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文章旨在研究日粮添加玉米或高粱DDGS等量替代玉米对肉牛生长性能、血液指标及屠宰性能的影响。试验选择初始体重为(298±22)kg的肉牛60头,随机分为3组,每组20头,每头作为1个重复。共设计3种日粮,分别为玉米组、玉米DDGS组和高粱DDGS组,玉米DDGS和高粱DDGS组在日粮中用20%DDGS等量替代玉米,试验共进行16周。结果显示:玉米和玉米DDGS组较高粱DDGS组显著提高肉牛生长期平均日增重(P <0.05);高粱DDGS组较玉米DDGS组显著降低了生长期增重耗料比(P <0.05);与高粱DDGS组相比,玉米DDGS组显著提高了育肥期末重(P <0.05),玉米DDGS组较高粱DDGS组显著提高了试验末期肉牛的体重(P <0.05)。玉米组较高粱DDGS组显著提高了56 d肉牛血浆尿素氮含量(P <0.05);玉米、玉米DDGS和高粱DDGS组对生长期、育肥期肉牛血糖浓度的影响均无显著差异(P> 0.05)。玉米DDGS组较高粱DDGS组显著提高了屠体重(P <0.05),玉米、玉米DDGS和高粱DDGS组对肉牛眼肌面积、大理石纹评分、瘦肉率、肋骨重、皮下脂肪和肌间脂肪等的影响均无显著差异(P> 0.05)。结论 :日粮添加20%玉米DDGS较高粱DDGS提高了肉牛的生长性能,高粱DDGS提高了背膘厚度,使肉牛在较小体重情况下进入育肥期。  相似文献   

2.
试验旨在探究不同化学方法处理的高粱秸秆对肉牛的生长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选取体重相近、健康的育成牛35头,随机分为5组,每组7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牛。A组(对照组)肉牛饲喂未经特殊处理的高粱秸秆,B组、C组、D组肉牛分别饲喂经“三化”处理、碱化复合处理、氨化处理的高粱秸秆,E组肉牛饲喂含有苜蓿的日粮。结果表明,B组、D组肉牛平均日增重分别比A组提高了12.36%、6.74%(P<0.05),B组、C组肉牛平均日采食量显著高于A组(P<0.05)。C组、D组肉牛粗蛋白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A组(P<0.05),酸性洗涤纤维表观消化率显著降低(P<0.05),各处理组肉牛中性洗涤纤维表观消化率均显著低于A组(P<0.05)。B组、C组、D组肉牛瘤胃氨态氮含量显著高于A组(P<0.05),C组、D组肉牛瘤胃总挥发性脂肪酸含量显著高于A组(P<0.05),B组、C组、D组肉牛瘤胃微生物含量比A组分别提高16.00%、27.58%、28.68%(P<0.05)。各处理组肉牛血清尿素氮含量显著高于A组(P<0.05)。研究表明,...  相似文献   

3.
李玉梅 《饲料广角》2011,(12):27-30
本试验旨在研究在育成牛中添加4个成熟阶段的玉米青贮料对其甲烷排放、采食量、消化和胴体品质的影响。60头初始体重为531kg的杂交肉牛被随机分成1—5个日粮组.其中4个试验组的玉米青贮收获季节分别9月13日(DM=277g/kg),9月28日(DM=315g/kg),10月9日(DM=339g/kg),10月23日(DM=333g/kg),对照组的肉牛自由采食青草(ALC)。试验组肉牛每天饲喂2.57kg青贮料(以干物质计),对照组(ALC)的肉牛每天饲喂1.27kg的青干草(以干物质计)。结果显示,采食9月28日收获的玉米青贮料的肉牛的总的干物质采食量要比其他处理组高(P=-0.004)。不同收获阶段的玉米青贮料对肉牛的体增重和胴体体重没有影响.但ALC组要比任何一个试验组的肉牛的屠宰体重都要高(P=0.036):同时ALC组要比任何一个试验组的于物质消化率都要高(P〈0.001)。各试验组的淀粉的消化率没有显著差异.但随着收获阶段的延后,NDF的消化率呈线性下降趋势(P=-0.009)。各试验组肉牛的甲烷排放量没有显著差异.但ALC组肉牛的甲烷排放量要比任何一个试验组的都要低:同时随着收获阶段的延后甲烷占DMI的比率有所下降(P=0.05).随着收获阶段的延后甲烷占屠宰体重的比率也有所下降(P=-0.05):但随着收获阶段的延后排放甲烷占采食饲料总能的比率没有显著差异。ALC组肉牛的甲烷排放量要比任何一个试验的低。 总之.不同收获阶段的玉米青贮饲料没有显著影响肉牛的生产性能.但却降低了甲烷占屠宰体重或采食饲料总能的比率;ALC组的肉牛的体增重比试验组肉牛的高.且可有效降低甲烷的排放量。  相似文献   

