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外源水杨酸对NaCl胁迫下番茄幼苗光合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营养液栽培,研究了外源水杨酸对NaCl胁迫下番茄叶片光合作用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在NaCl胁迫条件下进行SA处理,番茄叶片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均较NaCl胁迫条件下未加SA处理有明显的增加。SA处理减缓了细胞间隙CO2浓度(Ci)、气孔限制值(Ls)的升、降速度。外源SA减小了NaCl胁迫下番茄叶片叶绿素含量、PSⅡ原初光能转换效率(Fv/Fm)、PSⅡ的潜在活性(Fv/Fo)、光合电子传递量子效率(ΦPSⅡ)、叶绿素光化学猝灭系数(qP)的下降以及初始荧光(Fo)、非光化学猝灭系数(NPQ)的升高。说明外源SA对NaCl胁迫下番茄叶片光合系统的破坏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外源水杨酸对梨叶片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外源水杨酸诱导后鸭梨茎尖组培苗叶片中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变化。结果表明,在MS继代培养基上添加0.02、0.2、2.0 mmol/L水杨酸培养后,叶片叶绿素初始荧光(Fo)、最大荧光(Fm)升高;提高了叶片PSⅡ原初光能转换效率(Fv/Fm)、最大电子传递速率(ETRmax)和非光化学猝灭系数(NPQ);表明水杨酸对梨叶片光合机构的稳定及周转具有促进作用,浓度以0.2mmol/L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3.
温州蜜柑叶片光合作用的光抑制   总被引:34,自引:2,他引:32  
中午或模拟中午强光处理后,温州蜜柑叶片表观量子效率(AQY)、最大荧光(Fm)、初始荧光(Fo)、可变荧光(Fv)、光化学效率(Fv/Fm)、光化学猝灭系数(qp)和电子传递速率(ETR)下降。经强光处理后,虽然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和光呼吸(Pr)均下降,但由于Pr降低幅度小于Pn,使Pr/Pn比值升高。  相似文献   

4.
阿月浑子叶片光合作用的光抑制研究   总被引:14,自引:6,他引:14  
 中午或模拟中午强光照射后, 阿月浑子叶片表观量子效率(AQY) 、最大荧光(Fm) 、初始荧光(Fo) 、可变荧光(Fv) 、光化学效率(Fv/ Fm) 、和光化学猝灭系数(qP) 下降, 而非光化学猝灭系数(qN) 升高; 强光处理后, 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 和光呼吸速率(Pr) 均下降, 但Pr/ Pn 的比值却升高。  相似文献   

5.
利用叶绿素荧光预测水蜜桃果实冷害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叶绿素荧光技术检测冷藏条件下水蜜桃冷害发生进程中初始荧光(Fo)、最大荧光(Fm)、可变荧光(Fv=Fm—Fo)、光化学效率(Fv/Fm)等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参数的变化,分析了叶绿素荧光参数与果肉出汁率的相关性以及与呼吸作用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在冷藏过程中,叶绿素荧光参数都呈下降趋势,冷害发生以后,Fm和Fv/Fm下降速度加快,而中途加温处理能够缓解Fm和Fv/Fm的降低。同时,Fm和Fv/Fm与果肉出汁率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利用测定Fm和Fv/Fm能够初步预测冷害的发生情况。  相似文献   

