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磁处理对菊花组培苗增殖及生理生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切花菊品种优香组培苗为试验材料,用4种磁感应强度(6、12、18、24 m T)和4种磁处理时间(2.5、5、10、20 h)的组合进行磁处理,测定磁处理后组培苗的繁殖系数、可溶性糖含量、相对电导率以及POD、SOD、CAT活性等指标。结果发现,12 m T/10 h处理下组培苗繁殖系数最高,12 m T/5 h处理下组培苗可溶性糖含量最高,18 m T/20 h处理下组培苗相对电导率最低,24 m T/2.5 h处理下组培苗CAT活性最低,18 m T/10 h处理下SOD活性最低,12 m T/2.5 h处理下POD活性最低。以上结果表明,磁处理对菊花组培苗繁殖系数及生理生化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这为今后将磁处理应用在菊花乃至其他观赏植物组织培养方面提供理论的参考。  相似文献   

2.
以东北赤豆(Vigna angularis)为试验材料,分别用0、2、4、6、8 mg/L的Na2Se O3溶液浸种处理12 h,研究硒对赤豆芽苗菜产量、品质及保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适量的硒(4~6 mg/L)浸种对赤豆芽产量和品质的提高非常有利。赤豆芽苗菜VC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分别在硒浓度为4、6 mg/L时最高;8 mg/L处理时,硝酸盐含量最低。一定浓度的硒浸种可以显著提高赤豆芽菜保护酶活性,6 mg/L处理SOD、POD活性最高;4 mg/L处理CAT活性最高。本试验条件下,最适宜赤豆芽苗菜生长的Na2Se O3浓度为4~6 mg/L。  相似文献   

3.
LED不同光质对洋桔梗组培苗淀粉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洋桔梗组培苗生长是洋桔梗组织培养环节中很重要的环节。该试验以洋桔梗组培苗为试验材料,将试验材料分为8组,研究不同光质对洋桔梗组培苗淀粉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LED处理中1 RB光照下的洋桔梗组培苗淀粉含量最高,为2.313 7 mg/g,2 RB光照下的洋桔梗组培苗淀粉含量最低,为1.008 7 mg/g。因此,组合光1 RB较传统光源荧光灯更能促进组培苗淀粉生成,该试验结果可为洋桔梗组培苗培育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讨药用植物黄精根际土著AM菌根真菌地球囊霉孢子在人工接种条件下,不同接种体数量对扩繁试验的影响,本文采用1%水琼脂作为活性孢子萌发培养基,以三叶草为接种宿主,在宿主种植密度为10株/dm~2条件下,分别采用单孢、4孢、20孢接种处理,研究繁殖体扩繁数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单孢接种繁殖系数最高(4 200),4孢接种中等(1 562),20孢接种最低(365);孢子产量则以20孢接种最高,4孢接种次之,单孢接种最小。可以看出,不同接种体扩繁效应存在显著差异。该结果为土著AM真菌的纯化及扩繁培养提供了简易可行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不同施钙方式对火龙果幼苗钙及其他矿质元素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技服务》2019,(9):7-13
为探明外源钙对火龙果幼苗钙及其他矿质元素含量的影响,以"紫红龙"火龙果幼苗为材料,设置浇灌和喷施硝酸钙[Ca(NO_3)_2]溶液0毫摩尔/升、5毫摩尔/升、10毫摩尔/升、15毫摩尔/升和20毫摩尔/升5个处理试验,测定火龙果幼苗不同部位的矿质元素含量。结果表明:浇灌处理,嫩茎中钙含量在Ca(NO_3)_220毫摩尔/升处理4天时最高(44.82毫克/克,干重),老茎中钙含量在5毫摩尔/升处理4天时最高(133.96毫克/克);茎中钾含量在不同Ca(NO_3)_2水平下均有所升高,但根系中变化不明显;镁含量在不同Ca(NO_3)_2水平下差异不明显;不同Ca(NO_3)_2水平对茎、根中铁、锰含量增加有一定促进作用,但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嫩茎中铜含量。喷施处理,Ca(NO_3)_2在一定时间内也能促进火龙果对钙的吸收,但检测值较浇灌处理低;不同Ca(NO_3)_2水平能增加嫩茎中钾含量,但对老茎和根中钾含量的影响不明显;茎中镁含量在Ca(NO_3)_2处理第4天时明显升高;Ca(NO_3)_2施用能促进茎中锰含量增加;铜、锌含量在不同程度上均受到抑制。外源钙施用可不同程度提高火龙果幼苗中钙含量,且浇灌处理较喷施处理的作用明显,结合对其他矿质元素含量的影响,以15毫摩尔/升浓度处理4天为宜。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捕蝇草花序轴不定芽的诱导实验以及在不同肉汁浓度、不同MS浓度和不同培养条件下对不定芽诱导情况和组培苗生长情况的研究,发现花序轴顶端的不定芽诱导率最高,可达100%;含10%MS的液体培养基中捕蝇草组培苗的繁殖系数最高,达11.17;添加10%肉汁液体培养基中的捕蝇草生长最好。相对而言,液体培养的效果优于固体培养。捕蝇草组织培养的最佳培养基为:10%MS 10%肉汁 NAA 0.1 mg/L 6-BA 1.0mg/L 蔗糖30 g/L。  相似文献   

