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为了研究外源ABA对提高甘薯苗期抗旱性的影响,以抗旱品种济薯21和不抗旱品种济紫薯1号为试验材料,研究了苗期干旱胁迫条件下,外源ABA对甘薯渗透调节和抗氧化酶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胁迫处理12 d以后(AW),干旱胁迫处理(PEGW)的叶片相对电导率、叶片和根系的MDA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根系活力则显著低于对照,抗旱品种和不抗旱品种表现相同的趋势;抗旱品种济薯21干旱胁迫处理(JS21-PEGW)的叶片和根系的SOD、POD和APX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JS21-C),而不抗旱品种济紫薯1号(JZ1-PEGW)的叶片GR和根系APX活性则显著低于对照(JZ1-C);抗旱品种济薯21干旱胁迫处理(JS21-PEGW)的叶片和根系的抗氧化酶活性以及根系活力均显著高于不抗旱品种济紫薯1号(JZ1-PEGW),而叶片和根系MDA含量则显著低于济紫薯1号。胁迫处理12 d以后(AW),外源ABA显著降低了叶片相对电导率,抑制了叶片和根系中MDA的积累,提高了根系活力,提高了叶片和根系中SOD、POD、CAT、APX和GR的活性。因此,外源ABA在提高甘薯苗期抗旱性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降低叶片相对电导率和MDA的积累而缓解膜的损伤,通过提高根系活力而提高根系的吸收能力,通过提高抗氧化酶活性而提高苗期叶片和根系的抗氧化酶系统的防御能力。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究外源褪黑素对向日葵幼苗耐旱性的影响并明确其作用机制,以晋葵5号为试验材料,研究了叶面喷施50~200μmol/L外源褪黑素对干旱胁迫下向日葵幼苗生长、光合及抗氧化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干旱胁迫显著抑制了向日葵幼苗的生长,随着干旱胁迫时间的延长,向日葵幼苗叶片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及蒸腾速率(Tr)均逐渐下降,相对电导率、MDA含量、H_2O_2含量及O_2·-产生速率均逐渐上升,抗氧化酶(SOD、POD、CAT、APX、GR)活性及抗氧化剂(As A和GSH)含量则先升高后降低。外源施用褪黑素可显著提升干旱胁迫下向日葵幼苗叶片的叶绿素含量、Pn、Gs及Tr,抗氧化酶(SOD、POD、CAT、APX、GR)活性和抗氧化剂(As A和GSH)含量得到进一步提升,显著抑制了MDA、H_2O_2及O_2·-在叶片中的积累,以浓度为100μmol/L处理效果最佳;在干旱胁迫10 d时,100μmol/L褪黑素处理的向日葵幼苗株高、茎粗、叶面积、干质量、叶绿素含量以及Pn、Gs、Tr及SOD、POD、CAT、APX、GR活性和As A、GSH含量分别较CK2 (干旱胁迫)提升7. 13%,7. 48%,8. 13%,12. 48%,61. 43%,52. 71%,60. 00%,39. 29%,43. 03%,70. 16%,57. 00%,85. 22%,148. 09%,20. 00%,40. 98%;相对电导率、MDA含量、H_2O_2含量、O_2·-产生速率分别较CK2降低26. 79%,35. 81%,24. 33%,23. 13%。结果说明,外源褪黑素通过提高干旱胁迫下向日葵幼苗叶片的光合作用和活性氧清除能力,从而缓解干旱胁迫造成的伤害,提高耐旱性,以100μmol/L处理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3.
γ射线辐射对袖珍椰子生理指标影响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光升  强继业 《种子》2006,25(3):22-24
用^60Co-γ射线辐射处理袖珍椰子后,研究辐射剂量与SOD、CAT、POD、PPO四种酶,以及可溶性糖、淀粉、蛋白质、类胡萝卜素的关系。结果表明,SOD、CAT、POD、PPO活性,可溶性糖和类胡萝卜素含量随辐射剂量增加而提高,淀粉含量基本不变,蛋白质含量与辐射剂量则呈负相关。在40Gy处PPO活性及类胡萝卜素含量较高,在80Gy处SOD、CAT、POD活性最高。SOD活性与辐射剂量呈显著正相关,CAT活性与蛋白质含量呈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4.
Ca~(2+)-CaM系统与甜菜抗丛根病生理特性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研究信号分子钙在甜菜抗丛根病过程中的作用,用三种从不同位点阻断Ca~(2+)信号途径的抑制剂,即Ca~(2+)螯合剂EGTA(乙二醇双四乙酸)(5 mmol/L)、Ca~(2+)通道阻遏剂LaCl_3(5 mmol/L)和CaM拮抗剂W_7(N-氨乙基-5-氯-1-磺胺酰萘)(0.3 mmol/L),分别处理种植于甜菜丛根病三级病土中的甜菜,测定其抗氧化酶、O_2~-、H_2O_2及可溶性蛋白质的含量,结果表明:EGTA(5 mmol/L)、LaCl_3(5 mmol/L)和W_7(0.3 mmol/L)可降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的活性,增加O_2~-的积累和H_2O_2的含量,降低了可溶性蛋白质的含量.说明Ca~(2+)-CaM系统与甜菜抗丛根病性相关.  相似文献   

