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通过大树嫁接促进接穗提早开花是缩短林木育种周期的重要手段。研究以湿地松(Pinus elliottii)精选种子园 3 个无性系为中间砧木,湿地松、加勒比松(P. caribaea)3 个变种和他们的杂交子 代湿加松(P. elliottii×P. caribaea)共 10 个无性系大树的新梢为接穗,研究砧木无性系、砧木无性系分 株、接穗树种、接穗无性系及其交互作用对接穗成活率、开花性别及数量的影响。结果显示:嫁接 258 条接穗,共成活 240 条,砧木 AE19 对 5 个树种的接穗都表现出最好的亲和力;嫁接 10 个月后,成活接 穗中有 129 条接穗开花,64.3% 的穗条产生了雌球花,17.8% 产生了雄花序,17.8% 接穗产生了雌雄花; 砧木无性系、接穗无性系均对雌球花量、雄花序量有显著的影响,一些砧木无性系对某一性别花量促进 有倾向性;砧木无性系分株、接穗树种对雌球花量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核桃是较难嫁接成活的树种,其嫁接成活率低而不稳.影响核桃嫁接成活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 1 砧、穗亲和力对嫁接成活的影响嫁接亲和力,是砧木和接穗双方能够正常连接,并形成新的植株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以普通油茶作砧木和接穗进行大树嫁接换冠,研究不同嫁接条件对油茶接穗成活及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砧木年龄、嫁接时期、接穗保存时间对接穗成活有显著影响,断砧高度对接穗成活没有显著影响;砧木年龄、断砧高度、嫁接时期对接穗新梢长度有显著影响,接穗保存时间在接穗成活后对新梢长度没有显著影响。选择20 a砧木+25~50 cm断砧高度+6月上旬+采穗当天嫁接,最有利于提高油茶的嫁接成活率和新梢长度。  相似文献   

4.
思茅松无性系种子园花期观察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思茅松种子园16个无性系花期观察,结果表明:①球花在开放过程中有明显的外部形态特征和颜色变化,单个雄球花序和整个雄球花序簇开放是从基部至顶部;雌球花开放是由花顶部至基部开放,闭合时顺序相反。②不同无性系间雌雄球花期起止时间和持续时间存在一定的差异;多数无性系内散粉期与授粉期具有同步性,散粉期包含于授粉期内。③同一无性系内不同分株间花期同步性较好。④同一植株不同方位花期差异不明显,而不同层次雌球花有一定的差异,雄球花差异不大。  相似文献   

5.
水杉异砧嫁接中的内源激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实验分析了水杉异砧(杉木)嫁接砧木、接穗各器官(叶片,♀、♂球花等)及对照植株中的内源激素,探讨砧穗体激素间的相互协调变化,为研究异属间嫁接成功及促花结实机理奠定一些基础。  相似文献   

6.
矮化马尾松无性系二代种子园开花结实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马尾松无性系二代矮化种子园开花结实及生长性状进行研究,以达到科学精细化管理,进一步提高种子产量和品质目的。结果表明,55个无性系中偏雌球花无性系占43.64%,偏中型无性系占30.91%;64%的无性系提供80%以上雌球花、雄球花和球果产量,其中19个无性系贡献率达到50%以上;无性系间的雌球花量、雄球花量、球果产量、侧枝粗、抽梢长等指标均存在显著差异;球果产量与雌球花量和雄球花量存在极显著相关,雌球花量和雄球花量与成花枝条数、胸径、侧枝数、侧枝角度、冠幅大小密切相关,与抽梢长度无关,碗状型树型能够显著提高母株雌球花量、雄球花量和球果产量。  相似文献   

7.
正进行苗木嫁接,既可保持母本的优良特性,又可弥补苗木某些部位的缺陷、满足造型需要,还可大大缩短盆景的制作时间,因此被广泛采用。本文浅谈如何提高苗木嫁接成活率。选准嫁接季节嫁接季节因嫁接所用的接穗不同而异。枝接多在春季进行,一般以砧木树液开始流动时为最佳;芽接在整个苗木生长季节均可进行,以砧木皮层易剥离为最好。砧木和穗条的选择与处理选亲和力强的树种作砧木。砧木穗条的亲和力要强,这是嫁接成活的前提和基础。亲和力不  相似文献   

