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2007年初,国家林业局局长贾治邦提出了全面推进现代林业建设、构建三大体系的总体思路,第一次把构建繁荣的生态文化体系与完善的林业生态体系、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并列一起,作为现代林业建设的目标。生态文化体系的框架确立了,但生态文化包含内容和外延广而繁,作为林业工作者来讲,开展生态文化体系建设活动应从何做起呢?笔者认为要构建繁荣的生态文化体系当从发展森林文化入手。  相似文献   

2.
《中国林业产业》2007,(8):33-34
当前,我国林业正在全面推进由传统林业向以建设完备的林业生态体系、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和繁荣的生态文化体系为目标的现代林业建设转变。集体林区林权制度改革的成败、山区林业综合开发和以繁荣农村经济、林区经济为目标的中小型林业企业的发展,是实现这一转变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3.
从2007年起,国家林业局将全面推进现代林业建设,通过构建完善的林业生态体系、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繁荣的生态文化体系,充分挖掘和发挥林业的生态、经济、社会三大效益和功能,逐步缩小我国与发达国家在现代林业建设上的差距。森林公安是保护森林资源的主力军,应当注重提高如下几方面能力,才能在推进现代林业建设中有所作为。[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在今年的全国林业厅局长会议上,贾治邦局长明确提出,现代林业建设的目标是构建完善的林业生态体系、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和繁荣的生态文化体系。他说,林业是推进生态文化建设的载体和平台。林业工作者要做生态文化的先锋。  相似文献   

5.
进入新时期以来,尤其是近年来,我国林业进入了全面推进现代林业建设的崭新发展阶段。构建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完善的林业生态体系和繁荣的生态文化体系,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丰富的物质产品、生态产品和文化产品,已经成为现阶段乃至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林业发展的重要任务。但随着林业“三大体系”建设的深入推进,如何加强现代林业资金与项目管理等问题,已经成为我们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同时,也成了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和热点。  相似文献   

6.
图片报道     
贾达明 《中国林业产业》2007,(4):F0002-F0002
4月5日,国家林业局召开社会团体工作会议。国家林业局党组书记、局长贾治邦在会上强调,林业社团要紧紧围绕现代林业建设这个中心开展工作,充分发挥桥梁纽带、宣传发动、服务保障三大作用,努力提高依法办事、宏观谋划、组织协调、经营管理和开拓创新五种能力,力提高林业发展的质量、素质和效益,构建完善的林业生态体系、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和繁荣的生态文化体系作出新贡献。  相似文献   

7.
《中国林业产业》2007,(6):61-61
陕西省林业产业建设紧紧围绕大力培育森林资源,以建立完备的森林生态体系和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为目标,依托林业生态工程,围绕红枣、核桃、板栗、花椒、柿子、茶叶、蚕桑、中药材等八大干果产业和能源林基地建设,实施项目带动,依靠科技,突出特色,进一步整合资源,优化结构,真抓实干,加大林业产业建设力度,开创林业产业建设新局面。  相似文献   

8.
4月16日下午,省林业厅葛汉栋厅长一行在绥宁考察林业工作。在听取绥宁县委、县政府的有关汇报后,葛厅长指出绥宁林业是全省林业的骄傲,不愧为三湘林业第一县,绥宁要继续保持这个荣誉,长期成为湖南林业的领头雁。绥宁林业发展的当务之急是实施三大战略,构建三大体系:即实施“生态、经济、社会”三大效益一齐要,“一、二、三次产业”一齐上,“林业、林农、林区”三林问题一齐抓的“三三”战略;构建完善的林业生态体系、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和繁荣的生态文化体系。葛厅长还要求绥宁应努力搞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试点,改革育林基金使用管理,落实林改后林产工业的后续问题及财政转移支付问题,要求绥宁在处理县际山林纠纷时姿态要高一点,相互沟通解决。  相似文献   

9.
实现可持续发展是当前各国普遍接受的林业发展方向。在实现真正的可持续过程中,林业生态和产业建设二相互依存,缺一不可。中国林业的发展不仅需要建立一个稳定的林业生态环保体系,更需要建立一个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在有关如何建立一个稳定的林业生态环保体系方面,  相似文献   

10.
宿松县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把发展林业经济列入县域经济发展的三大支柱产业之一,提出"发展绿色产业、打造林业强县、实施林业产业化"的目标,竭力做活山文章,使山场增效、农民增收,逐步建立比较完备的林业生态体系和比较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如何实现县委、县政府提出的这一发展目标,笔者结合本县林业生产实际,提出如下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武威市林业建设坚持“南护水源,北治风沙,中建绿洲”的战略方针不动摇,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按照“严管林、慎用钱、质为先”的要求,以建立完备的林业生态体系和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为目标,各级领导把林业建设列入经济发展的重要议事日程,实行行政和技术双轨承包责任制,签定合同、明确奖罚。认真落实各项林业建设优惠政策,大力发展非公有制林业。全市生态林业建设和产业开发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一个山、川、沙结合的防护体系已初具规模。  相似文献   

