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温度对鲤鱼窒息点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试验对不同温度条件下(2~34℃)鲤鱼(Cyprinus carpio haematopterus Temminck et Schlegel)成鱼(体长22~30 cm,体重600~880 g)和幼鱼(体长11.30~14.20 cm,体重58.30~118.90 g)的窒息点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温度对鲤鱼的窒息点有着显著的影响,在30℃时窒息点最高,成鱼为0.27 mg·L-1,幼鱼为0.29 mg·L-1;以30℃为界,鲤鱼成鱼及幼鱼的窒息点随着水温的升高和降低而降低,温度升高到34℃时,鲤鱼成鱼降低到0.22 mg.L-1,鲤鱼幼鱼降低到0.24 mg·L-1;温度降低到2℃时成鱼降到0.12 mg·L-1,幼鱼降到0.13 mg·L-1。并且,鲤鱼的窒息点随着体重的增加而下降。  相似文献   

2.
唇(鱼骨)1龄鱼和2龄鱼形态特征参数及其相关性比较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瓯江野生唇(鱼骨)(Hemibarbus labeo)1龄幼鱼与2龄成鱼21个形态特征参数测量分析后发现:不考虑体长的影响,相比1龄幼鱼,2龄成鱼的头宽、胸鳍长及尾鳍长这3个参数存在较大的变异(P<0.05).分别分析1龄幼鱼与2龄成鱼形态特征参数与体长的相关关系,发现1龄幼鱼与体长显著相关的参数有12个,而2龄成鱼与体长显著相关的参数只有8个(P<0.01);进而控制体长的影响,分别分析这12个参数之间的偏相关关系,可以发现,相比2龄鱼,1龄鱼的各参数间存在更多的偏相关性.综合参数间的相关性,可以发现无论对于1龄幼鱼还是2龄成鱼,头长、头高、眼间距、尾柄长、体重、背鳍长这6个参数不仅与体长存在显著相关关系,而且与其它与体长显著相关的参数间也存在显著相关关系,其变异的可能性较低.  相似文献   

3.
对瓯江野生唇(鱼骨)(Hemibarbus labeo)1龄幼鱼与2龄成鱼21个形态特征参数测量分析后发现:不考虑体长的影响,相比1龄幼鱼,2龄成鱼的头宽、胸鳍长及尾鳍长这3个参数存在较大的变异(P<0.05).分别分析1龄幼鱼与2龄成鱼形态特征参数与体长的相关关系,发现1龄幼鱼与体长显著相关的参数有12个,而2龄成鱼与体长显著相关的参数只有8个(P<0.01);进而控制体长的影响,分别分析这12个参数之间的偏相关关系,可以发现,相比2龄鱼,1龄鱼的各参数间存在更多的偏相关性.综合参数间的相关性,可以发现无论对于1龄幼鱼还是2龄成鱼,头长、头高、眼间距、尾柄长、体重、背鳍长这6个参数不仅与体长存在显著相关关系,而且与其它与体长显著相关的参数间也存在显著相关关系,其变异的可能性较低.  相似文献   

4.
MS-222对鳜鱼成鱼麻醉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验室条件下观测了鳜鱼(Siniperca chuatsi)成鱼在不同浓度的MS-222处理下的麻醉效果,包括麻醉过程、苏醒过程中的行为变化以及麻醉过程中呼吸频率的变化.试验用鳜鱼成鱼体长25~30 cm.体重450~550 g/尾.试验设计的MS-222质量浓度范围为140~260 mg/L.结果表明,在麻醉液浓度为140~220 mgL时,随着麻醉液浓度的升高,鳜鱼呼吸频率呈缓慢下降趋势,当麻醉液浓度增加到240~260 mg/L时,鳜鱼呼吸频率开始上升然后突降趋势,易造成鱼体的死亡.MS-222麻醉鳜鱼成鱼的有效质量浓度为200~220 mg/L,在此浓度范围内,鳜鱼的麻醉程度能够在3 win之内达到第Ⅴ期,清水内5 win达到苏醒第Ⅳ期.试验证明.采用MS~222麻醉鳜鱼成鱼,鱼体入麻时间短、复苏快,安全边界宽,MS-222是一种理想的水产用麻醉剂.  相似文献   

