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为了考察小麦期货合约修改后小麦期货和现货市场间的关系是否发生变化,从均值溢出与波动溢出的角度,通过建立VAR-BEKK-GARCH(1,1)模型,对2009年以来中国小麦期货市场与现货市场之间的关联性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小麦期货与现货市场的价格变动率都具有明显的时变性与聚集性;在期货合约修改前,小麦期货与现货市场之间没有明显的均值溢出,但小麦期货市场对现货市场具有单向波动溢出;而在合约修改之后,期货市场对现货市场有着单向溢出,同时2个市场之间具有双向的波动溢出效应。由此可见,合约修改后小麦期货市场与现货市场之间的关联程度得到了提高。基于研究结果,提出了相关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国内外大豆市场价格大幅波动,给国内大豆生产者和压榨企业带来了较大风险,也增加了政府调控市场的难度。基于2004年12月22日至2014年12月19日每日大豆市场价格数据,运用三元VAR-BEKKGARCH模型,对大豆价格在国内现货市场、国内期货市场、国际期货市场之间的波动溢出效应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大豆存在从国内期货市场向国内现货市场的单向波动溢出效应以及国内现货市场与国际期货市场之间的双向波动溢出效应。建议建立大豆价格波动预警机制,进一步完善大豆期货合约和交易风险管理机制,健全信息披露制度,规范大户投机行为,防止市场操控,减少国际市场波动风险对国内市场的冲击。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鸡蛋期现货市场关系,利用2013年11月-2017年6月国内鸡蛋期现货市场日度价格数据,通过BEKK-GARCH模型和DCC-MGARCH模型深入剖析了我国鸡蛋期现货市场间溢出效应和动态关联性。结果表明,从鸡蛋期现货市场间溢出效应来看,2市场间存在显著的均值溢出效应,相互之间存在较为显著的价格引导关系,且期货市场对现货市场的价格引导关系更为显著,说明当前我国鸡蛋期货市场对现货市场具有较好的价格发现功能;除此之外,鸡蛋期现货市场间还存在显著的双向波动溢出效应;从鸡蛋期现货市场的动态关联性来看,2市场间的相关关系具有明显的时变特征,且整体表现为正相关。  相似文献   

4.
基于2006年1月至2017年12月的月度数据,运用NARDL模型分析粮食金融化对中国玉米价格的非对称传递效应。研究发现,粮食金融化对国内玉米存在显著的非对称性传递效应,国内外玉米品种期货上涨价格和下跌价格影响国内玉米现货价格;长期来看,国内玉米期货上涨与下跌价格引起现货价格上涨与下跌;价格传递动态乘数效应显示,国内玉米期货上涨与下跌价格带动现货产品的价格上涨与下跌,最终导致玉米现货价格上升0.112,国际玉米期货上涨和下跌价格的影响与国内期货市场相反,最终导致玉米现货价格下降0.036。为此,要注意期货市场玉米价格的上升和下降对玉米现货价格的影响方向、持续时间、传递程度和速度有所不同,区别对待国内外期货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和引导功能,继续加大金融市场调控、关注引发国际粮食价格的波动因素、加强国内外粮食信息监测和发布。  相似文献   

5.
利用2007年7月26日至2014年12月19日国内外食糖价格日度数据,将CCC-GARCH和DCCGARCH模型分别扩展为三元VARMA-GARCH(1,1)和DCC-VARMA-GARCH(1,1)模型,同时分析了食糖价格在产地现货市场、国内期货市场、国际期货市场之间的波动溢出效应和动态条件相关性,得出食糖价格波动具有从产地现货市场向国内期货市场以及从国内期货市场向国际期货市场的波动溢出效应、食糖产地现货市场与国内期货市场之间以及国内外期货市场之间存在动态条件相关性的结论。同时考虑价格波动溢出效应和动态条件相关性能够更好地为食糖生产和市场参与者构建有效的投资组合和价格风险管理策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段娟娟  王志彬 《南方农业学报》2014,45(11):2087-2092
[目的]分析人民币汇率变动与农产品期货间的相关性,为政府完善汇率机制、改善农产品进出口结构提供参考.[方法]以大豆、玉米期货为研究样本,基于DCC-MVGARCH模型及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分析人民币汇率变动与农产品期货间的动态相关性及其波动溢出效应.[结果]人民币汇率变动与玉米和大豆期货之间存在常相关性,汇率可规避农产品期货市场风险;人民币汇率与玉米期货间存在双向波动溢出效应,与大豆期货间存在单向的、非对称溢出效应,汇率变动能够影响大豆期货的波动,大豆期货波动不能引起汇率变动.[建议]引导投资者多元投资、分散风险,完善汇率传导机制、促使市场自由化建设,完善农产品流通渠道、构建纵向产业链结构,鼓励加工企业生产、拓宽农产品消费渠道,以维护农产品期货市场的稳定.  相似文献   