8.
进行花木嫁接 ,既可保持母本的优良特性 ,又可弥补盆景的某些部位的缺陷、满足造型需要 ,还可大大缩短盆景的制作时间 ,被行家里手广泛采用。但嫁接要求技术高 ,稍一不慎 ,嫁接不成活 ,不仅达不到目的 ,而且将原有的盆景弄坏。现将提高花木嫁接成活率的技术简介如下 :一、选准嫁接季节嫁接季节因嫁接所用接穗不同而异。枝接多在春季进行 ,一般以砧木树液开始流动时为最佳 ;芽接在整个花木生长季节均可进行 ,以砧木皮层易剥离为最好。二、搞好砧木和穗条的选择与处理1.选亲和力强的树种作砧木。砧木穗条的亲和力要强 ,这是嫁接成活的前提和基…  相似文献   

9.
以油茶大树作砧木、用良种茶花作接穗进行了嫁接生产大规格茶花的试验研究了不同嫁接条件对茶花接穗成活及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嫁接时间、接穗保存时间对接穗成活有显著影响,断砧高度对接穗成活没有显著影响;断砧高度、嫁接时间对接穗新梢长度有显著影响,接穗保存时间对新梢长度没有显著影响;选择5月下旬在采穗当天嫁接,能提高茶花的嫁接成活率和新梢长度。  相似文献   

10.
青檀(Pteroceltis tatarinowii)扦插成活率低,是其优良无性系苗木繁育的主要障碍。为加快青檀优良无性系的繁殖速度,2012—2014年,对选育的青檀优良无性系TX01进行了嫁接育苗试验。结果表明,利用穴盘和混合基质播种繁育青檀砧木,出苗率达到90.1%,移栽后生长快,当年末平均苗高79.6cm,平均地面直径0.57cm,全部达到嫁接要求。采用蜡封接穗切腹接的方法嫁接青檀良种TX01,嫁接成活率达到92.8%,年末平均苗高230.5cm,平均地面直径1.46cm,砧穗亲和力高,嫁接口愈合良好,苗木生长健壮、整齐。育苗成本1.29元/株,效益比1∶3.64。  相似文献   

11.
黄山松嫁接是快速营建黄山松无性系嫁接种子园的关键技术,黄山松嫩枝嫁接可提高成活率和保存率。但要取得好的成效,必须注意砧木和接穗的选择和保鲜,以及嫁接手的熟练程度,尤其应注意砧木的切口方向、切口高度、切口处砧木年龄、接穗的粗度、接穗的本质化程度、接穗的切面长度等各种因素对成活的影响,否则会降低保存率。  相似文献   

12.
苗木嫁接成活的影响因素有许多,其中主要是砧木和接穗的亲和力,砧木与接穗的质量,嫁接时的环境条件,以及嫁接技术的优劣等。为提高苗木嫁接成活率,现将其技术要领分述如下: 一、对由于砧穗自身的遗传差异而造成的先天不亲和或亲和力差,通常可采用二重接,选用  相似文献   

13.
对南方松类大部分遗传改良计划来说,改良的种子是由优树接穗嫁接建立的种子园产生的.但迄今为止,对优树选择和接穗的收集注意较多,而对嫁接所用的砧木类型则研究的不多.一个多世纪以来,选择砧木和中间砧已被用作提高果树早期产量和限制树形的大小(Sax 1958).Ahlgren(1962,1972)发现在某些北方松属树种中,砧木影响球花的产生和成活,有时还会影响生殖物候学.Holzer(1970)发现,瑞士五针松接穗嫁接在乔松和欧洲赤松上,其开花和生长均比嫁接在本砧、欧洲黑松、美国五针松上的好.Dyson(1975)观察到,展松嫁接在辐射松上通常会变矮,但开花时间与嫁接在本砧上相同.用短叶松和火炬松(Schmidtling 1969,1973)进行研究表明,砧木对接穗的生长和结实性均有影响.材料和方法在1969、1970和1973年分别进行了一些研究,以便确定不同树种和家系的砧木对火炬松接穗的成活、生长和结实性的影响.1969年,对3个火炬松无性系进行了嫁接,1970和1973年对2个不同无性系进行了嫁接.在3年的嫁接中,所用的火炬松砧木大部分是半同胞和全同胞的家系(见表1).同时,也用了湿地松砧木.其它还有短叶松、晚松、光松、弗吉尼亚松、刚松及日本赤松(见表1).  相似文献   

