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黑龙江省作为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土地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对全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1土地利用现状及特点黑龙江省土地总面积为47.297万km2,占全国土地面积的4.9%,为全国第5位;农用地39.610万km2,占全省土地面积的83.7%;建设用地1.928万km2,占4.1%,未利用土地5.759万km2,占12.2%。在农用地中,耕地1183.4万hm2,占土地总面积的25%;林地2425.3万hm2,占51%。黑龙江省的土地利用及其特点:(1)人均占有数量多,但土地生产力水平较低。全省人均耕地0.32hm2,林地0.65hm2,分别是全国平均水平的2.9倍和3.4倍,耕地、林地在全国占有…  相似文献   

2.
山东省烟台市福山区现有经济林面积9765 hm2,占林地总面积的45.84%.其中果树总面积8793 hm2,总产量10.5万t.大樱桃产业是福山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和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全区14.2万农业人口,人均占有樱桃园面积487 m2.该区现有经济林合作社381个,社员总数30422人,经营面积5960...  相似文献   

3.
1基本情况柘城县属典型的农业大县,总面积1048km2,耕地面积7.15万hm2,总人口100.23万,农业人口64万,辖7镇14乡。小麦、玉米、三樱椒是农业生产的三大主导产业,粮食生产优势明显,常年小麦种植面积6万hm2,  相似文献   

4.
信宜市是广东省50个山区市(县)之一,位于广东省西南部。全市总面积3080km2,总人口13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约98.4万人。有耕地3.25万hm2,水田2,43万hm2,山地23-33万hm2。信宜市属南亚热带气候,高温多雨,热量充足,少受台风为害,无霜期300天左右。  相似文献   

5.
龙江县位于黑龙江省西部,地处大兴安岭到松嫩平原中麓地段,东连富拉尔基区,西邻内蒙扎莱特旗,南至泰来县,北与甘南县接壤。东经122°24'~123°37',北纬46°43'~47°40'。全县辖14个乡(镇),158个村,60万人口,其中农业人口48万。总耕地面积25万hm2,其中旱田23万hm2,水田2万hm2,土壤类型主要有暗棕壤、黑钙土、草甸土等。全县积温在2250℃~2600℃,无霜期120~135d,年降水量446.4mm左右,雨热同季,有利于农作物生长发育。2001年以来,龙江县建立A级绿色水稻基地4个乡(镇)8个村,面积1.3万hm2;建立A基绿色玉米基地7个乡(镇)52个村,面积3.3万hm2;…  相似文献   

6.
章丘地处齐鲁腹地,总面积1855km^2,总人口101.18万,其中农业人口82.12万人。章丘市是一个经济强市,同时也是一个农业大市,全市现有耕地面积7.56万hm^2,常年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11.33万hm^2以上,粮食总产量稳定在65万t左右,成为鲁中腹地的粮仓。  相似文献   

7.
梯田是甘肃旱作农业的基础工程 ,得到了历届省委、省政府的重视 ,已步入了快速发展的新时期 ,截至 1999年底 ,全省已累计兴修梯田 14 8 93万hm2 ,占宜修坡耕地总面积的 5 7%。提出到 2 0 10年全省梯田累计达到 2 40 4万hm2 ,占宜修坡耕地总面积的 92 3 % ,基本实现梯田化目标。提出了梯田化建设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8.
重庆市长寿区土地总面积14.24万hm2,2010年粮食播种面积6.77万hm2,粮食总产量36.85万t。其中,水稻2.22万hm2,产量18.87万t;玉米1.23万hm2,产量8.15万t;红苕1.31万hm2,产量4.65万t;小麦0.58万hm2,产量1.70万t;其他1.43万hm2,产量3.48万t。分析了该区粮食生产的制约因素,提出"加强粮食生产基础能力建设,增强防灾减灾能力;着力耕作制度改革,提高复种面积;以农业部粮油高产创建为契机,集成推广先进适用技术;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生产;强化农业信息服务,规避市场风险;创新生产经营模式,发展专业合作组织"等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9.
汾西县建设坝系农业的实践与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汾西县地处临汾地区北部,辖4镇10乡,有225个行政村,516个自然村,总人口12.67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1.3万人,全县土地总面积880km2,总耕地面积2.2万hm2, 是一个农业县,也是全省坝系农业建设的典型示范县.  相似文献   

