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为了探讨增免散对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疫苗免疫效果的影响,本试验将增免散以低(0.5%)、中(1%)、高(1.5%)剂量拌料饲喂6日龄雏鸡,连喂7 d,13日龄用法氏囊病疫苗免疫;分别于21、28、35、42日龄测定雏鸡的脾脏和法氏囊指数;于20、27、34日龄ELISA测定外周血中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抗体,同时测定外周血中IL-2、TNF-α的含量。结果表明:增免散能促进脾脏和法氏囊成长发育;可显著提高外周血中IBDV抗体滴度、IL-2和TNF-α的含量。说明增免散有明显的免疫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讨芪加术散对蛋用雏鸡疫苗免疫后血清中γ-干扰素(IFN-γ)和白细胞介素-2(IL-2)含量的影响,将300只7日龄雏鸡随机分5组,分别在日粮中添加1%、0.75%、0.5%的芪加术散,饲喂至42日龄,并设中药空白对照组和免疫空白对照组。除免疫空白对照组外,其余4组均用新城疫疫苗和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疫苗免疫。在雏鸡的不同日龄,用酶联免疫试剂盒检测雏鸡外周血清中IFN-γ和IL-2的含量。结果发现,日粮中添加1%、0.75%芪加术散显著升高IFN-γ和IL-2的水平(P0.01或P0.05)。证实在蛋用雏鸡基础日粮中添加芪加术散可显著增加传染性法氏囊病疫苗与新城疫疫苗免疫后雏鸡外周血清中IFN-γ和IL-2的含量,为中药免疫增强剂的使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黄芪多糖对肉鸡新城疫免疫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黄芪多糖在新城疫(ND) La Sota疫苗免疫过程中对肉鸡免疫效果的影响.120只1日龄肉雏鸡随机分为3组,每组40只鸡.分为对照组、试验I和Ⅱ组.所有肉鸡于21和42 d分别进行La Sota疫苗的首免和二免,胸肌注射,0.3 mL/羽.试验I组每只鸡分别注射0.3mL黄芪多糖注射液;试验Ⅱ组每只鸡分别注射0.6mL黄芪多糖注射液;对照组正常饲喂全价料.试验结束时称量肉鸡质量,测定脾和法氏囊指数;分别在首免前1d、首免7、14和21 d及二免14和21 d测定ND抗体效价.结果表明:试验Ⅰ和Ⅱ组肉鸡体质量、脾和法氏囊指数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试验Ⅰ组从首免21 d开始与对照组差异显著;试验Ⅱ组首免14 d开始与对照组差异显著.从而得出黄芪多糖提高肉鸡体质量和免疫器官指数及新城疫血凝抑制试验抗体效价.  相似文献   

4.
曹授俊  雷莉辉  胡平  田义 《饲料研究》2012,(6):23-24,31
研究中药复方"健脾消食散"添加剂对雏鸡免疫功能影响。将200只健康、14日龄和体质量接近的兰灰祖代蛋雏鸡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每组50只鸡。于21日龄对4组雏鸡用新城疫Ⅳ系弱毒疫苗进行滴鼻点眼免疫,分别按照饲喂量的0.5%、1.0%和1.5%添加健脾消食散,连续7 d,试验周期为49 d。分别于21、28、35、42和49日龄时,每组随机各取10只鸡进行白细胞总数、血清抗体效价、免疫器官指数(脾和法氏囊)测定。结果表明:中药复方"健脾消食散"添加剂高、中和低剂量均能显著促进血液中白细胞总数的增加和血液HI抗体产生,显著增加肉鸡法氏囊和脾免疫器官指数,促进免疫器官的发育。在雏鸡免疫后35日龄时白细胞总数、脾指数和鸡法氏囊指数达到最高峰值,42日龄时,雏鸡血液HI抗体水平达到最高水平;42日龄后各组雏鸡白细胞数量均呈下降趋势,49日龄与42日龄相比,各组雏鸡血液HI抗体水平均呈下降趋势,且与对照组间存在显著差异;中和高剂量组雏鸡28~49日龄时脾指数和鸡法氏囊指数差异不显著。中药复方"健脾消食散"添加剂高、中和低剂量均能够提高雏鸡的免疫力,添加中剂量"健脾消食散"能达到增加雏鸡免疫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用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二价弱毒细胞苗对具有较高母源抗体的雏鸡在14日龄首免,28日龄二免,试验鸡分别在21、28、35、42日龄采血,分离血清,用IBDV的血清I型病毒为抗原(病毒滴度为108.26TCID 50/0.1mL)在鸡成纤维细胞(CEF)进行中和实验,VN抗体分别为114.3,1124,2232,5036,表明该疫苗在免疫初期中和抗体滴度高.该方法准确且敏感性高.  相似文献   

