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几种植物源杀虫剂防治黑竹缘蝽效果分析   总被引:9,自引:8,他引:1  
黑竹缘蝽是绿竹等丛生竹笋期的主要害虫,为拓宽防治黑竹缘蝽新途径,制定高效、经济、环保的防治措施,研究了5种植物源杀虫剂对黑竹缘蝽若虫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选用1.3%苦参碱可溶液剂、0.5%藜芦碱可溶性液剂、4%鱼藤酮乳油、1.2%烟碱苦参碱乳油、1%苦皮藤素乳油,运用弥雾机喷雾防治黑竹缘蝽若虫,药剂原药用量均为1 200 mL/hm2,药后3 d防治效果均可达90%以上,达到了有效控灾的目的。这5种药剂可用于无公害防治黑竹缘蝽若虫,试验结果可为生产上制定黑竹缘蝽若虫防治措施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杉木球果主要害虫发生期与杉木球果生长期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杉木球果主要害虫发生期与杉木球果生长期(下同)的关系:杉木球果麦蛾在杉木球果的各个生长期都起危害作用,但在杉木球果直径达2.5cm左右时危害最严重;长角岗缘蝽在杉木球果直径达到2.5cm左右至种子达到生理成熟期间危害严重;杉木扁长蝽在杉木球果的各个生长期都起危害作用,在成熟的球果中能剥到大量的杉木扁长蝽若虫。  相似文献   

3.
2016年在福建省沙县选用4种植物源杀虫剂,对毛竹林下套种的多花黄精上的豆芫菁成虫进行室内毒力测定、野外防治试验。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5%桉油精可溶液剂、4%鱼藤酮乳油、1.2%烟碱·苦参碱乳油、1%苦参碱可溶液剂对豆芫菁成虫的LC50分别为3.9、1.32、0.583、0.279 mg·L~(-1),4种植物源杀虫剂对豆芫菁成虫均有毒性,以1%苦参碱可溶液剂对豆芫菁成虫毒性最强。野外防治试验结果表明:用药3 d后,4种药剂防治效果均可达90%以上,其中2种苦参碱类药剂防治效果最佳使用倍数均为1500倍;5%桉油精可溶液剂林间防治最佳使用倍数为1000倍;4%鱼藤酮乳油林间防治最佳使用倍数为1200倍。供试的4种药剂均可以作为防治豆芫菁成虫的无公害药剂。  相似文献   

4.
杉木扁长蝽 Sinorsillus piliferus Usinger的防治以树干锥孔施 40 %氧化乐果乳油或 5 0 %甲胺磷乳油最好 ,防治效果达 90 %以上 ,防治成本最低且不污染环境。  相似文献   

5.
应用7种杀虫剂对柳尖胸沫蝉(Aphrophora costalis Matsumura)若虫进行室内毒力测定,5种杀虫剂开展田间防治试验,结果表明:供试杀虫剂对柳尖胸沫蝉的毒力大小依次为:4.5%联菊·啶虫咪微乳剂3%高氯·吡虫啉乳油1%苦参碱可溶性液剂1.8%阿维菌素乳油10%阿维·毒死蜱乳油25%高氯杀虫单水乳剂4%甲维·氟铃脲微乳剂。在田间防治柳尖胸沫蝉若虫时,施药24 h后,4.5%联菊·啶虫咪微乳剂、1%苦参碱可溶性液剂0.05%药液和3%高氯·吡虫啉乳油0.033%药液防治效果均达91%以上。  相似文献   

6.
1988~1990年,在福建省洋口林场等地对杉木种子园害虫进行了调查。初步查明在杉木种子园中的常见害虫有26种,隶属于7目20科,其中对杉木结实影响较大的害虫有杉木球果麦蛾、杉木扁长蝽和杉梢小卷蛾等3种,杉木球果麦蛾属我国新记录种,其在各地的平均球果虫害率为13.6%(1.8%~43.1%)。本文报道了它们的生物学特性及其为害情况。  相似文献   

7.
2013—2015年,对韶关市曲江区小坑林场和乐昌市龙山林场的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种子园果实害虫进行了调查,初步查明,对杉木球果危害较大的害虫主要有杉木球果织蛾(Macrobathra flavidus)、杉木球果麦蛾(Dichomeris bimaculatus)、球果螟(Dirryctria sp.)、小绿叶蝉(Jacobiasca formosana)、乌毛盲蝽(Cheilocapsus sp.),其中小绿叶蝉和乌毛盲蝽为首次危害杉木球果记录。球果受害率在3—10月呈递增趋势,龙山林场球果9月、10月受害率分别为38.6%和37.4%,小坑林场分别为32.1%和35.7%。5%氯虫苯甲酰胺SC、40%氯虫·噻虫嗪AS、22%噻虫·高氯氟SC、8 000 IU/m L苏云金杆菌SC、25%灭幼脲III号SC第2次药后15 d的防治效果均达到60%以上,均为防治杉木球果害虫的有效药剂,以氯虫苯甲酰胺94.9%的总体防效最好,建议在生产中交替使用这5种杀虫剂。  相似文献   

