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探讨气候因子对宁夏马铃薯气象产量影响的时空分布规律,为宁夏马铃薯生产提供参考。【方法】选取宁夏具有代表性的中部(盐池、海原)和南部(西吉、隆德)4个区县1971-2007年以及北部(青铜峡、石嘴山)2个市1971-1985年的马铃薯产量统计资料,及对应的各地气象台站的降水量、日照时数、平均气温等气象资料用于试验。采用积分回归方法分析宁夏不同区域马铃薯生育期内各气候因子与气象产量的关系,在此基础上采用产量影响指数法进一步分析不同区域气候因子对马铃薯最终气象产量的影响程度。【结果】通过相关系数得到影响宁夏南部马铃薯气象产量的气候因子为4月日照时数;中部为4月日照时数、7月降水量;北部为6-8月降水量及8月的日照时数和气温。利用积分回归法得到对宁夏马铃薯气象产量影响最大的气象因子为气温,其次为降水和日照,其中气温在结薯期对马铃薯气象产量的影响呈明显的负效应,降水在结薯期对气象产量的影响呈明显正效应。采用产量影响指数法,得到对宁夏不同区域马铃薯气象产量影响最大的气象因子:南部为7月上旬降水量,中部为7月降水量,北部为8月上旬降水量。【结论】气候因子对宁夏马铃薯气象产量的影响在不同区域、不同时期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2.
简要介绍宁夏回族自治区马铃薯生产分布现状;根据宁夏1961-2000年40年的气候变化,重点分析马铃薯相对气象产量与不同气候因子的相关关系。利用5年滑动平均法分析宁夏和宁南山区年平均温度和降水的变化趋势,并根据1971—2000年30年的马铃薯产量数据进行三次多项式趋势产量拟合,计算气象产量和相对气象产量,利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马铃薯相对气象产量与不同生育阶段气候因子的相关性分析,以及生长期内不同时段气候参数与相对气候产量的相关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近40年来,宁夏以及宁南山区的年平均温度呈升高趋势,降水呈下降趋势。发芽期气温日较差的影响比其他气候因子的影响大;幼苗期影响最大的是降水量;发棵期降水量和平均气温的影响相对较大。生育期内不同旬内气候因子对马铃薯生产的影响也是不同的:4月下旬的日照时数(P〈0.01)和7月下旬的旬气温日较差(P〈0.01)对马铃薯生产的影响最大;5月下旬的最低气温(P〈0.05)、7月上旬的平均气温(P〈0.05)和7月下旬的最低气温(P〈0.05)对马铃薯生产的影响次之;其他时段气候因子的影响相对较小。过去40年宁夏的气候正在向暖干的趋势变化,不同的生育阶段,对马铃薯产量影响的气候因子不同,生育内不同旬内气候因子对马铃薯生产的影响也是不同的,已有的气候变化已对马铃薯生产产生不利影响。如果气候暖干的趋势继续,气候变化对马铃薯生产的不利影响也将继续。因此,要采取调整播期等适应措施应对气候变化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3.
宁夏中南部山区以历年各市县马铃薯种植面积为权重重新建立宁夏气象资料序列,通过马铃薯水分满足率、水分盈亏量、水分利用效率和温度、水分、日照和综合适宜度分别与马铃薯相对气象产量进行相关关系研究,分析影响宁夏中南部山区马铃薯产量的气象因子。研究表明宁夏中南部山区马铃薯产量与气象条件关系紧密,其中温度是马铃薯苗期关键气象因子,花序形成-开花期水分和光照因子对马铃薯产量有影响,其中水分影响最大。薯块膨大期温度、水分和日照对马铃薯产量均有影响,其中日照影响最大。结果与宁夏实际生产符合,为改进马铃薯种植措施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4.
气候条件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产量预报模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孙俊  李剑萍 《农业科学与技术》2010,11(4):121-123,129
[目的]研究气候条件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并建立产量预报模型,用SPSS将历年马铃薯产量资料分离成气候产量和趋势产量,并对气候产量与气象因素进行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影响马铃薯产量的气象因素分为普遍性和区域性。普遍性因素包括上年秋季8~9月的水汽压或相对湿度、6月下旬~7月上旬及8月中旬降水量;区域性因素有1月降水、4月上旬~中旬的降水、5月水汽压。用逐步回归建立产量预报模型,拟合率较好。[结论]此方法计算简单、预测时效长、预测准确率较高,为做好马铃薯种植业气象服务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5.
为青海高原东北部马铃薯精细化气象服务及高原马铃薯的优化种植提供参考,利用互助县农业气象观测站记录的马铃薯发育期、产量以及对应时期的气象观测资料,用线性回归、相关分析和积分回归等方法分析光、热、水等气候因子对马铃薯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青海高原东北部马铃薯生长期为154d,生育期内≥0℃的积温为2 066.8℃,降水量305.3 mm,日照时数1 081.5h;气象产量在-1 443.16~696.28g/m~2,气象产量对趋势产量的贡献在-39%~16%;降水、日照、温度分别与马铃薯气象产量呈显著正相关、负相关和相关不显著;马铃薯播种期、开花至块茎形成期,温度对产量的影响为正效应,其余时期为负效应,降水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曲线与温度曲线基本呈反相位分布,产量对降水的变化十分敏感,光照的影响曲线与气温相似,且不明显。  相似文献   

