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强筋小麦新品种宿553的选育·特征特性·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解决现阶段黄淮南片冬麦区强筋小麦品种缺乏、强筋小麦品种高产不优质、优质不高产的现象。[方法]介绍宿553的选育、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探讨其生产潜力和推广价值。[结果]宿州市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一室以烟361为母本、该院自育小麦品系宿1264为父本进行杂交,通过系谱法于2006年育成强筋小麦新品种宿553。安徽省区试连续3年共23点次试验,21点增产,2点减产,增产点率91.3%;品质达到国家强筋麦标准,实现了产量和品质的有机结合。[结论]宿553适宜我国黄淮冬麦区大面积推广。2011年通过安徽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同年通过国家审定。  相似文献   

2.
“烟农 19号”原名“烟优 36 1” ,系烟台市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以“烟 1933”为母本、“陕 82 2 9”为父本进行杂交选育 ,连云港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1997年引进 ,于 2 0 0 1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定名。烟农 19号属半冬偏冬性、中晚熟、中强筋小麦品种 ,适宜  相似文献   

3.
强筋高产抗病国审小麦新品种郑麦366的选育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郑麦366是河南省农科院小麦研究中心丰优育种室最新育成的优质强筋、高产、抗病、半冬性、矮秆小麦新品种.2005年分别通过国审和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获国家植物新品种权保护,为国家农业科技跨越计划及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核心品种. 2005年中国郑州小麦展示暨交易会上进行优质品种评比,郑麦366综合品质评价居我国新选育强筋小麦品种首位.2007年12月,在由农业部主办的"2007全国小麦品质鉴评会"上,郑麦366综合品质指标在全国优质强筋小麦品种的品质评比中名列前茅并进入现场鉴评阶段,获得优质强筋面包类品种第2名,面条类品种第5名.被农业部推荐为全国50个小麦主导品种之一.  相似文献   

4.
对2003—2013年甘肃省审定的132个小麦品种的基本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甘肃省省地两级农业科学院(所)和高等农业院校为主要选育单位,95%的审定品种采用常规杂交育种方法育成。每年审定数量有所下降,但审定品种的产量稳步上升,其中2/3的品种达到优质小麦的要求。蛋白质含量符合强筋小麦标准的品种有77个,占审定品种的58.3%;符合中筋小麦的有50个,占审定品种的37.9%。湿面筋含量符合强筋小麦品质标准的品种有31个,占审定品种的23.5%;90个品种符合中筋小麦标准,占审定品种的68.2%。70%以上的审定品种沉降值大于30 m L。审定品种的容重变化趋势比较平稳。  相似文献   

5.
范志业  吴春西  宋小霞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3):10639-10640
[目的]了解河南省小麦新品种省级审定情况。[方法]结合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2001~2005年小麦新品种的审定情况,从审定品种数量、育种单位、地区分布等方面进行浅析。[结果]2001~2005年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共审定小麦新品种61个,53个适合水地种植,3个适合旱地种植,2个适合信阳麦区,3个适合南阳地区。科研院所育成品种有48个通过审定,公司、农场、农技站有13个品种通过审定。18个科研院所育成小麦新品种通过河南省审定,11个种业公司育成的小麦新品种通过省级审定。29个半冬性品种和31个弱春性品种通过省级审定。通过省级审定的中筋、强筋、弱筋小麦品种分别为534、、4个。[结论]河南省不同小麦生态区均有审定品种,不同类型育种单位之间审定品种数量差异较大,审定品种分布不均衡。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2006-2010年间通过河南省审定的50个小麦品种的品质性状,结果表明:各品种容重、蛋白质和湿面筋含量较高,但面粉吸水率偏低,只有58.0%,面团稳定时间较短,符合强筋小麦标准的只有7个,占审定品种的14%,强筋品种种类偏少,其余43个都归结为中筋小麦品种.河南省在今后的育种中应注重提高品种的吸水率和稳定时间.  相似文献   

7.
<正>由江苏省镇江市农科所育成的红皮优质强筋小麦新品种——镇麦168,最近顺利通过江苏省和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籽粒品质指标均达到国家优质强筋小麦标准,是江苏省首个适合淮  相似文献   

8.
<正>由江苏省镇江市农科所育成的红皮优质强筋小麦新品种——镇麦168,最近顺利通过江苏省和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籽粒品质指标均达到国家优质强筋小麦标准,是江苏省首个适合淮  相似文献   

9.
新麦26号是新乡市农科院使用阶梯杂交方法选育的强筋小麦新品种,2010年12月通过国家品种审定,适宜黄淮冬麦区南片地区高中水肥地块早中茬种植,是2012年、2013年农业部确定的黄淮麦区强筋小麦主推品种。  相似文献   

10.
烟农19号     
1品种简介 烟农19号是烟台市农科院小麦研究所以本所优质高代品系烟1933为母本,广适性小麦品系陕82-29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选育而成的集优质、高产、广适于一体的强筋小麦新品种。2001年5月通过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2001年9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1.
转基因抗棉铃虫品种与常规棉花品种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择4个抗棉铃虫品种(系)和4个常规品种(系),从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纤维品质、农艺性状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抗棉铃虫品种产量低于常规品种产量,主要原因是抗虫品种单铃重偏低,其次是抗虫品种生长期偏短和生长势偏弱。纤维品质指标都能满足纺织工业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优质高产抗病水稻品种松粳6号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通过对松粳6号亲本的系谱分析,米质分析,产量鉴定、全省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的产量结果分析,以及抗稻瘟病性分析表明,松粳6号具有优质、高产、抗稻瘟病性强等特性,是水稻育种的重要种质资源,是目前水稻生产中多优集成的水稻新品种.依据稻瘟病发病机理提出松粳6号要同更多的具有其他抗稻瘟病基因的品种搭配应用,使其具有更长的应用时期.  相似文献   

