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桃潜叶蛾在平谷县以成虫越冬,1a发生6代。成虫有多次交尾习性,趋光性强,迁移能力较强。幼虫可为害桃、杏、李及榆叶梅等叶片,幼虫天敌优势种为姬小蜂,寄生率可达36.6%。叶片受害后,光合强度降低20.8%,产量降低18.3%。生产上,5月下旬桃潜叶蛾性诱剂诱蛾高峰日,用25%灭幼脲Ⅲ号悬浮剂1500~2000倍液防治;8月中下旬,性诱剂诱蛾激增日开始调查虫(卵)叶率,超过5%时,用25%灭幼脲Ⅲ号悬浮剂1500~2000倍液,加80%敌敌畏乳油1000倍液或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1500倍液防治,好叶率可达95%以上。  相似文献   

2.
为有效防治柑橘潜叶蛾,保护柑橘枝梢,2020年在广西永福县选择200 g/L四唑虫酰胺SC进行了田间防治柑橘潜叶蛾试验,验证该药4000倍液和10000倍液的保叶效果.药后20 d,该药4000倍液、10000倍液防治柑橘潜叶蛾叶片被害指数分别为2.06和10.54,保叶效果分别为95.25%和75.61%.以4000...  相似文献   

3.
莱西地区桃潜叶蛾的发生与药剂防治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桃潜叶蛾是桃产区普遍发生的害虫,由于目前生产中广泛采用的有机磷和菊脂类杀虫剂对桃潜叶蛾微小成虫及蛀入叶片内的幼虫防治效果较差,加之连年单一用药,人量杀伤天敌,害虫本身抗药性增加,1993年、1994年莱西地区桃潜叶蛾为害猖獗,大田防治用药4~5次后叶片受害率仍高达50%以上.引起了不同程度的早期落叶,严重影响了树势和花芽分化。为此,我们于1995~1996年对桃潜叶蛾的发生规律及有效防治药剂做了初步的研究,并取得了理想的大面积田间防治效果。现简报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995~1996年在莱西市星…  相似文献   

4.
桃潜叶蛾可为害桃、杏、李、樱桃、苹果、梨等果树的叶片,近年来在郓城县果园为害日渐严重。发生严重的果园,落叶达70%以上,严重影响桃的产量和质量。介绍桃潜叶蛾的发生规律、为害特点、生活习性,总结绿色防治技术,以便更好地防治桃潜叶蛾。  相似文献   

5.
桃潜叶蛾(Lyonetia clerklla L.)是大连地区危害桃树叶片的重要害虫。在大连地区,受害树8月份开始落叶,9月份基本落光,严重影响了桃树的生长发育和抗寒能力。为此,我们于1985年至1991年,对桃潜叶蛾进行了观察和防治研究,现将结果简介如下:一、发生规律和习性1.发生规律:桃潜叶蛾每年发生五代。过去记载此虫以蛹越冬,而我们观察,在大连地区是以冬  相似文献   

6.
为明确3种生物药剂对京郊温室白粉虱的毒力与防效,采用广口瓶药膜法测定了对成虫的毒力,采用浸渍法测定了对若虫、伪蛹的毒力,并在黄瓜温室大棚内喷雾防治。测得毒力由高到低为0.5%苦参碱水剂5%天然除虫菊素乳油7.5%鱼藤酮乳油。3种药剂均对温室白粉虱表现出一定防效。药后3 d,各药剂处理防效均超过70%;药后7d,5%天然除虫菊素乳油1 000倍液防效最高,达到91.20%。  相似文献   

7.
北京平谷大桃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试验示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1年在平谷大桃产区开展了北京平谷大桃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试验示范,进行了桃园区梨小食心虫、苹小卷叶蛾、桃潜叶蛾和桃褐腐病等病虫害监测和消长规律调查,农药使用动态调查,物化诱杀技术研究以及生态防治与农业防治紧密结合的技术,并分析了示范、试验效果。  相似文献   

8.
试验结果表明 :10 %毒·高氯微乳剂 80 0倍、 10 0 0倍液喷雾 ,在柑桔新梢长 2 m m左右时施第 1次药 ,7d后再施第 2次药 ,药后 3d检查 ,对柑桔潜叶蛾的防治效果分别为 83.83%、 73.6 1% ,在新梢老熟时调查保梢效果 ,分别达 82 .4 9%、78.32 % ,均显著优于对照药剂 ,是防治柑桔潜叶蛾的较好药剂。  相似文献   

