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文献和实地了解调查,近年来,广西种业凭借区位的优势,"走出去"的重点放在东盟国家,主要以出口杂交水稻、杂交鲜食玉米和热带亚热带蔬菜种子为主,种子出口量和出口额保持较稳定的发展,为我国农作物品种在东盟国家的推广和双边农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然而,广西种业"走出去"仍面临出口的品种老旧、竞争不强;出口成本逐年提高,效益逐步下降;种子出口模式单一,种子出口规模小,以及海外直接投资资金短缺和缺乏跨国经营的复合型管理人才等问题。通过总结,建议广西种业在今后"走出去"过程中,通过增加投资,潜心研发和产权保护,提高"走出去"品种的竞争力;积极培养国际化复合型人才,逐步转变种子出口模式,进一步拓展合作的广度和深度、探索新的种业"走出去"方式,加快广西种业"走出去"步伐。为我国种业的发展和农业科技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正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种业发展经历了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不同阶段,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有效地保障了我国的粮食安全,为我国的全面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伴随着种业的发展,种业走出去内涵也更为丰富,从种质资源交换、少量种子出口扩展到对外制种、种子出口、海外本土化和参与种业国际组织,真正实现了由种子走出去到种业走出去的转变。1对外制种1979年,经农业部、外交部和外贸部报请国务院批准,中国种子公司与美国皮托公司探讨番茄对  相似文献   

3.
<正>随着中央"一带一路"政策的推动,给中国种子企业走出去带来了机遇和挑战。中国种子企业可以充分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从全球配置资源做大做强我国种业,不仅能维护世界粮食安全,而且有利于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种业走出去作为农业外交先导,是新形势下服务国家外交大局的有效手段,因此,种业走出去具有战略意义。本文将分析当前我国种子企业走出去的现状与问题,并提出改善的建议。1我国种子企业走出去的现状  相似文献   

4.
正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要求"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种业是农业的芯片,自20世纪80年代通过"引进来"促进了自身的大发展,到30年后的今天,必须推动"走出去",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才能实现种业"强国梦"。我国杂交水稻技术水平国际领先,具有种质资源、育种技术、研发团队和种子生产加工推广等综合优势。得益于技术驱动,国内杂交稻种子企业发育良好,隆平高科等种子企业已经具备成为跨国种子  相似文献   

5.
国际化是中国种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邓岩 《中国种业》2017,(1):18-20
中国种业在市场化发展过程中,既面临着跨国种业巨头进入的冲击,也存在"走出去"转型升级的困境。本文在明辨跨国种业巨头进入中国市场利弊的基础上,以期厘清当前种业发展困局的成因,从育种资源、成果应用、种业发展3方面阐述国际化是中国种业发展必由之路,并对种业国际化战略演进路径进行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6.
为发展我国汽车工业.国家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政策.汽车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并出现了整车出口的可喜局面。然而当中国媒体和国内民众在为一笔一笔的汽车出口欢庆鼓舞之时.一场针对汽车出口的“大清洗”序幕正悄然拉开。从汽车出口,笔者想到了我国种业出口。两者出口的背景、现状有着惊人的相似。汽车出口的“大清洗”策略可以嫁接到种子出口上来,以促进我国种业健康有序“走出去”.进一步提高我国种子出口的效益和竞争力。  相似文献   

7.
中巴经济走廊建设为中国与巴基斯坦种业合作创造了难得的发展机遇期。本文以巴基斯坦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中巴种业合作的价值、巴基斯坦种子市场机遇及种业发展潜力。研究认为,中国与巴基斯坦种子产业在资源上互为需求、技术上互为支撑、市场上互为补充,双边种业合作可以实现互利共赢、协同发展,合作潜力巨大。同时,种业合作是中巴农业特别是种植业合作的技术基础和前置条件。以种业合作为切入点,既能有效推进中巴种业发展,还可以带动中国种植业、农资、农机、农产品加工等相关产业跟进合作,扩大中国种业及农业发展空间,深化种业及农业"走出去"战略推进。  相似文献   

8.
种子产业及其生物技术对于农业的其他技术推广和投资行为来说,是一项投入少、见效快、收效大的产业。国外的经验也证明,在过去100年间,农作物产量提高的60%来自于种子科技进步。因此可以说,种子技术是农业的核心技术。正因如此,种业市场的国际竞争引人注目。本文特就我国种业参与国际竞争的问题略陈拙见。1认清形势有很多人担心,参与国际种业竞争会导致中国种子产业被外国控制,威胁中国的农业尤其是粮食安全,实际并非如此。首先,种子“走出去”战略已取得成效。中国杂交水稻已成功打开南亚及南美部分市场,仅出口到越南的种子每年达5000吨以…  相似文献   

9.
邓岩  陈燕娟 《种子》2020,(1):59-63
巴基斯坦种子立法起步较早,却未能根据产业发展变化及时修订完善,尤其是植物品种权保护制度的缺失,导致种业创新原动力严重不足。中国企业利用品种优势打开了巴基斯坦种子市场,深化发展则要面对知识产权管理等制度性问题。在继续巩固和扩大市场占有率的同时,中国种业要着力布局资源、生产和育种合作,力争把巴基斯坦打造成为中国种业“走出去”的样板和基地。  相似文献   

