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无患子作为中药材始载于唐代陈藏器所著《本草拾遗》,经过历代临床应用的不断积累与完善,一直沿用至今。近年来,无患子的药用价值得以充分利用,尤其在日用化妆品及洗护产品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通过查阅历代本草,对无患子的名称、植物形态、功效等方面进行全面考证,并与主要化学成分及现代药理文献对比分析,为无患子的现代产品开发利用提供本草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无患子的研究现状及其开发利用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无患子是广泛分布于我国南方的一种乔木,具有十分广泛的利用价值.对无患子的生物学特性、繁育技术、栽培管理、化学成分及其分离提取技术等方面的研究现状进行总结.综述了其在医药、日化、生态环保等方面的应用及在其他领域的发展前景.指出当前在无患子的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应在良种培育、栽培管理技术、无患子皂苷(包括组成、分离提取技术、产品研发、检测方法等)及无患子的综合开发利用等方面开展更深入研究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国内外无患子属种质资源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患子属(Sapindus L.)种质资源是无患子产业发展的基础,种质资源研究可为探讨无患子属的起源、进化、分类、资源保护与利用、良种选育、高效栽培等提供科学依据和基础。文中综述了国内外无患子属分类、分布及亲缘关系,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与评价,种质资源多样性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得出如下结论:1)世界上无患子属树种共13种,我国分布4种1变种;2)我国多个研究团队收集、保存无患子属种质资源近1 000份,以假种皮皂苷、种子脂肪酸利用为目标,筛选评价出性状优异的9个种源、7个家系和54株优树;3)无患子种质资源在表型、假种皮皂苷、种子脂肪酸、遗传等方面多样性丰富,并受环境因子极大的影响,根据遗传多样性分析推测我国无患子起源于自然分布区中部并向四周扩散。研究认为,目前研究仍存在种质资源收集不足、缺乏对该属树种系统研究和无优良品种推出等亟待解决的问题,提出应加强无患子属分子生物学基础研究、以居群为单位加强无患子属种质资源收集和评价力度、加强良种选育和高效培育技术以及国际合作研究等建议,以期为无患子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促进无患子属种质资源的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4.
正北京林业大学与广东省云浮市政府近日建立长期合作机制,双方将在无患子研发推广等方面开展合作。近年来,北京林业大学能源中心无患子研究团队在无患子良种选育、高效培育、产业可持续评价、多联产产业技术研发路线图研制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果。6年来,这一团队已在我国14个无患子分布省(区、市)  相似文献   

5.
本文主要应用了苗龄1-4年生无患子苗木展开了造林对比试验,同时到了林龄7年的时候,分别调查了无患子保存率、地径以及霜冻受害情况等,调查结果表明,应用苗龄4年生无患子的平均保存率以及平均地径最高,平均冠幅4年生无患子最大。而霜冻受害率的苗龄4年生无患子为最低。本文主要针对无患子不同苗龄苗木造林初期效果展开相应的分析,其目的在于不断提升造林效果。  相似文献   

6.
无患子有效化学成分的分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加大无患子的利用率,作者对无患子果皮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分别测定其果皮的三萜皂苷、脂肪油、蛋白质的含量。结果表明:无患子果皮其脂肪含量约为0.212%,总皂苷含量约为5.330%,蛋白质含量约为0.980%。皂苷及苷元均具有很强的表面活性作用,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制成无患子洗涤产品,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无患子是多年生落叶乔木,作为一种园林树种和经济林树种,栽植前景十分广阔。本文结合无患子的培育经验,从无患子育苗方式、大苗培育、栽培方法和管理技术等方面做了较为详细介绍,以期为广大种植者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8.
无患子果实发育动态及内含物含量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无患子果实生长发育动态及果肉内含物含量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无患子果实纵径、横径、侧径、鲜质量等性状发育进程呈现明显的S型生长曲线特征;以果实生长发育时期为横轴(x),分别以果实纵径、横径、侧径、鲜质量的均值为纵轴(y),构建的果实生长发育数学模型表明,无患子果实生长各性状与果实发育时期高度相关,数学模型可以正确地反映无患子果实生长发育动态变化规律。对无患子果实脱落规律、果肉含水量、可溶性糖含量、皂苷含量变化规律等综合分析表明,10月下旬,无患子果实发育成熟,生长性状趋于稳定,果肉含水量和可溶性糖含量从峰值下降至相对较低水平,而果肉皂苷含量相对较高,因此提出该时期为无患子果实采摘的适宜时期。  相似文献   