5.
进行了温度(10、14、18、22、26、30、34℃)对河川沙塘鳢Odontobutis obseura幼鱼呼吸和排泄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河川沙塘鳢幼鱼的耗氧率和排氨率均随水温的升高呈直线上升,且都具有良好的直线回归关系(r2分别为0.972和0.971);18 ~22℃时河川沙塘鳢的氧氮比(0:N)明显高于26~34℃时的比值(P<0.05);10~ 34℃时的热能效系数(Q10)值为1.734,最低Q10值(1.069~1.161)出现在22 ~30℃时.研究表明,河川沙塘鳢幼鱼的可耐受温度为10 ~34℃,适宜生长温度为22 ~30℃.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讨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二、三倍体幼鱼的生长差异,定期测定了在相同养殖条件下两者体长、体重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经过2个月的养殖,黄颡鱼二倍体幼鱼从初始值(体重(3.89±1.01)g,体长(7.35±0.50)cm)增长至体重(9.89±3.94)g、体长(9.71±1.42)cm,消耗饲料132.7g,饵料系数1.11;黄颡鱼三倍体幼鱼从初始值(体重(3.63±0.83)g,体长(7.21±0.38)cm)增长至体重(9.61±3.20)g、体长(9.80±1.23)cm,消耗饲料135.79g,饵料系数1.18。三倍体黄颡鱼比二倍体增重率、特定生长率稍高,体长增长率及体长特定生长率偏高,饵料系数略高,但各生长指标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饲料中添加不同含量的硒(Se)对黄河鲤鱼(Cyprinus carpio)幼鱼生长性能和血液参数的影响,选取240尾初体重(17.21±1.73)g、初体长(11.11±0.46)cm的健康黄河鲤鱼幼鱼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20尾,分别在饲料中添加0(对照组)、0.25、0.50、1.0...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不同温度(18、23、28℃)对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幼鱼(4.25 g±0.19 g)消化率日变化和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1)摄食率随温度的升高有增加的趋势,但各组之间的差异均不显著(P>0.05);特定生长率随温度上升显著提高(P<0.05),饲料转化率和蛋白质效率均先增大后减小,但各组之间的差异均不显著(P>0.05);(2)18℃组、23℃组和28℃组牙鲆幼鱼的干物质表观消化率(Ddm)日变化分别为64.91%~80.84%、62.05%~82.78%和69.76%~81.69%,日变化表现为1~2 d的高消化率,之后有1~2 d的低消化率;(3)18℃组、23℃组和28℃组牙鲆幼鱼的蛋白质表观消化率(Dp)日变化分别为89.38%~93.39%、87.86%~93.82%和88.25%~93.34%,日变化表现为1~3 d的高消化率,之后有1~3 d的低消化率;(4)随温度的升高,牙鲆幼鱼的平均干物质表观消化率与平均蛋白质表观消化率均没有显著变化(P>0.05);(5)随着温度的升高,牙鲆幼鱼体水分含量显著下降(P<0.05),粗脂肪含量显著提高(P<0.05),粗...  相似文献   

9.
温度对蜜蜂受精卵和封盖王蛹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32、33、34、35、36℃下观察,蜜蜂受精卵的发育历期分别为3.68、3.40、3.00、2.81、2.74d.35、36℃下蜜蜂受精卵的发育历期差异不显著(P>0.05),其余各温度条件下发育历期差异均极显著(P<0.01);蜂王封盖期分别为8.80、8.19、7.93、7.04、7.08d,除35、36℃下蜂王封盖期差异不显著(P>0.05)外,其余各温度下的封盖期差异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蜂王在37℃下发育,封盖期比35℃延长11h,差异极显著(P<0.01).封盖期在32-36℃之间,蜂王初生重为226.7-228.5mg,各温度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温度升高到37℃时,蜂王的初生重(205.2mg)显著下降(P<0.05).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温度对驼背鲈Cromilepts altivelis幼鱼生长、耗氧和热耐受性的影响,试验设置低温组(24℃±1 ℃)、常温组(28 ℃±1℃)和高温组(32℃±1℃),每组设3个平行,每个平行放体质量为(21.38±1.27)g的驼背鲈幼鱼30尾,养殖试验共进行56 d,试验结束后分析其生长、耗氧和热耐受性等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驼背鲈幼鱼在水温为24~32 ℃时均能较好生长,水温28 ℃时其生长性能最佳,体质量增长率达(55.81±8.15)%,显著高于24、32℃组(P<0.05);驼背鲈幼鱼耗氧率和窒息点随水温的升高而升高,在24、28、32℃时耗氧率分别为(0.20±0.01)、(0.23±0.02)、(0.28士0.02)mg/(g?h),窒息点分别为(1.55士0.04)、(1.81±0.06)、(2.18±0.12)mg/L;温度系数(Q10)分析发现,试验鱼对高温区间(28~32℃)温度变化的敏感性高于低温区间(24~28 ℃);驼背鲈幼鱼的临界耐受温度随养殖温度升高而升高,24~32℃下的临界高温(θC,h)和临界低温(θC,1)分别为37.12~41.05℃和12.70~17.76 ℃,正常生长水温下驼背鲈对升温的敏感性弱于降温;32 ℃组幼鱼肝脏和鳃组织HSP70蛋白表达量均显著高于其他温度组(P<0.05).研究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背鲈幼鱼耗氧率、窒息点随温度升高而升高,高温32 ℃对其生长具有抑制作用,在适宜水温28℃时其存活率和生长速度最佳.  相似文献   