10.
6月18日.从第24届哈洽会上获悉.2012年.黑龙江省绿色食品总产值1330亿元.占全国的1/6:实物总量首次突破3000万t.占全国的1/5:全省有效使用绿色(有机)和无公害农产品标志的产品数量10807个.全国每8个产品中就有一个黑龙江产品:绿色食品认证面积448万hm2.超过全国认证总面积的1/4:国家级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359.33万hm2.为全国总面积的1/2。黑龙江不仅已成为全国最大、最可靠的安全“大粮仓”,而且也成为最大、最优质的绿色“大厨房”。黑龙江省今后将坚持监管与服务并重.  相似文献   

11.
黑龙江省盐碱地主要分布在松嫩平原西部低洼闭流地带和三江平原地带.总面积134万hm^2。其中已垦耕地40万hm^2左右,占全耕地面积的6%左右。在不适合种植旱作物的洼涝盐碱地种植水稻.均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同时收获了很多宝贵的经验。现将该省各地水稻盐碱地改良经验总结综述.为广大农户提供改良盐碱地的理论和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12.
松嫩平原近年春旱特点浅析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利用1971—2004年实测的降水、温度等气象资料计算了黑龙江省松嫩平原春季湿润系数、张宝坤干燥度等指标,通过分析发现:近年来松嫩平原连年发生春旱,而且具有持续时间长、受害程度严重的特点。并分析了春旱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说明了春旱是影响当地粮食产量的主要灾害之一,为农业生产中减灾、抗灾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3.
198 5年以来 ,黄土高原平均每年种植沙棘 6万hm2 ,沙棘资源总面积已由 70年代的 5 3 3万hm2 发展到 15 0多万hm2 ,并在沙棘资源建设与开发研究方面取得了近 2 0 0项科研成果 ,沙棘加工业年产值已达数亿元 ,成为一项重要产业  相似文献   

14.
GIS支持下的福建省烤烟适宜地综合评价及其利用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飞  邢世和 《土壤》2008,40(2):299-305
以福建省耕地为评价对象,借助GIS与数学模型对福建省烤烟用地适宜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福建省宜烤烟用地面积127.84万hm2,占耕地总面积的93.24%.全省宜烤烟用地质量总体良好,全省最适宜烤烟用地面积33.20万hm2、适宜面积88.69万hm2,分别占宜烤烟用地总面积的25.97%和69.37%.烤烟最适宜区用地资源主要分布在南平、三明、漳州、泉州、福州和龙岩市,合计面积29.70万hm2,占最适宜区总面积的89.45%;针对福建烤烟用地现状及其存在问题,提出烤烟用地可持续利用对策.  相似文献   

15.
1除草剂在玉米生产中的应用现状玉米的种植面积和产量在我国的农作物中占第三位.仅次于水稻和小麦。玉米已成为云南省种植面积第一.总产量第二的大田作物。文山州地处云南省东南部.山区、半山区占总面积的94.6%。耕地总面积23.13万hm2.农作物总播种面积80万hm2.常年玉米种植面积达14万hm2.玉米已成为文山州的主要粮食作物.对农村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近年来.外出务工人员增多,  相似文献   