6.
陈新斌  孙锦  郭世荣  陆晓民  何立中  严蓓 《园艺学报》2012,39(12):2457-2467
 以耐海水菠菜品种‘荷兰3号’为材料,采用水培方法,研究了二硫苏糖醇(DTT)对海水胁迫及甲基紫精(MV)诱导下菠菜活性氧代谢及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海水胁迫与MV处理一样,诱导菠菜叶片产生氧化胁迫,使超氧阴离子()产生速率、过氧化氢(H2O2)含量和丙二醛(MDA)含量显著上升,叶绿素a(Chl.a)、叶绿素b(Chl.b)、总叶绿素[Chl.(a + b)]和类胡萝卜素(Car.)含量显著下降,最大光量子产量(Fv/Fm)、实际光量子产量(Yield)、电子传递速率(ETR)和光化学猝灭系数(qP)显著降低,而非光化学猝灭系数(NPQ/4)显著上升;海水胁迫与MV处理下,由叶柄导入叶黄素循环活性抑制剂DTT,菠菜叶片活性氧(ROS)大量积累,导致光合色素降解加剧,Fv/Fm、Yield、ETR、NPQ、qP进一步下降。上述结果表明,海水胁迫抑制了菠菜叶片叶黄素循环活性,降低了叶片非辐射能量耗散能力,加重了叶片ROS积累,从而导致光合色素含量降低,PSⅡ活性下降,电子传递速率降低,用于光化学反应的能量部分减少,光合作用受到严重影响,说明海水胁迫下叶黄素循环在保持菠菜叶片光合色素稳定和光合作用正常运转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选取4份耐低温弱光性不同的辣椒品种,以耐低温弱光指数作为品种耐性鉴定的依据,研究了四叶一心期,昼/夜温度10 ℃/5 ℃,光照70 μmol ? m-2 ? s-1的低温弱光下叶片叶绿素荧光特性,分析了其与耐低温弱光指数的关系。结果表明,低温弱光处理后,辣椒叶片的初始荧光(Fo)、最大荧光(Fm)、光合系统Ⅱ(PSⅡ)最大光化学量子产量(Fv/Fm)和光化学淬灭系数(qP)呈降低趋势;非光化学淬灭系数(qN)在处理3和5 d显著上升,处理7 d,非耐性品种qN显著下降,耐性品种qN显著上升或无显著变化;最大相对电子传递速率(rETRmax)和快速光响应曲线初始斜率(α)呈下降趋势;半饱和光强(Ik)在非耐性品种中呈下降趋势,但在耐性品种中呈上升趋势;随着光照强度不断增强,qP不断下降,但耐性品种发生完全光抑制的光强显著大于非耐性品种。Fo、Fm、qP、qN、Fv/Fm、rETRmax、α、Ik等叶绿素荧光参数与耐低温弱光指数显著相关,其中rETRmax最稳定灵敏。qP光响应曲线和rETRmax可作为实际生产中辣椒耐低温弱光的主要筛选指标。  相似文献   

8.
高温胁迫下银杏离体枝条叶片的叶绿素荧光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明高温胁迫对银杏叶片光合过程的影响,本研究中离体银杏枝条被置于不同温度(25、30、35、40和45℃)下处理,随即对其叶绿素荧光参数进行监测.结果显示,40℃以上高温胁迫下,银杏叶片的光系统Ⅱ(PSⅡ)潜在光化学效率(Fv/Fo)、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显著下降;最大荧光(Fm)、最大相对电子传递速率(rETRmax)、PSⅡ实际光化学效率(Yield)、光化学淬灭系数(qP)均显著下降;而初始荧光(Fo)和非光化学淬灭系数(NPQ)在40℃以上高温胁迫下显著上升.银杏离体枝条叶片光合作用对温度变化较敏感,推测高温可能伤害了光合机构,从而对光能的吸收、转换与光合电子传递都有显著的影响.银杏离体枝条叶片的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参数对高温的敏感性,可能有助于快速筛选和培育耐高温的银杏品种.  相似文献   

9.
以萱草"红运"为试材,采用PEG模拟干旱胁迫的方法,研究了干旱胁迫对萱草光合生理的影响以及外源MeJA对干旱胁迫下萱草光合生理的缓解效应,以期为提高外源茉莉酸甲酯(MeJA)在萱草园林绿化抗旱栽培中的合理利用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干旱胁迫显著降低了萱草叶片光合色素含量及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和胞间CO2浓度(Ci),提高了 PSⅡ初始荧光(Fo)和非光化学淬灭系数(NPQ),而最大荧光(Fm)、PSⅡ潜在活性(Fv/Fo)、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 Ⅱ)、光化学淬灭系数(qP)等受到显著抑制,最终表现为光合速率(Pn)降低.干旱胁迫下外源MeJA显著增加了光合色素的含量,在一定程度上可通过减少叶绿素的分解和提高叶片光合机构的稳定性来减轻干旱胁迫对萱草的伤害,且叶片Gs、Ci、Pn、Fm、Fv/Fo、Fv/Fm、ΦPSⅡ、qP均比干旱胁迫下有所增大,Fo和NPQ降低,而茉莉酸代谢抑制剂(SHAM)处理逆转了干旱胁迫下MeJA对萱草叶片光合特性的影响,表明在干旱胁迫下,外施MeJA可以减轻干旱胁迫下光合系统发生的光抑制现象,缓解干旱胁迫对萱草叶片光合机构的损伤以及PSⅡ反应中心的伤害,改善电子传递速率和光能转换效率,从而增强叶片的气孔导度和光合能力,增加光合产物的积累,提高萱草的抗旱性.  相似文献   

