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冬枣优质丰产栽培技术要点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介绍了冬枣的栽培管理技术,主要包括:肥水管理,特别是关键时期的施肥和浇水;花期管理,目的是提高冬枣的坐果率和果实质量;整形修剪需根据冬枣的修剪习性确定树型、修剪方法和修剪时期;病虫防治要及时,以确保冬枣的优质丰产。另外,冬枣建园必须根据冬枣的生物学习性,选择适宜的土壤和栽培密度。  相似文献   

2.
汤阴县大力发展冬枣产业,冬枣种植面积大大增加。该文介绍了冬枣幼树高效栽培管理技术,包括园地选择、品种配置与栽植密度、栽植技术、幼年树管理、主要病虫害防治措施等要点,以期提高冬枣的种植产量与品质。  相似文献   

3.
沾化素有"中国冬枣之乡"的美誉,冬枣需要选用优质的栽培技术进行管理,在贮藏时也要有一定的保鲜技术。该文就沾化冬枣的栽培管理与贮藏进行探讨,主要从建园阶段、定植管理、修剪整形、土肥管理、病虫害防治以及后期采摘等过程介绍冬枣优质栽培管理技术,同时介绍了冬枣采收后的分级入库、贮藏管理、套袋保鲜、包装运输等环节,以保证冬枣的优良品质。  相似文献   

4.
鲁北冬枣的栽培与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天津地区冬枣产量偏低问题,结合多年生产实践,本文从冬枣品种的选择、土壤要求、苗木要求、栽培技术、整型修剪、肥水管理、花果管理和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全面地介绍了冬枣丰产的栽培与管理技术。  相似文献   

5.
针对天津市冬枣生产中坐果率低的问题,结合多年科研和生产实践,从冬枣生产中肥水管理、整形修剪、花期管理以及绿盲蝽防治等关键环节,分析影响冬枣坐果的原因,并详细阐述了提高冬枣坐果率的相关技术,对冬枣生产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设施冬枣促早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3年设施冬枣促早栽培试验、示范,从设施建园、苗木定植、扣棚、整形修剪、温湿度管理、花果管理、土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介绍了设施冬枣促早栽培技术,以期为设施冬枣的栽培应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冬枣具有较高的食用价值,深受消费者喜爱。该文结合德州当地冬枣种植实际情况,介绍了冬枣对温度、光照、水分等生长条件的要求,从枣园选址、砧木育苗、施肥管理、树体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摘与贮存等方面介绍了冬枣优质高产栽培技术,为冬枣质量的提高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武之新  武婷 《农家顾问》2007,(10):24-26
冬枣栽培属于技术密集型产业,鉴于它的生物学、植物学特征,全年栽培管理技术性较强.现以华北地区冬枣树的管理技术为基础.将冬枣采收后的管理技术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9.
为适应国际国内市场要求,提高冬枣品种、品质、品牌和质量安全水平,增强滨州市冬枣产业市场竞争力,全面推进冬枣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对本市冬枣生产管理现状进行了调查,并提出了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0.
无公害冬枣栽培管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立东 《安徽农学通报》2012,18(8):112-112,167
冬枣是我国鲁北地区的优质晚熟鲜食品种,有着丰富的营养价值。近年来,种植冬枣的农户日益增多,加强冬枣的栽培管理,在获得经济效益的同时也能获得较高的生态和社会效益。从选择适宜的土地建园、培育优质苗木、科学施肥、整形修剪、病虫防治等方面简述了无公害冬枣的栽培管理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1.
不同品种枣果实多糖含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不同品种枣果实多糖含量,筛选多糖含量高的枣果资源,促进枣果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方法]以鸡蛋枣、糖枣、药枣、长枣等16个湖南主要地方枣品种为试材,经硫酸-苯酚法对不同品种枣果实多糖含量进行了分析测定.[结果]分析表明,不同枣品种间最高与最低多糖含量相差达3.9倍,其中以小米枣和子代糖枣多糖含量最高,分别达9.75%、9.06%;母本糖枣、酸元枣、药枣、长枣、玉泉八号和南方冬枣次之,多糖含量分别为8.82%、6.20%、5.89%、5.56%、5.54%、5.23%;而光皮枣多糖含量最低,仅为2.45%.不同枣品种间多糖含量差异较大.[结论]研究显示,苯酚-硫酸法较为稳定,正确率和精密度高,重现性好,可作为枣多糖含量的测定方法;同时,枣具有很高的多糖加工利用价值,值得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并比较不同品种枣总提物的体外抗氧化性能。[方法]对湖南衡南地区的药枣、小米枣及祁东地区的药枣、鸡蛋枣、梨枣、子代糖枣、母本糖枣、酸枣共8个品种的枣进行水提取,通过考察其总提物羟基自由基清除力、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清除力来初步评价其体外抗氧化性能的强弱。[结果]8个品种枣总提物清除自由基能力差别较大,其中衡南的药枣清除自由基能力明显强于其他品种枣,衡南小米枣及祁东梨枣清除自由基能力仅次于衡南药枣,且8个品种枣总提物对DPPH自由基清除力均高于其对羟基自由基相应的清除能力。[结论]枣总提物具有一定的体外抗氧化性,这为筛选优质枣品种提供了有利依据。  相似文献   

