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提到水泊梁山,大家马上联想到侠肝义胆,乐善好施的梁山好汉形象。没错,仗义疏财,该出手时就出手,一直是梁山人民的传统美德。我们向您介绍的主人公——梁山科协推广中心副主任,梁山县创新农资经营部经理张文,就是其中的一个优秀代表。初识张文,俊朗的面孔给人的感觉酷似浪子燕青。2011年的7月,梁山县的姜大姐又喜又忧,喜的是儿子考上了重点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忧的是丈夫在外打工的钱仅够80多岁婆婆看病的费用,单靠家里几亩地的收入连学费都不够。她从亲戚、邻居那  相似文献   

2.
一天晚饭时,小刚发现餐桌上多了一种黑糊糊的粥,便问到:“妈妈,这是什么呀?” “这是黑米粥,我听电视上说黑米营养价值非常高,有‘黑珍珠’和‘世界米中之王’的美誉,在古代是专供内廷的‘贡米’,所以今天我在超市买了一些来熬粥。”妈妈边说边抓了一把黑米给小刚看。  相似文献   

3.
“农民朋友们,今天又有一批外地客户,来我地收购小兰西瓜和银岭甜瓜,请大家马上做好收购准备……”如今,在庄河市最大的保护地生产基地———兰店乡的大棚内,天天可以听到这样喜人的广播喇叭声。农民亲切地称之为“咱们的‘顺风耳’”。这几年,各地保护地生产发展快了,但...  相似文献   

4.
有人说:“下派村党支部书记如同‘挑夫’,一头担着党和政府的重托,一头载着群众的期望。”我认为,只要是村官就都是“挑夫”。但一些土生土长的村官说自己是“农夫”。我便笑着回答道:“没当村干部是‘农夫’,当上了就是‘挑夫’,我们肩上的担子都很重。我驻村3年,大家的任期也是3年,我们都要珍惜这个当‘挑夫’的机会。”  相似文献   

5.
“卖果卖菜找社长.种植、养殖成社员.就连种地也能入社实现共赢!”7月15日.山东省枣庄市山亭区的一名农技人员在谈到发展农村经济合作社时兴奋地介绍。“现在的农户一家一户‘单干’的少了。更多的是‘抱团’与市场接轨,追求利益的最大化;‘组织化农民’、‘集团化农民’已成为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生力军’!”  相似文献   

6.
茶余饭后     
儿子语文考试考砸了。爸爸阅卷后怒斥道:“一点都不动脑筋!判断是非题为什么全写‘对’呢?”儿子理直气壮地说:“你看,试卷上写得很清楚,‘答错扣分’啊。”  相似文献   

7.
新江 《新农村》2009,(5):13-13
连日来,新疆霍城县伊车嘎善乡“惠农大厅”的20台电脑前总是挤满了人,农民们聚精会神地从网上查找致富信息,有的还将网上的信息记在小本子上。在伊车嘎善村,到农民马尔里家里上网查种植信息的农民阿不都艾力说:“乡‘惠农大厅’的电脑前人多得挨不上边,我再到村里文化室,可大伙儿也都在排队上网;我只好跑到这里来,上网查市场信息。”  相似文献   

8.
王勖 《中国农资》2011,(19):24-24
5月19日.河北定州经销商杨慧卿门市部的会议室里人头攒动,来的都是五里八乡的农民,因为今天有河北电视台的农博士燕老师来给大家讲课了。燕老师给大家讲解了玉米和小麦瘸虫害和施肥技术,并特别宣布今天要举行使用根力多的小麦要开现场观摩会,讲完课后农民纷纷来到附近施用根力多的麦田。麦田里彩旗飘飘.彩旗上的“根力多,根好啥都好”显得格外醒目。人们议论纷纷,比较着施用根力多与其他肥料的比较。这块试验田是去年播种时用根力多做的底肥,  相似文献   

9.
农家生活     
·谐趣园·发誓孙子:“爷爷,给我买个小喇叭。”爷爷:“不买,没有喇叭你已经闹得够受了!”孙子:“我发誓,你给我买了,我只在你睡觉以后吹。”老子儿子:“今天考古代史,问‘老子’是谁,可我怎么也想不起来了!”父亲:“笨蛋!天天见面还会忘了?‘老子’就是我嘛!”猜谜老师:“我说个谜语:有一种东西,浑身都是漂亮的羽毛,每天早晨叫你起床,它是什么?小明你猜。”小明:“鸡毛掸子——爸爸天天都用它催我起床。”做手术护士长拦住一个从手术室惊慌跑出来的病人,奇怪地问:“发生了什么事?你为什么跑出来?”“我一进去就听见护士说:‘勇敢些,别害怕!…  相似文献   

