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全方位、多角度、宽领域的系统工程,专业课教学具有专业教育功能和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它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相辅相成,交融互动。专业课教学中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应该坚持契合性、适度性、渗透性三个原则。高校应在此原则基础上充分挖掘专业课教学、专业实践过程和专业课教师等方面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打通专业知识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知识通道和逻辑关系,实现"专业课"与"思想课"的交融互动,从而不断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2.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不仅要落实在课堂、融入到校内活动中,还应走出校园,深入网络,实现课内与课外结合,校内与校外互动,网上与网下互补。以此为着力点,提出集课堂实践教学、校园实践教学、社会实践教学、网络实践教学为一体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3.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15):296-298
高等农业院校"概论"课实践教学是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而创新实践教学模式是提高高等农业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和效果的有效方式。从"概论"课程实践教学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实践教学研究内容中的目标、内容、方式、基地建设、评价机制等几个方面进行阐述,从而构建"概论"课实践教学体系,为提升高等农业院校"概论"课的创新性与实效性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如何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在高校课堂教学的实际效果,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必须研究和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从学校、教师、学生三方共同参与教学改革,构筑全方位的空间教学体系,实现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互动,从而切实提升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  相似文献   

5.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强化大学生思想引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主阵地,不断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亲和力,是保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提升思政课教育实效性的重要途径。本文从理论之维、主体之维、实践之维三个角度探索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亲和力的策略,通过加强教学内容的说服力、感染力、吸引力,坚持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充分发挥教师对思政课教学的主导作用,对课程思政的支撑作用,满足学生主体需求以及创新教学方法,把握思政课教学发展规律,将学科专业特色融入思政课程,增加课程的生命力,提升高校思政课亲和力,为满足学生知识需求,增强教学实效性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6.
在社会不断发展过程中,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成为了教学改革新要求,身处在这种环境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也面临着较多的挑战与机遇,而社会实践教学模式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实践与应用也成为了一种较为有效的教学手段,十分满足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改革需求,能够有效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实践教学的有效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与提升,而本文也是就社会实践教学模式实践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7.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具有独特性,在教师指导下采取开放性的多边的互动形式进行。在实践教学的过程中,教师的作用十分重要。教师在实践教学中要把握好角色定位,做好实践教学的策划者、指导者和评价者。  相似文献   

8.
混合式教学是一种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应用到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能够实现多个教学资源在空间上的互补功能,促进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塑造的有机统一。构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混合式教学模式,要着重打造"课堂教学"、"网络教学"、"实践教学"与"文化教学"互动合力作用,即推进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的改革、"网络教学"的升级、"实践教学"的创新和"文化教学"的开拓,实现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任务和目标。  相似文献   

9.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难点之一。"05"新方案实施以来,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华南农业大学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作为校园文化的主旋律,形成了具有本校特色的以学生社团为载体的"四位一体"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实现了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理论与实践、教师与学生互动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10.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身份特殊,情感素质应成为他们教学中必备的基本素质。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情感素质的有效表达与提升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价值。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教学中情感素质的有效表具体表现为对大学生人格的尊重、对大学生发自内心的关怀、对大学生学习的合理期望和对大学生情绪的感染等方面。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情感素质的提升应从两方面着手:一是立足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自身,挖掘教师素质中的情感素养;二是在教学实践中培育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情感素质。  相似文献   

11.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全员实践教学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重要性日益得到重视,但在具体开展的过程中也存在着有名无实、投入不足、组织不力、不够系统、缺乏保障等一系列问题。究其原因,最根本的还在于没有建立起实践教学的保障机制。因此,建立和完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全员实践教学的保障机制,按照独立自主、多样化、自由实践和以思想政治教育为主的原则,加强实践教学的有效性就成为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2.
孟杰 《河南农业》2014,(20):49-51
形势与政策课程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对大学生进行形势政策教育的主要渠道,授课效果直接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具体落实。阐释了该课程教学目的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阐明了教学的原则与要求、明确了教学的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了教学改革创新的思路与途径,以期提升形势与政策课程授课效果,充分发挥该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相似文献   

13.
正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大学生的必修课程,通过教学改革可以让思想政治理论课成为大学生真心喜欢、终身受益的课程。在募课日益发展的背景下,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需要与募课相结合,运用网络资源和技术手段,开展基于募课的翻转课程改革,基于微格教学的课堂改革,最终达到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目标。1传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式传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设置来源于《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  相似文献   

14.
厘清实践教学内涵,这是明确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性质,确定实践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学原则,以及有效实施实践教学的理论前提和根据.在介绍当前学界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基本内涵的不同认识的基础上,全面阐释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基本内涵,论述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特有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15.
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践教学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要充分发挥实践教学对当代大学生的育人功能就必须提高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理性认识,探索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加强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重视,建立健全实践教学运行和保障机制,制定和完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计划,提高教师队伍的实践教学素质和能力。  相似文献   

16.
缺乏系统的视角与方法,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中诸多问题产生的重要原因。应立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系统,协调课堂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关系,形成统一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立足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建立多部门联动的实践教学组织运行机制和专兼职教师结合的师资队伍;立足于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建立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7.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是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之一,目前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相对薄弱。主要是学校、教师对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重要性缺乏认识,缺乏有效的运行和保障机制以及合理的评价方式等。研究提出要重视和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健全实践教学基地的管理规范和运行机制,把实践教学真正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8.
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环节,是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实效性的重要手段,也是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必要途径。我们应该认真分析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研究探索适当有效的实践方式,保障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能够顺利实施并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为了改变高职院校普遍存在的重视专业实训而忽视“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的现状,保证《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的顺利开展,对科学构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的指导机制进行了探讨。研究认为:通过国家教育机构下发规范社会实践教学的指令性文件、各高职院校成立专门领导机构、各级政府追加资金并帮助学校与实践基地建立联系是加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0.
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由中国高等教育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性质、任务决定的,也是由高校思想政治理论的研究对象和研究重心决定的。鉴于目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还存在内容和观点滞后、马克思主义的主流意识淡化、忽视实践中的马克思主义、拘泥于形式等一些问题,因此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就要全面开发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资源;要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方法论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所体现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和认识方法,揭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一般规律,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实践提供有力的学理支持;要坚持以人为本;要真正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丰富、持续创新的理论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