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母猪产后“三联症”引起的不食 临床症状 母猪分娩后机体的免疫力下降,外界病原微生物乘机而入,致使母猪患“三联症”(子宫炎、阴道炎、乳房炎)。该类型多发生于产后2~5天,病猪两后腿岔开,作排尿姿势,排出少量尿液或无尿液排出,有时阴道内排出污浊的红褐色黏性分泌物;病猪体温升高40.5~41.5℃左右,少食或不食;泌乳减少,如治疗不及时可引起败血症。  相似文献   

2.
母猪产后风,是指母猪产后体质衰弱、四肢不能站立、知觉减退而发生瘫痪的一种疾病,又称产后瘫痪症。虽然本病死亡率低,但造成产后无乳,使仔猪发育不良,造成很大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3.
母猪产后风,是指母猪产后体质衰弱、四肢不能站立、知觉减退而发生瘫痪的一种疾病,又称产后瘫痪症。虽然本病死亡率低,但造成产后无乳,使仔猪发育不良,造成很大经济损失。(一)病因:饲料不足或营  相似文献   

4.
在母猪的各段饲养管理中,哺乳期的饲养任务是让母猪多产乳,提高仔猪的成活率及窝重。许多猪场哺乳期仔猪成活率已达到90%以上,甚至达95%以上。4周龄体重达7千克,甚至9千克以上。但仍有部分猪场存在一些不足.如产后“三联症”比例大,母猪奶水不足,断奶时仔猪体重不均,整齐度差,成活率低等。因此要在管理上更细.技术上更新以达到或超过各项技术指标。现将哺乳期的细节管理浅述如下:  相似文献   

5.
催乳灵治疗母猪产后缺乳症试验刘铁铮,徐晓波,谢云敏,谢建新,施增斌,袁鹤岗(江苏农科院牧医所南京210014)(苏州市大湖猪育种中心)母畜产后缺乳症是常见病之一。约有15~30%的奶牛、奶山羊和母猪会发生此病。外来品种仔猪因缺乳饥饿死亡的约占仔猪死亡...  相似文献   

6.
母畜缺乳是养殖中经常遇到的情况.缺乳又名少奶,包括无乳或闭乳. 以哺乳母猪为例,尤其是初产母猪在哺乳期内易发生泌乳不足.缺奶的表现:母猪产后乳房不充实,仔猪被毛不顺,每次给仔猪喂奶后,仔猪不愿离去,还要拱奶,而母猪趴卧或呈犬坐,不肯哺乳.哺乳期母猪奶水的充足程度,直接关系到乳猪的健康、抗病能力和生长发育情况. 母牛产后泌乳量少或完全无乳多发生于体质瘦弱的母牛或初产母牛.发生原因很多,如饲养不良,劳役过重,母体瘦弱,气血亏虚,难以生化乳汁;或临产前及产后饲料突然改变,缺乏精料和多汁饲料,乳源枯竭;或过早配种,乳腺发育不良、激素及代谢紊乱,致使生化乳汁机能障碍;或各种外感症、传染病、中毒症引起气滞血淤,乳汁凝滞,均可导致本病.  相似文献   

7.
介绍母猪产后衰竭症(产后不食症、产后无乳症、产后体温过低症、产褥热、产后瘫痪、产后胎衣不下)的症状及治疗,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近些年来,我国猪养殖行业得到快速发展,养猪行业的经济利润不断提高,对我国养殖行业产生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在猪养殖过程中,母猪会出现产后缺乳症,导致猪崽不能得到较好的营养供给,对母猪及猪崽都会造成一定的影响。为了更好地解决母猪产后缺乳症,许多兽医专家都提出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式,并且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本文对中西医结合治疗母猪产后缺乳症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一些合理的意见和措施,旨在进一步提高母猪产后缺乳症治疗水平,促进我国猪养殖行业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正随着规模化养猪产业的发展,养猪场特别是集约化养猪场均采用自留种猪的方式进行繁殖,但是其中也出现了不少问题,母猪产后无乳、仔猪死亡率高就是一个严重的问题。近年来,母猪产后无乳症的发病率有上升的趋势,给养殖场造成的损失也比较严重。导致母猪产后无乳的原因较为复杂,母猪的品种、生产经历、年龄等自身因素,饲养  相似文献   

10.
母猪产后无乳或乳汁分泌不足,称为缺乳症。 一、病因:营养缺乏,母体瘦弱,乳腺发育不全。产后遭受风寒及患病。  相似文献   

11.
<正> 母猪产后无乳或缺乳,多由饲料营养不足,内分泌机能失调,用药不当,后备母猪配种过早乳腺发育不良等因素引起的。 母猪缺乳症的临床表现是:母猪因无乳而拒绝给仔猪哺乳,甚至咬啃仔猪:严  相似文献   

