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苏雄  李建明 《北方园艺》2015,(19):47-53
以新型双屋面日光温室和传统的4种日光温室进行性能对比研究,选取了2012年12月21日(冬至日)、12月23日(典型晴天)、2013年1月19日(典型阴天)和2014年1月21日16:00至1月22日14:00的试验数据,进行室内光照强度、气温、地温、相对湿度以及造价、空间、寿命等性能分析。研究新型双屋面日光温室的性能,为广大种植户寻求一种优化的温室结构。结果表明:新型日光温室与3种砖墙日光温室平均相比,室内平均气温提高了1.3℃,室内平均地表下0.1m处地温提高了1.7℃,室内平均光照强度降低了1.25%,室内平均相对湿度提高了3.98%;新型日光温室与寿光式土墙日光温室相比,室内平均温度降低了2.0℃,室内地温降低了0.2℃;新型日光温室造价较3种砖墙日光温室造价平均降低了38.68%,较寿光式土墙日光温室造价降低了9.12%;新型日光温室土地利用率较砖墙温室土地利用率平均提高了9.17%,较寿光式土墙日光温室土地利用率提高了44.01%。新型日光温室较砖墙温室温度高,相对湿度高,光照强度接近,跨度大,寿命优于土墙和砖墙温室;是一种优化的温室结构。  相似文献   

2.
1“43”型日光温室“43”是指(如图1)北纬23°26'(北回归线以北)至北纬66°34'(北极圈以南)北温带地区纵跨约43°,故称“43”。在这一区域内根据光学原理,按照冬至日太阳高度角、太阳光线与透明屋面交角、透明屋面与地面交角、温室高度、温室宽度(如图3)五者关系来设计的一种靠太阳能取暖的温室,统称“43”型日光温室。此种温室如设计合理,在我国最北部的黑龙江省,冬季最寒冷的季节、夜间室内最低温度可达2℃以上(特殊天气除外)。“43”型日光温室是目前高寒地区较理想的节能日光温室。2“43”型日光温室的设计原理2.1温室的采光:入射到温室…  相似文献   

3.
<正>装配式双屋面日光温室是由神木县园艺站自行设计的一种专利节能日光温室,主要特点是较普通日光温室建造成本降低39%,土地利用率提高30%以上,并在温室内配置了水热交换、气热交换、集雨生物发酵池等装置,这些装置在冬季可以有效地将温室内白天多余的热量置换到土壤和水池内,夜间再释放到室内空气中,进行热量循环利用,具有很好的节能环保效果。经多年研究试验,在神木冬季的保温效果达到32.9℃,能够满足多数瓜菜作物生长要  相似文献   

4.
借助中国农业大学首创的日光温室光环境模拟软件,模拟研究不同屋面倾角对日光温室室内光照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日光温室跨度一定,均为8m,屋面倾角从26°增加到32°时,前屋面的平均透光率绝对值增加了0.5%;日光温室在指定时间段内,温室地面、墙面和后屋面的平均辐射照度分别增加了0.3%、10.9%和946%;单位温室长度的温室地面、墙面和后屋面的累计光辐射能量分别增加了0.2%、10.9%和1450%;单位温室长度的累计光辐射总能量增加了7.06MJ,增加率为15.1%,直散光比例也有一定程度的增加。综合考虑,当温室跨度不变时,屋面倾角可以适当增大2°~4°,达到32°左右,有利于日光温室光照的累积和温室内作物的生长。  相似文献   

5.
吐鲁番日光温室冬季温度变化规律及保温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吐鲁番地区日光温室为研究对象,针对日光温室的保温性能,研究冬季温室温度变化规律,以期为设施葡萄栽培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为提高温室保温性能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吐鲁番日光温室内的温度随着温室外温度变化而变化,散热比较快的位置是温室的前坡及中间的棚膜处,而三面墙体相比较,温室入口处的温度变化速率最大,热散失最快,后坡墙体温度保持最好,热散失相对较慢。  相似文献   