12.
关于发展林业经济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吉林省林业厅,吉林长春 130021)1发展林业经济是“两大体系”建设的本质要求  建设完善的生态体系和发达的产业体系是林业工作的两大目标。之所以把林业建设划分为两大体系,主要是着眼于林业的功能和服务对象。长期以来,尤其在短缺经济条件下,搞林业确有单纯追求直接经济效益的倾向,唯木是林,靠采伐木材获取经济效益,安排就业,支付企业办社会负担,对于林业(森林)的生态效益(间接效益)则往往有所忽视;而当林业的生态作用被强化时,又出现了另一种苗头,以所谓“森林是陆地生态的主体”和“林业是生态建设的主体”,将林业列为社会公益性为主…  相似文献   

13.
《林业工作研究》2007,(4):30-36
我国“十一五”林业发展规划提出,要努力建立完备的生态体系和发达的产业体系。在建设完备的生态体系的前提下,要建立一个发达的产业体系,满足人们对林产品的需求,为社会提供丰富的物质财富,进而支持、巩固、保障生态体系建设的成果。福建省是林业大省,森林资源丰富,具有建设林业产业体系的得天独厚的条件。为合理配置和科学利用森林资源,促进林业产业体系建设,福建省适时出台了指导林业产业发展的导则,为林业产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作了有益尝试。现刊登《福建省林产加工业发展导则》(试行),供各地借鉴、参考。[编者按]  相似文献   

14.
周生贤     
《中国林业产业》2012,(5):19-19
生态建设与产业发展的关系,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是林业建设的“一鸟两翼”,二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生态建设是基础,没有完备而良好的林业生态体系,就不可能拥有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  相似文献   

15.
常德市地处雪峰山和武陵山余脉、洞庭湖畔,集山区、丘陵、平原、湿地为一体,具备发展现代林业的优越条件。由此,全市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林业工作全局,全面加快现代林业建设步伐,着力构建完备的林业生态体系、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繁荣的生态文化体系、先进的林业科技体系、科学的林业管理体系和多元化的林业投入体系,促进林业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并列在一起,提出了“五位一体”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生态问题上升到了战略高度。生态文明建设关系各族人民福祉,关系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林业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和基础,新疆林业的主要任务是生态保护和生态建设,承担着建设美丽新疆的重任。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新形势下,着力构建完备的林业生态体系、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和繁荣的生态文化体系,  相似文献   

17.
建立比较完备的林业生态体系,比较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比较健全的林业保障体系是杭州市林业现代化建设的战略思路,根据现代林业发展的特点,通过分析现状、问题,确定定性定量建设目标,探讨实现途径,制定实施对策、措施,以确保林业现代化体系建设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8.
本文着重阐述铜陵国家级现代林业示范市的规划内容及特色,围绕“生态山水铜都”、“生态园林城市”等城市发展定位,以建设完备的林业生态体系、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和繁荣的生态文化体系为目标,坚持林业的三大效益统筹兼顾,大力增加、保护和合理利用森林资源,改善生态环境,提高林业综合产出能力,加快推进现代林业建设,力争通过5年或更长一段时间的努力,基本构建成防护林网化、路域林荫化、城乡一体化、城市风景化的生态城市体系,营造出林业产业发达化、生态文化普及化的良好人居环境,打造出具有铜陵魅力的集生态、经济、社会为一体的文明和谐的现代林业示范市。  相似文献   

19.
建设完善的生态体系和发达的产业体系是林业工作的两大目标。长期以来,尤其在短缺经济条件下,搞林业确有单纯追求直接经济效益的倾向,而对于林业(森林)的生态效益(间接效益)则往往有所忽视;当林业的生态作用被强化时,又出现了另一种苗头,以所谓"森林是陆地生态的主体"和"林业是生态建设的主体",将林业列为社会公益性为主的产业,强调国家投资、社会供养,对林业自身如何发展经济则有所忽视。之所以产生这样两种倾向就在于对林业认识的片面性和表面性。  相似文献   

20.
李娜 《新疆林业》2013,(4):23-26
文化是民族发展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加快构建内涵丰富的林业生态文化体系是新疆现代林业三大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林业跨越式发展的内在动力,也是提升我区生态文明建设水平,推动林业文化、生态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