5.
不同梨果实褐变特异性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以黄金梨、大香水、新梨七号为试材,研究了贮藏后梨褐变不同部位酚类物质含量和种类、多酚氧化酶(PP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及可溶性蛋白的关系。结果表明,梨果实中的酚类物质以绿原酸为主,果实褐变与酚类物质含量和多酚氧化酶活性,特别是二者在果实中不同部位的分布特性有关。黄金梨果心与其他部位比较具有较高的酚类物质含量和PPO活性。由果皮至果心CAT活性依次降低,而果皮中POD活性极大地高于其他部位。SOD的活性与褐变的直接关系不明显。  相似文献   

6.
三种杀菌剂对火龙果采后生理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白肉火龙果为材料,研究丙环唑、咪酰胺、苯醚甲环唑处理对火龙果腐烂和保鲜的影响。结果表明,咪鲜胺处理显著降低了火龙果贮藏期间的腐烂(P0.05),提高了SOD和POD(贮藏6 d除外)活性,极显著抑制了H_2O_2积累和贮藏前4天的O-2·含量及贮藏6 d的APX活性(P0.01),减缓了细胞膜透性的增加,并对CAT活性、TSS和总As A含量无显著影响;丙环唑处理显著降低了火龙果贮藏期间的腐烂(P0.05),但加速了H_2O_2和O-2·的积累;苯醚甲环唑处理显著提高了果实中SOD活性和POD活性(P0.05),抑制了H_2O_2和O-2·的积累,但加速了果实的腐烂。  相似文献   

7.
以采收后新疆白皮蒜为试材,研究不同CO2浓度条件下(5%、8%、11%、14%)气调贮藏对大蒜鳞茎膜脂过氧化系统的影响,以期为大蒜气调贮藏提供试验依据。试验结果表明:气调贮藏过程中,POD活性与MDA含量总体呈上升趋势,CAT、SOD、APX三种酶活性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贮藏60 d内POD活性与MDA含量变化幅度较为平缓,而CAT、SOD、APX活性变化较为剧烈;90 d后POD活性与MDA含量变化加剧,APX活性变化幅度较小;120 d后SOD活性变化趋于平稳。整体分析,CO2浓度在11%~14%气调贮藏时,大蒜抗氧化酶活性表现较高,相应处理组MDA含量也较高;当CO2浓度不高于8%时,表现则相反。综合分析认为,在3.5%O2+5%~8%CO2气调贮藏条件下,能够延缓抗氧化酶活性升高,抑制MDA累积,减轻膜脂过氧化程度而保持大蒜鳞茎品质。  相似文献   

