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氮素营养水平对春玉米叶片碳代谢的影响(摘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供氮水平对春玉米叶片碳代谢的影响。[方法]采用田间试验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按春玉米生育期采样,探讨不同供氮水平对春玉米叶片中叶绿素含量及RuBP羧化酶和PEP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适宜的供氮水平能使春玉米在各生育期叶片中叶绿素含量及RuBP羧化酶和PEP羧化酶活性均保持最高水平,供氮不足或过量(施N量大于400kg/hm^2)均对春玉米叶片碳代谢产生不良影响。[结论]该试验条件下,施N量300kg/hm^2,春玉米各生育期叶片中叶绿素含量及碳代谢关键酶的活性均最高,对增强叶片光合能力、促进产量形成、延缓叶片衰老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其其格  李可  李刚  李春艳  曹国军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9):9973-9974,9978
[目的]研究供氮水平对春玉米叶片碳代谢的影响。[方法]采用田间试验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按春玉米生育期采样,探讨不同供氮水平对春玉米叶片中叶绿素含量及RuBP羧化酶和PEP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适宜的供氮水平能使春玉米在各生育期叶片中叶绿素含量及RuBP羧化酶和PEP羧化酶活性均保持最高水平,供氮不足或过量(施N量大于400kg/hm2)均对春玉米叶片碳代谢产生不良影响。[结论]该试验条件下,施N量300kg/hm^2,春玉米各生育期叶片中叶绿素含量及碳代谢关键酶的活性均最高,对增强叶片光合能力、促进产量形成、延缓叶片衰老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玉米碳氮代谢研究进展   总被引:36,自引:0,他引:36  
对玉米的碳氮代谢研究进行了综述,重点阐述了碳氮代谢的特征及碳氮代谢之间的关系,并对该研究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不同施肥处理对土娄土—作物系统作物碳同化及土壤碳固定的影响,试验设置氮磷肥(NP)、70%氮磷肥 (70%NP)、50%氮磷肥(50%NP)、30%氮磷肥(30%NP)及不施肥(NF)5个处理,一直实行小麦—玉米轮作,前茬小麦秸秆还田、免耕,观测玉米的产量、玉米植株地上部位的储碳量,并于2012年6至9月采集土壤剖面样品和耕作层( 0~20 cm) 土壤, 测定土壤总有机碳含量。结果表明:随着施肥量的减少,玉米产量和地上部位碳储量显著降低;施肥显著提高耕层土壤碳密度,而对全土碳密度没有显著影响。相关分析表明,土壤固碳量与作物碳储量呈显著的线性关系,这说明土壤有机碳积累主要与作物碳同化有关。因此,与作物产量直接关联的作物碳输入的增加是土壤中碳固定提高的重要途径。适当的施入氮磷肥对玉米碳同化和土壤碳固定有显著提高作用,是提高与稳定玉米产量和促进土壤固碳的双赢举措。当然,不同施肥下的差异效应可能与土壤—作物系统中碳分配和土壤生物活动有关。  相似文献   

5.
氮钾营养对春玉米后期碳氮代谢与粒重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52,自引:5,他引:47  
 采用田间试验与生化分析等方法研究不同氮钾用量下春玉米后期碳氮代谢与粒重形成的关系。结果表明,适宜氮钾用量下,玉米叶片可溶蛋白含量较高,RuBP羧化酶和PEP羧化酶活性较强,收获指数与氮收获指数较高。适宜的氮钾用量可促进玉米营养体碳氮向籽粒运输,同时提高生长后期叶片的光合能力及根系的氮素吸收。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秸秆生物质炭的氮肥替代效果,在等量生物质炭投入条件下,研究不施肥、常规施肥(不减氮)、减氮15%、减氮30%、减氮45%、减氮100%等6种施肥模式对玉米生长、产量及土壤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施肥相比,等量生物质炭投入条件下,随着减氮比例的增加,玉米根系构型、叶绿素含量(SPAD值)和净光合速率呈显著降低趋势,减氮15%对玉米根系及植株生长发育、叶片光合作用具有显著促进作用,较常规施肥玉米的总根长、总根表面积、总根体积分别增加了13.5%、17.6%、22.9%;随着减氮比例的增加,玉米产量显著降低,与常规施肥相比,减氮15%通过提高玉米穗粒质量和百粒质量显著提高玉米产量.与常规施肥相比,等量生物质炭投入条件下,减氮15%、30%、45%分别显著提高土壤水稳性大团聚体含量166.87%、143.70%、82.31%;减氮15%处理能显著提高土壤有机质、有效磷、速效钾、碱解氮含量,土壤养分保蓄能力最佳;适宜的碳氮含量比有利于提高土壤微生物和酶活性,减氮15%时与常规施肥相比,磷酸酶和脲酶含量分别显著增加35.9%和6.3%,放线菌数量增加7.3倍,而氮素减量过量,导致碳氮比失衡,土壤微生物数量显著下降;减氮15%处理下氮肥利用效率和氮肥农学效率分别显著提高20.57%和7.93 kg/kg.综合分析,同比常规施肥,在生物质炭投入4.5 t/hm2条件下,减氮15%视为最佳的碳基无机配施方案.  相似文献   