7.
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的大量增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试验结果表明:影响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产量最主要的因子是饲毒浓度,其次是饲毒时宿主幼虫的虫龄,再是饲毒浓度与虫龄的组合,在4龄初期采用2.2×10~6PIB/毫升的病毒浓度饲毒48小时得到了最高产量。 在15℃、20℃、25℃、30℃,35℃下饲毒、饲养的结果表明:随着温度上升,病毒产量提高,25℃时产量最高,30℃,35℃依次下降,30℃下死亡率低,化蛹多,说明高温能抑制病毒的增殖,35℃下死亡率虽然很高,但病毒产量最低,在23℃下饲毒48小时后分别在前述五种温度下饲养,病毒产量的变化趋势相同,唯产量均比前者为高。 在6:18、9:15、12:12、15:9、18:6(光:暗,小时)光周期,下饲毒、饲养,病毒产量以9:15为最高,以后随着光照时间的延长,产量依次下降。 不同虫龄、虫态病死虫的多角体含量比较结果,以5龄中后期死亡的幼虫含量最高,依次是预蛹、蛹、3龄末4龄初的病死虫。  相似文献   

8.
崇明水仙组织培养技术初探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水仙是石蒜科水仙属的总称,崇明水仙是其中的一个种.崇明水仙是崇明地区的特色花卉品种之一,可与漳州水仙相媲美.传统的崇明水仙是以鳞茎作种子用,年繁殖系数低,约3~4年,且因连续多代无性繁殖,病毒累积,退化严重,鳞茎、花变小.为去除或减少水仙病毒,扩大繁殖系数,2000~2001年,我们应用植物组织培养方法,探索崇明水仙的无性快繁技术.经两年努力,初步探索到崇明水仙的组培苗生产技术:以MS或N6培养基为基本培养基,添加不同剂量的BA、NAA、IAA、KT或谷氨酰胺等植物生长调节剂,以崇明水仙的鳞茎、叶片、花梗等为外植体,无菌条件下接种后在25℃左右培养,每天10~12小时光照的人工控制环境中,培养出崇明水仙花的组培苗,年繁殖系数可达4.096×10 3.将水仙组培苗移入黄沙或黄沙与珍珠岩混合的基质中,假植10~15天后,移入大田栽培,成活率可达95%以上.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次氯酸钠对植物组培苗污染的防治效果。[方法]以马铃薯和切花菊组培苗为试验材料,在MS培养基中分别加入5、10、20、30和40 mg/L次氯酸钠,分析抑菌剂次氯酸钠对组培苗枯草杆菌污染的防治效果。[结果]经过2~3次转接后,5和10 mg/L次氯酸钠对马铃薯和切花菊组培苗的抑菌效果较好,该浓度处理组2种组培苗均未出现污染,且苗木生长较好,但随着浓度的升高次氯酸钠防治效果明显下降。综合分析认为,次氯酸钠浓度在5~10 mg/L之间是防治马铃薯和切花菊组培苗污染的适宜浓度,可达到消除污染目的,其中适宜的转接周期为5~6 d。[结论]该研究结果为利用次氯酸钠消除枯草杆菌、防治马铃薯及切花菊组培苗污染提供了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10.
以文心兰切花品种‘金辉’为试验材料,分析了人工模拟不同昼夜温度(昼温/夜温)12/4℃、20/12℃、28/20℃、36/28℃等4种梯度温度条件下,叶绿素、可溶性糖、还原糖、淀粉及脯氨酸(Pro)等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处理相同时间,28/20℃叶绿素含量最高,36/28℃次之,12/4℃最低;随温度的升高,叶片中可溶性糖含量不断降低,12/4℃、20/12℃叶片中还原糖含量高于28/20℃、36/28℃,假鳞茎中还原糖含量20/12℃最高,12/4℃次之,36/28℃较低;12/4℃处理叶片及假鳞茎中淀粉含量均较高,36/28℃较低,所有处理叶片中淀粉含量均高于假鳞茎;36/28℃处理叶片及假鳞茎中Pro含量均较高,12/4℃次之,20/12℃及28/20℃较低。20/12℃处理利于茎叶生长,但延缓侧芽的萌发;36/28℃侧芽萌发率虽高,但不利于芽的生长和强健;28/20℃利于假鳞茎及其子代侧芽萌发与生长。  相似文献   

