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缩节胺对转基因抗虫棉生长发育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通过两年试验研究结果分析,缩节胺化控对转基因抗虫棉比较敏感,过早高剂量使用缩节胺化控能严重抑制棉花营养生长,使植株生长缓慢,株型紧凑,株高比对照低28.1cm,皮棉产量比对照减产28.46%。适时适量使用缩节胺化控,有利于棉花生长发育,对控制徒长减少蕾铃脱落、提高棉花产量,改善纤维品质和种子质量都具有良好的作用,皮棉及霜前皮棉分别比对照增产13.59%和22.41%,增产达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收集新疆南疆大面积种植的56个棉花品种,对非抗虫棉、常规转基因抗虫棉、杂交抗虫棉F1及F2共4类品种的产量及纤维品质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转基因抗虫棉比非抗虫棉增产29.8%,差异达显著水平;杂交棉比常规棉平均增产4.6%,铃重增加0.38g,衣分提高0.91百分点,均未达到显著水平;杂交抗虫棉F1明显优于F2,主要表现在单株结铃性的显著提高导致产量显著提高,而且断裂比强度和纤维整齐度指数等主要品质指标显著提高。由于在河南安阳试验的密度与新疆有明显差异,其准确性需要在新疆高密度条件下继续验证。  相似文献   

3.
密度和氮肥对抗虫棉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 ,随着一批转基因抗虫棉的培育成功和推广 ,使我国棉铃虫连年暴发危害的势头得到了最经济有效的扼制 ,增产作用及综合效益显著。但是由于转基因抗虫棉自身生育特点与普通常规棉差异较大 ,所以抗虫棉的栽培不能完全套用常规棉的技术。本试验以双价抗虫棉 s GK32 1为试材 ,对密度与氮肥效应进行了组合研究 ,以期完善转基因抗虫棉良种良法配套技术。1材料和方法试验地前茬棉花 ,土壤肥力中等 ,播前一周旋施二铵 375 kg· hm-2 。 4月 8~ 9日人工开沟带水点播 ,喷施除草剂后覆膜。供试棉花品种 s GK32 1 ,宽窄行配置 ( 80 cm + 4 0 cm)…  相似文献   

4.
关中棉区抗虫棉化控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使用DPC对抗虫棉新棉33B的化控效应结果表明,化控时间的前移及次数、用量的增加对抗虫棉植株的高度、果枝数、LAI和开花成铃等性状的抑制增强,尤其是蕾期化控延缓了前期弱生长势的转化进程,并对以后的生长发育产生影响.初花期化控有较好的协调效应,但花铃期化控作用较小.蕾期不控,初花期轻控是抗虫棉生产较为可行的化控模式.化控对提高铃重有效,而单株成铃数减少是导致产量降低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S.B技术对大豆增产效应及最适密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S.B技术是集种子处理、施肥、掐尖于一体综合生产技术,为分析各项处理的增产作用,选择大豆品种吉育47,对S.B技术增产效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S.B种子处理、S.B施肥、掐尖都有增产作用,S.B施肥增产达极显著水平,S.B种子处理、掐尖增产均达显著水平.大豆最高产量为S.B种子处理、S.B施肥和第二片复叶掐尖处理组合;S.B技术最佳密度为15万株·hm-2.由于掐尖后大豆植株多数形成双茎株,平均茎粗变细,抗倒能力变差,所以掐尖处理应慎用.  相似文献   

6.
转基因抗虫棉具有植株大、发育快、长势旺等特点。使用化学调节剂调控其生长发育,防止徒长,必须采取科学、合理的调控措施,进而达到早熟、优质、高产的目的,使经济收效更大。但在实际生产中,大多棉农化控技术运用不得力,不是控过了头,就是控不住,化控效果不佳。据笔者多年试验,最佳的调控措施是系统化控,即全程化控。  相似文献   

7.
本试验在大田生产条件下研究了春植蔗施用鱼粉有机-无机复混肥的产量及品质效应。结果表明:甘蔗施用鱼粉有机-无机复混肥的增产增糖效应显著,蔗茎产量比对照增产25.76%(二次施肥法)和15.94%(三次施肥法),差异达极显著或显著水平;二次施肥法的每hm^2蔗糖含量比对照增产16.42%,三次施肥法则与对照相若。  相似文献   

8.
典型相关分析在抗虫棉育种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运用典型相关和主成分分析方法,对转基因抗虫棉的13个主要数量性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转基因抗虫棉的生育性状与产量性状间典型相关极显著,产量性状与品质性状间典型相关达显著水平,生育性状与品质性状间典型相关不显著.前5个主成分因子:产量因子、品质因子、子指铃重因子、早熟因子及伸长率因子可代表一个转基因抗虫棉品种的基本特征,它们的累计贡献率达87.23%.各性状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在转基因抗虫棉育种中,应注意各性状间的动态平衡,有利于育成优质高产抗虫棉品种.  相似文献   

9.
抗虫棉在棉铃虫综合治理中的作用研究初报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本研究通过室内饲养、罩笼接虫、小区试验及大面积示范试验全面评价了中棉所系列抗虫棉在棉铃虫综合治理中的作用。结果表明,各类抗虫棉的抗虫、控害、保益及增产作用明显,经济、社会及生态效益显著,是控制棉铃虫暴发为害最为经济、有效的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0.
抗虫杂交棉利用转基因抗虫棉的抗虫性状,又克服了转基因抗虫棉存在的铃小、衣分低、易早衰等缺陷.有效地提高了棉花的产量,实践证明,推广种植抗虫杂交棉是实现棉花增产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