6.
对宁南山区6个县的重点流域近20年降雨量进行统计分析,选择坡耕地、1~2年新梯田、3~5年梯田和5年以上老梯田4种地类,对小麦、玉米、马铃薯产量进行了为期4年的跟踪监测,分析不同降水年型对坡改梯主要作物产量的影响。分析结果显示:小麦产量1~2年梯田显著低于其他地类,而5年以上梯田显著高于其他地类,偏枯年型显著低于其他降水年型,平水年型显著高于其他降水年型,且平水年型5年以上梯田小麦产量显著最佳;玉米产量不同年限梯田显著高于坡耕地,平水年型显著高于其他降水年型;马铃薯产量偏枯年型显著减产,平水年型马铃薯产量显著增产,且1~2年梯田马铃薯产量最高。总体来看,宁南山区1~2年梯田小麦产量显著减产,偏枯年型小麦和马铃薯产量会显著减产,特丰年型玉米产量会显著减产。平水年型5年以上梯田小麦产量显著增产,且各地类小麦、玉米和马铃薯产量均显著高于其他降水年型。宁夏南部山区平水年型小麦、玉米和马铃薯会普遍丰收。  相似文献   

7.
运用1971—2017 降水资料及同期麦积区马铃薯产量资料,分析近47 年不同类型干旱 概率及其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建立干旱气象保险指数及马铃薯干旱气象理赔值计算模式,对 各种干旱组合对马铃薯种植风险理赔额度计算分析得到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8.
2011年宁夏中宁枸杞种植的气候条件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围绕宁夏中宁枸杞生育期的气候条件要求,对气温、降水、日照等主要气象因子进行了阐述,分析了2011年宁夏中宁气候条件对枸杞全生育期及枸杞产量、品质的影响,以期促进当地枸杞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宁夏西吉马铃薯产业发展布局及农业气候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气候、市场变化等与马铃薯农业气候的区划地处西北东部的宁夏南部山区西吉县气候冷凉干燥,多年来马铃薯种植以晚熟品种为主,且产量受降水等气象因素制约极不稳定。根据笔者对气象资料的统计分析,近十年来西吉县在气候变暖背景下年平均气温升高了1.0℃,≥10℃平均有效积温增加了128.1℃/天,年降水量减少了45.1毫米,年降水变率  相似文献   

10.
2004-2007年对影响天水市半干旱生态区马铃薯生产的主要气象因子进行了观测,结合当地气象资料进行分析的结果表明,日照时数是影响马铃薯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的最主要因子;气温、降水量对前期、中期的生长发育影响较大,对后期产量的形成影响较小;气温、日照时数对晚疫病发病率的影响达到显著水平,降水在后期对晚疫病发病率的影响较大。建议生产上采用垄作,集雨保墒,合理密植,及时中耕除草,改善光照条件,后期提早防病等措施。  相似文献   

11.
宁夏南部山区马铃薯高效栽培技术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马铃薯是宁夏南部山区农业发展的支柱产业,对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多年来,马铃薯栽培方法一直没有大的改变,影响了其产量优势的发挥,特别是在宁夏南部半干旱地区,由于有效降水偏少,积温偏低,对马铃薯产量的提高有很大的制约作用。试验结果表明,马铃薯起垄覆膜栽培比双行靠露地栽培生育期提前,增产、节水和增收作用明显,是发展节水农业、旱作农业的一个行之有效的栽培方式。  相似文献   

12.
利用宁夏中南部8县(区)国家站逐日气温、降水气象数据,历年马铃薯单产量、马铃薯发育期、土壤相对湿度数据。应用正态分布检验得到宁夏马铃薯主产区适宜播种期土壤相对湿度指标在53.5%~71.2%之间;应用有效积温及Logistic模型方法得到多年全生育期有效积温1 790℃·d,利用反推方法,得到4月1日开始的效积温与1 790℃·d的差值,在1 300~1 600℃·d、1 100~1 300℃·d分别作为马铃薯最适宜播种期,最迟播种积温指标;通过历史数据和2021~2022年预测检验,预报效果较好;在80%气候保证率下,利用该模型,科学预测马铃薯适宜播种期,保证较高出苗率,能有效增加产量,提高商品薯率。  相似文献   

