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棚苋菜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早春采用大棚生产苋菜是武汉市新洲区双柳街菜农的创举,它打破了沿习千百年流传的"出汗"(夏季高温)时,才能吃到苋菜的常规,从20世纪80年代末期以来,棚栽苋菜一直成为当地农民早春种植的首选蔬菜,且种植规模逐年扩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非常显著.2004年双柳街全年种植棚栽苋菜面积920 hm2,一般1月开始播种,3月开始陆续上市,平均每667 m2产量2 000kg,产值3 000元.双柳的早春苋菜不仅满足了武汉春淡市场的需要,而且还销往周边省市,双柳苋菜2004年已通过中国绿色蔬菜认证.现将其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AmMYB2基因在苋菜(Amaranthus tricolor)甜菜红素合成中的作用,对红色苋菜品种‘大红’AmMYB2(登录号为KY814751.1)进行生物信息、基因表达及功能分析。结果表明:AmMYB2的开放阅读框(ORF)全长为678 bp,编码蛋白分子质量为25.96 kD,该蛋白具有R2R3型MYB结构域,属于R2R3型MYB转录因子。核酸序列分析结果显示,AmMYB2与甜菜红素合成相关的甜菜BvMYB1和苋菜AmMYB1的相似度分别达到62.11%和49.93%。亚细胞观察显示,AmMYB2蛋白定位于细胞核。实时荧光定量(qPCR)分析发现,AmMYB2在红色苋菜品种的表达量高于绿色苋菜品种;在‘大红’苋菜中,不同组织以及叶片不同部位中AmMYB2的表达量与甜菜红素含量成正比。构建AmMYB2过表达载体,将其转入烟草和拟南芥中,发现该基因能够在这两种植物中高水平表达,但不会引起颜色变化,揭示AmMYB2可能是苋菜中甜菜红素合成的正调控因子,可能不参与花青素的合成。  相似文献   

3.
王鑫琦  翟玉莹 《上海蔬菜》2023,(5):34-35+38
为探明苋菜幼苗在高铁胁迫条件下的生长及生理变化规律,作者以红圆叶苋菜为试验材料,开展了不同浓度硫酸亚铁对苋菜生长及品质的影响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喷施低浓度硫酸亚铁溶液可促进苋菜幼苗生长,与清水(ck)相比,0.12 mmol/L硫酸亚铁溶液处理苋菜幼苗的可溶性糖含量提高了34.60%、可溶蛋白含量提高了20.17%、维生素C含量提高了19.87%、硝酸盐含量降低了14.37%;随着硫酸亚铁溶液浓度的提高,苋菜幼苗的株高、茎粗和品质指标呈不同程度的下降趋势,当硫酸亚铁溶液浓度为1.92 mmol/L、3.84 mmol/L时,苋菜幼苗出现明显的铁中毒现象。建议在苋菜生产中喷施0.12 mmol/L硫酸亚铁溶液,每2 d喷施1次,共喷3次。  相似文献   

4.
选取白圆叶苋菜、香港种大红圆叶苋菜、耐抽大红苋莱、绿领全红苋菜为试验材料,采用温室盆栽方法进行干旱处理,研究了干旱胁迫下4个苋菜品种的抗旱能力。试验结果表明,香港大红圆叶苋菜的抗旱性最强。耐抽大红苋菜抗旱性次之,绿领全红苋菜抗旱性弱,白圆叶苋菜抗旱性最弱。  相似文献   

5.
武汉地区利用大棚栽培快生菜,通过合理安排茬口、选择优良品种、科学田间管理,达到一年多收的目的。苋菜—苋菜—娃娃菜—油麦菜—生菜—娃娃菜—苋菜高效快生菜栽培模式,一年7茬,经济效益显著,每667 m~2年销售额达45 600元。  相似文献   

6.
金华市婺城区乾西乡联合村是远近闻名的香葱生产专业村,有着30多年的种葱历史,多年来茬口安排是苋菜-葱-葱-葱。为了提高大棚的利用率,增加菜农的收益,2006年我们进行了苋菜套种甜玉米试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667m2增加产值5000多元,2007年示范推广应用26.67多hm2。苋菜667m2产量1500kg,价格6-8元瓜/kg,产值9000-12000元;玉米667m2产量1500kg,  相似文献   

7.
苋菜又名青香苋、玉米菜、红苋菜、千菜谷、红菜、荇菜、寒菜、汉菜等,是苋科苋属中以嫩茎叶供食用的一年生草本植物,原产中国、印度以及东南亚等地.根据叶片颜色可分为红苋菜、绿苋菜(青苋菜)、红绿杂色苋菜3种.苋菜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及药用价值,品质鲜嫩,可凉拌、炒食、做馅还可以做汤,近年来,河南地区苋菜种植面积不断扩大,苋菜已...  相似文献   