8.
为了阐明铜胁迫下植物抗氧化的时间效应,以耐铜植物海州香薷(Elsholtzia haichowensis Sun)为材料,研究水培条件下100 μmol/L CuSO4处理0、2、4、6、8天后海州香薷根系在抗氧化方面的响应特征。结果表明:随着铜处理时间的延长,海州香薷根系膜质过氧化产物TBARS和H2O2含量显著增加,抗氧化酶SOD、POD、CAT和APX活性也依次升高。因此,推测在铜胁迫条件下,海州香薷根系可能通过是膜质过氧化、H2O2产生以及抗氧化酶(尤其是CuZn-SOD和POD)活性升高等来增强自身的抗性防护系统。  相似文献   

9.
为阐明海南杜鹃响应高温胁迫的生理机理,分别以狭域种海南杜鹃和和广域种白花杜鹃的两年生扦插苗为材料,对不同温度条件下(25℃,35℃和40℃)两种杜鹃花叶片中可溶性蛋白质、可溶性糖、丙二醛(MDA)、过氧化氢(H_2O_2)、脯氨酸(Pro)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进行了测试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海南杜鹃和白花杜鹃的MDA、H_2O_2、Pro、可溶性糖含量、APX、CAT活性均随胁迫温度的升高而增加;(2)海南杜鹃的Pro、可溶性糖含量、SOD和APX活性高于白花杜鹃;海南杜鹃的蛋白质、H_2O_2含量比白花杜鹃低;白花杜鹃的MDA含量和CAT活性随胁迫温度的增加,增幅逐渐增大,40℃时高于海南杜鹃。通过运用隶属函数法对海南地区两种常绿杜鹃品种耐热性综合评价发现,海南杜鹃具有较强的耐热性,优于白花杜鹃。本研究不仅验证了海南杜鹃在抗热方面具有很强的可塑性,还为海南杜鹃引种驯化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0.
水杨酸浸种对棉花幼苗抗旱性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不同浓度的水杨酸对棉花种子进行浸种处理,出苗后,用称重法控制土壤水分,使之维持在中度干旱状态。测定幼苗各项生理指标,结果如下:经过处理后的棉花叶片中的丙二醛(MDA)含量、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_2~-)产生速率有所下降,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的活性却比未经处理的有一定的提高。另外,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叶绿素含量、叶绿素a/b的值、叶片保水力、干重含水量、根系活力、根冠比、植株干重也同样呈升高的趋势。因此,水杨酸浸种对棉花的抗旱性及其相关的生理指标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运输方式对生菜采后生理及保鲜效果的影响,以‘橡生2号’生菜为研究对象,选择3种常见的运输方式:保温箱包装常温运输(A)、保温箱加制冷剂包装在常温下运输(B)、PE包装袋加纸箱包装在0℃下运输(C)进行试验。结果表明,采用C方式在0℃冷藏条件下运输的生菜,其失重率和呼吸强度均低于另外2组,VC含量和感官评价高于另外2组。因此在运输时间在12 h内可以采用A方式运输,在24 h内可以采用B方式运输,如超过24 h则最好使用C方式运输来保证生菜的货架期及品质。  相似文献   