11.
金鳟和道氏虹鳟耗氧率和窒息点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在4个温度梯度条件下,对道氏虹鳟(Don'sstrain)和美国金鳟(Redstrain)稚鱼、幼鱼和成鱼进行了耗氧率和窒息点的测定。在13,18,22和25℃水温时,道氏虹鳟稚鱼的耗氧率分别为332.82,488.07,571.25,642.59mg·h-·1kg-1;幼鱼分别为88.91,108.37,168.59,209.81mg·h-·1kg-1;在13,18,22,25℃成鱼的耗氧率为111.37和152.62,168.59和209.81mg·h-·1kg-1。道氏虹鳟稚鱼的窒息点在13,18,22,25℃时分别为1.55,1.68,1.95,2.62mg·L-1;幼鱼分别为1.20,1.63,2.08和2.82mg·L-1;在13,18,22,25℃时,成鱼的窒息点分别为1.72,1.95,2.08,2.82mg·L-1。在同等温度下,金鳟稚鱼的耗氧率分别为420.30,499.14,633.40,976.92mg·h-·1kg-1;幼鱼耗氧率分别为157.89,259.57,230.26,261.75mg·h-·1kg-1;成鱼分别为94.87,84.48,109.87和144.64mg·h-1·kg-1;稚鱼的窒息点分别为1.22,1.55,2.12,2.80mg·L-1;幼鱼的窒息点分别为1.55,1.72,2.55,3.06mg·L-1;成鱼的窒息点分别为1.40,2.02,2.52,2.84mg·L-1。结果表明,在同一水温条件和相同年龄组(体重)之间两个品系的耗氧量、耗氧率和窒息点均无明显差异;耗氧量和耗氧率均随着体重的增加而增加,随着温度的提高而提高。  相似文献   

12.
试验用苯做萃取剂提取硝基苯,气相色谱法检测牛乳中的硝基苯。气相色谱条件:色谱柱,DB-23柱;分流比,40:1;流速,2.0 mL·min-1;进样口温度,230℃;检测器温度,250℃;程序升温,100~220℃,10℃·min-1;载气,氢气。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准确地对牛乳中的硝基苯进行定性和定量检测。  相似文献   

13.
以蓝孔雀蛋白液为原料,采用自然发酵、费氏埃希菌发酵、面包酵母发酵以及葡萄糖氧化酶对其进行脱糖对比试验,并采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对影响喷雾干燥的进料速率、进口温度、出口温度和转速4个因素进行优选.结果表明,蓝孔雀蛋白液脱糖效果最好的是葡萄糖氧化酶法;离心喷雾干燥工艺的最佳组合为A1B2C2D3,即进料速率10mL·min-1,进口温度180℃,出口温度90℃,转速18000r·min-1;蓝孔雀蛋白粉成品中蛋白质、脂肪、灰分和水分的含量分别为69.5%、0.79%、4.2%和4.1%,硫胺素和核黄素含量分别为54.79μg·100g-1和1130.00μg·100g-1.  相似文献   

14.
大鳞鲃耗氧率和窒息点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验测定了不同温度、不同规格大鳞鲃(Barbuscapito)的耗氧率和窒息点。水温16~34℃范围内,大鳞鲃1龄鱼[(24.78±2.19)g]和2龄鱼[(185.94±5.53)g]的耗氧率和窒息点随温度的升高都表现出上升的趋势。水温26℃时,随着体重规格(10 g、30 g、180 g)的增大,大鳞鲃的耗氧量逐渐升高,耗氧率逐渐下降。1龄大鳞鲃[(34.61±3.75)g]白天的耗氧率显著高于夜间耗氧率,白天12:00~14:00最高,平均耗氧率为(0.195 8±0.037)mg/(g.h),夜间22:00~24:00最低,平均耗氧率为(0.145 9±0.029)mg/(g.h)。测得1龄大鳞鲃在水温26~32℃时的窒息点为0.180 5~0.525 2 mg/L,2龄大鳞鲃的窒息点为0.292 1~0.588 8 mg/L。  相似文献   

