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濮花 1 6号系河南省濮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以濮阳 5 1 3为母本 ,豫花 1号为父本经有性杂交系统选育而成的花生新品种。 2 0 0 2年 3月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 产量表现1 999~ 2 0 0 0年参加河南省麦套区试 ,濮花 1 6号平均籽仁产量 2 988.6kg/hm2 ,比对照豫花 8号增产 1 2 .43% ,达极显著水平 ,居第 1位。 2 0 0 1年河南省麦套生产试验 ,濮花 1 6号平均籽仁产量342 0 .0kg/hm2 ,比对照豫花 8号增产 1 6.6% ,居第 1位。 2 0 0 0年北京市花生区试 ,平均籽仁产量381 4.5kg/hm2 ,比对照鲁花 9号增产 2 1 .0 0 % ,居第 2位 ;2 0 …  相似文献   

2.
对2013年参加河南省麦套花生生产试验的7个(含对照)品种在河南省农业科学院试点的综合表现分别进行了评述。参试品种中仅有开农69和豫花27号两个品种的荚果和籽仁产量均比对照豫花15号增产,且荚果增产幅度较大。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以2016年河南省麦套组区试试验中的26个参试品种(系)为材料,对其农艺性状、产量和抗性进行比较与评价。结果表明,花生新品种商花17号产量达5 430.49 kg/hm2,排名居第1位,比对照豫花15高出19%;其单株结果数、百果重和饱果率均高于其他品种(系),且高抗倒伏;适于大面积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4.
在临洮县南部对引种的9个玉米品种(系)进行了品比试验。结果表明,参试的9个品种生育期适中,在临洮南部均能正常成熟。其中以高玉98折合产量最高,为16 339.9 kg/hm2,较对照潞玉36增产19.05%,居参试品种第1位;高玉811、垦玉30均居第2位,均比对照增产11.90%;兴达1号居第3位,较对照增产4.76%;福地201居第4位,较对照增产2.38%。这些品种综合性状较好,生长整齐,产量高,可在临洮南部乡镇可大面积推广。敦玉15、中地77、旱田王336均较对照减产,不建议推广。  相似文献   

5.
国家黄淮区域一年两作大花生新品种筛选试验结果表明:15个参试品种中濮花23、濮花9519、濮花28生育性状良好,综合抗性好,生育期适宜,荚果和籽仁产量高,可作为黄淮区夏花生品种推广种植;花育24、花育31、豫花9327、潍花8号、豫花9719、花育33和对照增减产不显著,还需进一步验定。  相似文献   

6.
试验结果表明,8个苦荞参试品种在环县荞麦生产区均能正常生长和成熟,其中定苦1号折合产量2506.7kg/hm2,较对照增产33.57%,居参试品种第1位;冀苦荞2号折合产量2306.7kg/hm2,较对照增产22.91%,居参试品种第2位;六荞2号折合产量2036.7kg/hm2,较对照增产8.53%,居参试品种第3位;冀苦荞1号折合产量2030.0kg/hm2,较对照增产8.17%,居参试品种第4位。这4个品种整体表现落粒性轻、抗倒伏、抗旱、抗病、产量高、抗逆性强,建议在环县苦荞主产区示范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7.
宜昌黑花生多点品种(系)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6年进行了花生(Arachis hypogaea L.)多点品种(系)比较试验,参试的3个品种(系)平均单产4 290 kg/hm~2。其中宜昌黑花生新品系全生育期114 d,植株直立状,主茎长58.1 cm,单株分枝数8.3个,单株结果枝数6.8个,平均单产4 664 kg/hm~2,比豫花22号增产35.5%,居第二位。室内考种单株产量为17.9 g,500 g荚果饱果重482.6 g、总仁重量324.9 g、饱仁重量304.5 g,单株结实荚果数18.5个、饱荚果数16.4个、秕荚果数2.1个、无发芽果和烂果。中花9号全生育期113 d,平均单产4 767 kg/hm~2,比豫花22号增产38.5%,平均单产居第一位。豫花22号全生育期105 d,平均单产为3 441 kg/hm~2。  相似文献   

8.
<正> 豫花4号(原郑7888)系河南省农科院经济作物研究所利用豫花一号作母本,南召不拖秧作父本,于1986年杂交选育而成的花生新品种。省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结果表明,该品种具有高产、优质、早熟、抗病等特点,是麦套夏播种植的良好接班品种。一、产量表现1987年该品种在全省区域预备试验中,籽仁亩产200公斤,比对照1徐州68—4增产16.3%,比同类型的对照2花28增产13.6%。1988—1989年省区域试验两年10点次平均亩产籽仁175公斤,比对照花28增产11.5%,10点次中,籽仁产量8处第1位,两处第2位。豫花4号1989年参加省生产试验,12  相似文献   