6.
新型砾石蓄热墙体日光温室性能初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一种新型结构的蓄热墙体日光温室,该温室墙体以砾石为主要材料,由铅丝网笼固定,砾石之间的缝隙可以加强热空气的流动,从而增强墙体的蓄热性能,分析研究了新型砾石墙体结构日光温室与普通砖墙日光温室室内光照强度、温度及墙体内部温度的差别。结果表明:新型砾石墙体结构日光温室与普通砖墙日光温室相比,光照强度没有明显差异;室内平均温度在典型晴天提高了4.0℃,典型阴天提高了5.0℃,典型雪天提高了3.2℃;墙体内部温度均有提高,其中距离内表面40cm处最为明显,在晴、阴、雪天分别平均提高9.8、6.4、4.8℃。试验表明砾石适宜作为日光温室墙体蓄热材料,保温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7.
日光温室水循环增温蓄热系统应用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北方地区冬季日光温室内的温度,满足作物生长需求,同时减少温室加温能耗,设计了一种水循环增温蓄热系统。该系统以日光温室墙体结构为依托,以水为介质进行热量的蓄积与释放,利用冬季晴天时北墙部位的太阳辐射热量使水增温,并把水储存在蓄热水箱内;夜间温室内温度降到一定程度时,利用所贮蓄的热量给温室加温。结果表明,应用该系统可使温室每天平均气温提高3.65℃以上,地温提高2.00℃左右;夜间气温至少提高3.00℃,地温提高1.00℃以上;既能有效地提高温室温度满足作物生长需求,还能替代化石燃料的使用而减少CO、CO2、SO2、NOx等有害气体的排放量;冬季3个月产生环境效益2.8万元。  相似文献   

8.
正陕西神木温室瓜果生产多年来栽培芝麻蜜这一甜瓜品种,为改善种植结构,特引进几个西瓜、甜瓜品种,选取当地具有代表性的一种日光温室——装配式双屋面日光温室进行不同品种西甜瓜的引种栽培试验。1试验品种西瓜品种有:郑抗2号、黄小丽105、小兰200、早春红玉、明玉337、黄小丽206、黄小福、安琪儿。甜瓜品种有:改良一号脆梨、芝麻01、芝麻02、翠宝、雪娃、羊角脆。  相似文献   

9.
<正>近年来,针对陕西榆林地区海拔高(738.7~1 448.7 m)、昼夜温差大、光照充足(年日照时数2 235.9~3 018小时)、冬季寒冷(极端最低温度-28℃)、无霜期短(平均169天)、年降雨量偏少(平均413.2 mm)的气候特点,我们在榆林市神木县进行了装配式双屋面日光温室葡萄促成栽培,现将栽培技术要点总结如下。1温室结构装配式双屋面日光温室是由神木县园艺站设计的一种温室结构,较普通温室造价低,土地利用  相似文献   

10.
以新型智能化日光温室为研究对象,通过试验可以得出:温室全天的平均温度可达到13.5℃,上午的升温和夜间的保温效果均较好,保温被可以提高温室温度2.5℃.本试验旨在通过数据的分析来指导温室的环境调控,也为新型智能化日光温室的运行和推广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1.
为筛选出适宜宁夏地区日光温室生产的保温被,选用PE 4层黑色针织毛毡(1号)、PE 3层黑色针织毛毡(2号)、镀铝膜保温被(3号)及宁夏常用无纺布保温被(CK)作为试验材料,研究了4种保温被对日光温室气温和土温的影响,以期减少日光温室前屋面散热量,提高温室冬季保温性。结果表明:晴天时1号保温被夜间气温、地温与CK形成显著性差异;阴天时1号夜间气温、地温与2~3号及CK形成显著差异。1~3号及CK在极端天气下最低温度平均值为3.7、3.4、3.3、3.1℃,≤5℃平均延续时长为3.9、4.2、4.4、4.6 h,节能率为3%、2%、1%。试验期间,1~3号及CK温室夜间平均气温分别为14.6、13.6、13.0、12.6℃,夜间平均地温为17.5、16.6、16.1、15.6℃,1号保温性最佳,2号、3号次之,CK最差。  相似文献   

12.
大庆地处黑龙江西北部,冬季寒冷,为保障温室的冬季生产,内部采用多层塑料膜覆盖是一种有效保温方式,为研究双膜对日光温室的保温和增温效果。采用新型温室双层覆盖,并以同型号的单层为对照,对冬季时期温度(2016年12月~2017年3月)进行监测分析。结果表明,在冬季最冷时间段,双膜日光温室内部平均气温较单膜日光温室平均提升7.9℃,单日最冷温度较单膜日光温室提升3.6℃,南北方向温度差异值小于单膜日光温室。并且在夜晚时段双膜日光温室气温降低速率低于单膜日光温室,各监测点温差均较小。双膜日光温室的良好保温蓄热能力为大庆地区冬季正常生产提供了良好保障。  相似文献   

13.
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在日光温室甜瓜上的应用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明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对日光温室甜瓜生长的影响,我们开展了相关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日光温室甜瓜栽培过程中应用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可提高温室CO_2浓度、气温、地温、每株着生花序、每序着花数、单株坐果数、单果重,甜瓜产量增加显著,增产率达11.97%,增效13.4%。  相似文献   