15.
普通小麦品种多酚氧化酶活性的变异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以邻苯二酚为底物,采用全籽粒浸提分光光度法测定了200个普通小麦品种的多酚氧化酶活性,结果表明:(1)不同多酚氧化酶活性范围的品种频次分布呈偏态性,峰值倾向低多酚氧化酶活性一侧;(2)种皮颜色和胚乳质地与多酚氧化酶活性有关。红皮品种PPO活性高于100 AU·min-1·g-1的占31.82%,高于200.0 AU·min-1·g-1的占11.63%;白皮品种PPO活性变幅较小,主要集中在28.3 AU·min-1·g-1左右,高于100 AU·min-1·g-1仅占10.40%,高于200 AU·min-1·g-1的占0.06%。总体上看,在平均PPO活性和具有高PPO活性的品种比例上,白皮小麦显著低于红皮小麦品种;(3)白皮粉质和半角质小麦中,PPO活性低的品种较多;(4)我国大面积种植的一些小麦品种PPO活性差异很大,黄淮麦区的很多品种PPO活性在20~50 AU·min-1·g-1之间,属PPO活性较低的类型。  相似文献   

16.
滚筒式牧草干燥机性能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为优化苜蓿干燥机结构参数,提高干燥机性能,在自行设计的滚筒式牧草干燥机上进行试验研究,得出喂入率、干燥温度和滚筒转速对其性能的影响,在喂入率为25~30kg·min-1,干燥温度为400℃,滚筒转速10r·min-1时,苜蓿最终含水率可达安全贮藏水分。研究还定量分析出各参数对干燥机性能指标的影响规律,得出不同温度下喂入率与最终含水率的数学模型,为确定合理干燥机结构和作业参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短须裂腹鱼规模化人工繁育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2—2013年,为提高短须裂腹鱼人工繁育能力,以刚涌出的清澈无致病菌和虫的地下泉水为水源,采用水流培育亲鱼、流水孵化受精卵、活体饵料培育鱼苗等关键技术,进行短须裂腹鱼规模化人工繁育技术研究。结果表明:2年共采捕野生短须裂腹鱼亲鱼403尾,在水流速度0.1~0.3 m/s、水温12~16℃、pH值6.5~7.0、溶氧6 mg/L以上的流水池中培育,平均驯养成活率49.4%,获成熟亲鱼234尾次;共催产亲鱼224尾次,产卵雌鱼133尾次,总产卵量127.3万粒,平均每尾雌鱼产卵0.957万粒;获受精卵93.8万粒,平均受精率为73.7%;受精卵在水温12.5~14.0℃的流水孵化槽中孵化199 h开始出膜,共孵出幼体85.5万粒,平均孵化率91.2%;共获2 cm仔鱼55.1万尾,平均出苗率58.7%;共获3.5 cm鱼苗45.2万尾,鱼苗培育成活率为82.0%。  相似文献   

18.
山麻鸭的睾丸和肝脏经硫酸铵分级沉淀分离、DEAE-32离子交换柱层析,获得的肝脏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ase,EC3.2.1.52)比活力为85.30 U.mg-1,纯化倍数为10.48.睾丸NAGase再进一步通过Sephacryl S-300凝胶过滤纯化,获得的NAGase比活力为5537.00 U.mg-1,纯化倍数为59.20.睾丸NAGase经聚丙烯酰胺凝胶等电聚焦电泳,出现单一蛋白带,测定等电点pI为5.05.以对硝基苯-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pNP-NAG)为底物研究酶催化底物水解的反应动力学.结果表明:山麻鸭睾丸和肝脏NAGase的最适pH分别为5.70和5.60,酶在pH为3.00-8.43时较稳定,而pH>8.43时很快失活;酶的最适温度分别为45和60℃,当温度为80℃时酶完全失活.睾丸NAGase在40℃下处理30 min,酶活力保持稳定;而肝脏NAGase在30℃下处理30 min,酶活力保持稳定,酶催化pNP-NAG水解反应遵循米氏方程,睾丸和肝脏NAGase水解pNP-NAG的Km分别为0.17和0.21 mmol.L-1,Vm分别为8.82和7.25μmol.L-1.min-1,活化能分别为57.57和79.47 kJ.mol-1.  相似文献   

19.
1-MCP处理对李光杏采后生理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探讨了1-MCP(1-甲基环丙烯)处理李光杏后在不同贮藏条件下对其采后生理代谢的影响,为新疆李光杏的贮藏保鲜新技术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试验采用浓度为1 mg/kg·h 的1-MCP对李光杏进行熏蒸处理24 h,将处理后的李光杏分别置于常温(22℃)和低温(1℃)下贮藏,定期对杏果贮藏过程中的呼吸速率、乙烯释放率和失重率进行测定分析.试验结果表明:1 mg/kg·h浓度的1-MCP处理后进行低温贮藏,有效降低了李光杏的呼吸速率,抑制内源乙烯释放量,减少了杏的失重率,延缓后熟,保持了李光杏品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