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防堵和播深控制机构提高玉米免耕精量播种性能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免耕播种技术能够提高土壤的蓄水保墒能力、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因此在华北平原农作区被广为接受。该地区的耕作制度为小麦与玉米周年轮作,冬小麦在6月份收获,随后在小麦秸秆覆盖地上直接进行玉米免耕播种作业。受小麦秸秆的影响,播种后玉米种子的粒距均匀性和播种深度一致性很难保证,另外,玉米苗由于被小麦秸秆覆盖容易发生病虫害。为了解决以上问题,发明了一种安装防堵机构和播深控制单体的玉米免耕精量播种机,对该播种机和不带防堵机构和播深控制单体的普通播种机在4、6和8 km/h 3个播种速度下的播种性能进行了对比试验,测量并得出了拨草性能、播种深度、出苗率和粒距分布均匀性(合格率、重播率和漏播率)等指标参数。试验结果表明:防堵机构和播深控制单体能显著提高播种机的拨草性能、播种深度一致性、出苗率和粒距分布均匀性;防堵机构使播种机不易堵塞,播种速度为8 km/h时的凉籽率仅为1.8%;播深控制单体使播种机在所有播种速度下平均播深接近理论播深,播种速度为8 km/h时的播深变异系数仅为9.2%,使得出苗时间更集中,出苗整齐度高。以上结果说明:设计的安装防堵机构和播深控制单体的玉米免耕精量播种机能够满足小麦秸秆覆盖田玉米免耕精量播种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基于图像处理技术的种子粒距检测方法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提出一种了基于图像处理与分析技术的种子粒距检测方法,并成功地将该方法用于精密播种机性能检测。采用彩色图像3分量独立采集技术,实现了3个播种单体排种情况的并行实时采集。采用基于标记的图像匹配技术,成功地实现了长序列图像的拼接。粒距的检测误差小于2mm。  相似文献   

3.
2BF-8型小麦精播机播种均匀性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10,他引:2  
小麦精播要求最终实现田间种子精确三维定位,其中粒距均匀度最难控制。2BF-8型小麦精密播种机采用了已获国家专利的一器两行“球勺形内窝孔小麦精密排种器”为核心部件,使排种定量、准确、可控、无带动层,优化配置新型张角可调型双圆盘开沟器,播种施肥联合作业,样机性能试验,其均匀性指标优于农业部《精量半精量机械化播种实施技术要点》。该文从整机角度系统分析影响播种机播种均匀性的诸因素,论述了提高均匀性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4.
小麦双线精播智能控制系统的设计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为避免地轮打滑对播种均匀性产生的不利影响,保证较好的播种质量,该研究设计了一种播种机的自动控制系统,利用步进电机驱动排种器。系统以AT89C55单片机为控制核心,采用旋转编码器实时采集播种机作业时前进速度信息,微处理器(CPU)进行速度判断,并结合对种子粒距(或播量)的设置,实时调节步进电机的转速,以带动排种器按需播种。另外,该系统还能实现液晶显示、声光报警等辅助功能。试验结果表明,系统工作性能稳定可靠,能够满足播种时设定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指夹式玉米免耕精密播种机振动特性及对排种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7,他引:0  
为研究2BMZ-2型指夹式玉米免耕精密播种机在免耕地表作业时的振动特性及振动对排种器排种性能的影响规律,建立了整机振动特性模型,求解其稳态振动响应;测试播种机在免耕地表作业时排种器振动特性。搭建振动排种试验台模拟田间作业振动环境,测试机械振动对排种器性能的影响规律,并运用高速摄像和与图像目标追踪技术研究籽粒落种运动规律。结果表明,播种机的振动特性主要决定于作业速度、地表及土壤情况和播种机的结构特性。播种机前进速度在5~9 km/h范围内,播种机振动能量的频率分布主要集中在低频段的3~11 Hz;前进速度越大,振动加速度越大,但不影响振动能量的频率分布。机械振动对排种器充种性能无显著性影响,对播种性能具有显著性影响的试验指标为播种合格率、粒距纵向变异系数和粒距横向变异系数(P0.05);试验因素对排种均匀稳定性影响的主次顺序为排种轴转速、振动加速度、振动频率;各试验因素的增大均使籽粒下落轨迹及落点更加离散、落种范围增大,且增大排种轴转速使落种点位置逐渐远离投种初始位置。该研究为免耕播种机指夹式排种器排种性能的提高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6.
2BCM-6型茬地免耕播种机的研制   总被引:9,自引:6,他引:9  
新疆无霜期短,为了实现一年两熟,改变传统的耕播方式,从而研制出2BCM-6型茬地免耕播种机,实现了新疆麦茬地免耕覆盖播种油葵。主要介绍该机的组成、工作原理、主要部件设计,并对田间试验进行了研究分析。试验结果表明:该机平均每穴粒数为1.69粒,合格指数大于98.7%;穴长在1~3 cm内的占99.3%以上;整机平均粒距为19 cm,变异系数小于19.6%,粒距合格指数大于94.9%,重播指数小于1.8%,漏播指数小于2.9%。该机各项性能指标达到设计要求,并且较为稳定,工作可靠性较高。与传统耕播相比,可抢时播种,减少水分蒸发,减少径流,增加土壤的蓄水、保墒能力,作业质量完全满足新疆复播油葵的农艺要求。  相似文献   