4.
王成译 《饲料广角》2011,(22):44-46
本试验旨在研究DDGS对育成肉牛的生产性能、胴体品质以及肉品质的影响。105头体重为443+20kg的安格斯肉牛被随机分成5个处理组,具体为:1)对照组(含有25%DDGS),2)50DDGS组(含有50%DDGS),3)CON+CP组(对照组基础上添加玉米蛋白粉),4)CON+VO组(对照组基础上添加植物油),5)CON+CPVO组(对照组基础上添加植物油和玉米蛋白粉)。除对照组外,其他4个处理组的总蛋白质含量相同。试验结果显示,当肉牛日粮中的DDGS水平从25%增加至50%时对肉牛的生产性能以及胴体品质等有显著的负面影响,这主要是因为在肉牛的日粮中添加高蛋白质和高脂肪的饮食所造成的。  相似文献   

5.
两组试验用来评估当在蒸汽压片玉米(SFC)日粮中添加玉米DDGS和苜蓿干草(AH)或者玉米青贮(CS)的肉牛的胴体品质、瘤胃发酵或日粮代谢的影响。在试验1中,358头体重为353±13kg的杂交母牛被用来评估玉米DDGS和AH(或CS)对肉牛胴体品质的影响,试验日粮分为4组,分别为:SFC-CS日粮,即蒸汽压片玉米(SFC)和11%青贮料(CS);DDGS-CS日粮,即蒸汽压片玉米(SFC)和11%青贮料(CS)以及25%DDGS;SFC-AH日粮,即蒸汽压片玉米(SFC)和6%AH;DDGS-AH日粮,即SFC和25%DDGS以及6%AH。所有的牛每天自由采食,试验时间为97d。结果显示,饲喂DDGS没有影响肉牛的平均日增重(ADG,P=0.19)、干物质采食量DMI(P=0.14)以及饲料转化率(P=0.67)。饲喂CS的肉牛要比饲喂AH的肉牛的DMI高(P=0.05),但ADG(P=0.56)和G:F(P=0.63)没有太大差别;各处理组的肉牛热胴体重(HCW)、屠宰率、皮下脂肪厚度以及牛肉产量、质量等级的差别也不大(P〉0.20);饲喂CS组的肉牛相对饲喂AH肉牛有降低大理石花纹评分分数的趋势。在第2个试验中,12头荷斯坦奶牛用来评估各种日粮的肉牛瘤胃发酵和日粮代谢的差异。结果显示,饲喂后14h所有处理组的肉牛瘤胃pH值低于5.8,饲喂25%的DDGS组的肉牛瘤胃的乙酸和丙酸的比率较低(P=0.02),但瘤胃乳酸浓度要比未添加DDGS组的高(P=0.02)。饲喂25%的DDGS组的肉牛瘤胃氨气浓度有所下降(P〈0.01)。这说明当在肉牛蒸汽压片玉米日粮中添加DDGS可以提高饲料转化率。  相似文献   