9.
无患子属种质资源种实性状变异及综合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我国及越南无患子属3种1变种的天然种质资源进行综合评价并定向筛选最优种质,为无患子属良种选育提供理论支撑和选育材料。【方法】基于我国14省(市、自治区)及越南1地区的无患子、川滇无患子、毛瓣无患子及石屏无患子共200份无患子属种质资源,针对20个种实性状,利用相关性、聚类和主成分分析等统计方法,分析种实性状变异,量化评价各种质。【结果】 1)无患子属种实性状变异系数(CV)在5.46%~38.19%,平均变异系数为17.42%,以果皮皂苷质量分数(CV=38.19%)、种仁百粒质量(30.23%)和果皮百粒质量(30.29%)变异较大,果型指数(5.46%)和种型指数(5.70%)变异较小。种实性状多样性指数在1.47~2.04之间,平均多样性指数为1.95。2)果实百粒质量与果皮百粒质量( r^2=0.927)、种子百粒质量(0.768)呈极显著正相关;种子百粒质量与种壳百粒质量(0.863)、种仁百粒质量(0.635)呈极显著正相关,而油脂质量分数与果皮皂苷质量分数(-0.382)呈极显著负相关。3)聚类分析将种质划分为3大类群,类群Ⅰ为小果型,类群Ⅲ为中果型,类群Ⅱ为大果型。无患子主要属于类群Ⅰ,川滇无患子、毛瓣无患子、石屏无患子主要属于类群Ⅱ、Ⅲ。类群Ⅱ集中分布于贵州、云南区域。4)针对无患子产业油用、皂用及综合利用开展主成分分析,筛选出3类无患子属优良种质各10份,主要为无患子、毛瓣无患子种质,综合利用优良种质较平均水平增益36.85%。【结论】无患子属果皮皂苷质量分数、种仁百粒质量和果皮百粒质量为代表的产量指标变异幅度最大,为无患子良种选育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极大的空间;无患子属对皂苷产物积累过程投入的增加要以减少对油脂积累的投入为代价,这体现了无患子属在特定生态环境中的权衡策略;筛选出油用、皂用及综合利用3类各10份无患子属最优种质,普遍分布于云南、贵州区域,推测这些区域拥有更适合发展无患子产业的优良种质和环境条件。  相似文献   

10.
无患子林圃两用林培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患子为无患子科无患子属植物。无患子果皮含无患子皂苷等三萜皂苷,可制成无患子洗面皂、无患子沐浴乳,作为清洁身体、器皿去污之用,具有璐S、绿色、无公害之特点。根屎可入药,明朝的李时珍在纠蝴目》中早就把它列为中药材。种子除去硬竞后百耽飧,晒干磨粉可加工制成各种食品。核仁含油量达40%以上,提取油脂可作润滑油,供制皂等用。  相似文献   

11.
采用不同苗龄的无患子进行造林试验,从造林成活率、造林后幼树生长量和造林费用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苗龄的无患子种植在成活率上不存在明显差异,成活率均可达90%以上;幼树生长表现和造林费用存在显著差异,采用大苗造林效果明显。因此,无患子果用林采用大苗造林,具有成活率高、生长快、成本低和投产早等特点,可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林业科学》2021,57(5)
【目的】基于我国无患子属空间分布数据,探索无患子属的适生区区划及主要生态特征,为无患子属种子调拨、种质资源多样性保护、引种栽培、合理选址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基于我国17省(区、市)无患子属226份种质资源空间分布数据,叠加分析后筛选133份代表性分布数据,结合24个生态因子,采用最大熵模型(MaxEnt)开展无患子属适生区区划并建立与生态因子的关系模型,运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检测模型精度,刀切法(Jackknife)筛选主导生态因子;结合Arc GIS系统实现我国无患子属适生区可视化。【结果】MaxEnt模型模拟结果可信度高,无患子属适生区区划结果 ROC曲线训练集和测试集AUC值均达到0.990以上;无患子属适生区面积为248.71万km2,占国土面积的25.81%,其中无患子为240.66万km2(占国土面积的24.99%)、川滇无患子为78.99万km2(占国土面积的8.20%)、毛瓣无患子为100.40万km2(占国土面积的10.42%);显著影响无患子适生区区划的生态因子为最暖季降水量(贡献率为57.1%)和等温性(贡献率为22.6%),川滇无患子为最暖季降水量(贡献率为37.9%)、最冷季平均气温(贡献率为15.9%)、海拔(贡献率为12.8%)和降水量变异系数(贡献率为11.2%),毛瓣无患子为年均温度变化范围(贡献率为19.6%)、最暖季降水量(贡献率为17.8%)、根系的氧气有效性(贡献率为11.9%)和等温性(贡献率为11.1%)。【结论】我国无患子属生态适生区广泛分布于华中和华南地区;无患子极适生区主要分布于我国福建省、广西壮族自治区、贵州省、重庆市、广东省北部、江西省南昌和赣州及四川盆地,川滇无患子极适生区集中于四川盆地、云南省昆明和曲靖,毛瓣无患子极适生区集中于云南省南部的玉溪、普洱、红河哈尼彝族自治州和文山壮族自治州;最暖季降水量是决定无患子属及各种适生区区划的最显著生态因子;无患子适宜在最暖季降水量400~800 mm、等温性为24%~35%的区域分布,川滇无患子适宜在海拔1 200~3 000 m、最冷季平均气温4~11℃的区域生存,毛瓣无患子更适合在年均温度变化范围较小(14~24℃),最暖季降水量较高(550~1 550 mm)的热带地区分布。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湖南省6个不同产地果用型无患子的种实性状及皂苷含量进行测定,筛选出果实经济性状优质和皂苷含量高的优株,同时对湖南不同产地无患子的资源分布情况进行初步调研。【方法】收集了湖南地区6个产地共计55株无患子的果实,每株随机采果2 kg以上,对果实和种子的各性状进行测量,通过统计分析的方法,研究无患子不同产地间的果实性状变异及产地内单株的果实性状变异情况。【结果】不同产地间的果用型无患子种实性状存在显著差异,方差分析表明石门产地的果用型无患子果实和种子相对最大,其果实大部分性状指标都要显著高于其他产地,单果平均鲜质量可达5.40 g,平均果横径、果纵径达25.11 mm、21.12 mm,其中该产地部分优株无患子单果平均鲜质量超过7 g,果径超过30 mm;同时通过分析测定各产地的果用型无患子皂苷含量表明,石门产地的果用型无患子皂苷含量相对较高,平均值为10.42%,最高可达12.70%。【结论】湖南果用型无患子种实性状及皂苷含量在单株间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变异,并且在多数产地内存在丰富的变异,说明在产地内进行单株选择是可行的。相关分析表明,果用型无患子果实皂苷含量与果实各质量性状均无显著的相关性,所以在对果用型无患子进行单株选择时,应该综合考虑果实质量及果实皂苷含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无患子Sapindus mukorossi和川滇无患子S.delavayi进行嫩枝扦插育苗,旨在研究适于不同种无患子的扦插繁殖技术.[方法]于2017年6月1日清晨分别采集位于福建省三明市建宁县的无患子家系种质资源圃3年生福建无患子1号优树及四川川滇无患子6号优树的嫩枝,分别经清水和质量浓度200 mg/L的...  相似文献   

