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微量元素硼、锌对马铃薯农艺性状、产量、品质、叶绿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微量元素硼、锌可以明显提高马铃薯株高、单株结薯数、大中薯、单株产量、产量、淀粉含量、蛋白质含量和各生育期叶片的叶绿素含量,降低单株小薯数.推荐施肥+锌处理下,株高明显高于其它处理;推荐施肥+硼+锌处理下,单株结薯数、大中薯、小薯、单株产量、产量均明显高于其他处理.推荐施肥+硼+锌处理下,马铃薯产量达到最大值,为44188.75 kg/hm2;淀粉和蛋白含量达到最大值,分别为16.12%和3.14 mg/g.同一生育期叶绿素含量大小为:空白对照<推荐施肥<推荐施肥+锌<推荐施肥+硼<推荐施肥+硼+锌.  相似文献   

2.
不同基质与施肥配方对生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为提高生菜的产量和品质,采用2种基质,7种不同的施肥配方对生菜进行盆栽试验。结果表明:混合基质栽培的生菜,其产量,V-C,干物质、蛋白质含量比对应的无机基质栽培的高,硝酸盐含量降低,但粗纤维含量升高;同一基质栽培的生菜以有机肥+化肥的处理产量较高,品质较好,V-C、蛋白质含量增加,硝酸盐、粗纤维含量下降,单施有机肥的生菜品质虽好,但单株产量过低,施完全营养液的产量虽高,但品质差,尤其是硝酸盐累积严重;无机基质栽培生菜的有机肥+化肥处理中硝酸盐含量与产量、蛋白质与硝酸盐含量间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3.
化肥和有机肥配施对青菜产量、品质和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找出青菜的最佳施肥方式,达到提高青菜产量和品质的目的,以青菜为材料,研究了化肥和有机肥配施对其产量、品质和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有机肥施用比例的提高,青菜产量呈递减趋势,可见有机肥施用比例的增加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青菜产量,但各处理间产量差异不显著。增加有机肥的配比,可促进青菜中V c、可溶性糖含量的增加、硝酸盐含量降低。蛋白质含量在全化肥和7 5%有机肥处理下也较高,但各处理间差异不明显。各有机肥处理的硝酸还原酶活性明显高于纯化肥处理,且1 0 0%有机肥处理的酶活性最高,这与青菜中硝酸盐含量呈现负相关性。综合青菜的硝酸盐含量、产量以及各项营养品质,在本试验条件下,最佳施肥方式为有机肥787.5 kg/hm2+化肥59.625 kg/hm2。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播种期、播种量、有机肥施用量、有机肥化肥处理对黑小麦产量及品质的影响。[方法]以黑小麦漯珍1号为材料,用不同水平的播种期、播种量、有机肥施用量、有机肥和无机肥量处理考察农艺性状;采用近红外谷物品质分析仪测定品质性状。[结果]当栽培因子为播期时,处理间株高、理论产值、实际产量、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稳定时间、硬度、沉降值差异显著。当栽培因子为播种量时,处理间穗数、穗长、退化小穗数、理论产值、实际产量、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吸水率、容重、稳定时间、沉降值、出粉率差异显著。当栽培因子为有机肥施用量时,处理间穗数、小穗数、穗长、千粒重、理论产值、实际产量、沉降值差异显著。当栽培因子为有机、化肥时,处理间株高、穗数、穗长、千粒重、退化小穗数、理论产值、实际产量、沉降值、出粉率差异显著。[结论]播种期、播种量、有机肥施用量、有机肥化肥处理对黑小麦漯珍1号产量及品质影响显著,以11月12日播种、播种量300 kg/hm2、有机肥施用7 500 kg/hm2时产量最高,11月22日播种时蛋白质、湿面筋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   

5.
不同播种期对水飞蓟植株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4月29日、5月9日、5月19日、5月29日4个播种期水飞蓟植株生长期和种子成熟后各项生理指标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1)4月29日播种的植株株高、叶长、叶宽、叶片数等生长指标优于其他3个播种期,长势随播种时间推迟呈下降趋势,表明5月前播种的植株生长比较旺盛。(2)随着播种期的推迟,植株叶绿体色素的含量、单株产量、种子千粒重、净度、发芽率均下降,而丙二醛含量增高。(3)4月29日左右为水飞蓟适宜播种期。  相似文献   