12.
母猪产后食欲不振或产后不食会引起母猪初乳分泌量减少、常乳质量下降,导致仔猪腹泻、死亡率增加;母猪断奶后不发情或屡配不中而导致过早淘汰。分析母猪产后不食症出现的主要原因,探索预防、治疗措施和方案,是本文讨论的重点内容。  相似文献   

13.
本病是产后突然发生的一种急性神经性疾病,故又称产后瘫痪或乳热症。主要特征是嚼;舌及肠道麻痹,四肢瘫痪,并丧失知觉。本病常见于5胎以上的高产牛。  相似文献   

14.
母猪无乳综合征一般在夏季易发,有时也可在其他季节发生。母猪产后泌乳期发生障碍,具体表现为产后母猪少乳或无乳,是养猪生产中一种常见疾病,各个猪场因管理状况不同导致发病。一般初产及老龄母猪比较容易发病,经产母猪较少发病。只要母猪患有该病会影响后代仔猪生长发育。本病是一种病因非常复杂的综合征,潜在病因达30多种,各种因素之间相互作用,需要采取措施及时加以防控,减少疾病发生带来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5.
在母猪生产中,有些母猪于产后缺乳或无乳,常常导致仔猪发育不良或死亡,给养猪业及养猪户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引起母猪产后缺乳或无乳的原因很多,如母猪营养不良,过瘦,体弱体衰,生理机能减退;母猪过肥,乳房被脂肪填充;母猪配种过早。乳腺发育不全:母猪产后患乳房炎、子宫内膜炎等。本文作者在从事多年的养猪生产实践的基础上,总结出哺乳母猪缺乳或无乳治疗六法。  相似文献   

16.
哺乳母猪在泌乳期间缺乳及无乳,即称产后无乳症。这是养猪户很头痛的事,仔猪吃乳不足,直接影响其成活率和生长发育。笔者总结多年养猪经验,现将哺乳母猪奶水不足或无乳的防治方法介绍如下,供大家参考选  相似文献   

17.
母猪漏乳症,是指母猪产后在仔猪哺乳期间,乳头不经仔猪吃乳而乳汁自行流出的一种病症.笔者采用中药治疗,具有较好的效果. 产后母猪漏乳,在兽医临床上分为以下两种类型,其症状及治疗方法如下. 1.肝经郁热型漏乳:多因母猪产后抑郁或怒气伤肝,肝火亢盛,使猪体疏通排泄能力增强而引起乳汁妄行.患猪产后乳房满胀,乳汁质浓,精神沉郁,口腔干燥,大便秘结,小便黄少,舌红,苔薄黄,脉弦数.  相似文献   

18.
《新农业》2017,(3)
<正>某饲养场的产后母猪由于泌乳量不足,虽仔猪吃奶次数增多,但仍叼着奶头不放,吸允的奶量也极少,使仔猪出现饥饿、消瘦及发出叫声,症状严重的仔猪被饿死。产后母猪出现体温升高、精神萎靡、食欲废绝、泌乳量剧降。本病通常发生在母猪产后几日之内,由于无乳或缺乳,仔猪吃不饱,一直处于饥饿状态,严重时仔猪死亡。病因:母猪在妊娠期或哺乳  相似文献   

19.
李王平 《农技服务》2014,(3):123-123
母猪产后泌乳障碍综合征(PPDS)是指母猪产后乳房肿胀,缺乳或无乳,厌食,精神萎顿,体温升高,便秘,排恶露,对仔猪反应冷淡等一系列症状综合症候群的一种常见的、复杂的繁殖性疾病。本病几乎都发生于产后2~3天内,呈散发,无传染性,四季都可发生,以夏季炎热季节多见,尤其在应激后出现,临床上根据不同诱因运用中、西医方法辨证治疗。  相似文献   

20.
<正>母猪无乳综合症在养猪生产中一般称产褥热或泌乳失败症。在兽医临床中该病往往与乳房炎或者子宫炎等同时发生,但有时也单独发生,它是一种病因比较复杂的产科疾病,该病的病因到目前为止还尚未查清楚,还有待于广大的畜牧兽医科研工作者进一步的探索研究;本病的主要特点是在母猪产后3d内逐渐表现无乳或乳很少、食欲降低、排便费力并干结、对自己所产的仔猪冷淡、缺乏母情等。该病发生时,仔猪因吃不到充盈的母乳,仔猪因饥饿而表现出吱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