6.
为了评估不同传染性法氏囊病疫苗对广西地方品种鸡的免疫保护效果,试验将1日龄后备种鸡分成4组,分别用A、B、C三种商品疫苗对Ⅰ、Ⅱ、Ⅲ组鸡接种免疫,Ⅳ组鸡在C疫苗免疫的基础上于14日龄用D疫苗进行第二次免疫。在免疫前(1日龄)及免疫后的第7,14,21,28,35,42,49,56日龄每组分别采集血清30份,进行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抗体的测定;Ⅰ、Ⅱ、Ⅲ组鸡在21日龄,Ⅳ组鸡于28日龄分别用IBDV超强毒地方分离株NN1172进行攻毒,并分别在攻毒后的3,7,10天观察各组雏鸡的临床症状、死亡情况、发病鸡剖检病变,统计免疫保护率。结果表明:各免疫组雏鸡抗体滴度均呈现先降再升的趋势,其中Ⅳ组在免疫后期呈现比较平稳的上升趋势;免疫攻毒保护率结果表明,Ⅱ组的保护率最低(73.3%,11/15),Ⅰ、Ⅲ组均为80%(12/15),Ⅳ组保护率最好(86.7%,13/15)。说明不同疫苗对广西地方品种鸡免疫效果存在一定差异,而二次免疫可以对雏鸡提供更好的免疫保护。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枸杞多糖对雏鸡的免疫调节作用,将400羽1日龄雏鸡随机分为A、B、C、D共4组。7日龄时,分别给予A、B组雏鸡灌服10 mg/kg和20 mg/kg的枸杞多糖各5 m L,C、D组灌服同等剂量的生理盐水。给药的同时,A、B、C组滴鼻和点眼免疫新城疫Ⅳ系疫苗,D组不作处理。分别于7、14、21、28和35日龄时,采用微量法HI试验测定各组雏鸡新城疫抗体效价。分别于免疫后的第7、14、21、28和35天,计算各组雏鸡的免疫器官指数。试验结果显示,A、B组的新城疫抗体效价和各免疫器官指数明显高于C、D组,提示枸杞多糖对鸡新城疫疫苗的免疫效果具有明显的增强作用,且能够促进雏鸡中枢及外周免疫器官的发育。  相似文献   

8.
为了评估鸡新城疫(ND)-传染性法氏囊病(IBD)-禽流感(AI)(H9亚型)三联灭活疫苗对雏鸡的免疫效力,采用该疫苗分别免疫1、7、10、14、21日龄SPF雏鸡和带有母源抗体的普通雏鸡,免疫后21d~28d采血测定ND血凝抑制抗体(HIAb)、IBD中和抗体(NA)及AI(H9)HIAb抗体,并用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强毒攻击。结果显示,免疫后各不同日龄免疫组SPF雏鸡的ND HIAb、IBD NA及AI(H9)HIAb滴度分别为7.9log2~8.3log2、13.9log2~15.8log2及8.0log2~8.9log2,IBDV攻毒均100%保护;而普通雏鸡免疫后的ND HIAb、IBD NA及AI(H9)HIAb滴度,1日龄免疫组分别为5.9log2、12.1log2和5.6log2,7、10、14、21日龄免疫组分别为6.1log2~7.0log2、12.6log2~14.5log2和6.0log2~7.5log2;IBDV攻毒,1日龄免疫组普通雏鸡保护率为60%,7、14及21日龄免疫组保护率均为100%;结果证实,SPF雏鸡所产生的免疫效力要高于带有母源抗体的普通雏鸡,1日龄普通雏鸡免疫所产生的免疫效力明显低于其他日龄。根据试验结果,推荐该疫苗对雏鸡的使用日龄为7日龄~14日龄。  相似文献   