9.
陈凤英  何寿斌  徐国平 《江西植保》2005,28(2):86-86,85
5%除虫菊素乳油(云菊)是一种天然除虫菊杀虫剂,由除虫菊植物中提取的杀虫活性物质叫除虫菊素。使用该农药对环境无污染,对蔬菜无残留,防治斜纹夜蛾使用的适宜浓度1500——2000倍液,药后3天、7天防效分别为90.14%、94.03%,94.12%、96.89%。  相似文献   

10.
陕北枣树桃小食心虫防治技术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1996~2001年在陕西省佳县产枣区通过药剂防治试验表明 ,在枣树桃小食心虫第1代幼虫期用5%氯氰菊酯乳油、25%敌杀死乳油、25%功夫乳油2000倍液 ,第1代成虫期用30%桃小灵1000倍液和第2代幼虫期用来福灵乳油1000倍液 ,防效均在95%以上,其中5%氯氰菊酯乳油和5%来福灵还可同时兼治枣镰翅小卷蛾  相似文献   

11.
除虫菊素、百部·棟·烟碱、苦参碱·烟碱、藜芦碱4种生物农药用于防治茶树假眼小绿叶蝉(Empoasca vitis Gothe)多点对比试验结果显示,施药3d后,除虫菊素防治效果最好,校正防效达到93%以上.施药7d后,除虫菊素防治效果迅速下降,校正防效为73.6%,其他3种药剂校正防效都达到91%以上.说明除虫菊素药剂特效期短,虽然藜芦碱防治效果较其他药剂稍低,但4种植物源杀虫剂防治茶树假眼小绿叶蝉均有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12.
双目白姬尺蛾Problepsis albidior Warren是小蜡Ligustrum sinense的一种食叶害虫。在丽水市1a发生6代,以4、5龄幼虫在枝叶上或以蛹在土壤中越冬。药剂试验表明:0.5%二甲基二硫醚EC2500倍液、480g/L毒死蜱EC2000倍液、20%氰戊菊酯EC6000倍液对双目白姬尺蛾3龄...  相似文献   

13.
灭幼脲防治柑桔叶蛾的效果曹炎成(浙江龙游县农业局,324400)柑桔生产上由于多年连续使用拟除虫菊酯类农药防治潜叶蛾,致使害虫产生较强抗性,防治效果下降。为此我们于1993年8月在兰塘乡江塘山9年生柑桔园中进行了灭幼脲防治柑桔潜叶蛾的试验。试验设计:...  相似文献   

14.
1微生物农药 ①农抗120微生物杀菌剂.4%果树专用型600~800倍液喷雾可防治苹果白粉病,苹果、梨锈病.该药剂中含有10种氨基酸,还能起壮树抗病的作用.②多抗霉素(多氧霉素、宝丽安).10%多抗霉素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喷雾可防治苹果斑点落叶病;苹果现蕾期至落花后,连喷2次可防治苹果霉心病.③浏阳霉素.10%浏阳霉素乳油1 000倍液喷雾可防治红蜘蛛.④苏云金杆菌(Bt)细菌性杀虫剂.用Bt乳剂500倍液树上喷雾,可防治食叶害虫及食心虫的幼虫,加上0.1%洗衣粉效果更佳.⑤阿维菌素(齐螨素、虫螨光),是微生物发酵产生的抗生素.用0.1%阿维虫清乳油4 000倍液喷雾防治红蜘蛛,特别对二斑叶螨(白蜘蛛)有很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5.
2013—2015年,利用性信息素诱集方法对昌黎桃树种质资源圃主要优势害虫梨小食心虫、桃潜叶蛾和桃蛀螟的发生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3种害虫的年度诱虫总量差异较大。种类之间以梨小食心虫、年度间以2013年诱虫量较大。梨小食心虫和桃潜叶蛾种群数量和发生动态在年度间的差异较大,以2013年发生量大、峰次多,梨小食心虫2014、2015年7月中旬至8月中旬种群数量远低于2013年,桃潜叶蛾2014年和2015年8月上旬以后几乎不发生。桃蛀螟2013—2015年发生动态较为一致,发生高峰期为6月中旬。3年间,梨小食心虫和桃蛀螟的年均月诱集量与年均月降雨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桃潜叶蛾的年均月诱集量与年均月降雨量无明显的线性关系(P0.05)。  相似文献   