12.
镉胁迫下不同细度品种苎麻耐性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旨在了解不同细度品种对重金属Cd耐性的差异性。试验选择长势一致苎麻扦插苗(苗龄60天)进行移栽,土壤Cd胁迫处理分别为0、25、75、150 mg/kg共4个处理,进行为期一整年的Cd耐性试验调查。结果表明:12个不同细度品种苎麻在25 mg/kg土壤Cd胁迫处理下的综合耐性指数在0.80~1.18区间,耐性最好的是中细度品种‘中苎一号’,最差的是低细度品种‘大竹黄白麻’;在75 mg/kg胁迫处理下的综合耐性指数在0.09~0.77之间,表现最好的是中细度品种‘湘苎3号’,最差的是低细度品种‘大竹黄白麻’。在150 mg/kg土壤Cd胁迫处理下的耐性指数在0.32~0.54之间,最好的是高细度品种‘厚皮种一号’,最差的是低细度品种‘大竹黄白麻’。由此可知,苎麻对重金属Cd具有很好的耐受能力,且呈现出中、高细度品种的Cd耐性大于低细度品种。75 mg/kg Cd胁迫浓度是待测品种‘大竹黄白麻’、‘宁乡冲天炮’、‘浏阳大叶青’、‘邻水青顶家麻’、‘川苎八号’、‘中苎一号’、‘武岗红皮麻’、‘湘饲纤兼用一号’苎麻的耐Cd阈值。150 mg/kg Cd胁迫浓度是待测品种‘湘苎三号’、‘多倍体一号’、‘资兴麻’、‘厚皮种一号’的耐Cd阈值。  相似文献   

13.
为探究不同颜色蝴蝶兰花瓣表皮细胞形态的差异性,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分别对8个不同颜色的纯色蝴蝶兰品种的花瓣中心部位(2个白色蝴蝶兰品种,3个黄绿色蝴蝶兰品种和3个紫红色蝴蝶兰品种)和4个有斑的蝴蝶兰品种(2个白底红斑的蝴蝶兰品种和2个黄底红斑的蝴蝶兰品种)的底色部位、斑色部位及底色与斑色相交部位分别进行观察对比,同时采用鲜切片浸泡在0.25%PEG溶液中观察有斑样品斑纹交界处的纵切面表皮细胞形状变化。结果发现,除2个白色品种的表皮细胞为乳突状外,其他品种的表皮细胞均为穹顶状。另外发现部分样品花瓣表皮存在少量气孔。结果表明,相同颜色不同品种的蝴蝶兰花瓣表皮细胞形状可能不同,但同一片花瓣不同颜色区域的表皮细胞结构则是相同的,说明花瓣颜色并不是影响蝴蝶兰花瓣表皮细胞形状的决定因素。以上不同颜色蝴蝶兰花瓣显微结构的观察比较,将对蝴蝶兰花色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4.
不同杀菌剂对三七黑斑病菌的室内毒力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七黑斑病是三七的主要叶部病害,年均发病率在20%-35%之间,严重时可达90%以上。为筛选可用于田间防治化学杀菌剂,选取福美双、氟硅唑、苯醚甲环唑、丙环唑、戊唑醇、百菌清、烯唑醇、异菌脲、代森锰锌、多菌灵和苯酰菌胺共11种化学杀菌剂原药,采用菌丝生长抑制法和孢子萌发抑制法测定了其对三七黑斑病菌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苯醚甲环唑对病原菌菌丝的EC50为0.004mg.L-1,是供试杀菌剂中最低的,表明其对三七黑斑病菌敏感;丙环唑、戊唑醇、氟硅唑和烯唑醇的抑制作用较好;多菌灵的抑制作用较差,EC50值在800 mg.L-1以上。孢子萌发抑制作用实验结果表明,代森锰锌对病原菌的EC50值最小,为0.0067mg.L-1,抑菌活性最高;百菌清和福美双的EC50值分别为1.2855 mg.L-1、5.2379mg.L-1,抑制活性次之;丙环唑、氟硅唑、苯醚甲环唑和异菌脲的EC50值10.6469mg.L-1~25.0169mg.L-1之间,抑菌活性一般;苯酰菌胺和多菌灵的EC50值分别为106.1958mg.L-1和199.9349 mg.L-1,抑菌活性差;戊唑醇和烯唑醇的EC50值为在300 mg.L-1,抑菌活性较差。  相似文献   