10.
以甜瓜为材料,研究了铁胁迫对甜瓜光合作用和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铁浓度的增大会促进超氧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升高,SOD、POD活性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继续上升。低铁和高铁导致甜瓜幼苗PSII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潜在光化学效率(Fv/Fo)、光合电子传递速率(ETR)、PSⅡ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Ⅱ)、光化学淬灭系数(qP)降低,而初始荧光(Fo)上升。  相似文献   

11.
热激胁迫对番茄果实表面光系统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俊玲  高志奎  赵飞 《园艺学报》2011,38(4):675-682
 以‘保罗塔’番茄果实为试材,采用叶绿素成像荧光仪(MINI-IMAGING-PAM)和QE65000光谱议测试分析了热激胁迫对番茄果实表面光化学活性和叶绿素荧光光谱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较低的热激胁迫下(36 ~ 43 ℃),最大光化学量子产量Fv/Fm稳中有降,反映温度胁迫引起PSⅡ功能的部分抑制,而此时调节性能量耗散量子产量Y(NPQ)的增加耗散了过剩光能,以减轻过剩光能对光合机构的进一步伤害;当温度超过43 ℃时,非调节性能量耗散的量子产量Y(NO)显著增加,Fv/Fm、PSⅡ天线转化效率Fv′ /Fm′ 和电子传递ETR急剧下降,Y(NPQ)开始下降,表明PSⅡ反应中心的天线色素耗散机制可能遭到破坏,对高温胁迫的自我调节功能开始下降,PSⅡ反应中心已开始失活,光抑制程度加重;当温度超过果实表面PSⅡ蛋白复合体变性中点温度51.4 ℃时,激发能分配不平衡偏离系数(β/α–1)显著上升,叶绿素荧光衰减率Rfd急剧下降,反映此时激发能分配严重失衡,番茄潜在的CO2同化能力极弱。通过对标准状态变性自由能变△GD计算的变性中点温度Tm得出,Tm(Fv/Fm)大于Tm[Y (II)],说明PSⅡ的耐热性稍强于整个光合作用。  相似文献   

12.
陈大印  刘春英  袁野  郑国生 《园艺学报》2011,38(10):1939-1946
 以‘肉芙蓉’牡丹(Paeonia suffruticosa Andr.‘Roufurong’)叶片为材料,研究了100、700和1 400 μmol · m-2 · s-1光强下不同温度(15、20、25、30、35和40 ℃)处理对叶片光合特性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随光强增加,叶片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光系统Ⅱ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Ⅱ)、光下开放的PSⅡ反应中心激发能捕获效率(Fv′/Fm′)和光化学猝灭系数(qP)均显著下降,其中强光1 400 μmol · m-2 · s-1下最低。与室温(25 ℃)处理的叶片相比,低温(15 ℃)和高温(40 ℃)处理叶片Fv/Fm、ΦPSⅡ、Fv′/Fm′、qP急剧下降。同时,随光强增加,PSⅠ激发能分配系数α显著性降低,PSⅡ激发能分配系数β却显著升高,激发能分配严重偏离平衡。强光高温胁迫下,虽然叶片热耗散(NPQ)能力迅速增加,但是由于光化学效率的下降,光化学反应对激发能的利用大幅度下降,同时,由于两光系统激发能分配严重偏离平衡状态,过多的激发能分配给PSⅡ,导致PSⅡ激发压(1–qP)增大,加剧了PSⅡ伤害程度。  相似文献   