16.
松嫩流域水土保持林体系建设势在必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松嫩流域总面积83万km2,位于其中下游的松嫩平原17.7万km2,是黑、吉两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同时也是我国重要商品粮生产基地,每年向国家交售40亿kg商品粮。然而,随着垦殖指数的激增和人们对水土保持的漠视。松嫩平原水土流失愈演愈烈,自然灾害频发,土地生产力骤降。粮食单产较垦初降低了50%。水土保持林可有效减轻水土流失,削减洪峰流量、消除洪涝灾害。在此全国大搞生态环境建设、松嫩平原灾后重建之际,应大力宣传、科学规划,尽早建设起松嫩平原水土保持林体系。  相似文献   

17.
河北省张家口市塞北管理区位于海拔高度 14 0 0m的坝上 ,土层 40cm(其以下即为沙层 ) ,年降水量 40 0mm ,年日照时数 2 2 2 3h ,平均气温1 4℃ ,年无霜期为 90d ,十年九旱。其前身沽源牧场始建于 195 5年 ,是河北省直属的大型国营农业企业 ,该场毗临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 ,历史上曾是“天苍苍 ,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的秀美之地。全区总面积 2 67万hm2 ,其中耕地 1 2 0万hm2 ,占总面积的 45 % ;林地2 2 67hm2 ,占 8 5 % ;草地 93 3 3hm2 ,占 3 5 %。总人口 2 40万人 ,分布在 2 4个自然村 ,属地多人少的地区。 2 0 0 3年 6月 19日经河…  相似文献   

18.
1和顺小杂粮产业发展的基本概况和顺县地处山西省东部,太行山西麓,全县共辖5镇5乡294个行政村总人口13.6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0.7万人。国土总面积2 250km2,其中耕地2.1万hm2。粮作面积约1.8万hm2,粮作中杂粮种植7 100 hm2,其中谷子1 600hm2、马铃薯1 500hm2、豆类1 467hm2、莜麦400hm2、荞麦1 467hm2、糜黍700hm2。一般年份粮食总产6 000万kg,其中杂粮总产2 600万kg,占粮食总产43.3%,杂粮商品量1 400万kg,占杂粮总产的53.8%。全县特色优势杂粮为养麦,一般年份总产600万kg,商品量500万kg,商品量占总产83-3%。2012年全县社会生产总值42.119亿元,人均GDP达到2.8988万元以上.财政收入12.6778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830元。  相似文献   

19.
1984-2005年黑龙江省主要农区土壤湿度的变化特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土壤湿度是干旱预报、农业生产、作物布局和农业决策的重要指标之一。应用黑龙江省1984—2005年26个农业气象观测站土壤湿度资料,采用气候倾向率和趋势系数统计方法,分析黑龙江省主要农区土壤湿度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土壤湿度空间分布存在明显差异,与气温、降水量空间分布分别呈负相关和正相关,三江平原和中部农区土壤湿度相对偏高,松嫩平原土壤湿度相对偏低;近22a来各地土壤湿度变化主要呈下降趋势,各季节土壤湿度下降幅度不同,秋季下降最显著,春季次之,夏季不显著。研究认为气候、气候变化、农事活动对黑龙江省主要农区土壤湿度分布及变化趋势有重要影响,松嫩平原干旱可能加重,三江平原东部春涝可能得到缓解。  相似文献   

20.
甘肃省作为我国马铃薯主要产区,探索其种植科学性及适宜性,对优化我国马铃薯产业布局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布设采样点对甘肃省马铃薯产区水、热、光等气象资源、立地条件以及土壤理化性状数据进行调查,利用SPSS26.0、GS+软件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用Arcgis10.8普通克里格插值法对相关数据进行插值处理,用拉斐尔法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对马铃薯种植区域进行适宜性评价。结果显示,甘肃省马铃薯种植高度适宜区、适宜区、勉强适宜区和不适宜区的面积分别为98.86万hm2、213.36 万hm2、120.00万hm2、88.75万hm2,分别占全省耕地总面积的18.98%、40.95%、23.03%和17.04%。影响甘肃省马铃薯适宜性分布的主要因素为海拔、年降水量和年平均气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