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9 毫秒
1.
2006年以来,陕西省西安市相继投人1000万元用于秸秆机械化综合利用技术推广工作。5年来,共推广各类秸秆综合利用机械约1万台,使秸秆综合利用机械拥有量达到1.4万台。2009年,西安市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工作实现了历史性突破,全市秸秆综合利用面积达522.9万亩,利用率达95.8%,创历史新高。全市首次实现了三夏秸秆完全禁烧。  相似文献   

2.
136.为什么要发展秸秆综合利用技术? 答农作物秸秆是农业生产中形成的一种数量最多的副产品,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传统方法利用的秸秆量逐步减少,若不有效地处理弃留田间的这些秸秆,会对土地耕作和播种造成很大的影响。目前,我国每年农作物秸秆产量为6.5亿t,其中约50%用作肥料和饲料,30%用作燃料和工业原料,还有约20%的秸秆得不到有效利用。  相似文献   

3.
一、当前秸秆综合利用的基本情况1.秸秆综合利用的主要途径在江苏省南通市范围内,秸秆综合利用的途径主要为5大方式:①用于肥料。  相似文献   

4.
2003年以来,陕西省委、省政府对农作物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给予了高度重视。省政府发布了《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秸秆禁烧与综合利用工作的通告》,先后召开秸秆机械化专题会议和关中部分市县乡玉米秸秆机械化加工饲草动员会。在财政、计划、农业等部门的支持下,通过农机和环保部门的通力合作,农作物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取得了突破性发展.取得了较为显著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5.
江苏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机械化技术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作物秸秆资源丰富,但目前大量的秸秆被焚烧或废弃,不但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而且还浪费了宝贵的可再生资源。在分析秸秆的利用价值.围绕农业可持续发展和改善生态环境.探讨秸秆综合利用的途径及其农机化技术的发展.提出江苏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与农机化技术发展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6.
1 工作措施及成效太仓市常年种植小麦12khm^2、水稻13.33khm^2、油菜1.67khm^2,年农作物秸秆总量约20万t。自2010年起,太仓市政府根据省人大《关于促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决定》,成立了太仓市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各部门职责,采取行政推动、政策扶持、技术创新等措施,按照“夏季还田为主,秋季回收为主”的方针,大力推广以秸秆机械化还田为主的综合利用。目前,该市秸秆还田率为70%,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5%。  相似文献   

7.
云南省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研究与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国内外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技术.探讨了云南省作物秸秆资源及利用现状,按照国家六部局的有关规定,为保护生态环境,高效、合理利用作物秸秆资源,提出云南省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研究模式.为云南省经济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8.
今年以来,山东省农机管理部门把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当作农机化重点工作来抓,创新秸秆综合利用农机化服务模式,广开利用渠道,全省小麦秸秆综合利用面积达318.7万hm^2,综合利用率达92.5%;玉米秸秆综合利用面积206.7万hm^2,综合利用率达68%,其中完成玉米秸秆机械还田165.3万hm^2,秸秆还田率达到55%,比上年增加10个百分点。秸秆机械化粉碎青贮面积达到28万hm^2。加工、制作饲料、燃料等利用秸秆13.3万hm^2,秸秆焚烧现象比往年明显减少,综合利用水平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9.
日前m昌图县秸秆综合利用专业合作社正式宣告成立,据铁岭市农委有关领导介绍.这在该市尚属首家。 昌图县是产粮大县,年产玉米秸秆150万t左右,除了用作燃料和饲料外,部分玉米秸秆因得不到有效利用,被农民就地焚烧。为将秸秆变废为宝.昌图镇居民王健民牵头成立了秸秆综合利用专业合作社。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河北省发展机械化秸秆综合利用的特点及思路方法,提出要加快机械化秸秆利用的市场化、产业化步伐.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黄占亮  林剑 《河北农机》2024,(4):120-122
农作物种植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秸秆,生态农业发展对秸秆的处理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如何最大程度上利用秸秆资源,有效解决焚烧秸秆带来的环境问题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秸秆利用产业需要不断优化和创新处理技术,最大限度上降低秸秆对环境的影响,并把秸秆有效地转化为促进农业发展的重要资源,为农村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力量。因此,秸秆综合利用产业化逐步成为秸秆综合利用的新模式,为秸秆处理提供了可行的路径和方向。寿县在秸秆综合利用产业化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探索和尝试,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在综合利用产业化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基于此,本文以寿县为例,深入分析秸秆综合利用产业化的现状并提出优化策略,促进秸秆综合利用产业化的多元发展。  相似文献   

