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以尖叶胡枝子为原料,研究Siloguard添加剂(0.05%、0.1%、0.15%和0.2%)对胡枝子青贮饲料品质的改善效果。结果表明,添加Siloguard处理组的乳酸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通过Flieg青贮饲料评分方案得出尖叶胡枝子直接青贮饲料的发酵品质较差,评分等级为劣,而Siloguard各添加浓度处理的青贮品质均明显好于对照组,其中以添加浓度为0.2%组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2.
以藜麦秸秆为研究对象,探讨不同添加剂对藜麦秸秆裹包青贮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纤维素酶和Sila-Max组对藜麦秸秆的青贮效果较好,与不加添加剂相比可显著降低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氨态氮含量,同时显著提高乳酸和总VFA的含量,发酵品质较好,V-Score评分分别为81.63、83.71;添加乳酸菌和玉米粉可改善发酵品质,但差异不显著。与不加添加剂相比,添加尿素可显著提高蛋白质,但其氨态氮和pH含量较高。纤维素酶和Sila-Max适于用作藜麦秸秆青贮饲料的添加剂,其中Sila-Max表现最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适宜添加剂及其用量对二色胡枝子青贮发酵品质的影响,扩大冬季缺草季节优质饲草料来源。【方法】以二色胡枝子(Lespedeza bicolor)为原料,添加不同量乳酸菌(2.5,5.0和7.5 g/t)、纤维素酶(活性16 950 U/g,添加量分别为3 200,6 400和9 600 U/t)及纤维素酶和乳酸菌混合物(2.5 g/t+3 200 U/t,5.0 g/t+6 400 U/t和7.5 g/t+9 600 U/t)进行塑料袋真空青贮,青贮后进行化学分析。【结果】所有处理组二色胡枝子中茎叶结构保持完整,添加乳酸菌或纤维素酶后,青贮料中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都低于对照,乳酸菌和纤维素酶混合添加对青贮料中NDF和ADF影响不明显。与对照组相比,添加剂均不同程度地降低了二色胡枝子青贮料的pH值,且氨态氮含量也明显降低(P<0.05),其中5.0 g/t乳酸菌组降低效果最明显。从对营养成分及有机酸的影响来看,3 200 U/t纤维素酶处理组干物质损失率在所有处理组中最小;5.0 g/t乳酸菌+6 400 U/t纤维素酶处理组青贮料中粗蛋白含量和真蛋白含量均高,表明其对青贮料蛋白保存率高。9 600 U/t纤维素酶处理组总酸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丁酸含量最高,发酵品质较差。【结论】乳酸菌、纤维素酶及两者混合添加均不同程度地改善了二色胡枝子青贮发酵品质,其中乳酸菌的效果最好。而纤维素酶添加量较高时产生丁酸较多,乳酸菌和纤维素酶混合添加不利于干物质保存,对二色胡枝子青贮发酵品质改善不明显。  相似文献   

4.
为有效利用喀斯特山区资源、促进贵州生态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以该区域紫穗槐(Amor pha f r ut i cosa) 为研究对象、进行单独青贮及乳酸菌、纤维素酶、乳酸菌+纤维素酶、甲酸、蔗糖 5 种添加剂青贮、探讨其可青贮性及 青贮的有效措施。 结果表明院紫穗槐青贮饲料的粗蛋白质含量高、酸性洗涤纤维、中性洗涤纤维和单宁的含量低、营 养价值高;紫穗槐单独青贮品质一般、添加剂青贮改善了青贮饲料的气味和色泽、降低了 pH 值和氨态氮含量、改善 了青贮品质与营养;综合评定、青贮效果为乳酸菌>甲酸>乳酸菌+纤维素酶>纤维素酶>蔗糖>单独青贮、紫穗槐青贮 是可行的、可为该区域饲用灌木资源的利用提供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通过研究不同青贮添加剂对燕麦青贮饲料品质的影响,为饲草型燕麦青贮提供技术依据。试验以“陇燕3号”燕麦为供试材料,灌浆期收割后分别添加尿素、玉米粉、Sila-Max200、清水对照(CK)进行裹包青贮,青贮时间为60 d和90 d。结果表明,添加尿素和Sila-Max200能够提高青贮燕麦的粗蛋白含量,降低青贮燕麦酸性洗涤纤维和中性洗涤纤维含量,显著提高了青贮燕麦的营养价值;青贮时间越长,添加尿素和Sila-Max200的青贮燕麦饲料营养价值越高。  相似文献   