8.
<正>苋菜,又称米苋,为苋科苋属中以柔嫩茎叶为食用部分的一年生草本植物。苋菜耐热性强,适应性广,利用大棚设施可周年分期播种,陆续采收,全年均可上市供应。金华市婺城区雅畈镇菜农1年可种植8茬苋菜,年667m2产值达4万多元,现将其主要栽培技术介绍如下。1对环境条件的要求苋菜性喜温暖,耐热力较强,不耐寒冷,生长适温25~27℃,20℃以下生长缓慢,温度过高,茎部纤维化程度高。10℃以下种子发芽困难。苋菜为高温短  相似文献   

9.
正早春利用塑料大棚或日光温室栽培红苋菜,2~3月上市,价格高、销路好、效益佳,667 m~2收入可达万元,为长江流域早春大棚蔬菜种植提供了重要选择。但目前市面上的绝大多数红苋菜品种,包括国内红苋菜种子销量较大的几家公司的品种,在早春大棚低温栽培情况下,叶片都不能变红。为选育在早春大棚低温情况下叶片能变红的苋菜品种,2009年春季,以上海伟诺种业有限公司提供的上海红为母本,以湖北蔬谷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自育的红  相似文献   

10.
苋菜氮磷钾肥最佳用量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建立苋菜"3414"试验,探讨苋菜生产的氮磷钾最佳施用量。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氮肥的增加,苋菜成品率呈下降趋势;缺肥对产量影响十分明显,尤其是钾肥,处理N2P2K0产量仅为N2P2K2的29%。通过分析,建立多元二次方程,确定肥力水平较低田块施肥纯氮188 kg/hm2、五氧化二磷53 kg/hm2、氧化钾50 kg/hm2(N︰P2O5︰K2O=1︰0.28︰0.27),可获得较高产量和经济效益,产投比可达22︰1。  相似文献   

11.
锰肥对苋菜生长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采用2.75×10-4,7.5×10-4,3.75×10-4 mL/L 3个浓度的锰肥对苋菜进行叶面喷施,研究锰肥对苋菜生长和品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锰肥处理促进了苋菜生长,增大了苋菜叶面积、株高、茎粗,提高了根系和地上部干、鲜质量,增加了苋菜叶片叶绿素、氨基酸、可溶性蛋白的含量;锰肥处理提高了采收期苋菜的蛋白质和维生素C的含量,降低了可溶性糖含量,增加了苋菜产量。  相似文献   

12.
话说霉苋菜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说起霉苋菜梗 ,大家一定会说 :这是我们老百姓的家常菜。是的 ,这种看起来粘糊糊 ,闻一闻臭烘烘 ,听起来“霉”字当头 ,既不新鲜 ,又不卫生的土菜 ,为什么会倍受大家青睐呢 ?一句话 :经济实惠 ,风味独特 ,可与绍兴霉干菜和臭豆腐相媲美。苋菜全身都是宝 ,从嫩吃到老。霉苋菜梗就是老苋菜 ,通常农户人家自留地里总种有一点苋菜 ,吃剩之余长成秆粗高大的苋菜梗 ,除去老叶和侧枝 ,洗净切成长 5cm(厘米 )的段 ,放在清水中浸泡 2 4h(小时 ) ,等上面出现泡沫后装入坛或塑料筒内 ,上面盖张纸 ,以防灰尘虫蛾进入 ,数天后即可食用了。随着市场经济…  相似文献   

13.
沼液浸种对蔬菜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不同浓度沼液浸种对苋菜、香菜、茴香等蔬菜种子发芽率、幼芽长势的影响。结果表明:利用稀释2~5倍的沼液浸种能不同程度的提高苋菜、香菜、茴香的发芽率、根须数、根长及其株高等指标。  相似文献   

14.
<正>通过合理安排茬口实行菜粮轮作,可有效解决长期种植蔬菜造成的土壤连作障碍导致种植效益低的问题。苋菜轮作水稻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和推广应用价值,苋菜每667m2产量约2800kg、产值约16800元,机插水稻每667m2产量605kg、产值约1920元,总产值达18720元,净收入达13720元。1茬口安排苋菜在上年11月中下旬播种,播后扣棚,2月初  相似文献   