6.
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来源的粗饲料对育肥牛牛肉氨基酸及脂肪酸组成的影响,为苎麻这种优质饲料资源在反刍动物中的应用提供依据。选择500 kg左右的西门塔尔肉牛9头,随机分为3个处理,每个处理3头牛,每个重复1头牛,粗饲料分别饲喂酒糟,稻草秸秆、青贮高粱、青贮苎麻+玉米秸秆。试验结果表明:1在牛肉的氨基酸组成方面,3个处理组差异不显著(P0.05);在氨基酸分类组成中,青贮苎麻与玉米秸秆组甜味氨基酸的含量高于青贮高粱组7.57%(P0.05),但和酒糟、稻草秸秆组的差异不显著(P0.05);在鲜味氨基酸、酸味氨基酸、苦味氨基酸的含量方面,青贮苎麻与玉米秸秆组均高于酒糟、稻草秸秆组和青贮高粱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23个处理组饱和脂肪酸的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含量方面,青贮苎麻+玉米秸秆组较青贮高粱组提高了8.06%,差异显著(P0.05),但低于酒糟+稻草秸秆组(P0.05);青贮苎麻+玉米秸秆组较酒糟+稻草秸秆组n-3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显著提高(P0.05),但低于青贮高粱组(P0.05);n-6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方面,青贮苎麻+玉米秸秆组较青贮高粱组显著提高了11.74%(P0.05),但低于酒糟+稻草秸秆组(P0.05)。综上所知,在饲喂肉牛的日粮中添加苎麻,并不影响肉牛的品质和营养价值,并对牛肉中的风味氨基酸和脂肪酸的组成有一定程度的改善和提高,可在反刍动物饲粮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
焦延甫 《饲料广角》2011,(14):27-31
肉桂醛(CIN)是以天然肉桂油和桂皮油为原料合成的.可有效抑制牛瘤胃微生物的发酵.从而对牛的生产性能起到积极的作用。本试验将70头体重为390-25.2kg的一周岁左右的公牛随机分成5个处理组,具体为:对照组(无添加剂),莫能菌素组(M0;每头牛每天330mg),另外3个处理组为肉桂醛组,肉桂醛的含量分别是每头牛每天400mg、800mg、1600mg。在试验开始时,将所有的牛分别圈在5个牛舍中.每个牛舍14头牛。牛的日粮中包含9%的大麦青贮.86%的蒸汽压片玉米和5%的添加剂(以干物质计)。试验结果显示。试验的第一个月在育成牛饲料中添加小剂量的肉桂醛可以增加肉牛的采食量.但在整个试验期对肉牛的ADG、饲料转化率和胴体特性的影响甚微.在育成牛早期日粮中添加肉桂醛可提高肉牛生产性能和减少肉牛的应激。  相似文献   

8.
董玉龙 《饲料广角》2011,(13):35-38
432头体重为395kg±6.35的杂交周岁公牛被用来评估采食瘤胃降解蛋白(DIP)和瘤胃非降解蛋白(UIP)对其生产性能和胴体品质的影响。本试验共分为6个日粮处理组,具体为:1)含10.5%的CP,其中有5.1%的UIP和5.4%的DIP(DIPI);2)含11.5%的CP。其中有5.1%UIP和6.4%DIP(DIP2);3)含12.5%的CP.其中有5.1%UIP和7.4%DIP(DIP3);4)含13.5%的CP其中有5.1%的UIP和8.4%DIP(DIP4);5)含14.5%CP,其中有5.1%UIP和9.4%DIP(DIP5);6)含14.5%的CP.其中有6.1%UIP和8.4%DIP(CGM).该组的UIP由玉米谷朊粉提供。当肉牛日粮中含有5.1%UIP时。随着牛日粮中DIP含量的增加,肉牛的终体重、ADG和DMI呈线性增加趋势:而各处理组饲料的转化率和净能的转化没有显著差异。随着Et粮中DIP含量的增加,肉牛的胴体脂肪厚度、平均产量等级以及第1、第1产量等级的比例都呈线性增加趋势。对于牛日粮中CP含量为14.5%的两个日粮组来说.6.1%UIP日粮组的牛肉大理石花纹评分等价要较5.1%UIP日粮组的低.而两组的其他胴体特性差异不显著。该试验的结果显示。当日粮中的UIP含量为5.1%时.体重较高的育成牛以蒸汽压片为主的日粮中的DIP含量应至少高于7.4%.但不宜超过8.4%.  相似文献   

