月龄仔猪。  相似文献   

20.
益生菌剂对仔猪肠道菌群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益生菌剂对仔猪肠道菌群的影响,选择60头7.5 kg左右的"杜洛克猪×长白猪×大白猪"原种猪,随机分成2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0头。将仔猪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饲喂基础日粮+0.1%益生菌剂,检测各组仔猪生产性能及肠道菌群等。试验结果表明,益生菌制剂能显著降低仔猪腹泻率(P<0.05),促进仔猪的生长;大肠杆菌和肠球菌是仔猪肠道非常住菌群(过路菌),乳酸杆菌、双歧杆菌、产气荚膜梭菌为常住菌群;益生菌剂能极显著减少仔猪肠道的好氧菌(P<0.01),极显著增加仔猪肠道的厌氧菌、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P<0.01),显著降低仔猪肠道的产气荚膜梭菌(P<0.05)。因此,饲料中添加益生菌剂能有效改善仔猪肠道菌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