13.
 以‘甜查理’草莓(Fragaria ananassa Duch.‘Sweet Charlie’)为试验材料,研究了通过去果处理降低库力对草莓叶片光合作用、叶绿素荧光参数、抗氧化酶和抗氧化物质日变化的影响。与留果对照相比,去果处理的草莓叶片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明显降低,而胞间CO2浓度相对增高。去果明显降低了叶片光系统Ⅱ(PSⅡ)实际量子效率(ΦPSⅡ)、光化学猝灭系数(qP)和开放的PSⅡ反应中心激发能捕获效率(Fv’/Fm’),但非光化学猝灭(NPQ)值却明显提高。去果处理叶片中过氧化氢(H2O2)、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火()产生速率明显高于留果对照,说明去果处理使得草莓叶片受到了活性氧的伤害。去果后,抗氧化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以及抗氧化物质抗坏血酸(AsA)和还原性谷胱甘肽(GSH)含量较留果对照显著提高,说明植物体通过上调抗氧化酶活性和提高抗氧化物质含量来应对去果处理带来的活性氧的增加,以减轻活性氧带来的伤害。  相似文献   

14.
边江  高志奎 《园艺学报》2011,38(3):457-465
 在蓝光LED照射光强阶跃与反阶跃下,采用CIRAS-2光合测试系统和QE65000光纤光谱仪,同步测试分析了番茄叶片光合系统的CO2吸收速率Pn、胞间CO2浓度Ci、气孔导度Gs、叶绿素荧光F680参数的动态响应。光强发生阶跃升高时,各阶跃阶点或起点下番茄叶片Pn动态进程均呈现从原稳态到终稳态趋饱和增加趋势,Ci均与Pn呈镜像对称的变化趋势,Gs均呈现轻微的先下降后回升的变化趋势,F680均呈现轻微起伏式骤然升高趋势;而光强发生反阶跃下降时,各反阶跃落点或起点下番茄叶片Pn的动态进程均与光强阶跃升高时相反。在200 μmol &;#8226; m-2 &;#8226; s-1的相同阶跃量下,随着阶跃起点的增加,Pn从原稳态至终稳态的增幅逐渐减小。综合分析表明,在光强阶跃升高后,通过对叶绿素荧光F680动态变化计算的非饱和激发光下的实际光化学效率Y(II)′ 随着光强阶跃量的增加呈现趋饱和增加趋势,这表明与光能电子传递速率有关的光强水平阶跃升高会给光合碳吸收提供更多的能量驱动力,从而表现出Pn从原稳态到终稳态的趋饱和增加;而在光强阶跃升高后Gs均维持在较高水平,虽在很短时间内有小幅下降波动,但是对CO2进入胞间以及Pn的动态进程无显著影响;可是在光强阶跃升高后Ci下降幅度较大,与光合暗反应对胞间CO2的快速吸收消耗有关,会对Pn的动态进程有一定程度影响。  相似文献   

15.
柑橘叶脉开裂症与矿质营养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柑橘叶脉开裂症属于多病因的病症,缺Mg或缺B均可导致发病。对‘纽荷尔’脐橙[Citrus sinensis(L.)Osbeck‘Newhall’]的缺Mg叶脉开裂症病株,在生长季4月采用1.0%硝酸镁叶面喷施矫治2 ~ 3次,可有效降低病叶发生。通过福建柑橘产区普查,由缺Mg引起叶脉开裂症占86.2%,其次为B与Mg共同缺乏,缺B仅占2.3%。不同品种缺Mg叶脉开裂的感病顺序为:纽荷尔脐橙>琯溪蜜柚,其它发病品种还有金柑、早熟温州蜜柑、瓯柑。采用易感品种纽荷尔脐橙与抗性品种椪柑互为中间砧高接比对发现,纽荷尔脐橙对Mg和B的吸收能力低于椪柑,对K的吸收高于椪柑,这可能是纽荷尔脐橙易患叶脉开裂症的原因。缺Mg和缺B病症的最显著的区别为,缺Mg叶脉开裂多位于叶片顶部“∧”形黄化部位;缺B叶脉开裂症病叶呈绿色不黄化;Mg、B缺乏症的病叶主脉和侧脉明显开裂与全叶黄化,或叶脉开裂达基部“∧”形绿色区域。  相似文献   

