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油橄榄地热床扦插育苗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完善油橄榄扦插育苗技术,针对云南油橄榄产业发展中传统的油橄榄扦插方法生根率低的问题,进行了地热床扦插油橄榄育苗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地热床扦插育苗,插条的平均生根率达66.3%,与冷床(不加地温)扦插育苗比较,生根率提高了37.8个百分点,且插条生根时间提前近20d。  相似文献   

2.
对2 a生油橄榄扦插苗枝条进行短穗无纺袋扦插技术研究。结果表明,3~5 cm长的油橄榄插穗扦插50 d生根率可高达99.0%,对照生根率为87.4%;IBA、根旺、蔗糖3种因素对油橄榄扦插生根影响作用最大的为IBA,低浓度复合生根剂处理扦插生根效果较好,不定根数可达10条左右。认为油橄榄扦插过程中,适当的激素处理可以提高生根率,但扦插环境因子在扦插生根过程中起主导作用。采用无纺袋扦插油橄榄可以明显缩短育苗周期,从而提高育苗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
针对陇南油橄榄产业在育苗环节存在的苗木品种不清、育苗生根率不高的问题,根据多年油橄榄的生产实践,总结出了油橄榄秋季扦插育苗技术,从而规范了油橄榄育苗时间、方法及后期管理.总结的油橄榄秋季扦插育苗技术,将对指导甘肃陇南乃至全国油橄榄育苗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找到育苗周期短,苗木生根率高,苗木根系发达,移栽后苗木成活率高、长势好,且不受季节影响可周年育苗的油橄榄轻基质育苗方法。【方法】以油用油橄榄品种‘阿尔波萨纳’为研究对象,通过单因素试验结合响应面试验,研究了基质、3-IBA溶液质量浓度和插穗浸泡时长3种主要因素对油橄榄轻基质扦插育苗效果的影响,筛选最优的扦插育苗条件。【结果】单因素试验结果表明,以T5为基质、3-IBA溶液质量浓度1 000 mg/L、插穗浸泡时长10 h为适宜的油橄榄扦插育苗条件,并且生根率最高为82.00%。根据单因素试验结果,进行响应面试验,对试验数据进行多元化回归拟合,获得二次多项回归模型,且该回归模型的拟合效果较好。由回归模型得出,适宜的扦插条件为以T6为基质,将插穗在1 012.01 mg/L的3-IBA溶液中浸泡9.91 h后进行扦插,此条件下生根率为87.96%,比单因素试验的结果提高了5.96个百分点。为方便操作,将扦插条件优化为以T6为基质,将插穗在1 000 mg/L的3-IBA溶液中浸泡10h后进行扦插,实际生根率为86.98%,比单因素试验的结果提高了4.98个百分点,与预测的生根率基本相同。【结论】陇南地区油橄榄品种‘阿尔波萨纳’的最佳扦插育苗条件为以T6为基质,将插穗在1 000 mg/L的3-IBA溶液中浸泡10 h后进行扦插。  相似文献   

5.
璧山东风林场于1972年3月,从重庆林业试验场引种油橄榄60株,经过精心培育,成活59株。同年10月下旬和11月中旬,扩大繁殖,共扦插1—5号油橄榄5,736株。到1973年3—4月共移植出已生根的扦插苗2,379株,生根率达41.48%,取得了初步成功。1973年秋,林场职工为了进一步扩大油橄榄生产,在过去初步取得扦插经验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对已扦插50 d未生根的油橄榄插穗进行二次生根剂处理,研究了落叶后抽芽插穗的生根能力。结果表明,油橄榄叶片凋落抽芽后仍具有生根能力,6%B12+2%根旺处理3 h后扦插40 d,生根率可达51.1%,平均不定根数量为2.5条,平均不定根长1.2 cm,根系效果指数为0.103。油橄榄冬春季扦插易落叶,导致推迟生根或不生根,二次处理可以大幅度提高生根率,缩短育苗周期。油橄榄扦插育苗宜选择在夏秋季节进行。  相似文献   