11.
LED不同光质对洋桔梗组培苗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研究LED不同光质对洋桔梗组培苗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为植物组织培养专用LED光源的研发提供数据支持和理论依据。以切花洋桔梗组培苗为试材,在不同配比的LED光质下生长一段时间后,对叶片进行可溶性蛋白含量测定。试验结果表明:红蓝复合光(1RB)处理的组培苗可溶性蛋白含量最高,为14.314 3 mg/g;红蓝绿光(RBG)处理的组培苗可溶性蛋白含量最低,为8.106 3 mg/g。红蓝复合光最有利于洋桔梗组培苗可溶性蛋白的合成。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海藻糖处理能否通过增强甘蔗的防御反应来降低干旱胁迫的不利影响,为干旱条件下甘蔗高产、稳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甘蔗品种ROC22和YZ05-51组培苗为试验材料,以30%PEG6000和12%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设置0、10、100和200 mg·L-1 4个海藻糖处理浓度。处理9 d后测定组培苗鲜重、干重及不定根数目,明确干旱胁迫下海藻糖促进甘蔗生长的最优浓度。然后,以正常条件为对照,检测在30%PEG6000、12%PEG6000、30%PEG6000+最优浓度海藻糖以及12%PEG6000+最优浓度海藻糖等处理下组培苗丙二醛(MDA)含量、过氧化物酶(POD)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最后,在30%PEG6000和30%PEG6000+最优浓度海藻糖处理后0、12、24和48 h 4个时间点,通过qRT-PCR方法检测YZ05-51组培苗抗旱相关基因ScTPS1、ScSnRK2.3、ScSnRK2.4和ScDREB2b-1的表达水平。【结果】海藻糖处理可缓解30%PEG6000和12%PEG6000干旱胁迫导致的植株鲜重和干重的下...  相似文献   

13.
有机肥对半夏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有机肥对半夏生长、叶绿素指数SPAD值、最大净光合速率及产量的影响。旨在探究增施有机肥对半夏生长及产量的影响,为半夏的合理施肥提出新的思路与依据。试验共6个处理,即不施肥(CK)、纯施化肥75g/m2(OF-0%)、用25%有机肥代替化肥(OF-25%)、用50%有机肥代替化肥(OF-50%)、用75%有机肥代替化肥(OF-75%)、纯有机肥(OF-100%)。结果表明:施用一定量的有机肥使半夏生长健壮,增施有机肥的处理OF-25%、OF-50%、OF-75%、OF-100%比纯化肥的处理OF-0%叶面积提高14%~18%,混施有机肥处理半夏的叶绿素指数SPAD较纯施化肥的高,半夏的产量较纯施化肥提高5%~10%。半夏的产量随有机肥用量的增加有所提高,但增幅不明显。OF-100%与OF-75%产量最高且相差不大,而在纯有机肥条件下半夏的繁殖系数最低,OF-100%较OF-75%的繁殖系数降低12%。综合评定用75%的有机肥代替化肥可提高半夏的产量且能保证繁殖系数较高,即施用本试验所用规格的尿素17g/m~2(N≥46%)、过磷酸钙37g/m~2(P_2O_5≥16%)、硫酸钾10g/m~2(K_2O≥51%)和有机肥852g/m~2(有机质≥45%,总养分N+P_2O_5+K_2O≥5%)。因此,在半夏栽培过程中增施有机肥可以促使半夏生长健壮,增大其叶面积,提高半夏叶绿素SPAD值,增加其产量。  相似文献   

14.
以京桃香草莓匍匐茎尖为材料,对不同生长调节剂条件下京桃香草莓组培苗的鲜重、繁殖系数、株高以及生长情况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MS+6-BA 0.5 mg/L+NAA 0.1mg/L是最适宜京桃香草莓组培苗快繁的激素条件。  相似文献   

15.
不同激素条件对草莓组培苗快繁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牟彤  吴瑕  胡鑫宇 《安徽农学通报》2010,16(5):78-78,167
以四季草莓为材料,对不同激素条件下四季草莓组培苗的的鲜重、繁殖系数、株高以及生长情况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BA浓度0.5mg/L和NAA浓度0.3mg/L配合是最适宜四季草莓组培苗快繁的组培条件。  相似文献   

