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冬油菜是甘肃省庆阳市的主要油料作物.主要分布于中南部地区.山、川、塬皆有种植,属于全国冬油菜的北部边缘地带。境内降雨量500~600mm.其中7-9月降水量占年总降水量的60%左右:年平均气温8~10℃,日照充足:土壤主要为黄绵土和黑垆土.土层深。土质良好,较适宜于冬油菜的生长,生产潜力较大。但是,由于当地冬油菜生产仍属粗放管理,严重影响了冬油菜的产量。  相似文献   

2.
环县地处甘肃省东端,庆阳市西北部,年降水量450 mm,平均气温9.2 ℃,日照时数2 766 h,无霜期150 d,极端最高气温37.8 ℃,最低气温-25.3 ℃,光照充足.传统油料作物以胡麻为主,但由于近年胡麻立枯病、枯萎病严重发生产量锐减而改种冬油菜.全县冬油菜常年播种面积0.47万hm2,占粮田面积的5.1%.根据我们调查,环县冬油菜越冬死亡是其产量低而不稳的主要原因,正常年份平均越冬死亡率20%左右,特殊年份越冬死亡率高达80%~90%,为了搞好冬油菜越冬田间管理,将损失降至最低程度,现将冬油菜越冬死亡预防措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白菜型冬油菜新品种白杂1号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冬油菜是庆阳市播种面积最大、产量最高的油料作物,2014年全市播种面积4.3万hm2,预计总产14.02.万t,总产值将达7.01亿元,已成为当地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之一。为满足油菜生产的需要,通过品种优势提高产量和品质,促进冬油菜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庆阳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于2010年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引进了国内第一个白菜型杂交冬油菜新品种白杂1号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4.
冬油菜是庆阳市西峰区种植面积最大的油料作物,为了研究早春耧施氮肥对西峰区冬油菜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在庆阳市西峰区董志镇田畔村乌龙庄组农户李录家的油菜地进行了此次试验,结果表明:西峰区冬油菜早春耧施氮肥最佳用量为90 kg/hm~2。  相似文献   

5.
<正>冬油菜是甘肃省庆阳市西峰区的主要油料作物,对增加农民收入非常重要。西峰区冬油菜常年种植面积8万亩左右,占整个油料作物的80%。在冬油菜生产中,普遍存在着施用氮、磷、钾肥搭配不合理以及施肥时期、施肥方法不当等问题,导致化肥利用率低,不仅增加种植成本,降低农业生产效益,还造成了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因此,根据当地土壤肥力状况,研究合理的施肥方案,对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高作物产量和保护环境都具有  相似文献   

6.
冬油菜品种比较试验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冬油菜是庆阳市重要油料作物之一,为了加快品种更新换代,进一步提高油菜产量和品质,2015年,庆阳市农技推广中心引进了7个冬油菜品种开展了品种比较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延油3号、冬油1号亩产量分别为158.1、157.4 kg,分别较对照高13.3%、12.8%。延油3号、冬油1号株型好、生育期适中、丰产性、抗逆性、抗病性好,适合在庆阳市本地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7.
冬油菜是庆阳市宁县的主要油料作物之一,年种植面积在1万hm2左右,平均产量2 250 kg/hm2上下。近年来,随着国家级旱作农业示范区和省级旱作农业示范区建设项目的实施,宁县旱作农业全膜双龙沟播玉米种植由2008年的0.2万hm2发展到2014年的1.2万hm2,宁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在总结全膜双垄沟播种植玉米技术的基础上,探索一膜两年用冬油菜种植技术模式,大量试验示范表明,该模式不但充分发挥地膜的增温保墒作用解决冬油菜越冬保苗问题,还能提高单产,节约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8.
天水市山旱地冬油菜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天水地处西北黄土高塬丘陵沟壑区,海拔700~3 900 m,大部分地区海拔1 100~1 800 m,年降水量450~740 mm,年平均气温7.0~10.9 ℃,1月份平均气温- 5~-3 ℃,境内92%以上的耕地为山旱地.白菜型冬油菜是该区最主要的油料作物,它既是广大农村食用油的主要来源,又是农民增收的经济作物,常年播种面积在1.2万hm2左右.由于冬油菜主要分布于海拔2 000 m以下的山旱地上,播种期和春季现蕾抽薹期常受干旱气候的影响,加之栽培管理粗放,冬油菜各生育阶段病虫害发生较重,因此油菜籽产量一直低而不稳 .笔者根据近几年栽培试验及生产示范试验,总结出一套适合我区的冬油菜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9.
陇西县位于甘肃省东南部,渭河上游,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是典型的干旱、半干旱地区。冬油菜是陇西县的主要油料作物之一,常年播种面积在2000hm2左右,占油料作物种植面积的50%。为了充分挖掘冬油菜的增产潜力,我们结合实施“陇西县冬油菜新品种引进筛选与示范推广”项目的实践,总结出了陇西县干旱、半干旱地区冬油菜高产栽培技术,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麦积区半干旱区白菜型冬油菜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天水市麦积区地处西北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海拔748-2559m,大部分地区海拔11001800m,年降水量506.3~754.4mm,年均气温7~12℃,1月份平均气温-2~-1℃,87%以上的耕地为半干旱地,白菜型冬油菜是主要的油料作物,常年播种面积达2600hm。左右。由于冬油菜主要分布于海拔2000m以下的半干旱地区,春季现蕾抽薹期常受气温和降水的影响,加之管理粗放,冬油菜各生育阶段的病虫害发生较重,因此,油菜籽产量一直低而不稳,针对这一问题,我们根据近几年栽培试验及生产示范试验,总结出了一套适合天水市麦积区的白菜型冬油菜高产稳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1.
天水市甘蓝型冬油菜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6,自引:5,他引:1  
天水市属温带半湿润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气温为11.5℃,平均降水量531 mm,光照充足,境内可种植小麦、油菜、玉米等作物。冬油菜是天水市主要油料作物之一,2012年播种面积约3.5万hm2。主要有甘蓝型和白菜型两种,白菜型冬油菜是当地主要栽培类型,但其品种单一,产量低、品质差,加之种植年久,病虫害非常严重,同时栽培模式与管理措施上较为粗放,对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2.
冬油菜是临夏县的主要油料作物之一,常年播种面积953.33 hm2,占油料作物播种面积的46%,主要分布在灌溉便利的川塬灌区。为了充分利用光、热、水、土地等自然资源,提高单位面积产值,增加农民收入,近几年,  相似文献   