16.
为了明确“卡死克”对柑桔红蜘蛛及潜叶蛾的防治效果,掌握最佳使用时期和最佳使用量,我们对柑桔红蜘蛛及潜叶蛾采用5%“卡死克”800倍、1000倍、1200倍液不同浓度进行了防治对比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一、试验材料与方法1.试验药料:5%“卡死克”。2.试验方法:在柑桔红蜘蛛与潜叶蛾盛  相似文献   

17.
渠成  穆常青  王然  李峰奇  罗晨 《植物保护》2020,46(1):266-269
为筛选防治胡萝卜微管蚜的高效植物源药剂,采用浸虫浸叶法、盆栽试验及田间试验评价了6种植物源药剂对胡萝卜微管蚜的毒力和防治效果。室内和田间试验结果表明,1.5%除虫菊素水乳剂和0.3%印楝素乳油对胡萝卜微管蚜毒力和防效最高,可在生产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8.
为明确不同药剂对白及上初次发现的两种重要害虫朱砂叶螨Tetranychus cinnabarinus和棘跳虫Hypogastrura communis的防治效果,筛选高效低毒的杀虫剂,共使用8种药剂在普洱市白及规模化种植基地内进行了药剂试验。结果表明,喷施7天后,防治朱砂叶螨的5种药剂中,20%甲氰菊酯EC 2 000倍液的防效(91.4%)和速效性最优;10%阿维菌素SG 10 000倍的防效(84%)略低于15%哒螨灵EC 2 000倍(85.1%),但无显著差异,为次优;5%苦参碱AS 6 250倍液的防效(23.2%)和速效性均最差。防治棘跳虫的5种药剂中,喷施7天后,10%阿维菌素SG 10 000倍液的防治效(97%)最优、5%苦参碱AS 6 250倍液的防效(41%)最差;5%啶虫脒EC 3 000倍液的速效性最优,70%吡虫啉WG 1 200倍液的速效性最差。综合考量药剂对朱砂叶螨和棘跳虫的持效性、速效性及防治效果,10%阿维菌素SG 10 000倍液是普洱紫花三叉白及重要害虫防治的首选生物防治药剂。  相似文献   

19.
取40余种国内外农药,分别对柑桔害螨、蚜虫、蚧类和潜叶蛾等四大类主要害虫,采用多边测定、系统筛选的方法,选出尼索朗、螨死净、倍乐霸、托尔克、克螨特、卡死克、机油乳剂及叶蝉散等一批高效选择性或部分选择性药剂。大田试验结果表明,停用有机磷或有机磷和拟除虫菊酯类药剂,采用选择性药剂组合技术的实验区比常规区全年减少病虫防治费用14.91%—42.14%;同时,害虫天敌明显增加。据不完全统计,1988—1990年浙江桔区选择性药剂和部分选择性药剂的应用面积超过20余万公顷次;仅尼索朗一种药剂的使用面积就近11万公顷次,节约防治费用超过5000万元。研究结果阐明,在桔园内停止或控制使用对生态环境有严重破坏作用的有机磷和拟除虫菊酯类药剂是完全可行的,该项技术具有明显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20.
采用药膜法测定了不同光照条件下天然除虫菊素对桔小实蝇Bactrocera dorsalis(Hendel)成虫的触杀毒力,试图通过毒力的变化来明确除虫菊素用于防治桔小实蝇成虫的光稳定性。测定结果表明,天然除虫菊素在室内(平均光强25.00±0.53KLux)条件下对桔小实蝇成虫仍表现出较好的触杀毒力,其LC50为33.90μg/mL。在黑暗处理和光照处理的对比实验中,经平均光强600.00±1.99KLux的光照处理24h和72h后,除虫菊素对桔小实蝇成虫的触杀活性极显著低于黑暗处理,死亡率分别从98.33和97.67下降到6.65和1.67,表明光照对除虫菊素的杀虫活性影响极大。活性与光照时间的动态关系显示,除虫菊素和对照药剂氯氰菊酯一样,对桔小实蝇成虫的触杀活性随光照时间的增加呈指数型下降,其衰减过程符合一级动力学模型。除虫菊素受光照的活性半衰期为4.90h,明显短于氯氰菊酯的37.46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