9.
将120只1日龄健康罗曼褐雏鸡随机分为对照组(C)、疫苗组(Ⅰ)和口服液+疫苗组(Ⅱ),每组40只。从3日龄开始,给Ⅱ组口服1.0mL/只参芪口服液,每日1次,连续服用3d;在7日龄时,分别对Ⅰ组和Ⅱ组进行ND疫苗(Lasota,Ⅳ系)免疫接种,对照组不作任何处理。分别在7、14、21、28和35日龄测定各组雏鸡血清中白介素-2(IL-2)的含量。结果表明:服用参芪口服液的免疫接种雏鸡,其血清IL-2含量在整个试验期间均不同程度的高于单独接种ND疫苗的雏鸡,并且在7、14和21日龄时差异显著(P〈0.05),说明参芪口服液可以明显提高雏鸡在ND疫苗免疫初期及中期的血清IL-2含量,从而能够显著增强ND疫苗免疫雏鸡在该时期的免疫应答水平。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蛹虫草多糖(CMP)对鸡新城疫苗免疫效果的影响,将200只14日龄雏鸡随机分为5组,除空白对照组(BC)外,均接种新城疫疫苗,28日龄第二次接种。第一次接种疫苗的同时,三个CMP40组鸡分别肌肉注射低、中、高浓度的多糖,免疫对照组(VC)和BC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每天1次,连续3 d。在第1次接种后的第7(D7)、14(D14)、21(D21)、28(D28)、35(D35)和42(D42)天采血,分别用MTT法和血凝抑制(HI)试验测定外周血淋巴细胞增殖和血清抗体效价变化,在D14、D21和D28用ELISA测定血清IL-4和IFN-γ浓度。结果显示,CMP40L组在所有时间点的A570值和血清抗体效价显著高于VC组和BC组(P0.05);低剂量的CMP40发挥佐剂性能的效果最好,同时可促进机体对IFN-γ和IL-4的分泌。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的当归多糖(ASP)对正常罗曼雏鸡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80只1日龄健康罗曼雏鸡随机分为4组,每组20只。分别于1日龄皮下注射生理盐水以及不同浓度的当归多糖,连续注射7 d,于7、14、21、28、35、42、49、56日龄采血,检测红细胞免疫功能。结果:试验结果表明,使用当归多糖后,各试验组红细胞-C3b花环率和红细胞-IC花环率明显升高。浓度为25 mg/mL当归多糖组红细胞C3b花环率和红细胞IC花环率显著高于其他多糖组。结论:当归多糖可提高鸡的红细胞免疫功能,其中以浓度为25 mg/mL当归多糖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2.
怀山药多糖对鸡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怀山药多糖对鸡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50羽14日龄蛋公鸡随机分成3组,每组50羽,14日龄用一羽份新支二联弱毒苗点眼滴鼻免疫;同时2个试验组分别肌肉注射怀山药多糖溶液高、低剂量各0.3ml/羽,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0.3ml/羽,连用3d;分别于免疫用药后的第7、14、21、28、35、42天各组随机抽取8只翼下静脉采血,后分离血清,测定新城疫血凝抑制(HI)抗体效价,并于免疫后14、21、28、35、42天随机抽4只放血致死后称重,摘取胸腺、法氏囊、脾脏称重并计算指数。结果试验组特异性免疫抗体和免疫器官指数均高于对照组,在某些时间点差异显著。结论怀山药多糖能增强鸡的免疫功能,可作为免疫增强剂与疫苗同时使用。  相似文献   

13.
使用鸡新城疫-禽流感(H9N2 HP株)二联灭活疫苗分别免疫3、7、14日龄三组商品肉鸡各40羽,同时设一组空白对照组。各免疫组及对照组于3、7、14、21、28、35、42日龄采血检测新城疫、禽流感抗体,于21、28、35日龄进行禽流感病毒攻毒,对比不同日龄免疫组的抗体消涨情况及不同日龄禽流感攻毒结果。发现对照组随鸡日龄增加,新城疫与禽流感抗体逐渐下降,在42日龄时下降至0,而不同免疫组新城疫与禽流感抗体均先下降,21日龄左右开始上升,至35日龄新城疫与禽流感抗体升至6log2以上。3日龄免疫组的禽流感免疫保护效果最好,21、28、35日龄时禽流感强毒攻毒保护率均达100%;7日龄免疫组在21、35日龄时禽流感强毒攻毒保护率均达100%,28日龄时禽流感强毒攻毒保护率达70%;14日龄免疫组在28、35日龄时禽流感强毒攻毒保护率均达100%,21日龄时禽流感强毒攻毒保护率只达30%。试验表明,商品肉鸡选择3日龄免疫鸡新城疫-禽流感(H9N2 HP株)二联灭活疫苗时禽流感免疫保护效果最好,采用3日龄免疫程序可以提高新城疫与禽流感的免疫保护效果,减少养殖业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4.
为了研究黄芪多糖(Astragalus polysaccharide,APS)和淫羊藿多糖(Epimediumpolysaccharide,EPS)的免疫增效作用,将12日龄的未免疫蛋公鸡100只随机分为A、B、C、D、E 5组,每组20只,A组用法氏囊种毒疫苗滴鼻免疫的同时注射生理盐水,而B、C、D组在进行法氏囊种毒疫苗免疫的同时,分别注射APS、EPS和APS-EPS,E组不做任何免疫,只注射生理盐水,于免疫后的第10、20、30、40天分别采血,收集血清,用琼脂扩散实验和ELISA方法测定法氏囊抗体效价。结果显示,APS、EPS与APS-EPS实验组IgG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其中APS-EPS组最高。说明APS和EPS均有促进法氏囊疫苗免疫效果作用,而且两者联用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5.
将260只1日龄健康罗曼雏鸡随机分为13组,每组20只。分别于1日龄皮下注射生理盐水以及中药复方多糖、黄芪多糖(APS)、当归多糖(ASP)、淫羊藿多糖(EPS),连续注射7d,于7、14、2l、28、35、42、49、56日龄采血,检测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吞噬率和吞噬指数。试验结果表明,中药复方多糖、APS、ASP、EPS各试验组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吞噬率和吞噬指数明显升高;并且中药复方多糖对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吞噬率和吞噬指数的影响显著高于其他各多糖组。、  相似文献   