13.
冬油菜是临洮县的主要油料作物,常年播种面积在1113.3hm^2以上,占油料作物播种面积1666.7hm^2的66.8%,主要分布在洮阳镇、玉井镇、龙门镇、南屏镇、康家集乡、窑店镇、衙下镇、新添镇、辛店镇、太石镇、八里铺镇等11个乡(镇)的川坪区和浅山区。为了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农民收入,近几年我们采用冬油菜收后复种马铃薯栽培模式,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一般冬油菜产量2250kg/hm^2,按市场价2.4元/kg出售,产值5400元/hm^2,  相似文献   

14.
礼县位于甘肃省南部,是典型的旱作农业区,冬油菜是礼县主要油料作物之一,常年播种面积4 000 hm2以上,占油料作物总播种面积的65%以上,发展冬油菜生产对改善人民生活,增加农民收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虽然近几年冬油菜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但由于冬油菜生产中稳产、高产及抗冻、耐寒品种少,病虫危害严重,加之配套的丰产栽培技术跟不上,致使产量低而不稳.为充分发挥冬油菜的生产潜力,实现冬油菜生产的规模化种植、规范化栽培和高产高效,近年来,我们引进筛选出了一批适宜本县不同区域种植的新品种,其中天油3号近3 a累计示范推广面积2 000 hm2,平均产量达1 986 kg/hm2,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现根据示范推广实践,将礼县冬油菜丰产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甘肃农业》2005,(3):89
冬油菜是陇东的主要油料作物之一,每年种植面积1.0~1.5万h,约占油料作物总面积的三分之一。油菜籽含油率为33%~40%,出油率为36%左右,含有丰富的脂肪酸和多种维生素,是广大人民群众的主要食用油,也是轻工业的重要原料和作物的优质肥料。因此,分析其气候条件,并作出适生种植区划,对充分利用气候资源,调整作物布局具有重要意义。冬油菜是一种耐寒性较强越冬作物,陇东种植主要分布在庆阳地区中、南部和平凉地区的灵台、泾川、崇信、华亭等地。播种期一般在8月中、下旬,成熟期西部、北部一般在次年5月下旬,其余在5月中旬,全生育期280~290天。…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庆阳市油料作物生产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今后庆阳市油料作物发展的方向是:合理调整油料作物种植结构,加大科技成果推广力度,建立良种繁殖基地,重视和加强油料作物主产品的深加工及副产品的综合利用率。  相似文献   

17.
冬油菜是天水市秦州区的主要油料作物,为了更加科学有效的探索冬油菜不同栽培方式,提高冬油菜的产量,特结合秦州区冬油菜高产创建工作的实施,在冬油菜主产区安排了冬油菜不同栽培方式比较试验。  相似文献   

18.
雷耀华 《甘肃农业》2004,(8):112-112
马铃薯是陇东地区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 ,也是当地城乡人民喜食的粮菜兼用作物。近年种植面积已逾 5万h ,占全市粮食作物总面积的15 %左右。 1998年陇东学院农科所 (原庆阳地区农科所 )及庆阳市种子管理站从渭源县良种引进渭薯 8号 ,该品种在庆阳市参加品种比较实验、区域实验及生产示范中 ,均较对照品种会川 16 1增产 ,生育期 12 1天 ,中晚熟、抗逆性强。于 2 0 0 2年12月通过庆阳市科技局技术鉴定 ,2 0 0 3年 9月获庆阳市科技进步 2等奖 ,并在庆阳市中北部旱原山地及周边推广种植。渭薯 8号是 1998年定西市渭源县良种场引进 ,1999~ 2 0 0 …  相似文献   

19.
冬油菜不同栽培方式比较试验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冬油菜是秦州区的主要油料作物,作者通过更加科学有效的栽培方式,探索筛选出适宜该区冬油菜的高产栽培技术,在华歧乡姚宋村做了冬油菜不同栽培方式的比较试验。试验表明,膜侧沟穴播栽培方式产量最高,为3224.25 kg/hm2。  相似文献   

20.
甘肃省旱地胡麻全膜覆土穴播栽培技术规程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胡麻又名亚麻,属亚麻科一年生草本植物,是我国五大油料作物之一,为甘肃省第二大油料作物,主要分布在陇东、陇中和陇南黄土高原旱作区,常年播种面积11.27万hm2[1]。由于大部分胡麻种植区年降水量仅有300~500 m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