9.
文章旨在研究不同青贮饲料对肉牛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及免疫功能的影响。试验选取45头健康无病、体重无显著差异(P> 0.05)的肉牛,随机分为3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5头。3组肉牛饲喂相同水平的精料,其中对照组饲喂50%青贮玉米,试验1组饲喂50%青贮苜蓿,试验2组饲喂50%青贮高粱,试验为期60?d。结果显示:(1)试验1组肉牛末重、平均日增重(ADG)显著高于对照组和试验2组(P <0.05),试验1组肉牛料重比(F/G)显著低于对照组和试验2组(P <0.05)。(2)试验1组和试验2组肉牛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T)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试验1组肉牛血清中游离脂肪酸(FFA)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和试验2组(P <0.05)。(3)试验1组肉牛血清中球蛋白(GLB)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和试验2组(P <0.05),对照组肉牛血清中免疫球蛋白A(IgA)含量显著高于试验1组和试验2组(P <0.05),试验1组和试验2组肉牛血清中白细胞介素-2(IL-2)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 :与青贮玉米相比,饲喂...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不同比例高粱替代肉牛日粮中的玉米对生产性能的影响,试验选用48头晋南牛,按随机区组设计分成4组,对照组饲喂全混合日粮,处理1、处理2和处理3组分别用33%、66%和100%的高粱替代全混合日粮中相应的玉米,测定采食量、日增重、料重比和血液生化指标。结果表明,以高粱替代玉米对晋南牛采食量无显著影响(P0.05);处理3组平均日增重和饲料转化效率显著低于其它组(P0.05)。试验结束时,处理2组和处理3组血糖浓度显著低于对照组和处理1组(P0.05),谷草转氨酶活性及白蛋白、总蛋白和尿素氮的含量较对照组与处理1组显著提高(P0.05)。处理3组毛收益显著低于其它组(P0.05)。结果表明,可用高粱替代晋南牛日粮中66%的玉米。  相似文献   

11.
试验旨在探究不同比例全株玉米与高粱混贮对青贮发酵品质和营养价值的影响,确定全株玉米与高粱青贮的适宜混合比例。试验共设5组,其中3个混贮组,2个单贮组。混贮组全株玉米与全株高粱按3∶1(YG31)、1∶1 (YG11)、1∶3 (YG13)比例分别混合,单贮组为全株青贮玉米(YG10)和全株高粱单独青贮(YG01),每组3个重复。发酵期60 d。结果显示:与单贮相比,玉米与高粱混贮能够不同程度地提高青贮感官评分与发酵品质,YG31的综合评分显著高于YG10、YG01 (P<0.05),pH值显著低于YG10 (P<0.05),乳酸/总酸显著高于YG01 (P<0.05)。与YG10相比,YG31、YG11的干物质、粗脂肪、中性洗涤纤维含量显著降低(P<0.05),而相对饲喂质量(RFQ)显著升高(P<0.05)。随着混合青贮中高粱比例增加,青贮饲料有氧稳定性呈先减后增再减的趋势。YG31青贮的有氧稳定性显著低于YG13 (P<0.05)。研究表明,全株玉米与高粱混合青贮能够不同程度地改善青贮饲料发酵品质和营养价值,其适宜混贮比例为3∶1~1∶1。  相似文献   