15.
无患子的引种栽培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无患子(Sapindusmukorossi Gaertn)为无患子科、无患子属植物,优良的园林观花、观叶、观果树种,分布于淮河流域及以南地区.  相似文献   

16.
通过不同产地无患子果实和果皮质量及果皮皂苷含量等主要经济性状的分析表明:不同产地的无患子不论在果实质量、果皮质量还是果皮中的皂苷含量都存在一定的差异,单粒果实质量最大的为福建三明,外果皮质量最大的为四川攀枝花,果皮占总果质量的百分比最高的为四川成都-2,而皂苷含量最高的为湖北襄阳,同时还表明同一产地的不同植株在果实质量和果皮皂苷含量方面也存在差异,说明无患子果实不仅受光照、土壤条件、温度等生态环境因子的影响,存在一定的地域差异,其自身生物遗传因素也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无患子的育苗与定植栽培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无患子为优良的观赏与抗污树种,适宜推广栽培.介绍了其育苗及栽培技术,包括种子的采集与处理、播种地的选择与定植、病虫害管理等方面.  相似文献   

18.
狼毒与Lu茹及草Lu茹,是历代本草记载的不同药用植物。如今,狼毒的同名异物有瑞香料、毛茛科、天南星科植物及大戟科多种植物,而Lu茹及草Lu茹却已消失。这极不利于中医药的现代化和本草学历史遗产的传承。经考证认为,Lu茹的原植物为大戟科植物狼毒大戟Euphoriba fischeriana Steud.,草Lu茹为同属的月腺大戟E.ebracteolata Hayata;而狼毒为瑞香料植物狼毒Stellera chamaejasme L.,其他植物均非本草记载的狼毒。  相似文献   

19.
无患子总DNA提取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针对无患子富含多酚、多糖、蛋白质及其他次生代谢物质的特点,以无患子叶片为材料,分别采用改良的CTAB法和CTAB与SDS相结合法提取不同种源无患子的总DNA。结果显示,改良的CTAB法提取的总DNA,得率较高,纯度好,可用于酶切、PCR扩增等后续试验,并能获得清晰、稳定的扩增产物。而采用CTAB与SDS相结合的方法得到的基因组DNA效果不稳定,无法检测出DNA。改良的CTAB法具有简单、经济的特点,可用于无患子总DNA的提取,成功地进行SRAP分子标记分析,为研究无患子遗传资源多样性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0.
对大麻基源、大麻花和叶在古代、现代名称及药用功效等方面做了全面考证。结果表明:大麻最早以“麻勃”首载于《神农本草经》,别名较多,在我国已有悠久的应用历史,其在古代本草中的功能主治等记载在现代医学应用中得到了证明。明确了其名称、药用功效及品种来源,这些考证为临床应用提供了文献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