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为加强古树名木资源的保护管理,采用GPS定位、文献跟踪、资料收集、现地鉴定、数码拍照等方法,2010-2018年在青海省互助县开展古树名木资源调查和评价。结果表明:(1)2010-2018年增或减古树名木数量没有变化,共有55株古树,全部为三级保护古树。以青杨、青海云杉居多,占总株数的90.91%。(2)古树名木全部以散生状态分布在乡村,4株为国家所有、48株为集体所有、3株为个人所有。(3)古树名木生长环境全部为中等,生长正常的有40株、衰弱的有15株。(4)古树名木树龄分布范围在108~288a,平均154a;树高分布范围在9~36m,平均20m;胸围/地围分布范围在150~740cm,平均364cm;冠幅分布范围在5~25m,平均16m。(5)2018比2010年树高增加了2m、胸围/地围增加了2cm、平均冠幅增加了2m。最后提出了古树名木资源保护管理的有关建议。  相似文献   

2.
在查阅资料的基础上,采用调查和走访相结合的方法,对广东省新丰江水库周边6个镇的古树进行逐株调查.结果表明:新丰江水库共有古树59株,包括薄叶蕈树(Altingia tenuifolia)、木荷(Schima superba)、秋枫(Bischofia javanica)、榕树(Ficus microcarpa)等13个种,隶属于10科12属.从古树资源的结构看,古树树龄主要集中在200~300 a,Ⅲ级、Ⅱ级和Ⅰ级古树的数量分别为49、8和2株;树高主要集中在17.0~25.0 m,平均树高22.9 m,胸径主要集中在50.0~125.0 cm,平均胸径118.0 cm,冠幅主要集中在10.0~17.0 m,平均冠幅17.1 m;从空间分布特征看,古树主要集中分布在东南部的新港镇;新丰江水库的古树主要是作为乡村的风水树而得到保护,整体生长状况良好、正常、衰弱和濒危级古树分别有46、11和2株,衰弱和濒危的原因主要是部分古树缺乏管护,生境较差,或受病虫害侵扰.根据调查结果,对新丰江水库古树资源应加强管理和保护,对现有衰弱和濒危的古树应采取施肥、病虫害防治、修补树洞、改善生境等复壮措施.  相似文献   

3.
以湖北省银杏古树为对象,通过资料收集和实地调查,结果显示:湖北省有银杏古树11 431株,分布在15个市(区),57个县(市、区)和123个乡(镇)。346株有生长指标,雌株占91.52%。树高最大为50.0 m,最小为6.0m;树龄最长为3 000 a;胸径最大为5.25 m(基径),最小仅为0.35 m;平均冠幅最大为37.0 m,最小为4.5 m。垂乳银杏有19株,单株垂乳个数最多为84个,垂乳最长达80 cm;复干银杏有31株,单株复干数最多为40株,复干胸径最大为1.78 m。  相似文献   

4.
海口市古树名木现状及其保护对策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建兴 《热带林业》2007,35(1):49-51
根据海口市(2005—2006年)古树名木普查建档工作成果,讨论分析了海口市古树名木的数量、种类、树龄组成及分布情况等,并结合古树名木的生长保护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了相应的保护对策。本次普查结果表明海口市古树名木共有1865株,隶属24科40属50种,种类资源较为丰富;数量最大的树种是桑科、榕属的榕树,多达1345株;树龄最大的是琼山区新坡镇仁南村的一株已有700多年历史的见血封喉;名木分布最多的区域为龙华区的万绿园,共有18株。  相似文献   

5.
河南银杏古树资源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河南银杏古树为对象,通过资料收集和实地调查,结果表明:河南有银杏古树4 743株,分布在14个市、56个县(市、区)和127个乡(镇)。其中440株具生长指标:在已知性别的银杏古树中,雌株占87.43%。树高最大为45.0 m,最小为7.5 m;树龄最长为2 800 a;胸径最大为3.78 m,最小仅为0.25 m;平均冠幅最大为39.0 m,最小为4.3 m。垂乳银杏有9株,单株垂乳个数最多为20个,垂乳最长达1.0 m;复干银杏有39株,单株复干数最多为7株,复干胸径最大为1.30 m;叶籽银杏有3株。集中分布的古银杏株数超过10株则视为一个群落,河南典型的古银杏群落有8个。群落内平均树龄最大850 a,最小300 a;平均胸径最大1.27 m,最小0.51 m;平均树高最大18.1m,最小10.8 m。对河南银杏古树资源的特点及新县银杏古树群落的起源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
根据海口市建成区外2018年古树名木普查建档工作成果,讨论分析了海口市建成区外古树名木的数量、种类、树龄组成、分布、权属、生长势及生长环境等,并结合古树名木的生长保护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了相应的保护对策,以期为保护好古树名木珍贵资源提供参考。该次普查结果表明海口市建成区外古树名木共有1223株,隶属18科24属28种,种类资源较为丰富;数量最大的树种是桑科榕属的榕树,多达787株;树龄最大的是龙华区新坡镇仁里村委会斌腾村李加山家后的2株见血封喉,已有500多年的历史;古树分布最多的区域为琼山区的旧州镇,共有154株。  相似文献   