9.
耐旱花生品种筛选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伟  王斌  赵孝东  李新新  吕敬军 《安徽农业科学》2014,(26):8926-8927,8930
[目的]开展耐旱花生品种筛选试验,以筛选优质高产耐旱花生新品种,为其在临沂丘陵薄地花生种植区推广提供依据.[方法]参试花生品种共8个,分别为花育36号、开农49、山花9号、豫花9719、花育22、山花11号、临花5号、临花6号,以花育25为对照.[结果]参试品种中山花9号和花育36号表现较好.其中,山花9号生育期比对照晚1d,株高最矮,分枝数、结果枝数最少,饱果率最高,出米率也最高,子仁产量为3 457.5 kg/hm2,比对照增产10.6%,居第1位,抗旱性强,抗涝性中等,综合抗性好;花育36号生育期与对照相同,株高比较低,分枝数、结果枝数和对照差不多,子仁产量为3 295.5 kg/hm2,比对照增产5.4%,居第2位,抗旱性、抗涝性中等,综合表现好.[结论]山花9号、花育36号综合性状良好,生育期适宜,可作为临沂丘陵薄地花生种植区域耐旱品种进行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0.
黑龙港低平原地区直播春花生高产品种筛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品种引进是提高作物产量的重要方式之一,本研究通过两年大田品种比较试验对黑龙港低平原地区引进的9个春花生品种进行生态适应性研究。结果表明:相对于单株饱果数,荚果产量受百果重影响较大,而百果重与百仁重、主茎高、侧枝长、籽仁长极显著正相关,但与总分枝数极显著负相关(P0.01)。与当地种植品种‘冀花4号’相比,‘豫花25’、‘豫花9326’、‘豫花22’具有明显的增产优势,平均籽仁产量分别增加28.95%,17.91%,17.67%,且‘豫花9326’粗脂肪含量较高。综合分析,黑龙港低平原地区通过引进春花生品种‘豫花25’、‘豫花9326’具有较大的增产潜力。  相似文献   

11.
温麦19是温县农业科学研究所育成的半冬性高产稳产中熟大穗型小麦新品种。2002~2003年度参加河南省超高产冬水组区试,平均7 995 kg/hm2,比对照豫麦49号增产3.38%,居14个参试品种第3位。2003~2004年度参加省高肥冬水Ⅱ组区试,平均8 589 kg/hm2,比对照豫麦49号增产4.52%,居13个品种第2位;2003~2004年度参加省高肥冬水Ⅰ组生产试验,平均7 462.5 kg/hm2,比对照豫麦49号增产3.3%,居该组参试品种第4位。该品种穗层整齐,茎秆粗壮,抗倒性强,后期灌浆快,落黄好,籽大粒饱,千粒重高,产量三要素协调,丰产性好。高产栽培要注意适时播种,合理施肥灌水,及时防治病虫害。  相似文献   

12.
晚播冬小麦新品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晚播冬小麦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菏麦13产量7 675.0 kg/hm2,较对照(鲁麦15)增产9.18%,居参试品种第1位.032产量7 650.0 kg/hm2,较对照增产8.82%,居参试第2位.淄麦7号产量7 545.0 kg/hm2,较对照增产7.33%,居参试第3位.3品种均抗病、抗倒、抗干热风,熟相好,适宜在菏泽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3.
花育16(原名花选1号)是山东省花生研究所以8223为母本与鲁花10号杂交,并结合辐射处理育成的高产优质大花生新品种.1999年分别通过山东、河北两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该品种1996~1997年经山东省花生品种春播区试,2年19点次平均荚果产量3964.5公斤/公顷,籽仁产量2916.0公斤/公顷,分别比高产品种鲁花11增产11.36%和14.15%,居9个参试品种首位,是惟一的荚果和籽仁产量均比对照增产10%以上的品种.1998年生产试验,仍居参试品种之首.1997~1998年河北省花生区试,平均籽仁产量3123.0公斤/公顷,比对照冀油8号增产22.45%,居首位.1998年河北省生产试验,平均籽仁产量2878.8公斤/公顷,比对照冀油8号增产12.09%.1998年安徽省生产示范,荚果产量4689.0公斤/公顷,比对照鲁花9号增产14.3%.同年山东省莱西、海阳等地小面积公顷荚果产量达9000公斤以上.   花育16属普通型大花生品种.生育期130天.株型直立.株高40厘米.分枝数8.3条.叶色较绿.结果较集中.百果重210克,百仁重100克,出米率75%.抗旱耐涝性强.较抗根茎腐病和病毒病.适应性广.含油量52.89%,蛋白质29.66%,分别比鲁花11高1.80%和3.81%;比鲁花14高5.40%和3.15%.它是目前高产优质综合性状表现最突出的品种.  相似文献   