6.
不同添加剂对白三叶青贮发酵品质与体外消化率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白三叶为原料,通过添加青宝Ⅱ号(FS)、纤维素酶(CE)、糖蜜(M)和甲酸(FA)等添加剂,研究添加剂对白三叶青贮饲料发酵品质和体外消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白三叶能单独青贮,但不能获得发酵品质优良的青贮饲料;添加甲酸可显著提高青贮饲料的可溶性糖含量,降低pH值和氨态氮含量(P<0.05);添加糖蜜可显著提高青贮饲料的乳酸和可溶性糖含量,显著降低pH值、氨态氮含量,减少中性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P<0.05);青宝Ⅱ号以及青宝Ⅱ号和纤维素酶的混合添加可显著提高乳酸含量,降低pH值(P<0.05)。不同添加剂及组合对白三叶青贮料的干物质、粗蛋白质、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的体外消化率等具有不同影响。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不同比例的藜麦秸秆和鸭茅混合青贮对青贮品质的影响。【方法】将藜麦秸秆与鸭茅按鲜重比10∶0(A组)、9∶1(B组)、7∶3(C组)、5∶5(D组)、3∶7(E组)、1∶9(F组)、0∶10(G组)在室温条件下青贮60 d后,取样测定青贮品质。【结果】混合青贮(B组、C组、D组、E组、F组)的粗蛋白(CP)、粗灰分(Ash)、粗脂肪(EE)以及可溶性碳水化合物(WSC)含量均高于藜麦秸秆单贮(A组)。随着鸭茅比例的增加,CP、Ash、EE以及WSC的含量逐渐上升,而酸性洗涤纤维(ADF)和中性洗涤纤维(NDF)值降低。主成分分析提取出2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为88.9%。主成分综合评定、相对饲喂价值(RFV)和粗饲料分级指数(GI)结果一致,藜麦秸秆单一青贮饲用价值最低,鸭茅单贮饲用价值最高,藜麦秸秆与鸭茅按照3∶7和1∶9的鲜重比混合青贮效果差异不显著,且优于其他混合比例。【结论】藜麦秸秆与鸭茅混合青贮有助于提高青贮品质,鸭茅比例以70%~90%为宜。  相似文献   

