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乌鳢,俗称黑鱼、才鱼、蛇头鱼等,其肉质细嫩少刺,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是一种颇受欢迎的经济鱼类。乌鳢不仅畅销国内市场,而且还是我国外贸出口的重要水产品之一。乌鳢具有适应性强,水质要求低,生长快,产量高,养殖效益好等特点。池塘养殖乌鳢,每667产量可达2...  相似文献   

2.
乌鳢配合饲料蛋白质最适量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贵雄 《齐鲁渔业》2009,26(2):19-20
乌鳢,俗称黑鱼、才鱼、蛇头鱼等,其肉质细嫩少刺,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是一种颇受欢迎的经济鱼类。乌鳢不仅畅销国内市场而且还是我国外贸出口的重要水产品之一。乌鳢具有适应性强,水质要求低,生长快,产量高,养殖效益好等特点。因此发展乌鳢养殖,是广大养鱼户发展经济,增加收入的重要途径。笔者对乌鳢配合饲料蛋白质的最适量进行了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3.
张伟 《齐鲁渔业》2014,(12):24-26
乌鳢俗称乌鱼、黑鱼、斑鱼、蛇头鱼等,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而且有去淤生肌、滋补调养的药用功能。乌鳢适应性强,生长快,病害少,产量高,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现已成为池塘养殖的一个优良品种。  相似文献   

4.
冯向阳 《水利渔业》2003,23(6):32-32
乌鳢Ophiocephalusargus,俗称乌鱼、黑鱼、蛇头鱼等,属鲈形目、鳢科,为典型的凶猛肉食性鱼,对不良水质、水温、缺氧有很强的适应力,生长迅速、活鱼运输方便。乌鳢营养丰富、肉质细嫩、肉味鲜美,具有生肌补血、去瘀生新、滋补调养、加速伤口愈合等功效,是一种经济价值很高的淡水鱼,一直被视为病后康复和老幼体弱的健身补品,因此,日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售价高、销路好,出口到港澳成为抢手,市场需求量越来越大。我国乌鳢产量主要来源于天然水域,远远满足不了市场的需要。1990年代后期,人工养殖业开始起步,主要是池塘精养。为探索乌鳢在水…  相似文献   

5.
正乌鳢俗称黑鱼、乌棒等,素有"水中珍品"的美誉,鱼肉细腻、质感脆嫩、营养丰富且药用价值高。2015年济宁市乌鳢产量6万多吨,产值近10亿元,已成为全国最大的乌鳢养殖基地之一,其下辖的微山县被命名为"中国乌鳢之乡",微山湖被列为国家乌鳢种质资源保护区,乌鳢养殖产业已成为全市渔业经  相似文献   

6.
赖传双 《内陆水产》2008,33(2):33-33
乌鳢,俗称黑鱼、才鱼、蛇头鱼等,其肉质细嫩少刺,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是一种颇受欢迎的经济鱼类。乌鳢不仅畅销国内市场,而且还是我国外贸出口的重要水产品之一。乌鳢具有适应性强,水质要求低,生长快,产量高,养殖效益好等特点。因此发展乌鳢池塘无公害养殖,是广大养鱼户发展经济,增加收入的重要途径。2006年,我们做了“乌鳢池塘无公害养殖试验与推广”的项目,效益可观。现将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乌鳢生命力强,对环境适应性大,在套养,疏养的情况下,一般很少发病。但在人工高密度养殖环境里或同一池连续养殖,不仅发病,而且病害较多,较为复杂,危害程度越来越大,已成为乌鳢养殖发展的一大障碍。一、乌鳢发病的原因乌鳢病发生的主要原因,归纳起来有如下几个方面: 1.鱼体受伤,放养密度过大因人工操作方法不当或不小心,造成乌鳢撞伤或擦伤;或放养密度过大或投饵量不足,相互咬伤的现象相当严重。或频繁加水,乌鳢逆水跳撞挤擦而受伤。由于创伤,给病害侵染创造了条件。或同池大小规格悬殊,弱肉强食,使得一些乌鳢体质较差,从而感染疾病。  相似文献   

8.
正乌鳢,隶属于鲈形目醴科醴属,又称黑鱼、乌鱼、财鱼、生鱼、黑醴头等.在自然环境里,生命力和对环境的适应能力都很强。但随着乌鳢集约化养殖的发展,其病害也逐渐增多,于放养密度大,投饵率高等原因,使得养殖水域水质恶化、鱼体抵抗力下降从而产生各种疾病,带来较大经济损失,成为制约乌鳢养殖业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就近几年乌鳢常见病害的特点及防治技  相似文献   

9.
乌鳢诺卡氏病及其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病原与病因1.病原对乌鳢养殖影响最大、危害最严重的是乌鳢的诺卡氏病,据报道,引起乌鳢诺卡氏菌病的病原为%鱼诺卡氏菌(Nacardia seriolea)。  相似文献   