12.
《饲料工业》2020,(5):51-55
为探究青贮饲用高粱对肉牛屠宰性能、胴体品质的影响,综合考虑各种青贮饲用高粱的营养搭配是否满足肉牛营养需要,以期推动中国现代肉牛经济发展。研究以西门塔尔三代阉牛为试验牛,以BJ0603青贮饲料作为基础饲粮。饲喂试验结束后,每个日粮处理组挑选3头牛进行屠宰分割,测定屠宰性能及胴体品质。结果表明,不同比例的青贮高粱和青贮玉米不仅会影响肉牛的采食量和日增重,还会间接影响肉牛的产肉性能。随着日粮中青贮饲用高粱比例的增加,肉牛的采食量降低,能量摄入不足,影响机体内脂肪的正常沉积,降低了肉的嫩度。但对牛肉常规营养成分无显著影响,对其肉色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13.
魏沛 《中国饲料》2021,1(16):38-41
文章旨在评估日粮添加不同水平的生物碱对肉牛生长性能、组织器官重量及胴体性状的影响。试验将48头平均体重为(335.40±3.14)kg的荷斯坦肉牛随机分为3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4头。对照组饲喂基础全混合日粮,处理1和处理2组饲喂基础全混合日粮+2和4 g/kg生物碱,饲养试验持续12 w。结果:2 g/kg生物碱组肉牛在1~42 d料重比较对照组和4 g/kg生物碱分别显著降低2.05%和2.05%(P<0.05)。与对照组相比,2 g/kg生物碱组肉牛肺相对重量显著提高10.23%(P<0.05),而2和4 g/kg生物碱组肉牛瘤胃/网胃值、皮相对重量分别显著提高15.68%、12.87%和8.16%、6.60%(P<0.05)。日粮肉碱添加水平对肉牛大部分胴体性状的影响无显著差异(P>0.05),但与对照组相比,2 g/kg生物碱组肉牛屠宰率和胴体长度分别显著提高4.98%和3.96%(P<0.05)。结论:在本试验条件下,日粮添加2 g/kg生物碱可以改善肉牛前期的饲料效率,提高肺和皮相对重量及屠宰率。 [关键词]生物碱|肉牛|生长性能|胴体性状|器官重量  相似文献   

14.
文章旨在研究日粮中添加不同比例青贮玉米对肉牛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及肉品质的影响。试验选取36头初始体重[(338.50±25.28)kg]和日龄接近的西门塔尔肉牛,随机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3头。其中,对照组(CON组)饲喂玉米秸秆常规粗饲料,其余3组分别用33.3%、66.6%、100%的青贮玉米等量替代玉米秸秆,分别记为SC33.3%组、SC66.6%组、SC100%组,试验为期45?d。结果显示:(1)SC33.3%组、SC66.6%组、SC100%组肉牛的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CON组(P <0.05),SC66.6%组肉牛的料重比显著低于CON组(P <0.05);(2)SC66.6%组肉牛血清中球蛋白浓度显著高于CON组(P <0.05),SC33.3%组、SC66.6%组、SC100%组肉牛血清中游离脂肪酸浓度显著高于CON组(P <0.05),SC66.6%组、SC100%组肉牛血清中谷丙转氨酶浓度显著低于CON组、SC33.3%组(P <0.05);(3)SC66.6%组、SC100%组牛肉亮度L*显著低于CON组(P <0...  相似文献   