12.
仪征市耕地面积近3.93万hm^2,主要是稻麦两熟的种植模式。稻麦种植面积常年在4.53万hm^2左右,年产秸秆28万t左右。近年来,仪征市认真贯彻落实江苏省人大《关于促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决定》,全力做好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把秸秆机械化还田作为秸秆禁烧“主疏”渠道和实现秸秆综合利用的主要抓手,以秸秆机械化还田示范县项目为载体,在全市范围内推动秸秆全面禁烧、全量还田。通过加强组织领导,深入宣传发动,加大行政推动,秸秆机械化还田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秸秆机械化还田率达70%以上,实现秸秆还田由量变到质变的转化。  相似文献   

13.
发展秸秆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新农村的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能源消耗日益增加,如何有效地利用现有资源显得越来越重要。为此,从山东省农作物秸秆的生产与科学利用入手。重点调查与全面分析相结合,对山东省农作物秸秆的应用现状进行了分析,总结了秸秆综合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和制约因素,系统地阐述了秸秆综合利用的产业化途径。并对加快发展秸秆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秸秆综合利用产业化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4.
农作物秸秆未被充分利用,既浪费资源又造成环境严重污染。世界农业发达国家都特别重视秸秆综合利用,我国这方面工作起步晚但己引起政府高度重视。秸秆综合利用技术包括机械技术和工艺技术,目前推广与发展的主要障碍是施工艺技术和机具问题以及投入问题。因此,要把秸秆综合利用做好,需要政府从财力、物力、人力和技术上给予大力支持,按照市场经济要求,把秸秆综合利用作为一个产业发展,如建立秸秆种菇场、秸秆气化站、秸秆生物制肥厂等,推行企业化管理。  相似文献   

15.
王清芳 《农业机械》2022,(3):62-63+66
敦化市处于半山区,农作物秸秆持续全量还田对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的影响凸显,传统秸秆离田打捆又存在作业环节多、运输成本高、经济效益差等问题。为推广秸秆综合利用技术,考察调研了敦化市5个乡镇秸秆处理新机具新技术推广应用情况,分析秸秆综合利用技术的推广制约原因及分析,探讨推广政策,提出了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建议,为敦化市探寻秸秆利用新途径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6.
解决好农作物秸秆的综合利用问题能够增加农民收入、保护生态环境、节约能源,农业机械在秸秆综合利用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加快农业机械化发展,提高秸秆综合利用率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由之路。文章坚持既要保护环境,又要促进农民增收的原则,针对存在的问题和影响因素提出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陕西省扶风县秸秆综合利用现状,分析了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发展建议和对策。机械化秸秆还田、畜牧业过腹还田、新能源利用和工业生产是扶风县秸秆综合利用的4种方式,但仍存在焚烧秸秆现象,为此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秸秆变废为宝离不开综合利用,要实现碳达峰、碳中和需要秸秆利用相关行业的共同努力。要将秸秆综合利用工作做好,秸秆综合利用技术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目前,黑龙江省秸秆综合利用发展总体态势良好,但是要想长期保持良好成绩,新的秸秆综合利用技术需合理推广,秸秆综合利用技术之路仍需努力。  相似文献   

19.
我国每年可生产作物桔秆达6.5亿多吨,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是繁荣农村经济和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符合循环经济减量化、再使用和再循环的原则。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河南省淮滨县积极探索实践秸秆综合利用技术模式,取得了显著成效。其中,秸秆饲料化-基料化-肥料化“三化”循环利用典型模式是以秸秆生产食用菌为纽带,联动发展秸秆养殖和有机肥生产,实现农作物秸秆从耕地中来,最终又回归耕地的全过程闭环循环,经济、社会、生态效益明显。介绍了淮滨县探索实践秸秆综合利用技术模式的做法与成效,分析了存在的主要问题,为秸秆综合利用工作的持续深入开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