7.
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在“农业学大寨”精神鼓舞下,我场坚持三大革命一起抓,坚持实践摸索的同时,认真学习外地先进经验,几年来,通过全场职工的共同努力,基本上探索到一些油橄榄扦插繁殖的规律。一九七二年我场首次扦插繁殖油橄榄,生根率只有8%,以后各年逐渐提高,到一九七六年生根率达94%以上(见附表)。我们是怎样提高油橄榄扦插生根率的呢?现谈谈我们的作法和体会。  相似文献   

8.
油橄榄的繁殖方法有嫁接、扦插、压条和播种等 ,但既能稳定地保持母本的优良遗传特性 ,又能快速大量繁殖苗木的方法是用扦插。目前 ,我区油橄榄的扦插绝大多数是用硬枝扦插 ,而这种方法往往生根率不高 ,一般高的生根率 60 %~ 70 % ,大多数只有 2 0 %~ 30 % ,甚至扦插不成功。用嫩枝扦插则可获得 95%以上的生根率 ,现将育苗技术要点总结如下 :1 苗圃地的选择和苗床设置苗圃地应选择背风向阳、水源充足排水良好 ,管理方便的地方。搭成日光节能温室 ,苗床设置在其内。苗床应建成温床 ,苗床最底层铺10~ 15cm厚的卵石 ;中间铺 2 0~ 30cm…  相似文献   

9.
油橄榄扦插育苗技术要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解决楚雄州境内油橄榄苗木自给问题,通过春、秋两季扦插育苗试验研究,从育苗地选择、育苗时间、苗床准备、育苗方法、苗床管理、生根苗的移栽定干6个方面概述了油橄榄扦插育苗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0.
油橄榄是“中阿友谊树”,并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为了积极繁殖油橄榄,祁东县国营苗圃于1973年春季第一次进行了油橄榄扦插育苗试验,由于缺乏经验,生根移苗率只10.9%,成活率只3%。苗圃职工遵照毛主席关于“人们经过失败之后,也就从失败取得教训,改正自己的思想使之适合于外界的规律性,人们就能变失败为胜利”的伟大教导,认真总结了生根移苗率和成活率不高的教训,坚持科学实验,于1973年秋季又进行了油橄榄扦插育苗试验,获得初步成功,生根移苗率达80%。现将试验情况整理如下:一、油橄榄秋季扦插育苗情况(1)种条来源:韶山区农林科学研究所。(2)扦插时间:1973年10月15—16日。(3)试验内容与结果:  相似文献   

11.
不同插穗处理对油橄榄温床扦插生根率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提高油橄榄扦插育苗的生根率,缩短育苗周期,降低育苗成本,采用温床和冷床两种扦插苗床,就不同粗度与长度和带侧枝及与不带侧枝的插穗对油橄榄扦插育苗生根率的影响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以油橄榄扦插温床育苗的育苗周期比常规扦插短,插后40d就可生根,且生根率高达91.0%以上;以粗为0.4~0.6cm、长为13~15 cm的带侧枝条小枝作插穗,扦插前用100 mg/L的吲哚丁酸浸泡2 h的扦插生根率为最高。  相似文献   

12.
英明领袖华主席为首的党中央,一举粉碎“四人帮”以后,在毛主席的革命路线指引下,在敬爱的周总理对发展油橄榄重要指示的鼓舞下,我县种植油橄榄有了较快的发展。1975年我县在国营峡山林场建立了油橄榄扦插繁殖圃;1976年在上寨林管区又建立了一个扦插繁殖圃。几年来,他们不断实践,不断总结,大胆革新,摸索到一些扦插繁殖的技术经验。1977年他们利用大田土沙高床秋插橄榄100万株,生根率达到70%,1978年产成苗70余万株。一年生苗木平均高达到90厘米,最高的有120厘米。现将大田土沙高床扦插繁殖的具体做法和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油橄榄扦插繁殖,方法简便,操作容易,成本不高,在较短的时间内可以获得较多的苗木。我们于1972年引种油橄榄,7年多来,通过500多项次试验,反复实践,基本上摸清了扦插生根率与插穗品种、母树年龄、枝条年龄、部位、健壮情况、带叶多少、插壤、生根激素、扦插深度、扦插季节、温度、湿度(薄膜空间湿度、插壤含水量)、光照、施肥数量、方法、病虫  相似文献   