8.
根据杉木球果的死亡特征归纳出9个致死因子即失踪、机械损伤、杉木球果麦蛾为害、长角岗缘蝽为害、杉木扁长蝽为害、其它虫害、病害、败育、其它死亡因子,并总结出杉木球果死亡因子的判断步骤。  相似文献   

9.
6种植物源农药防治波纹杂毛虫林间药效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明确6种植物源农药防治波纹杂毛虫的最佳林间配比度和用药量,掌握低空施药技术,在福建省沙县马尾松林建立试验区,开展林间喷雾和喷烟防治试验。结果表明:6种农药的林间喷雾,药后4 d,防治效果均超过90%;最佳林间配比度为:1.3%苦参碱可溶液剂和1.2%烟碱·苦参碱乳油均为1300倍液;1%苦参·藜芦碱可溶液、4%鱼藤酮乳油和0.6%印楝素乳油均为1000倍液,0.5%藜芦碱可溶液为800倍液。2种农药喷烟后3 d,防治效果均超过90%,1.3%苦参碱可溶液和1.2%烟碱·苦参碱乳油与烟雾剂最佳配比度均为1∶9。参试的6种植物源农药可广泛应用于防治波纹杂毛虫幼虫。  相似文献   

10.
应用7种杀虫剂对落叶松球蚜若虫进行室内毒力测定、5种杀虫剂开展田间防治试验,结果表明:供试杀虫剂对落叶松球蚜的毒力大小依次为:0.5%藜芦碱可溶性液剂>1%苦参碱可溶性液剂>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10%联苯菊酯乳油>1.8%阿维菌素乳油>20%马拉·高氯氟乳油>4%甲维·氟铃脲微乳剂。在田间防治球蚜若虫时,施药48h后,10%联苯菊酯乳油0.025%药液、1%苦参碱可溶性液剂0.033%药液和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0.050%药液防治效果均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11.
为明确1.3%苦参碱可溶液和1.2%烟碱·苦参碱乳油喷烟防治松丽毒蛾幼虫的林间最佳配比和用药量,在三明市三元区岩前镇、莘口镇的马尾松林建立试验区开展林间防治试验。结果表明:药后3 d,施用2种药剂的松丽毒蛾幼虫死亡率达85.6%以上,1.3%苦参碱可溶液和1.2%烟碱·苦参碱乳油2种药剂与烟雾剂最佳配比均为V(药剂)︰V(烟雾剂)=1︰9,林间最佳用药量分别为750 mL/hm^(2)和600 mL/hm^(2)。2种植物源药剂喷烟防治松丽毒蛾幼虫均有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2.
影响杉木种子园良种产量的主要害虫及综合治理对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在福建省洋口林场杉木种子园中常见的害虫有26种,隶属7目20科。其中杉木球果麦蛾、杉木扁长蝽和杉梢小卷蛾是影响良种产量的主要害虫。杉木球果麦蛾是中国新记录种,以幼虫危害球果的苞鳞、果轴及种子,使球果变色、干枯。杉木扁长蝽的危害及炭疽菌和散斑壳菌的侵染导致球果变色。10月受害果率达37.2%。测定结果表明,球果虫害及变色明显影响每百球果的鲜果重、种子重、千粒重及出籽率(平均下降26.9%—73.7%),但对种子的发芽率及涩籽率无显著影响,并提出以摘尽球果为主的综合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13.
杉木球果扁长蝽(Sinorsillus piliferus Vsinger.)属于半翅目,长蝽科。是危害杉木球果、种子的重要害虫。过去国内未见报导,1980年3月,我们在县大岙里苗圃的杉树球果上,采集到此虫标本,寄请南开大学生物系郑乐怡教授协助鉴定。该虫在我国南方杉木产区危害比较普遍,分布范围比较广泛。在浙江,仙居、黄岩、天台等县都有危害  相似文献   

14.
福建省杉木种子园球果种子害虫调查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2—1993年对福建省7个良种基地进行杉木种子园种实害虫调查。结果表明,杉木球果麦蛾及杉木扁长蝽是危害杉木球果的主要害虫;平均变色、虫害果率分别为27.7%、46.7%。  相似文献   