8.
为评价甲酸与纤维素酶和木聚糖酶处理后多花黑麦草与白三叶混合青贮料发酵品质的变化,试验将混合青贮料分为对照组(未处理)、甲酸添加组、纤维素酶添加组、甲酸+纤维素酶添加组、木聚糖酶添加组、甲酸+木聚糖酶添加组、纤维素酶+木聚糖酶添加组、甲酸+纤维素酶+木聚糖酶添加组共8组,每组3个重复。青贮原料按80%多花黑麦草与20%白三叶配制。在青贮第0 d、第2 d、第4 d、第6 d、第8 d和第30 d分别对青贮料进行化学分析。结果显示:在青贮结束时,所有处理组青贮料pH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在青贮过程中,甲酸、酶或甲酸+酶处理组显著增加青贮料中水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P<0.05);酶处理组乳酸含量和乙酸含量分别高于含甲酸处理组和对照组(P<0.05);所有处理组NH3-N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含甲酸处理组NH3-N含量显著低于酶处理组(P<0.05);酶处理组显著降低了青贮料中中性洗涤纤维与酸性洗涤纤维含量(P<0.05)。表明,添加甲酸、酶制剂能改善多花黑麦草与白三叶混合青贮的质量,其中酶处理比甲酸处理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不同添加剂对油莎豆(Cyperus esculentus)青贮品质变化的影响,筛选出适宜的青贮添加剂。【方法】设计3个不同添加剂处理,分别为0.2%植物乳杆菌(W1 处理)、0.5%纤维素酶(W2处理)、0.2%植物乳杆菌+ 0.5%纤维素酶(W3处理),以不添加为对照处理(CK),添加至粉碎的油莎豆中,共发酵60 d,检测发酵期间各处理的第 0、7、15、30、45和60 d的干物质(DM)、粗蛋白(CP)、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水溶性碳水化合物(WSC)、氨态氮(NH3-N)和pH值的变化,并动态监测开窖后各处理青贮内部温度变化规律,对比开袋前后的相对饲喂价值(RFV)。【结果】青贮发酵时间和3个添加剂处理在油莎豆青贮pH 、DM、CP、WSC、NH3-N均表现出极显著的交互作用(P<0.01),对 NDF、ADF有显著影响(P<0.05)。处理W3的pH、NH3-N、NDF和ADF最低,且CP、WSC、RFV含量最高;处理W3有氧稳定时间显著高于其它处理(P<0.05),达到115 h。综合评价排序W3处理>W1处理>W2处理>CK处理。【结论】3种添加剂均能有效改善油莎豆青贮品质,提高其营养价值,延长青贮有氧稳定性的时间,其中添加植物乳杆菌(0.2%)+纤维素酶(0.5%)的处理青贮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0.
双歧乳酸杆菌对矮象草青贮品质和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讨双歧乳酸杆菌(Bifidobacterium and Lactobacterium)添加剂对矮象草(Pennisetum pur-pureum cv.Mott)青贮发酵的影响,在矮象草中分别添加1%、3%、5%的双歧乳酸杆菌添加剂混合物进行青贮。常温下青贮30d开封,取样测定青贮矮象草的发酵品质和化学成分及青贮效果。结果表明,添加双歧乳酸杆菌显著提高了青贮料中的乳酸/乙酸比值(P0.05)及乳酸、水溶性碳水化合物、干物质和粗蛋白的含量,同时明显降低了pH值、乙酸和总挥发性脂肪酸的含量,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也有一定的下降趋势。随着双歧乳酸杆菌添加剂添加量的增加,会进一步提高矮象草的青贮品质和青贮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刈割期与添加剂对甜高粱青贮饲料发酵品质和营养成分的影响。【方法】以新高粱3号、新高粱9号为供试品种,选择乳熟期、蜡熟期、完熟期3个时期刈割,并以不添加,添加尿素、青贮添加剂进行青贮制作,在青贮60 d后取样分析其发酵品质及营养价值。【结果】随着甜高粱刈割期的后移,粗纤维、酸性洗涤纤维、中性洗涤纤维含量逐渐减少,在完熟期时达到最低,新高粱3号分别为13.58%、23.51%、16.35%,新高粱9号分别为16.74%、29.55%、21.34%,与乳熟期相比分别降低了15.3%~32.85%、20.87%~57.31%、21.4%~24.76%;完熟期时新高粱3号的体外消化率与粗蛋白含量可达到65.35%、8.16%,比乳熟期时提高了48.4%、0.86%。在青贮过程中,加入青贮添加剂和尿素后蛋白质含量分别比空白组提高了3.34%~4.4%、6.5%~11.4%;体外消化率分别比空白组提高了7.17%~23.22%、1.22%~17.06%;同时降低了青贮饲料的pH值,有效减少了干物质及可溶性碳水化合物的损失。【结论】种植于新疆北疆地区的甜高粱宜在完熟期刈割制作青贮,且青贮时加入添加剂可改善青贮饲料的发酵品质和体外消化率。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复合乳酸菌制剂对全株玉米青贮饲料品质的影响,对从贵州地区筛选的短乳杆菌和戊糖片球菌制成的复合乳酸菌制剂和商品化复合乳酸菌制剂在自然条件下发酵60 d后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用复合乳酸菌制剂发酵的全株玉米青贮饲料中大肠杆菌、酵母菌和霉菌数量大幅减少,显著降低了pH值、氨态氮/总氮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P0.05),显著增加了乳酸、乙酸和粗蛋白含量(P0.05),丙酸、丁酸和中性洗涤纤维含量差异不大(P0.05),常见的5种真菌毒素(黄曲霉毒素B1、赭曲霉毒素A、玉米赤霉烯酮、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T-2毒素)均符合相关标准要求。由此说明,复合乳酸菌制剂处理发酵全株玉米青贮饲料品质得到改善,与商品化复合乳酸菌制剂相比,从贵州地区筛选的短乳杆菌和戊糖片球菌制成的复合乳酸菌制剂改善青贮品质的效果更显著。  相似文献   