14.
为大力发展油橄榄,必须培育出大量苗木,目前主要是采用扦插育苗。在生产实践中,常常出现扦插条愈合后不易生根的现象,特别是佛奥品种这种现象较多。因为在缺硼条件下,油橄榄往往枝条抽不出来,形成丛枝病,若用硼砂追肥可以促进抽梢,那么,硼砂能不能促进生根呢?为了促进愈合条生根,以提高生根率,我们在一九七六年、一九七七年先后多次采用硼砂处理插条愈合组织,结果使愈合条生根率比不用硼砂  相似文献   

15.
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为适应群众性发展油橄榄生产的需要,我场全体职工,认真学习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破除迷信,解放思想,积极开展科学实验,进行油橄榄秋季露天扦插育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1974年扦插677株,生根572株,生根率84%;1975年扦插11,500株,生根率86%。现将我们的做法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6.
利用温架,经过对三个油橄榄品种,四个扦插时期的试验,表明在油橄榄花期不宜扦插。1月扦插生根率虽较高,但生根速度慢。2月至3月为适宜的扦插期,生根数量多,速度快。各品种之间,油橄榄生根能力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7.
油橄榄的繁殖方法甚多,软枝扦插是目前主要采用的繁殖方法之一。因此摸清不同品种扦插生根的难易是必要的。本试验特就一九七九年自意大利、西班牙和法国引进的十九个油橄榄品种的扦插生根情况进行了观察,分析了各自生根的难易。  相似文献   

18.
我所位于湘南丘陵地区,土壤为红壤偏酸(PH5.5),于1972年引种友谊树——油橄榄。在引种的同时,为了解决推广扩种种源不足的矛盾,开展了油橄榄插条繁殖试验,通过四年的反复实践,初步摸出扦插生根率与插壤、温度、湿度的相关规律,从而使油橄榄扦插繁殖从温室走向露天,从中沙床到细沙床,再由细沙床过渡到土床,简化了工序,降低了成本,节省了劳力。而且成活率显著提高,一般达90%以上;如去年秋冬扦插17000根,生根并移栽15393根。  相似文献   

19.
油橄榄的扦插育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晓艳 《云南林业》2007,28(2):26-26
油橄榄用种子繁殖苗木周期较长,最少2~3a才能培育出可出圃苗木,应多采用扦插繁殖的方法培育苗木。油橄榄扦插繁殖能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苗木,而且培育的苗木植株品种特性稳定,结果早,收益快(一般3-4a即可结果)。现将我们用扦插方法培育油橄榄苗的经验和做法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20.
为了完善昆明地区油橄榄扦插繁殖技术体系,采用54年生油橄榄上的萌条作为插穗,研究了油橄榄插穗下剪口修剪方式(平剪、45°单面、45°双面、45°4面)、扦插方式(直插深度1/2、2/3,斜插深度1/2、2/3)、5种不同类型基质(等体积珍珠岩与柏树林下土壤混合基质、等体积蛭石与泥炭土混合基质、等体积蛭石与柏树林下土壤混合基质、等体积柏树林下土壤与泥炭土混合基质和单纯柏树林下土壤)及生根剂(200 mg/L IBA+1%根旺+1%蔗糖)处理时间(1,2,3,4,5,6 h)对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下剪口修剪方式、扦插方式及基质类型对油橄榄萌条扦插生根率影响不显著,生根率会随着生根剂处理时间的延长而降低,生根剂处理以1~2 h为最佳,生根率76.0%以上。由此认为,以上述生根剂处理油橄榄插穗,影响促根主要因素是处理时间;另外,林下土壤可以适度开发利用,以降低扦插育苗的成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