10.
正乌鳢亦称"黑鱼"、"乌鱼",属硬骨纲,鳢科。早在二千年前就被《神农本草经》列为虫鱼上品,是国人的"盘中佳肴"。乌鳢喜栖息于沿岸水草和淤泥底质的浅水区。乌鳢肉肥味美,为常见食用鱼类,是一种营养全面的高级保健品,一向被视为病后康复和老幼体虚者的滋补珍品。当前,乌鳢养殖效益显著,已成为水产养殖热门之一。一、池塘的选择养殖乌鳢的面积大小不限,一般以2~4亩为宜,不宜过大以便于管理。池塘应选择采光、通风良好的地点,水源充足,池内的通常设备如进水口,排水口之类应当俱全,水质宜中性或弱碱性。透明度为30cm左右,  相似文献   

11.
养殖乌鳢新病害——诺卡氏菌病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乌鳢(Channa argus)是我国广泛分布的肉食性淡水名贵鱼类,其经济价值和营养价值都很高。乌鳢生命力很强,但是随着养殖规模的扩大,乌鳢病害时有发生,给养殖生产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2.
乌鳢,俗称黑鱼、乌鱼、火头,其肉质细嫩少刺,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是一种颇受欢迎的名贵淡水鱼类,具有适应性强,生长快,产量高,养殖效益好等特点,已成为池塘养殖的一个优良品种。2010~2011年,在许昌市襄城县颍阳镇颍河故道滩地进行乌鳢健康养殖试验,取得了高产高效的成功经验,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现将有关试验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3.
乌鳢腹水病的综合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乌鳢养殖规模的扩大,集约化养殖程度的提高,其病害的危害也越来越大,特别是乌鳢腹水病(AscitesosisofChinasnakehead)可造成成鱼大量死亡,给养殖户造成较大经济损失。2004年9~10月,我县几处养殖场发生乌鳢腹水病,由于准备充分,发现早诊断及时,采取措施有效,很快控制了病情  相似文献   

14.
乌鳢暴发性出血病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乌鳢养殖业的蓬勃发展,养殖密度及养殖产量不断提高,引发乌鳢的养殖病害也愈来愈多,特别是乌鳢暴发性出血病,发病面积广,死亡率高,直接影响乌鳢养殖的产量和效益。笔者结合本地区的生产实际,对乌鳢暴发性出血病的防治措施介绍如下,供大家参考。一、主要症状患病鱼体的腹部、鳍条基部充血发炎,胸鳍基部至鳃盖后缘两侧有与侧线相垂直的出血条纹。有些患病鱼体的眼球、眼框与肌肉皆有充血现象。严重者全身出血,鳃丝发白,腹部肿胀,肛门红肿,体腔有无色腹水,肝脏有淤血,肠内无食物,肠壁充血。二、流行情况6月~9月为主要流行季节,水温…  相似文献   

15.
乌鳢疾病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乌鳢生命力强,对环境适应性大,在套养、疏养的情况下,一般很少发病.但在人工高密度养殖环境里或同一池连续养殖,不仅发病,而且病害较多,较为复杂,危害程度越来越大,已成为乌鳢养殖发展的一大障碍.鉴于此,现将我县目前已发现的乌鳢疾病防治技术归纳如下,供乌鳢养殖爱好者参考.  相似文献   

16.
乌鳢腹水病防治药物的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纸片法研究了乌鳢腹水病病原菌对21种药物的敏感性,病原菌对环丙沙星、复方新诺明、诺氟沙星和卡那霉素高度敏感。复方新诺明、诺氟沙星和卡那霉素治疗乌鳢腹水病效果显著.且以药饵和药物浸浴相结合的治疗方式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7.
乌鳢别称黑鱼、才鱼、乌鱼、生鱼,福建省建瓯当地俗称蛇头鱼。作为优质食用鱼,乌鳢具肉质细嫩、营养丰富、滋补药用等优点,且适应性强、生长快、发病少、易管理、耐运输,深受养殖和消费者青睐。  相似文献   

18.
乌鳢是淡水食用水产品中比较名贵的品种,低脂肪、高蛋白、肉味鲜美、营养丰富,具有去瘀生新、生肌补血、促进伤口愈合等功效,深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养殖经济效益较为可观。乌鳢生长速度快,能适应小水体及缺氧环境,具有适应性强、发病少、易管理、耐运输等优点,有着极强的生产和市场开发潜力,乌鳢养殖发展迅速。随着市场需求的增大,乌鳢已成为21世纪初我国最有发展前途的水产养殖品  相似文献   

19.
<正>目前,人工养殖乌鳢已经在我国沿海地区逐渐成为淡水鱼主养品种之一。随着乌鳢养殖规模的扩大,病害的发生日益频繁,诺卡氏菌病(Nocardiosis)就是乌鳢养殖过程中的多发病。研究结果证实,鰤诺卡氏菌(Nacardia seriolea)是乌鳢诺卡氏菌病的致病菌。诺卡氏菌是一种革兰氏阳性丝状杆菌,广泛分布在土壤、活性污泥、水、动植物和人的组织中,以腐生为主,一些菌株是人和动物的机会致病菌。发  相似文献   

20.
乌鳢,俗称乌鱼、黑鱼、财鱼、乌棒、蛇头鱼等,在分类学上属硬骨鱼纲,鲈形目、鳢科、鳢属。乌鳢因肉嫩味美,营养丰富,传统药疗食品而弛名中外。乌鳢具有特殊的呼吸机制,便于高密度养殖和长距离高密度活体运输。乌鳢生命力强,对环境要求不高,养殖设备简单,放养密度大、产量高、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