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旱薄山地枣园不同覆草类型对土壤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每年应用杂草、玉米秸杆、紫花苜蓿覆盖、翻压早薄山地刺园,试验研究了不同覆盖类型对土壤水分、有机质含量、一等果率和产量的影响。其结果表明,不同覆草类型地面覆盖、翻压旱薄山地枣园,有逐年增产的趋势。一等果率增加了23.3%,产量增加了64.2%,产值加在97%以上,效益显著。其中覆盖材料以紫花芷蓿优于杂草,杂草优于玉米秸秆,因杂草成本低,取材容易,是最佳覆盖材料。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旱砂田枣园开展覆黑膜、施肥、"覆黑膜+施肥"等措施进行对比试验,研究不同水肥配置对枣树生长发育、产量品质及土壤养分的影响。结果表明,覆黑膜、施肥、"覆黑膜+施肥"等处理均能提高旱砂田枣树的生长发育及产量品质,同时具有改良土壤的作用。综合比较,旱砂田枣园采取"覆黑膜+施肥"复合措施对提高枣树生长发育及产量品质的效果最为显著,覆黑膜处理的效果稍优于施肥。  相似文献   

3.
为提高栗果品质,解决集约经营带来的土壤营养失衡以及清耕带来的土壤板结、有机肥肥源不足等问题,在已认定的无公害基地进行平地栗园行间生草并树下覆草、山地栗园树盘覆盖秸秆和夏季压绿肥等不同土壤管理模式试验,均使土壤营养成分增加,理化性状得到改善,板栗产量和质量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明不同土壤对库尔勒香梨生长发育、果实产量及品质的影响,以提高库尔勒香梨的生产效率,通过采用不同覆盖材料覆盖果园土壤,测定了香梨树新梢生长量、果实产量和品质,分析了生草、覆草、地膜、遮阳网、无纺布等不同覆盖材料对香梨树生长和结果的影响。结果显示:与清耕相比,各处理均极显著提高了叶片质量、产量和脱萼果率。生草极显著提高叶片叶绿素含量;覆草加快了新梢的生长,覆网和覆布减缓了新梢的生长;覆网能显著降低单果质量;各处理均提高了大果比率但均不同程度降低了可溶性固形物和总糖的含量;覆草极显著提高了可滴定酸含量;除覆草外其它处理均降低了维生素C的含量;覆网和覆草极显著提高了果实硬度。综上所述,不同土壤覆盖均极显著地提高了叶片质量,有效地改善了果实的外观品质,特别是能显著提高果实产量。不同覆盖处理对提高产量的影响从大到小依次为:生草、覆布、覆网、覆草、覆膜、清耕,但覆盖处理果实的内在品质略有降低。  相似文献   

5.
春季对枣树进行管理,关系着枣树枝叶生长、花芽分化质量和全年枣果的产量,春季也是一年中病虫害防治的关键时期,因此,春季枣园管理应着重做好以下几项工作:修整枣园在土壤解冻后进行春耕和浅翻树盘。春耕和浅翻树盘,能够使土壤保持疏松而无杂草,改善土壤的理化性状,有利于提高地温,促进根系活动。尤其是春雨过后浅翻树盘,可以切断土壤毛细管,防止水分蒸发,起到保墒的作用。春翻深度以30~40厘米为宜,离树干附近的深度应浅些,以防断伤大根。有条件的枣园可以覆盖地膜,在稀植的枣园覆盖地膜可只覆盖树盘,密植枣园可以全园覆盖。增施肥料和灌水…  相似文献   

6.
对旱薄山地柿树进行丰产优质技术开发,即主要采取深翻整地、穴贮肥水、树盘覆草、花期环剥和喷施赤霉素、稀土、微肥及改造树形、更新修剪等措施,结果表明,开发区林树的好果率、单果重、土壤肥力等均优于对照区。年平均产量4055.34kg/667m2,比对照区1075.5kg/667m2增产277.05%,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7.
辽西半干旱石质山区覆盖保墒造林试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在辽西北半干旱石质山区进行不同材料覆盖保墒造林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覆盖对土壤温度的调节因覆盖材料的不同而表现出不同的效果——地膜覆盖能提高土壤温度,覆草和覆石均降低土壤温度;造林后覆盖,土壤平均含水率比对照提高0.39%~2.34%,覆草效果最好;不同覆盖材料均能提高大部分树种的造林成活率,以覆草效果最好,覆膜次之。  相似文献   

