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油松飞播造林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油松是我国北方天然分布最广的针叶树种,由于其材质优良、速生,适应性强,成为北方主要的飞播造林树种。从70年代起,油松在我国许多地区大面积飞播,取得了明显的生态和经济效益。1 我国油松飞播造林分布及成效油松在我国飞播面积达133万公顷以上,成苗面积率为23%。油松飞播的最北部在吉林龙井县长白山区海拔200~650m 处,属于试验阶段,尚无大面积飞播,取得初步成  相似文献   

2.
<正> 种子是飞播造林的物质基础,种子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飞播造林成效。所以,开展飞播造林,加速荒山绿化必须有充足的优质种子,而我省飞播所用油松种子全部靠从外地调入。因此如何把好油松种子质量关,比本地采购难度更大。针对我省油松种源缺乏质量把关困难的问题,我们在种子品质检验、调运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采用外生菌根真菌──血红铆钉菇纯培养复合菌剂──8901号包衣油松种子进行飞播造林,结果表明,油松种子包衣接种8901号复合菌剂对石质山区油松飞播造林成效、苗高、地径等各项生长指标都有显著的提高。飞播试验处理区油松成苗率是裸种对照区的1.55倍,苗木生物量比对照提高84.6%~100%,菌根侵染率提高130.6%~176.9%。油松种子包衣接菌飞播造林每公顷成效成本比对照降低了66.7元,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4.
为提高油松飞播成效,进行了飞播油松种子萌发特性、油松幼苗生根特性、油松的适应性等因子对油松成苗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油松种子自然落种时多为种子珠孔与地面平行,便于吸收天然降雨和地表水分;油松种子浸水8 h吸水率达到16.4%,之后吸水速度减缓,其发芽吸水率为164.3%;油松种子萌发后根系生长迅速且直根系发达;油松种子在高温下进行适当时间的暴晒和干热处理,均可提高种子发芽率。油松种子的这些生物学特性均表明其适宜飞播造林。  相似文献   

5.
一、飞播造林概况与成效宝鸡市从1980年开展飞播造林,并逐步转入大面积生产。9年来,飞播面积5.822万公顷,有效面积4.356万公顷。据历年飞播调查资料,成苗面积1.734万公顷,占有效面积的39.8%,占播种面积的29.8%。在秦岭南坡、北坡及千山山系建成了一批以油松为主的大面积幼林区,飞播较早的麟游、凤县的一批播区已初见成效,7~8年生油松幼林每公顷有苗3750~6750株,平均高1.5米,冠幅60~1 00厘米,地径5厘米,生长旺盛。宝鸡市的飞播成效率与北方省区相比,见下表。  相似文献   

6.
鸟鼠取食危害飞播油松种子,是飞播生产中长期存在的重要难题。1987~1991年我所对此进行了专题研究,通过大量反复试验筛选出HG—1复合忌避剂及其涂层工艺流程。经中试推广证明,在油松飞播造林中应用HG—1复合忌避剂进行种子涂层,可明显减少鸟鼠取食飞播种子,提高播后种子保存率。  相似文献   

7.
来稿摘编     
来稿摘编用R—8复合忌食剂处理飞播油松种子冯玉良(商州市林特局)雷鸣宇(商洛地区林特站)油松飞播造林的种子,常遭受林地鸟鼠危害。为了减少种子损失,提高飞插成效,我们用R—8复合忌食剂处理飞播油松种子,开展了防鸟鼠试验。R—8复合忌食剂分液剂和粉剂两种...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兄弟省应用 R—8复合忌食剂的效果,对川、豫、陕三省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应用 R—8复合忌食剂拌油松种子飞(撒)播,防止鼠、鸟取食种子试验效果显著。说明该忌食剂不但适用于我国南方马尾松飞播造林,也适用于北方的主要造林树种油松的飞播造林。  相似文献   

9.
应用ABT生根粉处理油松种子,进行飞播造林试验,收到较好效果。试验表明。ABT生根粉处理飞播油松种子,可提高种子发芽势和发芽率,可提高单位面积有苗株数,提高山苗率,并促进幼苗地上和地下部分的生长。  相似文献   