16.
为了研究苜蓿多糖对新城疫弱毒苗免疫鸡所产生的免疫调节作用,本研究选择1日龄海兰雏鸡120羽,随机分为4组,每组30羽,7日龄每羽用鸡新城疫活疫苗(La Sota株)免疫,28日龄以相同剂量进行加强免疫。其中3个试验组从7日龄开始分别肌肉注射低、中、高剂量(10、25、50μg/mL)的苜蓿多糖,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1次/d,连用7 d。于14、21、28、35、42、49、56日龄,通过静脉采血,用MTT法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吸光度值(OD值);同时用微量法检测血清中新城疫病毒血凝抑制(HI)抗体效价。结果显示,苜蓿多糖能够显著提高外周血淋巴细胞OD值,中剂量组(25μg/mL)淋巴细胞OD值最大;苜蓿多糖能够显著提高血清中新城疫病毒HI抗体效价,中剂量组免疫后期抗体存在时间长,抗体高峰期持续时间也长。本试验表明合适剂量苜蓿多糖对新城疫弱毒苗的免疫效果有明显的增强作用。  相似文献   

17.
用同胚培养的鸡新城疫Lasota株和传染性支气管炎H120(或H52)株以及用鸡胚成纤维细胞增殖的传染性法氏囊弱毒株以适当比例混合为抗原,用蔗糖脱脂乳作保护剂,经真空冷冻干燥制成三联弱毒疫苗。通过三批疫苗室内外各项指标的测试,表明该三联疫苗安全性能可靠,免疫效果确实,使用方法简便。在实验室进行的物理性状检验、无茵检验、支原体检验、剩余水分检验、真空度检查均符合国家标准;用10倍大剂量接种15日龄雏鸡无不良反应;以常规量颈部皮下接种免疫后,7d产生免疫力,免疫后14d抗鸡新城疫、鸡传染性支气管炎、鸡传染性法氏囊病三株强毒攻击的保护率均为,100%。对15日龄雏鸡首免,其免疫期至少为30d,在-25℃保存期为1年。  相似文献   

18.
将100只1日龄健康罗曼雏鸡随机分为5组,每组20只。分别于1日龄皮下注射生理盐水以及不同浓度的淫羊藿多糖(EPS),连续注射7 d。于7、14、21、28、35、42、49、56日龄采血,用β-微量法检测AI-HI抗体效价。试验结果表明,淫羊藿多糖可显著提高雏鸡AI-HI抗体效价(P〈0.05)。  相似文献   

19.
丛华  侯军 《中国家禽》2006,28(20):15-17
用实验室研制的鸡新城疫(La Sota株),鸡传染性法氏囊病(NF8株)单苗和二联活疫苗分别免疫7日龄SPF鸡以及有母源抗体的雏鸡研究其免疫效力。结果表明:用二联活疫苗免疫SPF雏鸡后,NF8株与La Sota株间不产生明显的相互干扰作用,攻毒保护率与各自的单苗相比无明显差异。用二联活疫苗免疫有母源抗体的雏鸡后,只进行一次免疫,新城疫免疫效果较好,但法氏囊免疫效果稍差,不能完全保护;一免后10天再进行第二次加强免疫,其抗体水平、攻毒后的保护率与各自的单苗相比无明显差异,具有完全保护效力。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鸡毒支原体(Mycoplasma Gallisepticum,MG)F弱毒疫苗株感染SPF鸡对IFN-γ、IL-2、IL-4和IL-10共4种细胞因子产生的影响,本研究分别以活菌浓度为109(A组)、106(B组)CCU/mL的MG F株及生理盐水(C组)点眼接种SPF鸡,采用ELISA方法对免疫前后外周血4种细胞因子的动态变化规律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免疫后A、B组的4种细胞因子浓度明显升高;其中IFN-γ质量浓度A组于第7、14天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B组于第7天显著高于C组(P〈0.05);IL-2质量浓度各组于第3、5、7天差异显著(P〈0.05),由高至低以此为:A、B和C组;A组与B组IL-4和IL-10质量浓度差异不显著(P〉0.05),但两组IL-4质量浓度于第5、7、14天显著高于C组(P〈0.05);且2组IL-10质量浓度于第5、7、14、21天显著高于C组(P〈0.05)。免疫MG F株可较好的提高IFN-γ、IL-2介导的细胞免疫作用和IL-4、IL-10介导的体液免疫作用,且MG F株活菌浓度与接种鸡的细胞免疫作用呈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