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刘红 《现代农业》2010,(11):76-76
[流行特点]主要发生于1周龄以内的初生犊。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冬春季发病较多。不给犊牛喂初乳或喂得过晚,以及初乳不足或质量不好,犊牛不能获得足够的抗病力;  相似文献   

2.
犊牛的培育     
  相似文献   

3.
犊牛白肌病     
<正> 犊牛白肌病,一般在生后10~100日龄时发生。在日本各地均能见到此病。病因主要是维生素E和硒的不足。由于干草中维生素E被破坏,导致维生素E摄取量不足:土壤中的水溶性硒的含量(0.003~0.32ppm)  相似文献   

4.
犊牛代乳粉     
《河北农业科技》2003,(9):42-42
产品选用经浓缩处理的优质植物和动物蛋白质,经雾化、乳化等现代加工工艺制成,含有犊牛生长发育所需要的蛋白质、脂肪、乳糖、钙、磷、必需氨基酸、维生素、微量元素等营养物质和活性成分及免疫因子.  相似文献   

5.
犊牛腹泻病是犊牛的一种常发病,多发生于7~60日龄的犊牛。严重的腹泻会导致犊牛体内水分减少,酸碱平衡失调。如果治疗不及时,犊牛会发生严重脱水,最终衰竭而死。  相似文献   

6.
犊牛出生后由母体内部转入外界环境,生活条件骤然发生改变,要迅速适应生理和环境上的巨大变化。此时犊牛比较娇嫩,抗病力差。因此,良好的护理对新生犊牛特别重要。  相似文献   

7.
犊牛下痢是造成小牛死亡的常见病之一,是一种临床综合症,而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其病因很复杂,由于不同病因,在临床上分为中毒性下痢和单纯性下痢。中毒性下痢是由细菌、病毒和寄  相似文献   

8.
1.脐炎该病是脐带断端处理不卫生,导致感染细菌而引起的化脓性坏疽性炎症。病牛脐周围湿润、肿胀发热,中央可挤出发臭脓汁,脐带溃烂,严重时可引发全身症状。  相似文献   

9.
<正>奶犊牛经常发生感染性关节炎,年龄较大的则成散发。从牛化脓的关节曾分离出多种病原微生物,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是内源或外源性感染所致。大多数病例发热,有明显的急行跛行。本病发病比较隐蔽,而且不易治愈,即使治愈后也往往由于关节僵直而导致牛只的最终淘汰。对奶牛场造成极大的损失。  相似文献   

10.
一、出生后饲养管理犊牛出生后要用干布擦干全身,清理口腔粘痰和残留胎液,对弱犊要人工扶助尽早站立,最关键的要保证尽早吃到初乳。对产后无乳的母牛,要借其它母牛的初乳,同时对该母牛要进行催乳治疗。对治疗无效的,其所产牛犊应找寄母带养,找不到带养母牛的,应人工喂养。人工初乳的配制:鲜蛋2—3个、多维鱼肝油15克、食盐5—10克、沸后凉至40—50℃的清水1升。按犊牛体重每公斤8—10毫升一次喂服。  相似文献   

11.
犊牛水中毒是犊牛一次性大量饮水所致的一种以排出红色尿液为特征的疾病,也称犊牛血尿、犊牛血红蛋白尿。本病多发生于冬春季节,以6月龄内的犊牛最易发生。一、病因主要原因是一次性暴饮。6月龄内的犊牛处于断奶前后,采食干物质和  相似文献   

12.
牛淑新 《农村科技》2009,(11):51-52
犊牛的饲养管理直接关系到犊牛的成活率、品种的选优淘劣,应重点加强哺乳期和断奶期的管理。  相似文献   

13.
刘石贤 《农村科技》2007,(12):59-59
犊牛时期的饲养管理是养牛业整个饲养管理阶段中的重中之重,这个时期饲养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成年时的体型结构和终生的生产性能.犊牛生后最初几天,因其各种组织器官均未充分发育,皮肤保护机能和神经系统的调节也不健全,适应能力较弱,对不良外界环境的抵抗力较差,因此,初生犊牛在10~20天内容易受细菌的侵袭而引起疾病死亡.因此,初生后10~20天是培育健康犊牛的关键时期,应做好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4.
刘勇 《农村科技》2010,(6):101-101
腹泻是胃肠炎的重要症状之一,发病犊牛排出稀粪,含水分较多,并混有血块、肠粘膜和粘膜组织,有时混有脓液。犊牛腹泻实际是幼畜消化不良的主要临床特征。  相似文献   

15.
每年年初,湖南各地牛场青饲料短缺,母牛体质较差,不久进入雨季,牛场泥泞污秽,犊牛易发腹泻病:实然发生,粪稀薄如水,黄色或灰色,或鸡蛋花样。时间稍长则见鼻镜干燥甚至干裂,眼球凹陷。心搏徐缓或心率失常,站立不稳或躺卧。据城步县几个牛场的病原菌检测,为大肠杆菌及奇异变形杆菌混合感染所致。治疗的首要任务是补水,纠正酸中毒和低血糖。鼻镜干燥开裂、眼球凹陷是缺水的表征,  相似文献   

16.
犊牛具有体重小、消化能力低等特点,如何饲喂好犊牛,是养好牛的一个重要环节。初生犊牛的瘤胃容积很小,加上网胃,仅占四个胃容积的1/3,10—12  相似文献   

17.
犊牛多汗症病常见于刚出生15~70日龄的犊牛,主要是由于犊牛阴气不足而导致的病理性出汗称之为犊牛多汗症。近几年来,通过对普格县100余例幼畜多汗症采用中医疗法,其中治愈83多例,治愈率达到83%以上,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本文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犊牛下痢是造成小牛死亡的常见病,发病率较高,危害严重。此病多发于1月龄以内的犊牛,在笔者镇内全年均有病例发生,呈散发型,若治疗不当,轻则影响犊牛的生长发育,重则引起死亡。笔者在实践中采取了以下诊断和防治措施,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王秀丽 《农村科技》2009,(6):109-109
犊牛是指0-6月龄的牛,由于犊牛的个体小,神经发育不健全,体温调节能力弱、自身抵抗力较差,对饲养管理要求高,所以犊牛肺炎是常发病。常见的有小叶性肺炎、大叶性肺炎、支气管肺炎等;该病多发于冬季、早春和晚秋。  相似文献   

20.
犊牛消化不良是由于真胃和肠道的消化、蠕动、分泌、吸收和排泄机能障碍或紊乱,而引起的以腹泻为主要临床症状的疾病,也是3月龄以内哺乳期犊牛常见的一种胃肠疾病。该病对犊牛的生长发育危害极大,常反复发作,要及时发现和治疗,并采取综合防治措施,降犊牛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