6.
【目的】筛选天祝县高海拔冷凉区娃娃菜适宜播种时期.【方法】采用大田试验,选择两个不同海拔高度试验地点(岔口驿村和金强驿村),设置6个播种时期,依次为4月25日、5月2日、5月9日、5月16日、5月23日、5月30日进行播种,研究了不同播期对娃娃菜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两个不同海拔试验地娃娃菜在6个播种期内均可正常生长,全生育期天数随播期的延迟逐渐缩短;中、晚播处理下的株高要高于早播处理;在整个生育期中根长和长幅表现为:中播处理优于晚播处理与早播处理;随着播期的延迟,两地产量呈先增后减的趋势,分别在T_3,T_4处理达到最大值,为96.95,96.62t/hm~2;VC含量分别为T_3,T_4达到最大值,为3.54,3.58mg/g;硝酸盐含量都是T_4处理为最小值,分别为209.32,247.69mg/kg.【结论】综合产量品质,岔口驿村和金强驿村最佳播种时间分别为5月2日和5月9日.  相似文献   

7.
淮南黄心乌系列品种的选育与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过多年单株自交、分离、筛选和系统选育,培育出了淮南黄心乌1号、黄心乌3号和黄心乌6号系列品种,单株重量0.43~0.46kg,产量45~52.5t/hm2.已推广到湖北、江苏、山东、河南、浙江、重庆、贵州等全国十几个省、市地区,累计推广面积达10.5万hm2.  相似文献   

8.
播种期和摘心处理对波斯菊种子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5个播种期、3种摘心方式的试验设计,研究播种期和摘心方式对明红波斯菊种子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播种期的延迟,日照时间减少,温度降低,从播种到开花的时间缩短,从播种到种子收获的时间延长.摘心处理能显著提高种子产量.波斯菊种子的产量和品质以7月10日播种、2次摘心处理为最佳:发芽率88.3%,千粒重6.68 g,单株种子产量19.81 g.  相似文献   

9.
以低产槟榔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施肥处理对槟榔叶片营养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肥显著提高了叶片N、P、K的含量,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叶片Cu、Zn的含量,但降低了叶片Fe、Mn的含量;施肥显著提高了槟榔的单株年产量,以有机肥+化肥处理获得的年产量最高,为10.17 kg/株。  相似文献   

10.
采用裂区试验设计,研究有机肥和磷肥配施对北方旱地甘蓝型冬油菜苗期叶片、根系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试验设主处理为不施有机肥(M0)和施有机肥处理(M),副处理4个磷肥施用量(P2O5)分别为0、75、150、225 kg/hm2.结果表明,适当的有机肥和磷肥配施可促进冬油菜的生长,改善经济性状,增加产量,有机肥和磷肥配施效果明显,在MP2O5150处理时效果最佳,叶片数、叶干重、主根长、主根颈直径、根干重分别比对照处理M0P2O50增加了6.00片、7.44 g、19.56 cm、0.75 cm和1.91 g;株高、主花序有效角果数、单株有效角果数、角粒数和单株产量分别比对照处理M0P2O50增幅46.91%、18.19%、28.73%、9.63%和72.22%,产量为3613.11 kg/hm2,较对照增收1257.15 kg/hm2,增幅53.36%,增产差异非常显著.施用有机肥对旱地冬油菜籽粒品质影响不明显,但施磷肥可提高含油量和芥酸含量,降低硫甙、蛋白质和油酸的含量,MP2O5150处理时含油量最高为45.36%,比对照处理高2.59%,芥酸含量为36.36%,比对照处理高2.1%,硫甙含量99.13 kg/hm2,蛋白质含量21.88%.  相似文献   