13.
利用非参数核密度方法,以5种红枣(灰枣、骏枣、金丝枣、青枣和冬枣)的批发市场价格为研究对象,比较分析不同红枣的短期价格波动形态及波动强度,并对其短期价格波动风险进行评估和比较。结果表明:从波动形态看,总体上红枣市场价格短期波动有明显谷峰和谷底,呈“春冬高、夏秋低”季节性特征,其中骏枣和灰枣的价格呈“V”型波动,金丝枣和冬枣的价格呈“M”和“W”型波动,青枣价格呈“N”型波动;从波动强度看,整体上鲜食枣价格波动强度高于干制枣,大小排序依次为冬枣青枣金丝枣骏枣灰枣;红枣市场价格波动风险分布不对称,降价风险高于涨价风险,其中冬枣降价风险最高,其次是灰枣和骏枣,金丝枣降价风险略低,只有青枣价格下跌风险与上涨跌风险发生的概率接近一致;从强警风险概率(价格波动幅度在±15%以上)分布看,鲜食枣价格出现强警的概率高于干制枣。  相似文献   

14.
新疆枣树生产的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枣树的生物学特性相对其它作物更适宜新疆的气候、水文、土壤条件。新疆自古就有枣树栽培,已形成一些乡土树种,是枣树的天然适生区。近年来从其他省份引种的枣树品种表现良好,枣树生产已具有一定规模。枣产业发展应从品种选择、栽培技术等方面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15.
枣树有性杂交育种存在许多难题,其中大多数枣树品种的种核没有种仁是影响枣树有性杂交育种关键问题。笔者在开展枣树有性杂交育种时,发现了鲜食冬枣和制干金丝小枣具有饱满、高比例的种仁,含种仁率分别为84.71%和50.00%~117.77%。通过冬枣×梨枣有性杂交组合,采集冬枣种子2 160粒,获取杂交实生苗625株,最后复选出主要性状超双亲的子代优良品系60株,综合性状超双亲的子代优良品系6株。该发现对枣树的有性杂交育种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枣花蜜及其他蜜样中钾离子含量的测定及其饲喂试验,研究枣花蜜对蜜蜂的影响。结果表明,8个蜜样中,槐花蜜的钾含量最低;采自临猗、太谷和临县的枣花蜜的钾离子含量比这3个试验点的枣花花蜜的钾离子含量高;除槐花蜜外,7个蜜样之间都没有显著差异(P>0.05)。饲喂枣花蜜、槐花蜜和山花蜜的试验发现,槐花蜜饲喂蜜蜂后的死亡率最低,饲喂枣花蜜后蜜蜂死亡率是饲喂槐花蜜后的1.97倍,饲喂槐花蜜的蜜蜂死亡率与饲喂枣花蜜和山花蜜的蜜蜂死亡率之间差异显著(P<0.05)。3个试验点枣花花蜜的饲喂结果表明,临县试验点蜜蜂死亡率最高,是太谷试验点的1.48倍;饲喂枣花花蜜的蜜蜂死亡率为饲喂枣花蜜的1.47倍。由此可见,枣花期蜜蜂死亡不但与枣花蜜中的钾离子含量有关,而且还可能与枣花蜜中的其他成分有关。  相似文献   

17.
为控制枣树害虫, 采用系统调查方法, 对太谷地区不同管理模式下枣园的节肢动物群落进行了调查和分析, 结果表明, 在除草枣园的节肢动物各类群物种数显著低于其他枣园, 而节肢动物群落的个体丰盛度显著高于其他枣园; 枣麦间作与枣豆间作园的物种数与个体丰盛度的差异不显著; 有杂草的枣园, 节肢动物各类群的物种数明显高于无杂草的枣园, 并且优势种不明显。同时也探讨了枣园不同管理类型条件下生物的多样性与稳定性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采用流式细胞技术,以4个酸枣类型、9个枣品种的新鲜幼嫩叶片为材料,以Otto为解离液,日本晴(Oryza sativa ssp.japonica cv.Nipponbare)为外标,测定其基因组大小(2C值),比较枣和酸枣的2C值差异。结果表明,枣的基因组大小为(360.70±4.73)Mb,小于酸枣的基因组(388.20±8.32 Mb);枣品种间基因组大小无显著差异,酸枣类型间差异显著,说明酸枣具有更高的基因组变异,且酸枣到枣的进化中可能伴随着基因组的缩减。  相似文献   

19.
对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12团2连近4年枣园田间湿度、不同修剪方式、不同品种等与黑斑病发生的关系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在同等条件下,果园田间湿度是引发红枣黑斑病的主要因素;红枣品种不同,黑斑病发病率也有一定的差异,其中骏枣极易感染黑斑病,其次是灰枣,金昌发病率较轻。  相似文献   

20.
红枣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常见水果之一,其有着极高的维生素,并具有滋阴补阳之 功效,这也使其深受人们的青睐与欢迎。现如今,枣树种植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农业产业,由于 枣树的生长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氮素,因此对枣树中氮素的贮藏位置、形态及其循环利用进行 研究是具有重要意义的,其能够为氮素的施肥提供科学的指导,从而促进枣树生长,提高红枣品 质。鉴于此,本文便对氮素在枣树中的贮藏位置分布、存在形态及循环利用做出深入的研究,以 期能够促进我国枣树种植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