15.
为筛选出适宜塔额垦区大面积推广的食葵品种,对选育和引种的7个食葵品种以‘双星5号’为对照进行大田比较试验。通过对比分析不同品种之间农艺性状、生育时期及产量等指标之间的差异,分析探讨具有推广潜力的价值指标,从中筛选优势品种。相关及通径分析表明,参试品种株高、茎粗和籽粒数与产量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对食葵产量直接通径系数最大的性状是株高和茎粗;回归分析进一步明确株高、茎粗及盘径与产量的直接关系。‘飞天1号’、‘乐丰30’、‘JK518E’、‘同庆5号’茎粗高于对照处理,差异显著(P<0.05);‘双星44’籽粒大小及百粒重高于对照处理,显著差异(P<0.05);‘飞天1号’、‘双星44’和‘JK518E’与对照产量差异不大,‘同庆5号’产量较对照增产8.41%。综上所述,‘双星44’籽粒饱满、百粒重及盘径较大,具有商品性好的优点;‘同庆5号’具有植株生长健壮、盘粒数高、籽粒大小适中且产量高的优点,更具有大面积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6.
不同土壤处理对设施土壤中微生物生物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抗TY病毒的番茄(Lycopersicon esculentum)品种“粉宴1号” 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外源有机物料对设施土壤微生物特性的影响,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设置了 4 个处理,0-20cm土层增施鸡粪作为对照(CK)、0-20cm土层增施蚓粪(V)、0-20cm土层增施生物碳(BC)与20-40cm土层应用秸秆生物反应堆(SBR),研究不同处理对土壤酶活性、微生物量及碳源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K相比,V处理增加0-20cm土层磷酸酶和脲酶活性,增幅为40.74%、53.33%,BC处理增加0-20cm土层蔗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增幅为35.59%、63.93%,SBR处理可增加20-40cm土层磷酸酶、脲酶与过氧化氢酶活性,增幅为73.68%、43.75%、73.41%;与CK相比,V处理与BC处理提高0-20cm土层可培养细菌数量25.16%、27.50%,SBR处理提高20-40cm土层可培养细菌数量39.505%,V处理提高0-20cm土层可培养放线菌数量14.13%,SBR处理提高20-40cm土层可培养放线菌数量15.66%~43.13%,BC处理提高高0-20cm土层可培养真菌数量40.78%;与CK相比,SBR处理提高20-40cm土层微生物量碳、氮60.11%、44.13%,V处理提高0-20cm土层微生物量氮36.84%;与CK相比,BC处理显著提高碳水化合物、多聚类和羧酸类碳源的利用,V处理显著提高氨基酸类、胺类和酚类碳源的利用,SBR处理提高提高碳水化合物、多聚类、羧酸类和羧酸类碳源的利用。增施蚓粪、生物碳及秸秆可显著改善土壤微生物、酶活性及碳源利用率,增强土壤肥力,利于设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不同氮肥处理下水稻功能叶片的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52份来自水稻种质资源库的水稻品种为材料,设正常施氮和不施氮两个处理,对供试品种的功能型叶片性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功能叶片形态特征受到品种基因型和外部施氮水平的共同影响和调控。供试材料在不同氮肥处理下,功能型叶片形态特征上存在丰富的遗传多样性。相关性分析表明,在不同处理条件下,倒一叶长与倒二叶长和倒三叶长均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倒一叶宽与倒二叶宽和倒三叶宽均呈极显著正相关。通过主成分分析,在正常施氮和不施氮条件下分别获得3个主成分,累积贡献率分别达到94.5%和90.6%,通过对各品种进行综合评价,正常施氮条件下,排前5名的水稻材料分别为滇屯502、玉米稻、雅恢2115、谷梅3号和水源258;在不施氮条件下,排前5名的水稻材料分别为玉米稻、滇屯502、巴西稻、CDR22和谷梅3号。在水稻株型育种中,应注意利用具有丰富遗传多样性的种质资源,并在亲本选配时选择遗传距离较远且综合性状表现差异较大的种质材料。  相似文献   