11.
通过番茄基质栽培试验,研究营养液浓度和灌溉下限对番茄光合、品质、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同营养液浓度条件下,随灌溉下限的上升,番茄叶片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叶片气孔导度、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单株产量在一定范围内呈明显的上升趋势,叶片胞间CO_2浓度、果实番茄红素含量、维生素C含量、可溶性糖含量、硝酸盐含量、灌溉水分利用效率呈下降趋势;相同灌溉下限条件下,随营养液浓度的增加,番茄叶片净光合速率、果实硝酸盐含量、单株产量、灌溉水分利用效率多呈增加趋势,叶片胞间CO_2浓度基本呈减小趋势,果实番茄红素含量、维生素C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多呈先增加后减小趋势;KNO_3、NH_4H_2PO_4、Ca(NO_3)_2·4H_2O、Mg SO_4·7H_2O使用浓度分别为318、127、401、288 mg/L、灌溉下限为田间持水量的70%为最佳营养液浓度和灌溉下限组合,此时番茄单株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分别为2.198 kg、26.32 kg/m~3。  相似文献   

12.
以百农207为试验材料,在氮磷钾用量一致的基础上,研究有机肥和无机化肥配施比例对冬小麦产量、土壤有机质和养分含量、氮素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纯无机化肥和有机肥无机肥配施均能提高土壤有机质和养分含量,与对照相比,纯无机化肥处理土壤耕层有机质含量增加10.83%,有机肥无机肥配施增加11.81%~26.97%,土壤有效磷与速效钾含量变化趋势与有机质含量变化趋势基本一致.有机肥无机肥配施小麦产量比不施肥的增产幅度为35.91%~46.58%,比常规施肥增产幅度为5.85%~14.16%,其中以有机肥氮替代60%无机肥氮(60%OM)处理产量最高,年产量达8 434 kg/hm2,40%OM处理次之.相对于常规施肥处理较高的氮肥利用率(36.13%),40%OM和60%OM处理氮肥利用率分别高达46.64%、47.88%,高于常规施肥处理,氮素表观损失量分别为70.31、59.70 kg/hm2,低于常规施肥处理(126.18kg/hm2).说明在等氮量条件下,以40%和60%有机肥氮替代无机肥氮不但提高土壤有机质和养分含量、作物产量和氮肥利用率,还可以降低氮素表观损失量,获得较高的经济和环境效益.因此,有机肥替代部分无机化肥是河南省砂姜黑土区冬小麦的推荐施肥措施.  相似文献   

13.
采用立架式苗床基质栽培方式,研究了不同尿素施用量和施用时间对青菜生长、产量以及硝酸盐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生长前期施1.5%浓度尿素溶液的青菜叶片数、叶长、叶宽和单株鲜重明显高于施1%浓度尿素溶液的处理,并且前期施肥的青菜生长情况好于后期施肥的处理.施肥晚和施肥浓度高的青菜硝酸盐含量高.  相似文献   

14.
两种有机肥对荒漠温室番茄光合特性与产量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探究荒漠温室番茄产量最高与品质最佳时的有机肥最适用量指标,明确对温室番茄光合特性与产量品质的影响,为番茄高产优质化生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设置以常用施化肥量为对照(CK),单施有机肥料Ⅰ(A_1)、单施有机肥料Ⅱ(A_2)、有机肥Ⅰ和有机肥Ⅱ的配方施肥(A_3)、处理A_4和A_5为有机肥Ⅰ和有机肥Ⅱ混配,分别上浮10%与20%.【结果】A_3处理的株高、茎粗、单株结果数和单株产量等性状表现上优于其他处理,与CK相比分别高出8.9%、27.08%、12.66%和33.03%;果实的可溶性糖、可溶性固形物、VC、番茄红素和可溶蛋白含量也高于其他处理,与CK相比,分别增加了18.71%、11.52%、42.92%、36.99%和47.59%,果实中硝酸盐含量最低,与CK相比降低了43.58%;同时番茄叶片在结果前期、中期和末期的F_o(初始荧光)、F_v(可变荧光)、F_v/F_m(最大量子产额)和F_v/F_o(叶片PSⅡ潜在活性)值也高于其他处理.【结论】采用有机肥Ⅰ和有机肥Ⅱ的配方施肥下的A_3处理,番茄的产量与品质最高,同时其叶片在结果前期、中期和末期的F_o、F_v、F_v/F_m和F_v/F_o值保持较高的水平.  相似文献   