15.
苋菜富含蛋白质、脂肪、糖类及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其所含蛋白质比牛奶更易被人体充分吸收,胡萝b素含量较茄果类高2倍以上,可为人体提供丰富的营养物质,有利于强身健体,提高机体免疫力,有长寿菜之称。苋菜还是减肥餐桌上的主角,经常食用具有减肥轻身、促进排毒、预防便秘的作用。目前孤山镇联东村为靖江市苋菜主要生产基地,为满足当前市场需要,2012年我们开展苋菜品种比较试验,以期筛选出高产、高效、优质品种进行大面积推广,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6.
苋菜属苋科一年生蔬菜 ,以嫩茎叶炒食或作汤 ,且全株可入药。本地以小棚或露地栽培为主 ,栽培容易 ,基本不需喷药防病治虫。苋菜是喜温、耐热的绿叶菜 ,但早春由于温度低 ,光照弱 ,栽培难度大。近几年南京市栖霞区尧化镇尧化村科技队运用塑料薄膜大棚覆盖栽培苋菜 ,上市期提前约 1个月 ,产量增加 4 0 %左右。其主要栽培技术措施如下。1 选择优良品种 宜选用红苋菜 ,该品种叶正面紫红色 ,背面和根颈呈玫瑰红色 ,叶卵圆形 ,叶面皱 ,叶柄带有浅紫红色 ,早熟 ,抗逆性较强 ,商品性好 ,口味佳。2 精细整地 适当密植 栽培苋菜宜选择背风向阳、…  相似文献   

17.
以对柑橘溃疡病菌抑制率为考察指标,采用乙酸乙酯浸提苋菜叶干粉,获得苋菜活性物,通过正交试验分别考察料液比、提取次数、提取时间对苋菜活性物提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因素对苋菜活性物提取效果的影响程度不同,依次为料液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正交试验优化得到苋菜活性物最佳提取工艺参数为:料液比1∶5、提取温度30℃、提取时间24h,在此条件下苋菜活性物的抑制率为73.81%。紫外线、C源(蔗糖)和无机盐离子(NaC l)的胁迫作用均对苋菜活性物抑菌活性影响不大;苋菜活性物有一定的耐热性,温度为80℃时抑制率仍可达49.41%。  相似文献   

18.
吕全明  邹志华 《蔬菜》2002,(10):10-11
为提高大棚利用率,合理安排茬口,调整蔬菜品种,创造有利于蔬菜生长的条件,增加大棚栽培的效益,可在大棚内间套种苋菜、冬瓜、白菜、大蒜进行周年栽培,一般667m2可产苋菜2500kg、冬瓜6000kg、白菜1500kg、大蒜3500kg。现将栽培技术要点介绍如下。一、茬口安排2月中下旬大棚内直播苋菜,6月中旬采收结束;4月上旬在苋菜行间套种冬瓜,6月下旬采收结束;7月上旬利用防虫网或遮阳网覆盖直播白菜,8月中下旬采收结束;8月下旬栽种大蒜,翌年2月初采收结束。二、栽培技术1.苋菜 选择适于春夏季栽培的青米苋、柳叶苋等品种。2月初扣大棚膜,…  相似文献   

19.
在供试土壤面积为36m。的18个试验小区(每个小区面积均为2m2)上,以0.5kg/667m^2、0.70kg/667m^2、0.9kg/667m^2三组播种量为主处理因子,以6个供试品种(4个菜用型籽粒苋品种和2个地方常规苋菜品种)为副处理因子,开展菜用型籽粒苋品种及播种量的栽培技术优化研究。结果表明:(1)供试品种类型及播种量不同,其生物产量和食用产量的差异很大;(2)从产量的角度来看,花红苋和红苋菜这2个常规苋菜品种的平均生物产量和食用产量分别为892.68kg/667m^2和669.78kg/667m^2,而绿穗苋、红苋R104、红苋K112和小米苋4个菜用苋品种的平均生物产量和食用产量分别为1274.25kg/667m^2和921.02kg/667m^2,分别比花红苋、红苋菜这2个常规苋菜品种高42.74%和37.5l%。(3)从3种不同播种量中优化出适宜的播种量为0.5kg/667m^2或0.7kg/667m^2,且以0.7kg/667∥的播种量最佳。  相似文献   

20.
早春苋菜—春苋菜—夏大白菜秧—夏生菜—秋花椰菜高效栽培模式,早春选用受市场欢迎的红苋菜品种进行春提早二茬栽培,供应武汉春淡市场,上市早,产量高,效益好;夏季针对武汉市高温暴雨种大白菜秧、生菜等供应武汉秋淡市场,生长期短,产品俏,效益高;秋季选用近年受市场欢迎的青梗松花球品种,花球细嫩、风味鲜美、产量高、效益好。667 m2产值达2.4万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