13.
棉花抗黄萎病性与经济性状的遗传关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研究抗、感黄萎病不同世代杂种群体遗传,分析了棉花抗黄萎病性与经济性状的遗传关系。结果表明,提高棉花品种的抗黄萎病性与皮棉产量、纤维品质的同步改良不存在直接矛盾,抗黄萎病育种关键在于克服抗黄萎病性与单株成铃数之间的遗传负相关。筛选抗黄萎病性应从较低世代开始在病圃中严格进行,同时兼顾优良纤维品质的选择,在较高世代注重产量及单株成铃数等性状的选择,以最终达到抗病、丰产、优质的协调统一。  相似文献   

14.
丰抗优始终是水稻育种的重要目标。粤泰油占是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应用高收获指数育种理论及系谱选育方法育成的穗数型优质稻新品种。该品种抗稻瘟病、中抗白叶枯病,分蘖力强,抗倒性好,耐衰老,适合轻简化栽培模式,具有重要的推广应用价值。本文介绍了该品种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产量表现及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5.
阐述了作物综合抗旱性指标的研究进展、各指标应用的局限性。目前评价作物抗旱性的综合指标都仅仅是从产量方面去考察,为此,本着作物产量与品质并重的原则,提出了作物的“综合抗旱指数”(CDI),数学表达式如下:CDI=(DC或DI×100 I)/2。通过对两个水稻品种不同生育时期、不同程度的控水处理,发现长穗期综合抗旱指数最小,因此,长穗期不仅是水稻产量的水分敏感期,也是品质的水分敏感期。  相似文献   

16.
谷子新品种豫谷14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选育高产、优质、多抗、广适的谷子新品种。[方法]采用杂交方法从“豫谷9号X安2540”选育谷子新品种,进行谷子品种区域试验。[结果]豫谷14 2006~2007年参加国家谷子品种区域试验,2年平均产量为4741.8kg/hm^2,较统一对照增产8.39%;在生产示范中,小面积最高产量达6750kg/hm^2。[结论]该品种表现高产、优质、多抗、适应性广、增产潜力大等特点,2008年通过全国谷子品种鉴定委员会鉴定。  相似文献   

17.
孢囊线虫抗性基因导入及夏大豆高产材料创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抗孢囊线虫的北京小黑豆和哈尔滨小黑豆为抗源种质 ,以有性杂交导入抗线虫基因并创造高产性能 ,育成了黄豆、茶豆、黑豆抗线虫系列种质和黄豆、黑豆、茶豆抗线虫品种齐黄 2 5、齐茶豆 1号、齐黑豆2号。并相继应用这些创新抗源育成了一批抗孢囊线虫、高产、优质、生育期适于山东种植的有希望的优异材料 9172 4、93746、93747、93748等 ,可望把我省大豆科研、生产推向新台阶、新水平。在早期世代识别出有选择潜力的组合 ,进行重点选育 ,重点鉴定 ,将病地田间选择和病土盆栽抗性鉴定结合交替进行 ,是获得抗病性兼丰产性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8.
不同种植密度对抗线虫大豆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抗线虫大豆品质,指导其生产应用,采用裂区试验设计,研究了抗胞囊线虫品种和密度对大豆品质(蛋白质、脂肪含量)、产量及产量相关指标等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抗线虫3号的适宜种植密度为22.5万株·hm^-2,在此密度下该品种产量最高,品质较好;适合抗线虫9号的种植密度为30.0万株·hm^-2,在此密度下增产明显,品质最好;适合抗线虫322865的种植密度为37.5万株·hm^-2,产量最高,品质较好。  相似文献   

19.
应用西北农业大学创建的棉枯萎抗性定向培育法,使所有供试感病高产优质品种经人工病床病圃的病原菌持续压力,严格淘汰与系统定向选择,抗性逐年提高,经3~5年即可转化成为高抗品种,这是寄主的遗传免疫功能对生存环境的适应,所产生的定向性渐进变异,和后天获得抗性遗传累加作用的显示。获得高抗性后,原品种丰产性和品质也有改善,从而抗性与精良农艺性状并存,不存在抗性丰产与品质间的必然遗传反相关关系。经20年努力,已应用此法育成高抗良种和材料30余个。  相似文献   

20.
4种麦秸还田/玉米播种模式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充分利用秸秆资源,更好发挥现代农机装备作用,设置4种小麦秸秆还田/玉米播种模式,研究耕层土壤含水量、有机质质量分数、玉米播种质量、生长发育、产量和经济效益差异。结果表明:秸秆粉碎免耕播种保墒效果好,植株抗倒,但秸秆抛撒不匀常造成播种机入土部件挂草壅堵、缺苗断垄。翻埋秸秆旋耕播种当季有机质增加较多,但保墒效果差,倒伏风险较大,环节多成本高。秸秆打捆免耕播种还田量少,但出苗较好,保墒、抗倒,产量较高,且增加了秸秆收入。洁区播种可一次完成小麦秸秆粉碎、玉米播种、秸秆覆盖,且播种质量高、保墒抗倒效果好,增产明显,经济效益最佳。说明提高播种质量、确保单位面积穗数是玉米高产的基础,播种区域相对"洁净"是提高播种质量的关键,秸秆覆盖起到蓄水保墒作用,免耕播种玉米抗倒能力强,洁区播种模式实现了以上要素的结合,节本增效显著,值得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