14.
通过嫁接对木麻黄的亲本进行矮化是开展木麻黄杂交育种的重要技术基础。为了研究木麻黄 不同亲缘间嫁接对嫁接亲和力和花诱导的影响,以木麻黄属的短枝木麻黄(Casuarina equisetifolia)为砧 木,分别以同种的短枝木麻黄,同属不同种的细枝木麻黄(C. cunninghamiana)、粗枝木麻黄(C. glauca) 和不同属的滨海木麻黄(Allocasuarina littoralis)为接穗,开展木麻黄不同亲缘关系间的嫁接研究,研究 种内、种间和属间嫁接对木麻黄嫁接亲和力和花诱导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木麻黄种内嫁接的亲和力 最高,无性系接穗嫁接成活率高达91.4%,实生苗接穗为87.0%;而种间嫁接的亲和力显著低于种内嫁 接,细枝木麻黄接穗和粗枝木麻黄接穗嫁接成活率分别为36.0% 和45.0%;属间的嫁接未发现有成活的 例子,其嫁接亲和力为0。在嫁接对接穗的花诱导方面,种内嫁接的无性系接穗次年开花率为74.2%,显 著高于种内嫁接的实生苗接穗(42.3%)和种间嫁接的细枝木麻黄(39.8%)和粗枝木麻黄(35.6%)。  相似文献   