13.
纤维素复合酶作为青贮饲料添加剂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采用绿色木霉菌株,以稻草为主要原料,经固体发酵及提取等方法制得的纤维素复合酶,作为青贮饲料添加剂。结果表明,添加纤维素复合酶使小黑麦青贮中的中性洗涤纤维和半纤维素含量显著降低(p<0.05),玉米青贮中的酸性洗涤纤维和纤维素的含量显著降低(p<0.05)。纤维素复合酶可提高青贮质量,延缓二次发酵。  相似文献   

14.
添加糖蜜对燕麦青贮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确定添加糖蜜对燕麦青贮品质的影响,以乳熟期刈割的燕麦为材料,按照水分含量进行高水分(82%)和低水分(70%)青贮,然后分别添加0,2%和4%糖蜜,共设6个处理。结果表明,(1)低水分青贮的pH低于高水分青贮,并且随糖蜜浓度的增加而降低;乳酸的变化与pH值呈正相关。(2)添加2%和4%糖蜜的低水分青贮中CP和NDF含量显著高于其它处理,ADF含量显著低于其它处理。(3)当燕麦含水量>80%时,即使pH<4.2,依然不能抑制腐败微生物的活动。乳熟期收割的燕麦,添加2%糖蜜,含水量70%左右时,能制作良好的青贮饲料。  相似文献   

15.
不同青贮方式对紫花苜蓿青贮饲料饲用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共设置地上青贮、地下青贮、青贮堆3个处理,发酵60 d后,开窖取样。对不同方式处理的苜蓿青贮饲料的营养成分、发酵品质及体外消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地上青贮饲料营养成分保存较好,感官得分最高,为16分;青贮堆苜蓿青贮饲料的粗蛋白质含量显著低于其他处理(P0.05),而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各处理(P0.05),p H、氨态氮占总氮比例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P0.05),分别为4.71、9.15%;地上青贮饲料营养体外消化率较高,与地下青贮差异不显著(P0.05)。综合考虑发酵品质、体外消化率,认为规模化生产中,最佳的方式为地上青贮。  相似文献   

16.
生育期对小麦全株青贮发酵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不同生育期全株小麦发酵品质和饲用价值的优劣。【方法】用3个小麦品种(新麦18、周麦22和淮麦22)袋贮比较了乳熟期和蜡熟期全株青贮的发酵品质和饲用品质差异。【结果】乳熟期和蜡熟期小麦均适宜全株青贮利用,但全株小麦青贮的发酵品质和青贮饲料的饲用价值存在显著的生育期间差异(P<0.05)。乳熟期小麦全株青贮饲料的pH、挥发性脂肪酸(volatile fatty acid,VFA)和总氮中氨态氮(NH3-N/TN)的含量显著低于蜡熟期,乳酸(lactic acid,LA)的含量显著高于蜡熟期,发酵品质较好;蜡熟期小麦全株青贮饲料的纤维成分(中性洗涤纤维(neutral detergent fiber,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cid detergent fiber,ADF))、可溶性碳水化合物(water soluble carbohydrates,WSC)和粗蛋白(crude protein,CP)的含量显著低于乳熟期,淀粉的含量显著增加,饲用品质较好。【结论】乳熟期小麦全株青贮的发酵品质因WSC含量高而显著优于蜡熟期;但蜡熟期青贮饲料的饲用品质则因种子比重增加,淀粉含量的增加而优于乳熟期。  相似文献   