7.
碳、氮代谢是植物体内最主要的两大代谢过程,玉米一生中碳、氮代谢的协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产量结果。实验用可见分光光度法对不同施氮水平下玉米穗位叶的碳氮代谢指标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施氮量在120~180 kg?hm-2间明显促进玉米穗位叶蔗糖的积累,在120~240 kg?hm-2间明显促进碳代谢的关键酶蔗糖磷酸合成酶(SPS)、氮代谢的关键酶硝酸还原酶(NR)和谷氨酰胺合成酶(GS)活性的增强。  相似文献   

8.
田间试验研究不同氮用量下2个玉米杂交种后期碳氮代谢与粒重形成的关系.结果表明,适宜的氮营养,可使玉米的收获指数与氮收获指数增加.适宜的氮用量有利于玉米营养体碳氮向籽粒运输.玉米杂交种龙单13和克单8的粒重形成所需氮素40.10%~59.88%来源于营养体的氮素再转移,40.12%~59.90%由后期根系供应.  相似文献   

9.
综述了油菜碳代谢与氮代谢的关系以及碳氮代谢过程中关键酶的主要作用,旨在为油菜生产提供合理施肥及培养方式以达到油菜优质高产的目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不同施肥量对烤烟烟叶氮碳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本试验利用沙基培养,通过对烟叶中总氮、烟碱、淀粉、可溶性糖含量及硝酸还原酶活性的测定,研究了烤烟K326品种在4种不同施肥量下烟叶中主要成分及生理活性的动态变化,烟株由氮代谢为主转入碳代谢为主的时间以及新陈代谢转化的时间与烟叶品质的关系。在4种施肥处理中,随着施肥量的增加,氮代谢水平依次升高,碳代谢水平依次降低,由氮代谢转入碳代谢的时间依次推迟。化学成分的分析表明株施氮量为7g的施肥量于沙培是比较合适的。  相似文献   

11.
以东北典型产区种植的3个晒烟品种为供试材料,采用双因子裂区设计,研究了不同施肥水平对晒烟叶片发育过程中碳氮代谢关键酶活性及其代谢产物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3个晒烟品种中部叶发育过程中NR活性呈单峰曲线,高峰在叶龄27d;Inv活性呈下降趋势;同一施肥水平下青黄叶、大白花品种氮代谢较强,总氮和烟碱含量较高,而大叶黄碳代谢较强,烟叶糖含量较高;在传统施肥基础上,适当降低施肥水平可有效调控晒烟碳氮代谢,协调烟叶化学成分,改善烟叶品质。  相似文献   

12.
以郑单958玉米为材料,连续2年比较了包膜尿素与普通尿素对夏玉米碳氮代谢影响的差异.结果表明:施氮提高叶片与茎鞘总糖含量,12叶展前以普通尿素处理效果较好,吐丝后以包膜尿素处理效果较好;施氮显著提高叶片与茎鞘全氮含量,以包膜尿素处理效果较好;施氮降低茎鞘C/N,降幅以包膜尿素处理较大;施氮使氮收获指数下降,包膜尿素处理降幅较普通尿素处理大;叶片与茎鞘碳转运发生于乳熟至成熟期,而叶片与茎鞘氮转运分别主要发生于乳熟至成熟期和吐丝至乳熟期,碳、氮转运量一般以包膜尿素处理较大,包膜尿素能改善夏玉米碳氮代谢状况.  相似文献   