13.
了解气候变化背景下,宁夏南部山区马铃薯的产量变化与气象要素之间的关系,以及马铃薯的水分供需特征,为该地区马铃薯的种植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近55年来,在马铃薯生育期内宁夏南部山区气温显著升高,不利于未来马铃薯产业的发展。8月中旬的旬平均气温、7月下旬的旬平均最高气温、7月上旬的旬平均最低气温以及7月的月平均最高气温是产量形成的限制因子,均与马铃薯气象产量呈显著负相关。7月中旬是马铃薯需水的关键期,其降水量与气象产量关系密切。除8月第4候外,宁夏南部山区的马铃薯从5月下旬到8月下旬均处于水分亏缺状态,有灌溉条件的地区应适时进行灌溉。  相似文献   

14.
利用榆林市各县长年气候整编资料,对榆林气候资源(热能、降水、光照)在马铃薯各生长期影响产量指标和气象灾害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榆林市马铃薯生育期内积温随时间有增加的趋势,热量条件变好,对马铃薯生长发育有利;块茎膨大期内降水量随时间有逐年减少的趋势,自然降水不能完全满足马铃薯生长需求;通过综合分析马铃薯产量各指标发现,榆林市马铃薯种植北部风沙草滩区气候条件优于南部丘陵山区各县,尤其西北部的定边、靖边两县气候条件优越,但降水略偏少,大面积推广马铃薯种植业时需充分考虑人工灌溉及人工增雨,以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15.
通过分析德化县气象观测站1981~2010年地面气象观测的气温、降水、相对湿度及日照资料,探讨了几个气象因子和主要气候灾害对油茶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为油茶生产趋利避害提供气象依据。  相似文献   

16.
临夏州马铃薯生态气候分析与适生种植区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铃薯各生育期对光、热、水的需求差异较大,通过相关因子诊断和数理统计方法,分析了临夏州马铃薯的生长特性和适生气候条件,确定了生态气候适生种植区划综合指标体系。根据临夏州1990年~2009年马铃薯生长期气象要素分析显示,影响该地区马铃薯生长发育的主要气象因子为气温、降水和日照条件,并根据建立的气候区划指标对临夏州马铃薯...  相似文献   

17.
气候条件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及产量预报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气候条件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并建立产量预报模型。[方法]用SPSS将历年马铃薯产量资料分离成气候产量和趋势产量,并对气候产量与气象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影响马铃薯产量的气象因素分为普遍性和区域性。普遍性因素包括上年秋季8~9月的水汽压或相对湿度、当年6月下旬~7月上旬及8月中旬降水量;区域性因素有当年1月降水量、4月上旬至中旬的降水量、5月水汽压。用逐步回归建立产量预报模型,拟合率较好。[结论]该方法计算简单、预测时效长、预测准确率较高,为做好马铃薯种植业气象服务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18.
西吉县马铃薯产业发展布局农业气候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处西北东部的宁夏南部山区西吉县气候冷凉干燥,多年来马铃薯种植以晚熟品种为主,且产量受降水等气象因素制约极不稳定。根据对气象资料的统计分析,近10a来西吉县在气候变暖背景下年平均气温升高了1℃,≥10℃平均有效积温增加了128.10℃·d,年降水量减少了45.10mm,年降水变率50a由8%增大到51%。  相似文献   

19.
本文运用统计学原理,对济源县二十五年(1961~1985)来夏谷产量与气温、降水、日照等气象因素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总降水量不足和降水时间分配不合理是影响该县夏谷产量的主要原因,其中,九月上旬降水偏少对产量影响最大。该县夏谷全生育期内总积温和总日照时数能满足夏谷生长发育的需要,但六月下旬因降水不足致使日照时数偏多是影响产量的又一主要气象因子。夏谷生育期内各时段气温分布比较合理,不存在限制产量提高的温度因子。依据逐步回归和积分回归原理,建立了夏谷产量预报方程,对产量预报的准确性作了检验;同时,还将各气象要素对产量效应进行了分析。并对该县夏谷栽培管理措施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0.
张艳梅  陈海涛  周翔  陈波  刘莉娟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1):15191-15192
利用1970—2008年六盘水市的日平均气温、降水资料以及小麦产量数据,分析了六盘水市小麦生长季的气候变化特征及气候因子对小麦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六盘水近39年小麦生长季气温呈上升趋势。降水呈下降趋势;小麦的相对气象产量变幅较大;2~4月的降水是小麦产量形成的关键因子;小麦减产的主要气象灾害是中等强度或重度倒春寒及冬春连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