17.
王红梅  孙启忠  花梅 《中国农业科学》2013,46(12):2566-2575
【目的】探讨草甸草原区16个不同植物群落天然牧草青贮效果及可行性。【方法】以草甸草原区16个站点牧草为试验材料,将鲜草切短装入聚乙烯袋中,然后用真空包装机抽真空并封口,贮藏60d后进行青贮料发酵品质(pH值,氨态氮(NH3-N),乳酸(LA),乙酸(AA),丙酸(PA),丁酸(BA),总酸(TA))和营养成分分析(缓冲能值(BC),干物质(DM),粗蛋白(CP),可溶性碳水化合物(WSC),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评定。【结果】大部分原料干物质和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较高,缓冲能较低,适合调制青贮。与原料相比,青贮后各站点材料干物质含量,可溶性碳水化合物,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均不同程度地降低,除站点5和14,而粗蛋白含量降低和提高的约各占一半。16份青贮料间pH、氨态氮占总氮比值,4种有机酸和总酸含量及主要养分(DM、CP、WSC、NDF和ADF)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青贮料pH为4.56—5.69,氨态氮占总氮比例较低。【结论】本试验青贮饲料发酵品质的评定等级可分为优(1、8、9、13、14、15),良(2、10、12),中(5,16)和劣(3、4、6、7、11)。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不同比例的麦麸和玉米粉对高水分一年生黑麦草青贮品质的影响,试验中的2种添加剂从0~30%各设有7个添加梯度,利用真空袋发酵30d后,从青贮品质和青贮发酵产物品质两方面来衡量发酵水平。试验结果表明,在发酵品质方面,添加不同量的玉米粉和少量麦麸对高水分一年生黑麦草青贮发酵的pH值有显著的降低作用,麦麸可显著提高乳酸含量达28%,大部分处理均具有良好的发酵品质。在发酵产物方面,麦麸和玉米粉均能显著提高发酵产物的干物质含量,玉米粉能显著提高WSC的含量,并降低酸性洗涤纤维和中性洗涤纤维的含量,增加适口性。总体来讲,添加麸皮或玉米粉是高水分黑麦草成功青贮的有效方法,添加水平越高,对复合青贮料的发酵品质和营养价值改善效果越好。  相似文献   

19.
水肥耦合效应对玉米产量及青贮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水肥耦合效应对青贮玉米产量、发酵品质、营养价值及灌溉水利用效率的影响,探讨肥料和灌溉水更有效的综合利用途径。【方法】以青贮专用型玉米中北410为试验材料,设水、氮二因素:氮肥(尿素)施用量分别设0、75、225和300 kg•hm-2 4个水平,灌水量分别设0、1 839.96、2 069.96和2 299.95 m3•hm-2 4个水平,测定各水肥处理组的田间产量,原料乳酸(LA)、乙酸(AA)、丙酸(PA)、丁酸(BA)、氨态氮(NH3-N)、缓冲能(BC)含量,原料和青贮料干物质(DM)、粗蛋白(CP)、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粗灰分(CA)、粗脂肪(EE)、可溶性碳水化合物(WSC)的含量。【结果】灌水2 069.96 m3•hm-2、施氮肥225 kg•hm-2处理组的玉米产量最高,达到87 229.87 kg•hm-2,产量增幅为36.67%;施氮肥225 kg•hm-2处理组(W0N2、W1N2、W2N2和W3N2)乳酸含量显著高于其各自同灌溉水平处理组(P<0.05),较不灌水不施肥处理组(control check,CK)提高11.96%、15.03%、12.58%和15.64%;青贮消耗了原料的可溶性碳水化合物,降低了原料的洗涤纤维含量,提高了青贮饲料的消化率。灌水2 069.96 m3•hm-2、氮肥的施用量为225 kg•hm-2处理组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的含量最低,分别为53.61%DM和28.39%DM。【结论】在一定范围内,灌水利用效率随灌水量增加而增加。在节水灌溉的同时,施以合理的氮肥量,是干旱、半干旱地区提高产量及灌溉水利用效率的有效途径;灌水2 069.96 m3•hm-2,施氮肥225 kg•hm-2处理组的玉米产量和玉米青贮时的乳酸含量高,营养品质好,为理想的水肥组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