16.
油菜素内酯对黄瓜苗期叶片光合机构调节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0.1 mg· L - 1油菜素内酯( EBR) 处理黄瓜叶片后能显著提高净光合速率( Pn) , 其效应可持续一周。EBR 处理对叶片叶绿素含量和气孔限制值(l) 无明显影响, 但显著提高了表观量子效率(AQY) 、羧化效率(CE) 、Rubisco最大羧化速率(Vc,max ) 和RuBP最大再生速率( Jmax ) 。EBR还通过增加PSⅡ反应中心开放程度( qP) 从而提高PSⅡ光合电子传递量子效率(ΦPSⅡ) , 但不影响天线色素的光能转化效率( Fv'/Fm') 。  相似文献   

17.
NaHSO3 对UV-B辐射增强下菠菜幼苗光合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NaHSO3对不同强度UV2B辐射下菠菜幼苗光合速率、Hill反应速率、叶片色素含量以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 UV2B辐射降低了叶片光合色素含量、净光合速率( Pn) 、原初光能转化效率( Fv /Fm ) 、光化学猝灭系数( qP ) 、非光化学猝灭系数(qN) 、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Ⅱ ) 及Hill反应速率; 提高了叶绿素a与b (Chl. a /b) 和类胡萝卜素与叶绿素(Car. /Chl. ) 的比值; 在UV-B辐射胁迫和NaHSO3复合作用下, NaHSO3降低了重度UV-B辐射胁迫下上述指标的变化幅度, 而轻度UV-B辐射胁迫下变化无显著差异。分析认为, 随着UV2B辐射胁迫剂量的累积, NaHSO3的正效应可以减轻UV-B辐射对菠菜的负效应。复合处理下叶片Chl. a含量、Hill反应速率、原初光能转化效率( Fv/Fm ) 及ΦPSⅡ的升高是NaHSO3提高UV-B胁迫下Pn的内在原因。  相似文献   

18.
钙对盐胁迫下西瓜光合特性和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张振兴  孙锦  郭世荣  童辉 《园艺学报》2011,38(10):1929-1938
 采用营养液水培方式,以小型西瓜(Citrullus lanatus Mansfeld)品种‘秀丽’为试材,研究了营养液增补Ca2+对盐胁迫(100 mmol · L-1 NaCl)下西瓜幼苗光合特性,叶绿素荧光,花粉萌发,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营养液中Ca2+浓度由4 mmol · L-1升高到6 mmol · L-1时:①显著提高盐胁迫植株叶片的气孔导度(Gs)、胞间二氧化碳浓度(Ci)、净光合速率(Pn)、PSⅡ的最大光化学量子产量(Fv/Fm)、PSⅡ的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II)、相对电子传递速率(rETR)、光化学猝灭系数(qP)和非光化学猝灭系数(qN),降低气孔限制值(Ls)和光抑制(1–qP/qN);②显著提高盐胁迫果实质量及果实中抗坏血酸、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总糖、可溶性蛋白质和游离氨基酸的含量,降低有机酸的含量;同时降低果实中Na+含量,提高果实中Ca2+、Mg2+、Fe、Cu、Mn含量;③明显促进盐胁迫花粉萌发和花粉管伸长。表明Ca2+可有效降低盐胁迫对光合作用的气孔限制,缓解盐胁迫对光合器官的伤害,使叶片保持较高的光合性能;促进盐胁迫下西瓜的生殖生长,有利于果实的生长发育及矿质营养平衡,进而改善果实品质。因此,Ca2+可通过调节光合代谢和生殖代谢来提高西瓜植株的耐盐性。  相似文献   

19.
以黄瓜品种‘津优4号’为材料,采用营养液栽培,研究了外源腐胺(Putrescine,Put)对NaCl 胁迫下幼苗叶片光系统Ⅱ(PSⅡ)光化学特性和器官离子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外源Put提高了NaCl胁迫下黄瓜幼苗叶片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PSⅡ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Ⅱ)和保护性热耗散(ΦNPQ),显著增强光耐受能力和电子传递能力,降低了光损伤程度,抑制了植株体内Na+ 和Cl-向地上部的运输,显著降低了叶中Na+ 和Cl-的含量。说明外源Put能够减少NaCl胁迫下盐离子进入植株叶中,降低离子毒害,减轻不可逆光抑制,进而缓解盐胁迫对黄瓜幼苗光合机构的伤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