14.
1 品系来源 濮花10号系河南省濮阳农业科学研究所用濮阳513做母本,豫花二号做父本杂交选育而成。2 产量表现 该品系1989~1990年参加本所品比试验,其中1989年平均亩产荚果293.75kg,籽仁226.2kg,分别较对照豫花一号增产19.2%和25.8%;1990年平均亩产荚果261.5kg,籽仁183.5kg,分别较对照豫花一号增产18.06%和18.59%。 1991~1993年参加市多点麦套品比试验,三年七点次平均亩产荚果261.24kg,籽仁191.5kg,分别较对照豫花2号增产10.99%和10.69%,荚果、籽仁均居第一位。  相似文献   

15.
引进新品种是提高作物产量的重要手段之一,本研究通过2年(2015年和2017年)大田试验,比较了14个夏播花生品种在黑龙港低平原区的生态适应性和产量表现。结果表明:试验年份显著影响花生的经济和农艺性状。与‘冀花4号’(对照)相比,‘豫花9620’‘豫花25’‘远杂9102’‘豫花9326’‘远杂9847’‘远杂9307’和‘豫花9719’等多个品种均具有产量优势,其中‘豫花9719’表现最好。两年试验中‘豫花9719’的荚果产量和籽仁产量分别比对照高出43.1%~46.4%和59.1%~73.5%。此外,荚果产量与籽仁产量、出仁率及百果重等均显著相关,但与单株饱果数、主茎高及侧枝长等的相关性受试验年份的影响。综合来看,在黑龙港低平原区引进种植‘豫花9719’是提高该区域夏花生产量的有效途径,可为该区域花生产业发展及种植业结构调整提供高产花生品种资源。  相似文献   

16.
<正>濮花28号系河南省濮阳市农科院以濮9412为母本,鲁花14号为父本,经有性杂交、系统选育而成的花生新品种。具有高产、优质、抗病、适应性强等特性。2013年通过全国花生新品种鉴定。一、产量表现1.区域试验表现。2010年参加全国北方区大花生区试验,平均荚果产量4420.95千克/公顷、籽仁产量3269.85千克/公顷。荚果居30个参试品种第7位、籽仁居第4位。2011年参加全国北方区大花生区  相似文献   

17.
豫谷13是安阳市农科所1990年来选育审定的第8个谷子新品种,突出表现高产、优质、多抗.2005~2006年参加华北夏谷区域试验,平均产量4 794.6kg/hm2,较对照国审品种豫谷5号增产5.21%,居参试品种第二位;2006年参加生产示范试验,产量4 735.5kg/hm2,较对照豫谷5号增产9.76%,居参试品种第二位.豫谷13抗白发病、线虫病,生育期84天.  相似文献   

18.
高产大果花生新品种豫花9331及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豫花9331是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选育的高产大果花生新品种,2004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7年通过国家鉴定。一、特征特性(一)产量高豫花9331在河南省麦套花生区试中平均每667m2产量荚果300.61kg,比对照增产11.79%,产量居参试品种第1位;在河南省花生生产试验中,比  相似文献   

19.
花生新品种商研9807于2008年参加河南省麦套花生区域试验,平均荚果产量321.52kg/亩.平均籽仁产量213.78kg/亩,分别比对照豫花11号增产13.16%和9.29%:2009年续试,平均荚果产量338.6kg/亩,平均籽仁产量237.65kg/亩,分别比对照豫花15号增产8.35%和6.93%:2010年参加河南省麦套花生生产试验,荚果产量335.69kg/亩,籽仁产量233.90kg/亩,比对照豫花15号分别增产7.28%和6.05%。2011年5月该品种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商研9807在生产上应用,麦垄套种适宜密度为1.1万~1.2万穴/亩,中后期注意补充微肥.防治叶部病害。  相似文献   

20.
2012—2014年第四轮国家青稞品种区试合作点结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2 — 2014年第四轮国家青稞品种区试合作点试验结果表明,在9个参试品种(系)中,甘9828综合农艺性状表现优良,折合产量4 700 kg/hm2,居第1位;甘9619综合农艺性状表现较好,折合产量为4 600 kg/hm2,居第2位,以上2个品种(系)可在甘南州青稞种植区推广种植。09YN-04折合产量为4 300 kg/hm2,居第3位,可作为搭配品种在甘南州青稞种植区种植。其余品种(系)作为种质资源保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