15.
李海云  王厚熹  董秀霞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4):11501-11501
[目的]探讨生物菌肥对黄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方法]以黄瓜品种新泰密刺为试材,田间试验共设5个施肥处理,分别施用“德玺”牌生物菌肥0、150、300、450、600kg/hm^2,随机区组排列。选取生长一致的植株测定黄瓜单瓜重、单株产量以及黄瓜果实中的可溶性糖,硝酸盐,Vc和叶片的叶绿素含量等果实品质指标,研究生物菌肥对黄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黄瓜单瓜重及单株产量随生物菌肥施用量的增加而增加,黄瓜果实可溶性糖、Vc和叶片叶绿素含量随生物菌肥施用量的增加而升高,硝酸盐含量呈下降趋势。[结论]生物菌肥能增加黄瓜产量,提高果实可溶性糖、Vc和叶片叶绿素含量,降低硝酸盐含量,其施用量以不超过450kg/hm^2为宜。  相似文献   

16.
试验研究了不同施肥方案对辣木营养生长和抗氧化效果的影响,共设4个处理,分别为单施有机肥、单施化肥、50%有机肥和50%化肥配施、不施任何肥料。结果表明,50%有机肥和50%化肥配施处理的辣木,株高(56.35 cm)、茎围(7.57 mm)、叶片数(375.00片)、分枝数(18.33条)、干物质产量(1 101.75 kg/hm~2)、碳水化合物含量(312.95 mg/g)、酚类化合物含量(17.53 mg/g)和黄酮类化合物含量(2.118 mg/g)均最高,且抗氧化活性也最高,对DPPH和ABTS表现出最佳的清除能力;单施化肥的辣木,粗蛋白含量(9.99 mg/g)最高。综合表明,50%有机肥和50%化肥配施处理可以有效促进辣木的营养生长、提高有效成分含量和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17.
通过裂区试验设计对桐庐县免耕直播油菜播种期和密度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0月15日和10月25日播种的处理都取得较高产量,11月5日播种的处理未能取得理想产量。主要产量性状单株分枝数、单株有效角果数、每角粒数和千粒重随播种期的推迟而减少;单株有效角果数、每角粒数随密度增加而减少,千粒重受密度影响不明显,株高、单株一次分枝随播种期的推迟而降低。早播条件下低密度更能发挥增产潜力,迟播条件下应增加播种密度、加大群体数量来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18.
以湖州地方白菜品种绣花锦的两种类型白种和黄种为材料,通过播种期试验研究了绣花锦的生育特点。结果表明,在9月10日至11月10日,随着播种期的推迟,播种至现蕾、抽薹、始花时间以及始花至终花时间逐渐缩短,植株现蕾时的株高、叶片数逐渐降低。绣花锦单株种子产量构成因素在两种绣花锦类型之间存在明显差异,且播种期对单株种子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有明显影响,其中白种绣花锦平均种子千粒重0.94 g,种子生产适宜的播种期在9月10日前后,黄种绣花锦平均种子千粒重1.27 g,种子生产适宜的播种期为9月10日至10月10日。  相似文献   

19.
分析了甘蔗品种柳城05/136在传统施肥、一次性施肥和有机肥+复合肥+活力素3种施肥方式下的农艺性状、生理指标、产量和品质。结果表明,柳城05/136传统施肥下各项生理指标、品质都较其他2种施肥方式稳定,蔗糖分>15%;一次性施肥出苗率、蔗糖分均最低,但成茎率、甘蔗产量最高,单位面积含糖量和经济效益较高;有机肥+复合肥+活力素施肥方式的苗期出苗情况最好,有效茎数较多,叶绿素含量高于其他处理,产量和含糖量均处于中间水平。不同施肥处理下各生长期叶片全P含量差别不大,说明施肥处理对叶片P含量影响不大;叶片K含量在8-10月间基本呈上升趋势,说明活力素活化了有机肥和复合肥的有效养分并促进其释放。  相似文献   

20.
《山西农业科学》2017,(2):234-236
以晋荞麦6号为研究对象,在等氮等磷量条件下,研究了不同施肥方案对苦荞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产量以有机肥和化肥各半量处理最高,达3 866.7 kg/hm~2,比对照增产39.5%;有机肥处理下苦荞麦的蛋白质含量、总黄酮含量最多。通过灰色关联分析表明,苦荞麦农艺性状中单株粒质量对产量的影响最大,其次是单株粒数和千粒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