18.
[Objective] It has theoretical guiding significance for the comprehensive control technology of Verticillium wilt of cotton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potassium nutrition on mechanism of cotton Verticillium wilt resistance under the condition of pathogen stress of Verticillium dahliae. [Method] Three cotton cultivars Jimian 11 (JM-11 as susceptible cultivar), Zhongzhimian 2 (ZZM-2 as control cultivar), Nongda 601 (ND-601 as resistant cultivar) were adopted, and each cultivar had 0, 75, 150, 225, 300 kg· hm-2 potassium levels represented by K0, K75, K150, K225, K300. Two factors split plot experiment was designed under artificial nursery inoculated Verticillium dahlia, to observe disease index of Verticillium wilt, and researched resistance associated substances content and enzyme activity. [Result] (1) The lignin, total phenol contents and POD, PAL activity in leaves or roots of JM-11 were more greatly influenced by Verticillium wilt compared with ZZM-2, ND-601; the crucial disease resistance substances and enzymes were lignin, total phenol and PAL for JM-11, total phenol for ZZM-2 and ND-601. (2) The lignin, total phenol contents and POD, PAL activities of JM-11 were more sensitive to root potassium than ND-601, but weaker than that of ZZM-2. The sensitivity of POD, PAL activities in functional leaves of JM-11 to potassium were more sensitive than ND-601 and ZZM-2. (3) The best effect of potash fertilizer for relieving disease index for JM-11, ZZM-2, ND-601 were 32.5%, 26.4%, 16.5%, and corresponding potassium application amounts were 290.5 kg·hm-2, 253.5 kg·hm-2 and 229.5 kg·hm-2, respectively. [Conclusion] Application of potassium could increase the resistance to Verticillium wilt and reduce the occurrence of cotton Verticillium wilt.  相似文献   

19.
通过大田小区试验,研究肥料中添加不同量的腐殖酸物质、活性钙和微量元素因子配施后,对轻度盐碱地上冬小麦生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轻度盐碱地上,肥料中添加1水平微量元素因子可以普遍显著提高小麦的分蘖能力,而施用0和1水平活性钙因子对小麦分蘖也有一定促进作用;1水平腐殖酸和活性钙配施可以显著提高小麦的株高;添加腐殖酸因子可以提高小麦生长初期叶片叶绿素含量。肥料中添加腐植酸、活性钙和微量元素因子,能够显著提高小麦的生物量,而对小麦千粒重尚未产生显著影响。添加高用量的腐殖酸和微量元素因子均可以显著提高小麦产量,而活性钙因子以较低添加量时增产效果更好,本研究中则以2水平腐殖酸、0水平活性钙和1水平微量元素处理较无添加处理显著增产36%,经济效益最高,其次为2水平腐殖酸、1水平活性钙和1水平微量元素因子处理较无添加处理显著增产30.4%。因此,在本试验条件下,推荐小麦肥配方中添加2水平全水溶的腐植酸物质和1水平的微量元素因子,既保证了小麦的高产又维持了合理的肥料投入。  相似文献   

20.
油茶象甲成虫对油茶寄主选择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研究油茶象甲对油茶寄主的选择性趋性,为中国油茶抗虫品种选育提供基础数据。应用野外调查和室内测定相结合的方法,室内测定又分为强迫性和选择性取食、产卵以及嗅觉反应测定的方法,测定油茶象甲成虫对不同油茶树种、品系的取食和产卵选择性。结果发现:油茶象甲对油茶2个树种、3个品系均能造成危害,导致采果前落果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该虫为害所致;6月份,该虫对其他1个树种、3个品系的取食、产卵趋性均大于广宁红花油茶;该虫在油茶叶片上不产卵,当果皮厚度大于其能蛀入最大值时不产卵;雌成虫出土初期对油茶嫩芽的趋性大于果实和成叶,交配产卵期对油茶果实的趋性大于嫩芽和成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