15.
油松无性系雌雄球花量变异和稳定性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于1985~1995年在河南省卢氏县油松种子园连续观测了31个无性系的雌雄球花产量,结果表明,雌、雄球花量无性系间差异达极显著水平,两者无性系重复力在分析的6a中分别高于65.12%和86.49%。无性系雌、雄球花量与年度的互作效应亦达到极显著水平,其方差分量分别为12.03%和37.94%。由于雌、雄球花量存在大小年现象,无性系选择尚须在稳定性筛选的基础上进行。不同无性系雌、雄球花量年份稳定性差异大,所分析的31个无性系中,雌、雄球花量稳定的无性系各有20和22个,因此,选择花量大且稳定的无性系建园是可能的。此外,还就雌、雄球花量变异对球果中饱籽和空籽数及种子遗传组成的影响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黄檗种子园无性系花序伸长生长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雌、雄花序分别在6月10日和6月8日停止伸长生长,雌无性系间花序长度差异在6月3日达到显著水平并于次日达到极显著水平,而无性系间雄花序的长度差异开始发育时就达到极显著水平,无性系间雌花序伸长生长的同步性高于雄花序;雌无性系花序长度平均为9.41 cm,其中M9号无性系花序最长,为10.62 cm,雄无性系花序平均长度为9.83 cm,其中F4号无性系花序最长,为12.47 cm。树冠不同方向上着生的花序长度差异分别在5月29日和5月30日达到显著性水平;着生在树冠南侧的雌、雄无性系花序均最长,分别为10.88 cm和11.36 cm。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闽北2个不同世代杉木种子园无性系球花产量的分析,结果表明,(1)杉木2代、1代种子园建园无性系雌、雄球花产量在树冠内的水平分布均表现为由内至外依次递增的规律,不同方位的差异较小。(2)球花在树冠上的垂直分布具有较为明显的成层性,雌、雄球花分别主要着生在树冠的中上部及中下部,但球花成层性在无性系间差异明显,且雄球花较雌球花的成层性更为稳定。(3)无性系间雌、雄球花产量差异巨大,少数无性系球花产量的垄断现象明显,不同世代种子园无性系球花产量无显著差异。(4)2个不同世代种子园均存在严重偏雄的现象,无性系间雄、雌球花性别比差异较大,雌球花过少的无性系所占的比重太大,不利于种子园的丰产。(5)种子园雌、雄球花产量可作为种子园健康状况的良好诊断指标。(6)杉木无性系开花习性具有较生长性状更高的变异系数,为无性系的再选择提供了事实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在用材林高世代种子园建园材料选择时,最初重点考虑的是其速生性,而对优树的开花物候关注较少。在高世代种子园营建时,无性系的配置常根据其种源在大范围内考虑其开花物候的遗传因素,但即使是小范围内相同种源的无性系,其开花物候也不可能绝对同步。因此,了解种子园无性系的开花物候,可为种子园的集约经营、产量预测、种子遗传品质调控等提供依据。[方法]于2012—2013年,在桂阳县苗圃马尾松二代种子园Ⅰ大区、Ⅴ大区分别随机选取不同类型的无性系10个和25个,对其开花物候进行观测。[结果]表明:不同无性系的雌、雄球花花期起止日期和持续时间均有差异,但无性系间雌、雄球花花期值差异均未达显著水平,35个无性系总体雌、雄球花花期具有一定的同步性;35个无性系雌、雄球花的初花期基本同步,雌、雄球花的盛花期和末花期同步。株间花期差异相对于无性间要大,但雄球花花期较早的植株,其雌球花花期也较早,同一株建园亲本的雌、雄球花花期有一定的同步性。除雌球花的末花期与雄球花的初花期呈微弱负相关外,雌、雄球花的初花期、盛花期、末花期间均呈极显著或显著正相关。各花期的相关性呈现初花期和盛花期的相关盛花期和末花期的相关初花期和末花期的相关,雌球花初花期与雄球花初花期的相关系数最大。坡位对母树的花期有极显著影响,生长在不同坡位的植株,其雌、雄球花花期值差异明显,其大小均为上坡中坡下坡。坡位对花期影响最大的是雌球花的初花期,其次是雄球花的初花期、雌球花的盛花期、雄球花的盛花期,而对雌、雄球花的末花期影响最小。偏北产地无性系的花期相对较早,不同的无性系类型,其雄球花的盛花期和雌球花的初花期的差异显著;雄球花的初花期、末花期以及雌球花的盛花期和末花期差异均不显著。不同的年份,雌、雄球花花期的早晚差异很大,2012年最早初花期较2013年最早初花期早25 d。[结论]桂阳马尾松二代种子园35个无性系总体雌、雄球花花期具有较好的同步性;从开花物候方面考虑,该种子园建园材料选择较合理,对种子园种子产量和遗传品质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19.
华山松种子园无性系开花习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云南楚雄华山松种子园的无性系,其雌球花着生在树冠外围枝条,而雄球花主要着生在树冠的内膛枝条。在水平方向上,雌球花多着生在树冠南部,雄球花的分布比较均衡;在垂直方向上,雄球花基本分布在树冠的中下部,雌球花则分布在树冠的中上部。大多数无性系的雄球花散粉期比雌花可授期早2~4 d;不同无性系间的雌雄花期具有一定的同步性。各无性系间雌、雄球花数量存在极显著差异,且有明显的偏雌或偏雄特性。雄球花量与无性系生长性状间存在显著正相关,雌球花量与树体生长相关性不显著。  相似文献   

20.
杉木无性系间球花产量变异的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摘要 1989年春在黎平县东风林场对杉木优树收集区中45个无性系和种子园六大区第五小区16个无性系(共计183株母树)的雌、雄球花产量进行了调查。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不同于性系间在雌、雄球花产量上存在着极显著的差异,种子园中少量无性系雌、雄球花产量占垄断地位的现象明显;群体间与个体间在雌、雄球花产量上的差异大小顺序为:无性系内分株间>种源内无性系间>种源区内种源间>种源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