15.
云南云杉长足大蚜毒力测定及田间药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7种杀虫剂对云南云杉长足大蚜若虫进行室内毒力测定,5种杀虫剂开展田间防治试验,结果表明:供试杀虫剂对云南云杉长足大蚜的毒力大小依次为:0.5%藜芦碱可溶性液剂>1%苦参碱可溶性液剂>4.5%联菊·啶虫脒乳油>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10%阿维·毒死蜱乳油>4%甲维.氟铃脲微乳剂>30%吡虫啉·噻嗪酮乳油。在田间防治若蚜时,施药24h后,0.5%藜芦碱可溶性液剂0.025%药液、1%苦参碱可溶性液剂0.033%药液和4.5%联菊·啶虫脒乳油0.017%药液防治效果均达95%以上。  相似文献   

16.
杉木扁长蝽发生规律与防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杉木扁长蝽发生规律与防治研究邱星牯,赖青青(信丰县林木良种场科技办341600)关键词:杉木扁长蝽,形态特征,生活习性,防治杉木扁长蝽(SinorsilluspiliferusUsinger)是我场杉木种子园的主要害虫,专危害种实和嫩稍。我场在地区森...  相似文献   

17.
以远东龟铁甲Cassidispa relicta成虫为研究对象,通过林间试验,比较5%吡虫啉乳油(EC)、1%苦参碱可溶液剂(SL)、8%氯氰菊酯悬浮剂(SC)、2%噻虫啉SC对远东龟铁甲的防治效果,筛选内蒙古大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防治远东龟铁甲的最佳药剂;探讨1.2%烟碱·苦参碱烟剂(FU)喷烟防治远东龟铁甲的最佳距离。结果表明:稀释3 000倍的5%吡虫啉EC、稀释4 000倍1%苦参碱SL和稀释500倍的8%氯氰菊酯SC,防治效果均较好,施药7 d后死亡率可达100%;施用稀释1 500倍的5%吡虫啉EC、稀释1 000倍的1%苦参碱SL或稀释500倍的8%氯氰菊酯SC可快速压低虫口密度,施药3d后,校正死亡率超过90%。当应用1.2%烟碱·苦参碱FU 12 h后,在15 m范围内,对远东龟铁甲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在5 m范围内,远东龟铁甲成虫的死亡率最大。建议选用5%吡虫啉EC、1%苦参碱SL或8%氯氰菊酯SC喷雾,配合1.2%烟碱·苦参碱FU在15 m范围内喷烟防治。  相似文献   

18.
选用不同浓度的5%尼索朗乳油、2%阿维菌素乳油、48%噻虫啉悬浮剂对2-3龄悬铃木方翅网蝽若虫进行室内药剂喷洒试验。试验结果表明:48%噻虫啉悬浮剂5000倍液、5%尼索朗乳油2000倍液、2%阿维菌素乳油2000倍液施用7d后,防治效果均达95%以上,考虑到防治成本和环境安全因素,选用48%噻虫啉悬浮剂5000倍液、5%尼索朗乳油2000倍液防治悬铃木方翅网蝽。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植物源农药及浓度对松丽毒蛾的林间防治效果,于2019年在福建省沙县官庄国有林场的马尾松林分设立试验区,选用0. 6%印楝素乳油等5种植物源农药开展林间喷雾防治松丽毒蛾幼虫试验。结果表明:药后4 d,5种药剂对松丽毒蛾幼虫表现出较好的杀虫效果,0. 6%印楝素乳油、4%鱼藤酮乳油、1%苦参·藜芦碱可溶液、1. 3%苦参碱可溶液和1. 2%烟碱·苦参碱乳油对幼虫的平均死亡率依次为91. 1%、91. 3%、91. 7%、92. 0%和92. 6%,其最适浓度分别为0. 6%印楝素乳油和4%鱼藤酮乳油1000倍液,1%苦参·藜芦碱可溶液1100倍液,1. 2%烟碱·苦参碱乳油和1. 3%苦参碱可溶液1300倍液,在生产防治上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应用菊酯油烟剂喷烟防治杉木种子园害虫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3-1994年在洋口林场应用3Y-25型脉冲式烟雾机喷施0.05%溴氰菊酯油烟剂防治杉木种子园害虫的试验。结果表明:菊酯油烟剂喷烟可同时防治杉木球果麦蛾、杉木蝙长蝽及杉梢小卷蛾的成虫和幼虫。二次处理区球果虫害率比对照下降45.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