13.
靳玮 《广东农业科学》2014,41(9):69-71,87
以玉米品种郑单538 为研究对象,通过田间试验,对陕西杨凌塿土地区经不同形态氮肥处理后玉米产 量、土壤全氮、土壤可溶性有机碳含量的变化情况进行研究,以阐明不同形态氮肥处理对玉米产量以及土壤质量的 影响,为关中平原玉米种植的合理施肥提供全面的理论依据。结果表明院施氮处理可以显著增加玉米产量。玉米生育 期内施氮处理的土壤中全氮、碱解氮含量显著高于不施氮处理。玉米生育期内不同形态氮肥处理的土壤可溶性有机 碳与不施氮的对照处理相比,无显著差异。施氮处理对于土壤微生物含量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4.
长期不同施肥制度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磷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设置在北京昌平区的长期肥料定位试验,研究16年的长期不同施肥制度下,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磷的状况。试验设置冬小麦-夏玉米复种连作和小麦-玉米→小麦-大豆复种轮作2种不同种植制度以及长期撂荒处理(CK0),其中冬小麦-夏玉米复种连作种植制度(种植方式Ⅰ)包括4个施肥处理,分别为:对照(CK,不施肥,但种植作物)、氮磷钾(NPK)、氮磷钾+猪厩肥(NPK+M)、氮磷钾+玉米秸秆(NPK+S);小麦-玉米→小麦-大豆复种轮作种植制度(种植方式Ⅱ)包括1个施肥处理为氮磷钾+种植方式Ⅱ(NPKF)。试验结果表明:1)长期撂荒土壤的有机质和全氮的含量、微生物量碳(SMB-C)和氮(SMB-N)均显著高于2种不同种植制度的农田土壤,但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磷含量较低;2)2种不同的种植制度中,施肥处理(NPK、NPKM、NPKS和NPKF)农田的土壤养分含量、微生物量生物量碳、氮、磷均高于不施肥但种植的农田(CK),与CK相比,NPK、NPK+M、NPK+S和NPKF处理的微生物量生物量碳增加了26%、70%、36%和46%,微生物量生物量氮增加了92%、251%、130%和159%,以及微生物量生物量磷增加了519%1...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不同年限下增施有机肥及秸秆还田对作物产量及剖面土壤碳氮库容的影响,旨在为华北平原冬小麦-夏玉米轮作区增强土壤肥力、提高作物产量提供依据。【方法】以农业部昌平潮褐土生态环境重点野外科学观测试验站为平台,分别在长达11年和27年的2个不同施肥年限试验区采集4个施肥处理,即氮磷钾(NPK)、氮磷钾+22.5 t·hm -2有机肥(NPKM)、氮磷钾+33.75 t·hm -2有机肥(NPKM+)、氮磷钾+秸秆还田(NPKS)不同土层深度的土壤样品,分析冬小麦-夏玉米产量和土壤碳氮库容剖面分布特征。 【结果】(1)增施有机肥及秸秆还田处理对作物的增产效应随施肥年限的延长而逐渐增强。与NPK处理相比,施肥11年限的NPKM、NPKM+和NPKS处理分别提高小麦和玉米产量为18.6%、15.8%、3.5%和39%、42%、35%;而27年的各施肥处理对小麦和玉米产量的增产幅度分别为41%、51.5%、23%和31%、33%、58%。(2)随着施肥年限的延长,增施有机肥及秸秆还田均能持续提升土壤碳、氮库容。连续施肥11年后,土壤碳、氮库容分别为25—114 Mg·hm -2、2.2—9.0 Mg·hm -2;而27年后土壤碳、氮库容分别为29—146 Mg·hm -2、2.5—12.1 Mg·hm -2。随着土壤剖面的加深,不同施肥年限中土壤碳、氮库容均表现为先逐渐增加后逐渐降低的趋势,均在80 cm处达到峰值。在80 cm土层峰值处,27年施肥处理中NPK、NPKM、NPKM+、NPKS土壤碳库和氮库分别为102、128、146、123 Mg·hm -2和8.3、9.7、12.1、9.1 Mg·hm -2,而11年施肥年限内各处理土壤碳、氮库均表现为差异不显著(P>0.05)。和NPK相比,不同年限中增施有机肥及秸秆还田均降低了不同土层的土壤碳氮比。同时,随着施肥年限的延长,土壤碳氮比越稳定。(3)随着施肥年限的延长,各处理土壤累积碳、氮库均呈现增加趋势。连续施肥11年后,NPKM、NPKM+、NPKS比NPK提升土壤累积碳、氮库容分别为5.2%、11.2%、9.2%和21.2%、26.6%、38.8%;连续施肥27年后NPKM、NPKM+、NPKS比NPK提升土壤累积碳、氮库容分别为26.3%、41.1%、21.8%和26.2%、44.9%、4.0%,且随着施肥年限的延长,施用有机肥对土壤累积碳库容的提升高于秸秆还田的趋势愈加明显,而对土壤累积氮库容的提升效果低于秸秆还田。 【结论】在氮磷钾化肥基础上增施有机肥及秸秆还田会提高作物产量、增强土壤碳氮库容、提升土壤肥力,且随着施肥年限的延长,效果愈加明显。同时,施用有机肥对作物产量、碳库的增强效应强于秸秆还田,而对氮库的提升效果低于秸秆还田。  相似文献   