10.
剖析了广西种子企业"走出去"的成效,并总结取得的成功经验和启示,为广西乃至中国种子企业"走出去"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种子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策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农业国际化的发展,我国种子企业"走出去"的步伐不断加快,种业领域的知识产权保护非常迫切。本文介绍了种子企业知识产权的范围及其特点,分析了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种子企业实施知识产权管理的意义,提出了种子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的策略。  相似文献   

12.
农作物种子质量水平关系国家粮食安全和现代农业可持续高质量发展,关系我国种业"走出去"战略的实现。种子质量检验和种子质量认证是农作物种子质量监控体系的两大关键。对新时期种子质量检验和种子质量认证的现状进行了总结归纳,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疏理剖析,并就适应新形势,加强农作物种子质量监控体系建设探讨相应的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13.
种业人走出国门是种业国际化、全球化的必然趋势,也是农业现代化、专业化的重要推动力,是抢占新一轮国际竞争制高点的重要抓手。目前种业人走出国门虽取得一定成绩,但也遭遇了发展瓶颈:技术性障碍、政策性障碍、资本金性障碍,从根本上阻碍了种业人走出国门的步伐。结合我国以及全球种业发展现状,剖析种业人走出国门的"起承转合",阐明为推动种业人更好"走出去、走进去、走上去",必须认清种业人走出国门的战略动因,以种业人走出国门的现实起点为依据,把握种业人走出国门所面临的发展契机,从种子企业的因应性变革入手,探讨种业人走出国门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14.
世界种子大会是国际种业界规模最大、水平最高的综合性种业大会,集会议会展、贸易洽谈、行业决策等功能于一体,被誉为种业界“奥林匹克”。这,是中国种业“走出去”的又一声坚实足音。  相似文献   

15.
中国杂交水稻种子出口战略分析   总被引:6,自引:5,他引:1  
中国种业“走出去”战略实施中。面临着比预期更大的困难。本文分析中国杂交水稻种子走向世界的现状和面临日益增强的国外贸易壁垒,针对杂交水稻种子出口所面临的检疫检验、本地化生产等诸多问题,提出中国政府和企业积极应对的措施与建议。  相似文献   

16.
被誉为种业界“奥林匹克”的2014世界种子大会在京举行,大会期间,我国种业的市场发展现状再次引起业内专家关注。专家们就我国种业市场呈现怎样的竞争格局,与发达国家比我国种业科技创新还存在哪些制约,从“种业大国”迈向“种业强国”还有多远,中国种业该如何“走出去”,国内种企该如何担当重任促进我国种业科技创新和粮食安全等问题展开热烈讨论,本刊也对这些热点问题予以重点关注。  相似文献   

17.
中国不仅是世界上潜力巨大的种子市场,同时也是重要的种子选育国和生产国。当前种子行业的竞争日趋激烈,种业全球化势不可挡。国际种业巨头纷纷以各种形式登陆中国市场,国内种子企业之间残酷的竞争也逐步延伸到了国外。由于我国在杂交水稻育种等方面的理论研究和应用技术优势,种子生产、加工、检验等技术不断成熟,企业经营管理能力逐步增强,中国种子企业如果能运用适当的策略,选准目标市场,积极实施种子“走出去”战略,[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国际化背影下中国种业竞争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由于我国种业研发创新能力薄弱,自主知识产权拥有量少,缺乏海外知识产权部署,再加之国内种业企业组织零星分散等原因导致中国种业在国际种子市场竞争中.获取的市场份额有限.市场扩张能力不足,同时国内种业市场也正面临国际大型种业集团的渗透蚕食.因此,完善制度机制,提升国内种业企业的育种创新能力.加大自主知识产权拥有量,支持和鼓励国内育种者走出去.战略性地开展海外知识产权部署,同时多途径整合资源,集中力量打造中国种业大型企业集团是快速提升我国种业国际竞争力,在激烈的国际种子市场竞争中争得一席之地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国际化背景下中国种业竞争力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由于我国种业研发创新能力薄弱.自主知识产权拥有量少.缺乏海外知识产权部署。再加之国内种业企业组织零星分散等原因导致中国种业在国际种子市场竞争中.获取的市场份额有限.市场扩张能力不足。同时国内种业市场也正面临国际大型种业集团的渗透蚕食。因此。完善制度机制.提升国内种业企业的育种创新能力.加大自主知识产权拥有量.支持和鼓励国内育种者走出去.战略性地开展海外知识产权部署.同时多途径整合资源.集中力量打造中国种业大型企业集团是快速提升我国种业国际竞争力.在激烈的国际种子市场竞争中争得一席之地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正湖北种业国际业务近两年由"走出去"向"走进去"新模式转变,不但输出种子,同时输出技术服务,年创汇达4 000万美元。据湖北省农业厅国际合作处处长姜福元介绍,目前湖北省种业国际业务大多面向东南亚和非州等国家和地区,主要从事水稻种子输出。为解决水稻品种品质不适合当地饮食习惯、国外推广体系差异、国外公司的竞争等问题,一些种企正在积极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