14.
徐刚毅  陈斌 《蔬菜》1999,(6):20-20
日光温室由于其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近几年在我国发展迅速,经过广大科技人员共同努力与实践,D光温室的整体设训水平在不断提高。经试验研究证明,目前日光温室墙体的保温性已经足够。要提高日光温室的整体性能,主要应从提高前屋面保温性人手,草苫、蒲席作为传...  相似文献   

15.
<正>近年来,日光温室稳步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户通过日光温室达到了增收致富的目的。但是,一些温室高度不够、跨度偏大,加之保温结构跟不上,保温措施又不到位,在冬春雪多、低温条件下,温室常会出现低于3℃以下的温度,甚至产生冻害。为此,本文总结出一些冬季日光温室防寒保暖技术措施(数据以陕西渭南地区为例)。1合理设计温室按照渭南市的实际情况,日光温室面积以300~600 m2为宜。一般棚体越大,热容量越大,棚内热效果越好。但近年来,有些地区的棚体建造面  相似文献   

16.
以新型智能化日先温室为研究对象,通过试验可以得出:温室全天的平均温度可达到13.5℃,上午的升温和夜间的保温效果均较好,保温被可以提高温室温度2.5℃。本试验旨在通过数据的分析来指导温室的环境调控,也为新型智能化日光温室的运行和推广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7.
<正>在设施蔬菜生产中,常遇到一些建造结构不合理的日光温室,如墙薄 (后墙和山墙厚度70-80 cm),脊高不足2.8 m,后屋面角度小(小于30°),填充的保温材料少(30-40 cm厚),覆盖物棉被或草帘薄、质量差等,使日光温室保温防寒性能降低。尤其在寒冷的 12月至翌年元月,夜间温度下降到 10℃左右,若遇连续阴雪天气,外界气温在-16至-20℃,这时棚内温度只有 0-3℃,地温维持在7-8℃,大部分喜温蔬菜和水果都会受冻,导致生长不良甚至死亡。针对此类温室防寒保温性差的特点,将喜温蔬菜旺盛生长期安  相似文献   

18.
宁夏沙漠非耕地内置保温被日光温室环境测试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适宜宁夏沙漠非耕地建造的日光温室结构,对现有日光温室进行结构创新,构建了双拱架内置保温被结构,对优化及对照温室内空气温度、空气湿度、露点温度、土壤10cm处温度及光照强度等指标进行测试分析,得出了优化温室结构优势性。结果表明:优化温室较普通结构温室可有效提高空气温度2.48℃,降低相对湿度7.52%,提高露点温度1.96℃,提高土壤温度2.03℃。优化温室月均透光率为56.70%,较对照温室低13.55%。优化温室可有效提高室内空气温度和土壤温度,有效保障0℃以上的露点温度,避免作物发生冻害,实现作物在沙漠非耕地安全越冬生产。  相似文献   

19.
针对现有日光温室人工通风方式劳动强度大、室内气温分布不均匀等问题,在温室内安装2台或3台智能型屋脊通风设备对温室进行2段或3段智能通风,并在北京地区冬季日光温室与人工通风控制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在保温被揭开期间,当采用3段智能通风时,温室内空气温度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为(1.1±0.5)℃;而2段智能控制和人工控制分别为(2.3±1.1)℃和(3.8±1.3)℃。此外,应用该智能屋脊通风技术,还能将667m2均效益提高0.97万元。因此,智能型屋脊通风设备可显著改善温室内温度分布的均匀性,提高种植的经济收益。  相似文献   

20.
大跨度非对称水控酿热保温日光温室性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跨度非对称水控酿热保温日光温室(简称大跨度日光温室)的特点是在温室的北部建造了水控酿热发酵池,提高了温室的保温蓄热能力。该试验以大跨度日光温室为研究对象,在冬季典型晴天(2016-01-28),阴天(2016-01-13)和雪天(2016-02-12)的条件下,将大跨度日光温室与苯板砖墙温室进行对比,分析了其光照强度、温度日变化、土壤温度日变化等性能。结果表明:晴天条件下,大跨度日光温室夜间的平均温度为11.7℃,阴天为10.8℃,雪天为9.9℃;晴天条件下,大跨度日光温室夜间的平均土壤温度为10.8℃,阴天为13.9℃,雪天为11.4℃。大跨度日光温室的夜间平均温度能满足冬季作物的要求,且该温室比苯板砖墙温室建造成本降低了39.6%,土地利用率提高了30%以上,适合在西北地区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