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06 毫秒
1.
房山区2009年始发现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2010年至2011年,全区大面积发生,部分田块绝收,对房山区番茄的安全生产带来了严重影响。笔者以2011年为例,简述了房山区全年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的发生特点,针对其发生特点、为害特性,根据防控试验结果,提出了秋冬茬番茄非抗病品种的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综合防控策略。  相似文献   

2.
为了明确早春茬番茄定植时间与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发生的关系,采取小区对比试验对不同定植时间下番茄上烟粉虱种群消长动态、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发病株率、发病程度及番茄产量和经济效益等进行了系统调查。结果表明:番茄田烟粉虱种群消长动态在年度间基本相同,4月上旬始见,5月中旬达到高峰,烟粉虱发生后15 d左右出现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症状。4月上旬以前定植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发生较轻,单位面积产量和经济效益较高,4月上旬以后定植发病较重,产量和经济效益较低。定植时间(X_1)与番茄黄化曲叶病毒发病株率(Y_1)及病情指数(Y_2)均呈显著正相关,其相关关系为Y_1=1.470 4X_1+7.947 2,Y_2=0.876 7X_1-6.441 7。生产实践中采取双膜或三膜覆盖栽培等措施适当提早定植,避免番茄感病期与烟粉虱发生高峰期相遇,在不使用任何防治措施下,可有效预防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暴发成灾。  相似文献   

3.
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近年在番茄上发生扩散快,危害重,单一防治难度大。本试验从强健植株、反抑制生长、防治烟粉虱的角度组合灌根加喷雾防治技术进行防治,实验表明对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的防控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4.
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是温室番茄的一种毁灭性病害.该病暴发突然,扩展迅速,为害性强,防治难度大。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是由国外传人我国的一种新病害.2010年在韩城市大面积发生,并造成毁种、拔园的惨重损失。  相似文献   

5.
为了明确关中地区越冬茬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发生和流行规律,通过分析该病发生与番茄品种、定植期及传播介体烟粉虱之间的关系,并采用PCR技术对田间病原进行分子鉴定。结果表明,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在8月中下旬至11月上中旬开始侵染,翌年3月中下旬发生再侵染,秋季病情减轻;烟粉虱种群数量与病害发生程度呈线性正相关;不同番茄品种对番茄黄化曲叶病毒(Tomato yellow leaf curl virus,TYLCV)的抗性差异显著,其中大番茄品种布鲁尼1288和DRW7728,小番茄品种千禧和美红对该病表现为免疫;分子检测结果表明,4个样品中均扩增出543 bp的特异片段,与NCBI数据库Gen Bank的TYLCV序列(登录号为GU084381、KC138544.1、KC138543.1和JX456642.1)的相似性达99%。研究表明,关中地区番茄病毒病为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番茄品种、定植期及烟粉虱发生动态是影响该病发生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2009年河北省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发生危害和分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2009年,河北省主要番茄种植区发生一种疑似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的新病害。本文在田间调查、取样的基础上,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ID-ELISA)方法对病原进行鉴定,明确了番茄黄化曲叶病在河北省的分布与危害:至2009年9月,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已在河北省南部的邯郸、邢台和石家庄,中部的保定和衡水等地严重发生,河北省中北部廊坊、沧州南部靠近衡水的部分地市亦零星发生此病害,应用TYLCV检测试剂盒检测的29个品种58个标样A405值达到2.1~7.5。唐山、承德地区尚未发现番茄黄化曲叶病的危害,4个县市9个番茄品种检测结果均呈阴性。  相似文献   

7.
北京地区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的鉴定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是一种由烟粉虱传播的病毒病,给番茄生产造成严重威胁。2009年在北京郊区调查时发现部分保护地种植的番茄植株表现典型黄化曲叶症状。通过提取典型症状样品总DNA利用粉虱传双生病毒检测简并引物PA/PB,进行PCR扩增到541bp的特异条带。通过测序和核苷酸序列比对表明该序列与番茄黄化曲叶病毒序列相似性最高为99%。分子检测结果表明北京郊区部分保护地种植的番茄已被烟粉虱传播的番茄黄化曲叶病毒侵染危害。  相似文献   

8.
<正>近年来,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在山东、河北、北京等省(直辖市)相继发生且呈加重趋势。该病很难防治,一旦发生往往造成绝收。1月8~9日,全国农  相似文献   

9.
黄化曲叶病毒病传入北京,番茄生产面临威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我国发生了一种新的外来入侵生物:番茄黄化曲叶病毒(TYCLV).该病毒随着烟粉虱的大发生而蔓延.由其引发的病毒病一旦发生,病株率很高,往往造成绝收.由于很难防治,因此备受人们关注.  相似文献   

10.
寿光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重发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2009年寿光大棚秋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Tomato yellow leaf curlvirus,TYLCV)大发生,田间病株率20%~40%,重的达60%~100%,有的菜农重种2~3茬仍无好的效果。因病毒病的大发生造成番  相似文献   

11.
调查发现,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及其传播媒介烟粉虱在平谷秋茬番茄上的发生重于春茬番茄。品种缺乏抗性、幼苗带毒、烟粉虱肆虐、化学防治效果差、种植者对该病害及其传毒媒介缺乏认识,是该病害大规模发生的主要原因。提出了对该病宜采取的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及化学防治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2.
<正>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是一种新传入潍坊市的毁灭性病害,2008年该病在寿光首次发现,2009年在潍坊市番茄种植主产区寿光、昌乐、青州、高密、潍城、寒亭等地都有发生,发生面积达6667hm2以上,发病田病株率一般20%~30%,发  相似文献   