16.
该文以‘马斯特’康乃馨组培苗为试材,以荧光灯为对照(CK),采用LED为光源,研究红光、蓝光和不同红蓝复合光处理下,光质对康乃馨组培苗生长和生理的影响。结果表明:(1)康乃馨组培苗的株高最高在红光处理下最高,蓝光处理下最低,红蓝1∶3的株高明显高于荧光对照处理;单色光处理下根数显著高于对照处理。(2)蓝光处理下叶绿素a、叶绿素b及类胡萝卜素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蓝光能增加康乃馨组培苗光合色素的含量;复合光质处理和对照荧光灯处理下叶绿素a、叶绿素b和类胡萝卜素的含量没有显著差异;(3)红蓝3∶1处理下,可溶性糖含量和游离氨基酸含量最高;蓝光处理下蔗糖含量最高;红蓝1∶3处理下,游离氨基酸的含量最低;红光下可溶性蛋白最高。LED光源的的光质组合可以作为康乃馨组培苗育苗的光质。  相似文献   

17.
以马铃薯品种费乌瑞它和克新18号为试验材料,设计地上5cm、10cm、15cm、20cm、地表0cm、地下5cm、10cm、15cm、20cm9个不同种床高度处理。结果表明:种薯播垄上(地上)可提高地温,有利于促早苗,保全苗。费乌瑞它各处理以种床高度为垄上5cm处理的产量最高,为2 285.86kg/667m2,商品薯率为90.51%,与垄上10cm、垄下(地下)10cm(ck)、地表0cm、垄下5cm处理之间小区产量差异不显著。但其小区产量显著高于垄下15cm处理,极显著高于垄上15cm、垄下20cm和垄上20cm处理。垄上10cm、垄下10cm处理小区产量显著高于垄下20cm处理,极显著高于垄上20cm处理。地表0cm处理小区产量极显著高于垄上20cm,垄下5cm处理小区产量显著高于垄上20cm。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选用5买15月龄美利奴羯羊(体重33.5±2.5公斤),饲以苜蓿青干草三周,然后采取活组织样品测定绵羊12种组织中亮氨酸转氨酶(EC2.6.1.6.)活力(毫微摩尔数/分/克鲜组织)。实验结果显示胰腺中亮氨酸转氨酶活力最高(1697±393),脑、皮肤、瘤胃、脾、心、肾、肺则次之,再其次为十二指肠、骨骼肌和皮下脂肪,而在肝脏最低(10±5)。绵羊组织中亮氨酸转氨酶活力分布特点与机体保护这一必需氨基酸的营养机制有关。  相似文献   

19.
Ni(NO3)2对汕优13水稻幼苗中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水稻幼苗2.5叶期,分别用浓度W/V0.01%,0.03%和0.04%(Ni(NO3)2溶液(含0.05%Tween20聚环氧乙烷山梨糖醇单月桂酸酯)喷雾处理,以0.5%(W/V)Tween20作对照,在4小时,24小时,48小时,72小时,96小时分别测定叶片中的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结果表明,Ni(NO3)2对过氧化氢酶活性有抑制作用且随其浓度的升高,抑制作用越明显,在72小时抑制作用最强,过氧化氢酶活性比对照分析下降了21.7%,28.3%,55.8%。  相似文献   

20.
对黄淮麦区的77个不同小麦品种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及亚基组成与蛋白质含量和沉降值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Glu-1三位点的亚基等位变异共有13种,A1位点亚基1出现频率最高,为71.05%,亚基2*最低,仅为3.94%;B1位点亚基7 9和7 8相对频率最高,分别为43.42%和31.58%,亚基17 18出现频率最低,为1.32%;D1位点亚基2 12出现频率最高,为52.63%,亚基4 12最低,为3.16%。值得注意的是,优质亚基14 15和5 10,在B1和D1位点分别出现了较高的频率,为10.53%和31.21%。三位点亚基对蛋白质含量的效应分别表示为:1≥2*>Null,14 15≥17 18≥7 8>7>7 9>20≥6 8,5 10>2 12≥4 12。对沉降值的效应分别表示为:2*≥1>Null,14 15≥7 8>7≥17 18>7 9≥20>6 8,5 10>2 12≥4 12。在蛋白质含量水平上,亚基组成1、14 15、2 12,1、7 8、5 10,1、7、5 10和1、7 9、5 10相对较高;在沉降值水平上,亚基组成1、7 8、5 10和1、14 15、2 12相对较高。因此,研究认为三位点分别为1或2*、7 8或14 15、5 10是品质优良的最佳亚基组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