7.
长春地区古树名木资源与生长状况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GPS定位和现地实测等方法,对长春地区的古树名木资源进行了调查和生长状况分析。结果表明:长春地区共有古树名木10科13属14种1299株,其中树龄在300 a以上的国家二级古树有3株,其余均为3级古树;古树名木的平均年龄为147 a,平均胸径为84.9 cm,平均高为15.8 m,平均冠幅为11.9 m;古树名木健康状况一般,部分古树急待抢救和加强保护。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广东省粤东西北(汕头市、肇庆市、韶关市)和珠三角(东莞市)古树名木进行调查,分析了这4个地区古树名木的树种分布以及数量性状特征,并对危害古树生长的因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四地市古树名木的树龄主要集中在100~250 a,树高主要分布于10~20 m,胸径在200~400 cm范围内相对集中,而冠幅则集中于10~25 m。粤北的韶关市古树名木最多,高达7 300株,占全省的10.03%,其次依次为东莞、肇庆和汕头。粤北以樟树分布最多,而粤东、西和珠三角以榕树分布最多。东莞市古树名木生长环境差的数量最多,高达824株,约占全市古树名木的21.01%,此外,衰弱株和濒危株分别为744株和85株,均超过其余三个地市的总和。病虫害和人为因素是古树名木长势衰弱的重要原因,其中白蚁危害最为严重,而在乡村建设过程中,水泥铺装导致树池太小是古树名木衰弱的重要人为原因之一。最后根据调查结果,提出了古树名木的保护和复壮建议。  相似文献   

9.
在汉中市古树普查数据的基础上,对汉中市挂牌保护单株古树的种类组成、结构特征以及生长状况等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汉中市挂牌保护单株古树共有1 291株,隶属于38科77属108种,主要以银杏科(Ginkgoaceae)、柏科(Cupressaceae)、漆树科(Anacardiaceae)、豆科(Leguminosae)等10个优势科为主。古树平均树龄为358年,集中在100~600年之间;平均树高为20.35 m,集中在10~30 m之间;平均胸径为97.1 cm,集中在40~150 cm之间;平均冠幅为13.77 m,集中在5~25 m之间。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汉中市古树的胸径与树高、胸径与冠幅、树高与冠幅均呈现极显著正相关关系。根据调查的结果,针对汉中市古树资源保护提出了建议,旨在为未来汉中市古树的保护、发展、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以江苏省银杏古树为对象,通过实地调查和查阅资料,结果表明:江苏省有银杏古树11 858株,分布在13个市,64个县(市、区)和130个乡(镇).其中632株具生长指标,雌株占74.65%.树高最大为40.0m,最小为7.0m;树龄最长为2000 a;胸径最大为3.03 m,最小仅为0.18m;平均冠幅最大为32.0 m,最小为0.8m.垂乳银杏有16株,单株垂乳个数最多为57个,垂乳最长达2.18m,基径最粗达0.30 m;复干银杏有17株,单株复干数最多为12株,复干胸径最大为0.9m,最高达18.0 m.集中分布的古银杏株数超过10株则视为1个群落,江苏典型的古银杏群落有10个.群落平均树龄最大为300 a,最小为100 a;平均胸径最大为0.64m,最小为0.35 m;平均树高最大为17.0 m,最小为11.5 m;平均冠幅最大为9.5m×9.6m,最小为6.0 m×6.4 m.  相似文献   

11.
浙江省古银杏资源调查与生长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浙江省银杏古树为对象,通过资料收集和实地调查,结果显示:浙江省有银杏古树4 962株,分布在11个市(区)55个县(市、区)和161个乡(镇)。350株有生长指标,雌株占63.19%。树高最大为50.0 m,最小为5.0m;树龄最长为1 600 a;胸径最大为3.2 m,最小仅为0.13 m;平均冠幅最大为36.0 m,最小为3.5 m。垂乳银杏有4株,复干银杏有27株,雌雄同株2株,垂枝银杏1株。对浙江省银杏古树群落的分布和生长状况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12.
湖南省完成古树名木调查建档工作 湖南省绿化委员会、林业厅在全省范围内开展古树名木调查建档工作,14个市州122个县市区全部完成了任务,登记树龄在100年以上的散生古树102831株,对32600多株古树名木实行挂牌保护,落实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单位4670个、管护责任人员7079人。(肖彬)  相似文献   