7.
秦静  乔虹 《世界农业》2022,(9):53-64
本文采用EES指标对粮食期货市场的极端风险进行有效测度,并运用多重去趋势移动平均交叉相关分析模型考察中美粮食期货市场(2015—2020年)极端风险间的幂律联动特征。研究发现,中美粮食期货市场的极端波动间存在幂律联动关系。极端风险下,中美粮食期货市场的波动趋势呈反向趋势,市场的利差被进一步放大。相比大豆、玉米和稻谷期货,中国小麦期货市场面临的极端风险冲击程度最高。偏幂律溢出效应分析显示,在排除了长程相关、恐慌指数、美元指数、国际石油以及地缘政治风险等影响因素后,中美粮食期货市场极端波动间依旧存在显著的非对称、跨品种溢出关系。由此,本文认为加强极端风险下粮食期货市场的监管力度、进一步完善粮食期货品种体系,有利于降低美国粮食期货市场极端风险的冲击。  相似文献   

8.
为探索能源市场与玉米市场间的价格溢出机制,利用VEC-BEKK-GARCH(1,1)模型,对国际原油与国际玉米、国内玉米3个市场彼此间的价格溢出效应进行研究。研究发现:从均值层面来看,国际原油价格与国际、国内玉米价格彼此间存在显著的协整关系,其中国际原油价格与国际玉米价格之间具有很强的双向均值溢出,而后者对国内玉米价格的引导作用略强于前者;从方差层面来看,任意二者间呈现出双向的波动溢出,而效应强弱及类型不尽相同。其中国际原油价格与国际玉米价格之间的波动溢出效应最强,而国内玉米价格受国际原油价格的溢出效应显著弱于源自国际玉米价格的效应。在效应类型方面,除国内、外玉米市场对国际原油市场仅表现出ARCH型,其余两两之间的波动溢出效应兼具ARCH与GARCH型特征。  相似文献   

9.
选取2001年1月至2019年3月猪肉、牛肉和羊肉这3种畜产品的月度价格数据,运用VEC-BEKK-GARCH(1,1)和溢出指数模型,考察国内畜产品价格之间的溢出效应。研究表明:猪肉与牛肉、牛肉与羊肉均存在显著(P<0.05)的双向价格均值溢出效应,而猪肉与羊肉间仅存在前者对后者的单向价格均值溢出效应。畜产品价格序列之间的波动溢出效应明显,对总预测误差方差的贡献为38%,且溢出效应在持续6个月后基本平复。短期内猪肉对牛肉、羊肉价格波动的溢出效应较弱,分别为6.8%、0.94%,长期内溢出效应增强,对牛肉和羊肉价格波动的总溢出效应达到39.9%。猪肉价格会受到其他价格序列波动的溢出影响,达19.1%。牛肉和羊肉价格之间的双向波动溢出效应较为明显,相互影响均在27.5%左右。畜产品价格之间的溢出效应也对畜产品价格调控形成了挑战,应充分考虑畜产品价格之间的溢出方向和溢出程度,完善畜产品价格调控机制。  相似文献   

10.
文章选取2009年1月至2017年2月的中国月度数据,考虑到变量间关系可能存在结构突变,从非线性角度构建MSVAR-Full BEKK-GARCH模型对中国玉米现货价格、期货价格和投资者情绪间的均值溢出和波动溢出效应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1)中国玉米现货价格、期货价格和投资者情绪间存在显著的非线性关系;(2)存在玉米现货价格和期货价格、玉米现货价格和投资者情绪间的双向以及玉米期货价格对投资者情绪的单向均值溢出效应;(3)玉米现货价格、期货价格和投资者情绪自身均具有显著的波动集聚性,且变量间存在两两双向波动溢出效应。最后,根据本文结论就稳定玉米价格提出了相关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