10.
龙井看采茶     
年青时,每逢家里来了客人,哥哥嫂子们总是泡茶接待。一下子客堂间里散发出一股清香,在客堂外的小走廊上也闻得到。客人们和哥哥嫂嫂在谈论:“这是‘明前’?‘雨前’?“什么‘明前’,‘雨前?”?“都是龙井茶啊!”“龙井茶有这么多花样?”“可不是,有头茶二茶三茶哩!”正在这时,从姊从她家的灶间走到院子里,望见我,她大约听到一点哥嫂和客人们的谈天说地,她把我一把拉到她家,叫我坐在灶间旁边的吃饭间里,靠着方桌,泡了一杯茶,放在我面前,说:“喏!你喝杯龙井茶!”这是我第一次喝到的龙井茶。后来,我长大了些,到南通上海等地念书,都听到人们问我关于浙江的龙井茶。为了求学,我南北东西,国内国外都跑,常遇到人们询问浙江的两种  相似文献   

11.
李迪 《农家科技》2013,(12):130-131
“如果呼吸不到氧气,4分钟左右脑细胞就会死亡,即使马上抢救,也难逃‘植物人’的厄运。”北京协和医学院微生物学系教授管远志表示。每分钟,人体需250-300毫升耗氧量。新鲜空气中氧气约占21%,但越来越严重的污染,让大家呼吸起来很不放心。与此同时,很多不良生活习惯在加剧人体“缺氧”,轻则可能导致疲劳、情绪善变等,重则会诱发和加重心脑血管疾病。记者采访数位权威专家,教您告别“缺氧”生活。  相似文献   

12.
去年3月22日,茶艺大师范增平先生为海峡两岸的茶艺交流事业再次来到北京。初见范先生,他提起笔在记者的采访本上写下一个“真”字,问:“这念什么?”记者如实答道:“真。”他笑笑说:“这说明你对任何事都太认真了,我倒觉得它是‘直八’。就像喝茶一样,该认真时就‘认真’,不该认真时就认‘直八’。”于是我们的访谈就从这一个“真”字开始了。 记者:那么照您的说法,喝茶时什么时候该认“真”。又什么时候该认“直八”呢? 范:喝茶很讲究环境与心境,一人喝茶幽,二人喝茶慎,三人喝茶趣。这就要求喝茶不仅要手到、眼到、口到…  相似文献   

13.
2008年“十一”前后至明年春节,‘爱的幻想’、‘真爱’、‘香妃’等由不同企业全国或区域买断的红掌新品种都将出现在市面上,这是继‘北京成功’后,红掌买断品种的集中亮相,业内都在关注和期待。  相似文献   

14.
《新农村(黑龙江)》2014,(12):I0004-I0004
“村民住洋楼,公路修到家门口,这些都不算啥,我们的‘智能新村’那才叫有板有眼……”四川苍溪县柳池现代农业园区文家角村支书文泽富向笔者细数村里变化。而走进这个“智能新村”,这里的智能化装备真叫人耳目一新。  相似文献   

15.
正"村子里大变样,家里啥都有了,方便极了。这两年就能给儿子娶媳妇啦!这日子真是越过越舒心!"在积石山县胡林家乡高关村,农户张金妹喜笑颜开地说。在张金妹的家里,厨房不再是过去"脏乱差"的大灶台,取而代之的是天然气灶台,安全美观,整洁明亮;屋子里不用烧炕,弄得满院子乌烟瘴气,而是换成了电暖炕,既暖和又节能;过去最让人难堪的厕所也不用去外  相似文献   

16.
《农家致富》2006,(12):19-19
农户家里经常会看到由某地免费,邮寄的“科技致富”宣传页,里面介绍的所谓“科技致富信息”令人愕然。  相似文献   

17.
一九七七年,作者提出把计算井群的“割离井法”[1][2][3]用于测算潜水含水层的渗透参数[7]。三年后的今天,通过实践,作了补充予以正式发表。全文共分六节。‘一’是引言;在‘二’中简要的介绍了“割离井法”的主要公式和图表;在‘三’中介绍了应用割离井公式求解参数的具体步骤,并在‘四’中举算例作了说明。‘五’是根据实际工作得来的初步体会写出的‘关于“割离井法”抽水试验的特殊要求及其实现’;在‘六’中简述了该方法的理论基础。有关的辅助计算用表附在本文的最后。  相似文献   

18.
“我是伴随着六个中央‘一号文件’走过来的”,新疆兵团一四三团团劳模李国信这样感慨道。今年62岁的李国信扳着指头娓娓道来:“1982年,中央下发了第一个‘一号文件’,破天荒地搞包产到户、包干到户,当时我40岁,家里一下子承包了50亩地,我和家人甩开膀子大干,当年就  相似文献   

19.
这儿天,双城市万隆乡的农民张富急得嘴上起了泡;胀瞅着又要开始新一年耕作了,可他家去年收的一千来公斤黑芸豆还未卖出去。“说好好的,到秋收购,可都快过去五个月了,连一点信儿部没有!手里没钱,搁啥种地呀?”在万隆乡像老张这种遭遇的农户有400多,他们如今也都望眼欲穿,盼着“公司”的人能早点儿来收购手中积压的芸豆,好得到现金春耕。  相似文献   

20.
“淮海农场的‘四张文化牌’,为创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供了非常好的经验。‘四张文化牌’看得见、摸得着、记得住、很具体,希望能进一步完善并推广。”这是2008年9月底,江苏省盐城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有关人员在淮海农场检查文明创建工作时,对农场创建“四张文化牌”的肯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