13.
莲都区古树名木现状与保护措施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采用全球卫星定位仪(GPS)实地定位,逐株、逐片每木检尺调查的方法,对丽水市莲都区的古树名木资源进行了首次全面系统的调查。在调查的基础上,就古树名木树种与数量、生长状况、分布情况和树龄与保护级别等进行了分析研究,建立了资源数据库,并提出了保护管理措施与建议。结果表明,莲都区现存古树名木1974株,隶属31科56属68种,其中一级古树名木64株,二级古树名木255株,三级古树名木1655株;树龄最大达1600a,胸径最大达458cm。  相似文献   

14.
采用连江县2002、2015年两期古树名木普查数据,分析全县古树名木资源种类、分布及动态变化。结果表明,连江县现有古树名木379株,隶属15科18属20种,平均树龄为177a,平均胸径135.16cm,平均树高为13.8m。与2002年比较,古树名木净增20株。台风、雷击及自然死亡是造成古树名木灭失的主要原因。针对古树名木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保护策略,旨在建立连江县古树名木管护长效机制,并为全省古树名木保护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慈溪市古树名木资源现状与保护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2011年古树名木调查结果,慈溪市现有各级古树名木259株,其中一级(树龄500 a以上)保护古树9株,二级(树龄300~<500 a)保护古树15株,三级(树龄100~<300 a)保护古树235株;指出了保护意识不高、资金不足、管护责任不明确、保护措施不够到位等问题;提出了提高保护意识、落实专项管护资金、明确管护责任、健全古树名木档案、加强古树名木后备资源保护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文章在对呼和浩特市古树名木调查的基础上,从古树名木数量、树龄、种类和生长状况方面,对呼和浩特市古树名木保护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古树名木保护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保护措施。呼和浩特市现有古树名木177株,其中,树龄已达到300 a以上的一级古树有25株,二级古树为52株,共计10个科,15个属,16个种。分布数量最多的古树树种为:杏树、白榆、油松、小叶杨。  相似文献   

17.
以翁源县调查登记的古树为研究对象,进行资源特征与空间分布特征分析。结果表明:翁源县现有古树433株,隶属于20科24属29种,以樟Camphora officinarum、龙眼Dimocarpus longan、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等乡土树种为主。从结构特征上看,树龄主要集中在100~210 a,平均树龄为170 a;树高主要集中在11~16 m,平均树高为14.14 m;胸径主要集中在0.50~1.00 m,平均胸径为0.89 m;冠幅主要集中在10.00~16.25 m,平均冠幅为14.19 m。从生长状况上看,生长势正常、衰弱、濒危、死亡的古树分别有356,16,5,56株。从空间分布特征上看,古树在8个镇区均有分布,呈聚集型分布,存在6个核密度估计值较高且聚集古树15株以上的集聚区。风俗文化和自然环境是影响翁源县古树种类组成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夷陵给古树名木建立“户口档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过一年多的普查登记、照片拍摄、数据录入、相片扫描归档、建立数据库等一系列工作,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古树名木普查建档工作已于近日告一段落。这标志着夷陵区两百多棵古树名木都有了自己的“户口档案”。宜昌市夷陵区是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所在地。为了更好地保护古树名木,夷陵区林业绿化部门组织工作专班于去年元月开始,着手开展古树名木普查建档工作。普查人员深入到全区9个乡镇(街办)19个村的山头地块、田间地头,共普查登记古树名木15科26属26个树种209株,其中树龄在500年以上的国家一级古树30株,树龄在300-499年的国家二级古树32株,树龄在100-299年的国家三级古树65株,国家级名木1株,马尾松古树群1处82株。普查发现,该区有三个“古树乡镇”,三个“古树村”;位于长江西陵峡畔黄陵庙院内的苏铁最古老,相传为三国时期诸葛亮所植,距今1775年,是该区唯一的一株名木。同时,该区珍稀树木较多,有国家级重点保护植物银杏、樟树、苏铁、楠木等,省级重点保护植物铁坚杉、油杉、武当木兰、檫木、紫薇等,保护利用的价值很大。目前,该区林业绿化部门正在研究对策,落实管护措施,切实保护好这些古树名木,为新三峡增添更加丰富的自然景观和人...  相似文献   

19.
王昌腾 《福建林业科技》2013,40(1):154-156,171
采用实地访问和直接计数法相结合的调查方法,对丽水生态示范区100年生以上的南方红豆杉古树资源进行调查。结果表明:丽水生态示范区共有南方红豆杉古树1979株,其中一级保护古树56株,二级保护古树451株,三级保护古树1472株;树龄最大达1000 a,胸径最大达278 cm,并提出了保护管理措施与建议。  相似文献   

20.
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古树名木资源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三江侗族自治县古树名木资源现状调查,三江县现有古树名木4 258株,一级古树35株,二级古树876株,三级古树3 347株;树种31种,隶属于23科29属,以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株数最多;树龄偏低,集中在100~199年区段;树高集中在20~30 m区段;胸径集中在100 cm以下;绝大部分生长于农村,各乡镇中以同乐乡最为丰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