8.
在年生产周期中 ,大部分果树产区都不同程度需要灌水。在干旱地区灌水成为决定果园产量、质量的一个重要条件。对于干旱地区灌溉条件较差的果园在水分管理上可采用以下措施 ,提高果园经济效益。1 地膜覆盖用塑膜覆盖树盘 ,面积同树冠垂直投影 ,中间破洞 ,四周用土压严呈锅底形 ,利于积水下渗 ,即保持水分又可防杂草丛生。2 树盘覆草每株用草 4 0 kg,覆草厚度 1 5cm左右 ,每年适当添加覆草 ,保持覆草量和覆草厚度 ,每年覆草后均匀压一些土 ,以防风吹和火灾。草可以选用麦秸、稻草、玉米秸秆等。3 穴贮肥水每年 4月上旬在树冠周边挖直径 30…  相似文献   

9.
果园覆草,即在果园地面覆盖秸杆或杂草。每亩果园覆草1000~1500公斤,连续覆草3~4年,能加厚活土层10~15厘米,0~40厘米土壤内有机质比清耕园提高61.1%,0~20厘米表土层的有机质含量比清耕园可提高1倍多,氮、磷、钾含量分別比清耕园相对增加54.7%、27.7%和28.9%.覆草还可减少地表水分蒸发,提高土壤对水分的渗透和  相似文献   

10.
坡地旱生果树开沟蓄水覆草埋根法晓琢坡地旱生果树采用“开沟蓄水、覆草埋根”整地能大幅度提高产量。“开沟蓄水、覆草埋根”的具体做法是:在树冠垂直投影坡的上方,挖一条深60~80厘米、宽100厘米以上、长相当于树冠直径的蓄水沟,在树的下边垒上坝台,结合压绿...  相似文献   

11.
旱坡地枣园枣树整形修剪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立地条件不同、栽植密度不同,对枣树整形修剪的要求就不同。试验结果表明,黄土丘陵区旱坡地密植枣园最适宜的树体结构为折叠形。该树形的干径、冠径均极显著地高于圆柱形、疏散分层形和对照(不整形修剪),而树高却表现为最低。另外,在吊果率和产量方面,折叠形也表现出很大优势,2年生幼树株产达1.86kg,而对照仅为0.35kg。枣树拉枝总体效果优于修剪,吊果率是对照的4.58倍。  相似文献   

12.
采用疏雄,刨、扩、翻树底盘,施肥,覆草,人工辅助授粉,整形修枝等各种配套综合技术措施,对低产核桃林进行改造,并建样板园29.1hm^2,,经5年的试验,示范和推广,结果表明,这些措施对提高核桃座果率,增加产量具有明显的效果,同时建立起了一套较为完善和科学的改造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13.
通过秸秆、黑膜、河沙等覆盖材料对旱地果园土壤环境及果品产量品质等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覆草、覆膜、覆沙均可作为旱地果园抗旱保墒、提高土壤肥力及果品产量、品质的有效措施;黑膜对果园土壤含水率和秸秆对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影响最显著,分别较对照提高了17.73%和80.9%;黑膜667m2净增收入最高,为旱地果园覆盖首选材料,秸秆次之,河沙最低。  相似文献   