15.
艾君涛 《饲料广角》2011,(14):24-26
小麦DDGS替代传统的玉米DDGS有诸多优点.如小麦DDGS的淀粉含量较低.而粗纤维和植物油含量相对较高.同时对动物脂肪的反式和共轭亚油酸(CLA)等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的合成有积极作用。当母牛育成日粮中分别用0、20%、40%和60%的小麦DDGS替代蒸汽压片大麦时.日粮的油脂从1.9%增加至3.7%.但日粮中的脂肪酸含量基本一致.随着母牛日粮中DDGS含量的增加.牛膈肌总的脂肪酸含量呈线性下降趋势(P=0.031):同时胸肌和膈肌的18:2n-6(P=0.001)和总的n-6脂肪酸含量呈线性增加趋势(P=0.001).但n-3脂肪酸的含量差异不显著:各处理组肉牛的胸肌和膈肌的反式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含量没有显著差异.但随着DDGS含量的增加.肉牛胸肌的10t-18:1含量线性下降(P=0.033),膈肌的10t-18:1含量呈线性下降趋势(P=0.004);胸肌(P=0.005)和膈肌(P=0.003)的11t-18:1含量都呈线性增加趋势:同时随着牛日粮中小麦DDGS的增加,牛胸肌(P=0.044)和膈肌(P=0.023)的9c11t-18:2的含量也呈现线性增加趋势,且牛胸肌(肚0.086)和膈肌(P=0.039)总的CLA含量也有所增加。总的来看.肉牛日粮中饲喂一定量的小麦DDGS可通过改变牛肉中脂肪酸的含量而改善牛肉品质。  相似文献   

16.
李锋  李永峰 《中国饲料》2023,1(6):89-92
文章旨在分析复合益生菌发酵玉米秸秆对肉牛生长性能、免疫功能及养分消化率的影响。试验选取健康状态良好,初始体重接近的60头西门塔尔牛,随机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5头。其中,对照组肉牛饲喂玉米秸秆型粗饲料,试验1、2、3组分别以33.33%、66.67%、100.00%比例的复合益生菌发酵玉米秸秆等量替代玉米秸秆,试验共计60 d。结果:(1)试验2、3组肉牛的平均日增重(ADG)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1、2、3组肉牛的平均日采食量(ADFI)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2、3组肉牛的料重比(F/G)显著低于对照组和试验1组(P<0.05)|(2)试验2、3组肉牛血清中白细胞介素-6(IL-6)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和试验1组(P<0.05),试验1、2、3组肉牛血清中免疫球蛋白G(IgG)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3)试验1、2、3组有机物(OM)的消化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2、3组粗蛋白质(CP)的消化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试验1组(P<0.05)。结论:基础日粮中用复合益生菌发酵玉米秸秆替代玉米秸秆能提高肉牛的生长性能和机体免疫力,增强肉牛对饲料的消化吸收能力,且复合益生菌发酵玉米秸秆替代玉米秸秆的最佳比例为66.67%。 [关键词]复合益生菌发酵玉米秸秆|肉牛|生长性能|免疫功能|养分消化率  相似文献   

17.
试验旨在研究日粮添加不同水平玉米发酵物对肉牛生长性能、养分消化及屠宰性能的影响。试验选择60头初始体重[(475.32±23.51)kg]相近的西门塔尔牛,随机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5头,且组间初始体重无显著差异。其中,对照组肉牛饲喂玉米-豆粕型基础日粮,试验Ⅰ、Ⅱ、Ⅲ组肉牛分别用5%、10%、15%玉米发酵物替代玉米,试验共计60 d。结果表明,(1)试验Ⅱ组肉牛FW、ADG显著高于其他3组(P <0.05),ADFI显著高于试验Ⅰ组(P <0.05),但与其他两组差异不显著(P> 0.05),且试验Ⅱ组肉牛F/G显著低于其他3组(P <0.05)。(2)试验Ⅱ、Ⅲ组肉牛OM消化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试验Ⅰ组(P <0.05);试验Ⅱ组肉牛NDF消化率显著高于其他3组(P <0.05);试验Ⅰ、Ⅱ组肉牛ADF消化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试验Ⅲ组(P <0.05)。(3)与对照组、试验Ⅰ、Ⅲ组相比,试验Ⅱ组肉牛LWBS、CW和NMW得到显著提高(P <0.05)。结论 :在本试验条件下,综合考虑肉牛生长性能和饲养效果,10%玉米发酵物替代...  相似文献   