13.
2021年,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在广西百色市田阳区大面积发生流行,造成严重经济损失。文章从气候、品种、病毒、传播介体和种植时期等方面对该病的暴发原因进行了调查分析,并提出今后防控对策,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应用PCR方法检测烟粉虱传双生病毒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番茄黄化曲叶病毒属于双生病毒,根据其外壳蛋白基因保守序列设计简并引物,对杭州和海宁地区番茄上疑似番茄黄化曲叶病毒进行PCR检测,获得产物克隆到pMD18-T载体中,经测序和序列分析,表明杭州和海宁地区发生的病毒是番茄黄化曲叶病毒,并且两地区病毒核苷酸序列同源性达97.5%。  相似文献   

15.
广西烟草病毒病发生情况调查和病原病毒的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0~2011年对广西百色市、河池市和贺州市的主要烤烟产区进行烟草病毒病发生情况和种类调查。结果显示,广西烟草病毒病以由烟草花叶病毒和黄瓜花叶病毒引起的花叶类型症状为主,一般发病率1.0%~10.0%,个别严重发病田块发病率达到82.0%~100.0%;马铃薯Y病毒病、番茄斑萎病毒病和曲叶病则为局部发生病害,其中马铃薯Y病毒病在靖西县、南丹县、富川县和钟山县零星发生,发病率0.1%~5.0%,个别田块达到20.0%;番茄斑萎病毒病主要在靖西县、隆林县、田林县和南丹县发生;曲叶病仅在靖西县、隆林县、田林县和乐业县等百色市烟区发现。采用间接ELISA、PCR和RT-PCR等方法对田间采集的185个各类疑似病毒病样进行病毒种类检测,其中145个样品检测出病毒,分别是烟草花叶病毒、黄瓜花叶病毒、马铃薯Y病毒、番茄环纹斑点病毒、中国番茄曲叶病毒和中国番茄黄化曲叶病毒,以及分别由上述2种病毒与云南辣椒曲叶病毒重组而来的2种重组病毒,其中以TMV的检出率最高,占检出样品的86.7%,是广西烟草病毒病的优势病原病毒。  相似文献   

16.
番茄黄化曲叶病毒属于双生病毒,根据其外壳蛋白基因保守序列设计简并引物,对杭州和海宁地区番茄上疑似番茄黄化曲叶病毒进行PCR检测,获得产物克隆到pMD18-T载体中,经测序和序列分析,表明杭州和海宁地区发生的病毒是番茄黄化曲叶病毒,并且两地区病毒核苷酸序列同源性达97.5%。  相似文献   

17.
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的严重发生与烟粉虱有着密切的关系.通过研究,摸清了烟粉虱在北京市平谷区的发生与温度、蔬菜品种、管理措施有着密切联系.通过黄板诱杀、高效低毒农药等单项防治技术及一整套有针对性的绿色防控技术措施的运用,可有效减轻其为害.  相似文献   

18.
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是番茄生产上的毁灭性病害,严重影响番茄产量及品质。2019年从广西百色市采集疑似番茄黄化曲叶病叶片样品,采用滚环扩增(RCA)及基因克隆等方法,获得了4个烟粉虱传双生病毒的全基因序列,4个分离物的全长序列分别为2 776、2 781、2 752、2 781 bp,均编码6个开放阅读框;核苷酸相似性比较发现,4个分离物彼此间的相似性均在90%以上,与已报道的番茄黄化曲叶病毒Tomato yellow leaf curl virus (TYLCV)各分离物间的相似性也在91%以上;系统进化分析表明,TYLCV广西分离物BS-2和BS-4与TYLCV-Hunan、BS-1和BS-3与TYLCV-YN6553等分离物处于独立的小分支,说明TYLCV广西分离物与TYLCV-Hunan、TYLCV-YN6553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本研究首次报道TYLCV在广西发生。  相似文献   

19.
 番茄黄化曲叶病毒(Tomato yellow leaf curl virus, TYLCV) 及番茄褪绿病毒(Tomato chlorosis virus, ToCV)是危害番茄的主要病毒。2016~2017年,在河北省18个番茄主产区调查番茄病毒病危害情况,采集262份植株矮化、叶片黄化、褪绿、卷曲的番茄样品,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对病原进行鉴定。结果表明:2016~2017年河北省番茄病毒病发生普遍,所检样品中TYLCV的侵染率为68.66%,其中与ToCV复合侵染率为19.5%;除栾城、滦南、乐亭、永年4地样品暂未检测到ToCV外,其他14个采样点的样品均检测到ToCV,侵染率为19.5%,且全部表现为与TYLCV复合侵染,河北省番茄主产区暂未发现ToCV单独侵染的样品。  相似文献   

20.
 2012年,江苏南京菜豆上出现了一种新的病毒病害,病株表现明显的叶片皱缩、植株矮化等症状。根据其症状及介体发生状况,对其伴随的病毒种类进行了研究,结果从中检测到一种粉虱传双生病毒,对其基因组DNA-A组分克隆测序后发现其全长2 781 bp,编码6个ORF,BLAST及聚类分析结果显示该病毒与番茄黄化曲叶病毒同源性最高(99%),是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的一个分离物。这是江苏省番茄黄化曲叶病毒侵染菜豆的首次报道,暗示番茄黄化曲叶病毒可能是我国菜豆种植的重要潜在威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