14.
不同遮阴度对几种牧草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川西低山丘陵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退耕还林中发展林草、粮草复合种植模式的需要,对扁穗牛鞭草、紫花苜蓿、多年生黑麦草、菊苣和鸭茅在不同遮阳条件下的生长状况进行了对比实验,结果表明:(1)由于各草种具有不同的生理特性,其生长指标变化各异。(2)在光饱和点内扁穗牛鞭草的光合速率随光照强度的增加而增大。(3)牧草的生物量随遮阴度的增加而表现了不同的规律性,扁穗牛鞭草在全光照条件下生物量最高,夏季一定的遮阴程度有利于提高多年生黑麦草和鸭茅的生物量。黑麦草在第一次刈割时,在遮阴度为46%时生物量最高,在第二次刈割时遮阴度24%时生物量最高。表明黑麦草在遮阴条件下,随刈割次数的增加,产量相应有所下降。鸭茅在遮阴度15%时生物量处于最高水平。(4)遮阴状态下,杂草对牧草的生长有较大的侵扰作用,空心莲子草对牧草的侵入能力最强。在扁穗牛鞭草试验小区内,空心莲子草的数量随遮阴度的增加而增加,从而抑制了扁穗牛鞭草的正常生长;在紫花苜蓿试验小区,一定遮阴度下空心莲子草的生长明显优于牧草;而在鸭茅小区,空心莲子草对其生长影响并不大。  相似文献   

15.
地表覆盖对信阳五月鲜桃叶片、新梢及果实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给探索合理高效的桃树节水栽培方式提供参考,以信阳五月鲜桃为试验材料,采用覆膜和覆膜+覆草2种地表覆盖方式,以清耕为对照,观察信阳五月鲜桃的新梢生长、叶片光合色素含量、果实发育的变化,测定果实品质及产量,研究地表覆盖对桃树生长发育和果实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2种地表覆盖条件下的桃树单株产量显著高于CK(P 0.05)。覆膜+覆草条件下,桃单果质量、果实横径、新梢直径和长度、叶片叶绿素b含量与CK相比显著增加。覆膜条件下,桃果实中可滴定酸含量显著下降,果实中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显著增加,分别比CK高8.14%和16.50%。不同处理的信阳五月鲜桃单株产量与单果质量、叶绿素b含量呈正相关,与果实横径呈负相关。综合各项指标来看,2种地表覆盖条件均能显著提高桃果实产量,单一覆膜能显著提高桃果实的内在品质。  相似文献   

16.
1991-1996年对五莲县山地红富士苹果结果树采取深翻改土、配方施肥、覆草、套袋、摘叶转果、铺反光膜合理修剪及防治病虫害等优质丰产栽培技术措施,结果表明,全县500多hm^2开发园,一级果率、果实着色指数及品质等都优于对照园,开发6a,平均每公顷产量41541kg、产值227705元,比对照园18679.57kg主51.095.05元,分别增另22861.43kg和186609.95元,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7.
山东省费县有板栗1000多hm2,200多万株,品种有实生板栗和石丰、金丰等优良品种。由于板栗多分布在旱薄山地,立地条件差,严重影响板栗产量,优良品种的增产潜力得不到充分发挥。为此,我们于1997年对板栗作了穴贮肥水加地膜覆穴的增产技术试验,效果很好...  相似文献   

18.
果园的土壤肥力,是保证果树稳产高产的关键。然而随着农业机械化水平的不断提高,牲畜耕作已逐步被替代,至使果园有机肥的来源越来越少,影响了果树业的发展。1987年以来,我师进行了果园间作苜蓿的试验,通过翻压绿肥或以草养畜、以畜积肥、以肥供树等一系列措施,不仅解决了果园有机肥的来源问题,而且产量也不断提高。 苜蓿是缩根植物,每年根自疏死亡,可增加土壤腐殖质的含量。据测试,每亩翻压苜蓿鲜草1500公斤,可增加土壤氮量13—15公斤,行间生草或树盘覆草10厘米,连续三年都可使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1%。果园间作苜蓿,改变了过去只间作疏菜的单一形式,有利于增加  相似文献   

19.
1土肥水管理 1.1增施有机肥,提高果园有机质含量在秋季枣树落叶后至土壤上冻前,每株盛果期枣树施用腐熟的农家肥25~50kg,秋季没有施基肥的枣园,在春季土壤解冻后补施。在生长季节,要及时进行中耕除草,把杂草翻压地下,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  相似文献   

20.
费县有板栗1000多公顷,200多万株,品种有实生板栗和“石丰”、“金丰”等优良品种。由于板栗多分布在旱薄山地上,立地条件差,严重的影响着板栗的产量,优良品种的增产潜力得不到充分发挥。为此,作者于1997年对板栗作了穴贮肥水加地膜覆穴的增产技术试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