18.
(一)肉牛育肥期的管理技术 1.优化肉牛品种及牛龄。利用国外良种肉牛与本地黄牛进行杂交所繁育的经济杂交肉牛生活力强,生长发育迅速,饲料转化率高,产肉性能好,是养殖牛肉的首选品种。育肥牛最好挑选半年以上,体重200千克以上,育肥1.5~2年屠宰。  相似文献   

19.
何斌 《中国饲料》2023,(18):61-64
文章旨在对比紫花苜蓿与青贮玉米对肉牛的饲喂效果。试验选取30头健康状况良好,体重为330 kg的肉牛,随机分为5组,每组6头。5组肉牛均采用相同精饲料饲喂,各组肉牛的粗饲料组成如下:100%青贮玉米(对照组)、100%紫花苜蓿(试验1组)、75%紫花苜蓿+25%青贮玉米(试验2组)、50%紫花苜蓿+50%青贮玉米(试验3组)、25%紫花苜蓿+75%青贮玉米(试验4组),试验为期180 d。结果表明,(1)试验2组肉牛末重、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对照组、试验4组(P<0.05),试验1、2组肉牛平均日采食量显著高于试验3、4组(P<0.05),试验2、3组肉牛料重比显著低于对照组、试验4组(P<0.05)。(2)试验1、2、3组胴体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3组净肉重显著高于对照组、试验4组(P<0.05),试验3组屠宰率、净肉率、胴体产肉率、眼肌面积数值最高,但差异不显著(P>0.05)。(3)试验1组红度a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4组其他肉品质指标差异不显著(P>0.05)。说明75%紫花苜蓿+25%青贮玉米组合粗饲料能...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探讨了全混合日粮用不同水平的DDGS替代玉米,评估其对肉牛生长性能、养分消化和氮代谢的影响,旨在评估非常规饲料资源的饲用价值及降低养殖成本。试验将初始体重无统计学差异的60头肉牛随机分为3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4头。三组肉牛分别饲喂DDGS替代玉米添加水平为0、10%和20%的全混合日粮,试验共12周。结果:DDGS日粮组的体重、日增重和平均日采食量较对照组显著降低2.13%和1.88%、5.78%和6.81%、4.87%和6.16%(P<0.05)。10% DDGS日粮组肉牛增重成本与对照组和20% DDGS日粮组无显著差异(P>0.05),但20% DDGS日粮组肉牛的增重成本较对照组显著降低2.04%(P<0.05)。全混合日粮用不同水平的DDGS替代玉米对肉牛养分消化率具有显著影响(P<0.05),其中与对照组相比,10%和20% DDGS组干物质表现消化率显著降低16.91%和18.12%(P<0.05),有机物消化率显著降低6.22%和7.34%(P<0.05),粗蛋白质消化率显著降低12.69%和13.71%(P<0.05),但酸性洗涤纤维消化率显著提高5.29%和4.96%(P<0.05)。对照组和10% DDGS组肉牛粗脂肪消化率较20% DDGS组显著提高4.57%和4.02%(P<0.05),但20% DDGS组中性洗涤纤维消化率较对照组显著提高5.42%(P<0.05)。20% DDGS组肉牛氮摄入量较其他两组分别显著提高10.79%和10.38%(P<0.05),尿液排泄量显著提高14.99%和17.27%(P<0.05),瘤胃未降解氮显著提高44.31%和45.98%(P<0.05)。随着日粮DDGS替代水平的升高,粪氮排泄量表现为显著升高(P<0.05)。结论:全混合日粮用10%~20%DDGS替代玉米可降低肉牛养分消化率,进而降低日增重和采食量,但对饲料效率和氮沉积无负面影响,其中20% DDGS添加量可将肉牛增重成本降低0.33元/kg。 [关键词]玉米|DDGS|肉牛|生长性能|养分消化|氮代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