16.
氮肥对抗虫棉生长发育和碳代谢的调节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不同氮肥水平下抗虫棉生长发育和碳代谢生理研究表明,抗虫棉在不施肥条件下营养生长缓慢,并导致花铃期营养和生殖生长失调,营养器官和生殖器官干物重远低于施肥处理,适量氮肥处理的果枝生成速率以及生殖器官的干物重积累都略高于高量氮肥处理。就碳代谢而言,不施肥处理的抗虫棉植株的叶绿素含量、酸性转化酶活性全生育期最低,功能叶中可溶性糖含量最低,而淀粉含量最高;高氮处理的叶绿素含量、转化酶活性最高,淀粉含量最低,而可溶性糖含量则比适氮处理略低。  相似文献   

17.
施肥能够影响土壤有机碳和有机氮,为了探明长期施肥对高寒草甸土壤有机碳、有机氮的影响,本试验以青藏高原东缘高寒草甸为对象,研究了无机氮肥添加对土壤有机碳、有机氮的影响。结果表明:(1)适度施肥能够提高土壤中有机碳、氮的含量。同时,施肥能够激发土壤有机碳、氮的分解速率,使土壤有机碳和有机氮含量下降,激发效应随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强,存在饱和点。(2)施肥能够增加土壤有机碳、氮的空间异质性和时间异质性。(3)土壤中有机碳含量与有机氮含量极显著的线性相关(R=0.946,P0.01)。  相似文献   

18.
本文研究了不同耕作、施肥条件下玉米连作对黑土有机无机复合体组成、土壤有机碳及氮、磷在各级复合体中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经常施用有机肥料条件下的玉米连作可使土壤中粉粒复合体含量、土壤及各级复合体的有机碳、氮、磷的含量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并可使粉粒复合体的有机碳贮量也相应增加;玉米连作时如果连年秋翻,可促进土壤有机质的分解,各级复合体的有机碳含量及粉粒复合体的数量均相对减少,很少秋翻的土壤的情况则与之相反;玉米连作年限的长短,对有机无机复合体组成、有机碳含量及其在各级复台体中的分配的影响,主要取决于土壤的耕作、施肥及管理水平,经常施用有机肥并很少秋翻条件下的玉米连作,有利于土壤有机质的保持与积累,并促进土壤肥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9.
<正>1锌肥对玉米生长的作用锌是玉米生长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能促进玉米光合作用,影响玉米氮磷代谢,喷锌能增强碳代谢、氨基酸的合成和酶的活性,促进对氮的吸收和运转。在玉米生产上施用锌肥,能明显促进玉米生长发育,提高光合作用效率,促进植株健壮,增强抗病性,能防止秃尖和缺粒,促进玉米早熟,延缓叶片和茎秆的衰老,增加穗  相似文献   

20.
在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下,国家逐渐开始对农业的发展进行关注与重视,而土壤的肥力对粮食的产量具有重要的影响,本文主要对正常的裸地及玉米种植分别进行实验,进而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在不同施肥及玉米种植条件下的变现形式,在施肥量增加之后,裸地及玉米种植的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出现了先增加再降低的现象,通过实验可知,合理的施肥对于土壤的肥力的保持具有重要的作用,为相关农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