10.
浅谈山地飞播区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确选择播区是飞机播种造林取得成效的基本条件。我区的飞播造林经过二十多年的生产实践,取得了巨大成绩。1984年赤峰市喀喇沁旗在半干旱石质山地乔灌草混播油松飞播成功,开创了自治区山地飞播的新局面。近年来,山地飞播造林技术已引起高度重视,特别是大青山沿线、乌盟山地飞机播种造林发展前景十分广阔。本文仅就山地飞播的播区选择问题作一些粗浅探讨。对我区山地播区选择而言,自然条件首先考虑的因素是降水量,这也是制约自治区山地飞播成败最主要的因素。目前我区年降水量一般在400mm以上,7~9月季节性降水量100mm以…  相似文献   

11.
在飞播林区未成林地上,进行了油松飞播幼苗移植造林技术的研究,通过使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和结合播区特点,总结出一套适合我省油松飞播林区的移植造林技术,此项研究为巩固、扩大飞播造林成果,充分利用播区资源,加速荒山绿化,提出了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油松的林学特性与飞播造林成效的关系很大。本文研究了油松种子萌发,幼苗成活、生长发育规律以及抗旱、耐寒等生物、生态学特性对飞播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油松种子吸水萌发快,播后有80毫米降水量,7天以上连阴雨天即可发芽和出苗;胚根向地性强,扎根快,扎根深;根系发达,适应性强。因此,油松是适于飞播的优良树种,  相似文献   

13.
种子是飞播造林的物质基础,我省飞播用种主要靠外地调入,如何把好种子质量关,是提高飞播成效的重要环节。 主要树种种子调拨的范围和原则 1.油松种子。按天然分布,我国将油松划分为9个种子区、22个种子亚区。我省豫北地区属中部区的晋南豫北亚区,洛阳、三门峡、南阳、平  相似文献   

14.
飞机播种或人工撒种造林仍是偏远区域快速绿化荒山荒地的有效途径.陕西省飞播造林用种每年都在几十万公斤,油松和侧柏是陕西省主要飞播优势树种,种子的收购管理成为飞播造林的重中之重.如何从源头上把好种子质量,就成为飞播造林首要解决的问题.在气候条件相似,立地条件和播种时间、下种量都相同的情况下,由于播种的林木种子质量不同,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明显不同.  相似文献   

15.
油松是洛南县的乡土树种,也是洛南县荒山造林、飞播造林的主要树种。本文通过调查研究,总结分析了飞播油松造林的成效,评价了飞播油松林在发挥森林三大效益,解决边远地区立地条件差、造林难问题上的优势,以及油松飞播造林的优点。实践证明,油松飞播造林是加快造林速度、扩大森林资源、改善生态环境的有效途径,也是加快国土绿化、实施天保工程的主要造林方式。  相似文献   

16.
吉林省永吉县于1984~1986年进行了不同树种飞播造林试验,其中樟子松在我国飞播造林中首次获得成功。飞播造林试验证明,樟子松耐干旱、瘠薄,适应性强;其种子吸水性强,发芽快,扎根深,根系发育快,易成活,保存率高;同时,樟子松生长良好,材质和干形也较优,经济价值高,是一个很有发展前途的飞播造林树种。  相似文献   

17.
本文为改变传统播种器定量盘开度调节不确定性的弊端,通过测定马尾松种子流量,研究马尾松飞播造林每ha播种量、设计播幅与播种器定量盘开度的关系,编制了飞播马尾松种子定量盘开度表,以便在飞播作业前能较准确地调节出定量盘开度,提高飞播造林的质量、降低成本。  相似文献   

18.
1981—1988年,在辽宁省锦州、朝阳、阜新、营口、大连等石质山地,就播区的选择和确定、地面处理、树种的筛选、防止鸟鼠对种子的危害和改进飞行作业方法等主要技术问题,进行了专题研究。基本上摸清了石质山地飞播造林的特点和规律,掌握了石质山地飞播造林的技术关键。  相似文献   

19.
油松是我省主要造林树种之一。建国以来全省营造大面积油松人工林,约有500万亩,年产种子750000kg,丰产年可达1500000kg,除满足本省育亩造林飞播用种外,大部分支援甘肃、陕西、山西、河北、河南、四川、湖北、江西等省区。为了进一步提高油松播种质量,保证用种,现将油松球果采收、种子调制与贮藏之技术要点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0.
秦巴山区油松飞播林的现状及其存在问题李愈善,吴圣地(陕西省林业厅飞播队,陕西西安710082)1秦巴山区油松飞播林现状陕西省是全国开展油松飞播造林最早的省区。60年代末,开始在秦巴山区进行飞播造林试验,至1994年,这一地区油松飞播造林面积已达80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