7.
针对花生小区播种机播种尺寸差异较大种子时存在适应性差、单粒精播粒距合格率低等问题,该研究设计了一种基于STM32单片机控制的勺夹式花生小区单粒精量播种单体。采用先充种后投种的模式,利用夹持空间可调节的勺夹式排种器向双格盘播种总成内单粒排种,由STM32单片机控制光电传感器、增量式编码器以及步进电机等元件,实现有序充种和投种。根据播种时花生种子的运动轨迹,确定影响机具作业性能的主要参数为机具作业速度和投种口离地高度。以提高单粒精播粒距合格率,降低播种漏播率、重播率、破损率为目标,对机具作业参数进行单因素与双因素数值模拟分析,探究了机具作业速度、投种口离地高度以及二者交互作用对播种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机具作业速度0.9 m/s、投种口离地高度15 cm时的播种效果最佳:粒距合格率为96.20%、重播率为2.97%、破损率为0.50%、漏播率为0.33%,整机通过性和适用性良好,能够满足小区育种试验要求。该研究可为花生小区精量播种技术研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精密播种机粒距分布计算机仿真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研究精密播种机粒距分布是精密播种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主要研究绕水平轴旋转精播种子的排种器,因此适用于广泛采用的机械式排种器(型孔轮式、型孔带式)和气力式排种器(气吹式、气吸式)等。基于对精密播种机粒距误差形成的分析,将其工作过程分解为充种和投种两个阶段,并采用数理统计、数理方程、精密播种理论等综合方法,建立了精密播种机在不同参数下的粒距动态分布模型,并对玉米、大豆等作物的粒距分布进行了计算机数字仿真。本文的研究为精密播种机设计方法的改进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9.
牧草小区播种机排种器的设计及试验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摘要:为了研制适用于优良牧草栽培的牧草小区播种机,设计制作了牧草小区播种机排种器试验台。该试验台有一专门设计的转动机构和一个可调节的排种环。送种机构中的多个送种杯中的种子可以依次喂入排种系统,且分种锥旋转一周时,一个送种杯内的种子恰好播完。对种子在存种筒内的受力、运动过程和排种口尺寸的关系做了分析。试验台的排种正交试验表明,格盘插片的数量是影响种子分散均匀性变异系数的主要因素。当格盘数目为12,导流槽个数为9,并采用高丹草为试验对象时,均匀性变异系数为最小值16.46%。该文的研究可为牧草小区播种机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田间育种播种机精密排种器的试验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摘要:精密排种器是田间育种播种机的核心部件,为了测定排种器的性能,采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对试验进行设计,运用JPS-12排种器性能检测试验台对气吸式精密排种器排种性能进行研究进行试验研究,得到粒距合格率范围为72.31%~98.17%,漏播率范围为0.51%~18.7%,重播率范围为0.91%~23.07%。对试验结果进行回归分析,得出回归方程,并用MATLAB绘制三维图,得到各个试验因素对试验指标影响的强弱,研究结果可为精密排种器的优化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秸秆物料力学特性试验台及其测控系统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研究秸秆物料力学特性,解决秸秆加工机具参数优化设计等问题,设计研制了一种用于进行秸秆物料力学特性试验的装置,该装置主要有加速系统、数据采集系统和控制系统三部分组成,采用了先进的数据采集分析系统和高速摄影技术,结构简单,操作简便。经过试验表明,利用该测试系统可以对秸秆物料进行破碎加工组合设计试验,研究物料的机械力学特性,探讨秸秆破碎机理,为开展这方面研究提供了一种可靠、有效的方法和工具。  相似文献   

12.
二相流喷雾测试试验台的研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为了研究开发气液二相流喷雾技术、常温烟雾施药技术及其机具,解决设施农业病虫害防治的新问题,进行了二相流喷雾测试技术的研究,并研制了二相流喷雾试验台。对气液二相流喷雾过程中的主要技术参数的测试方法,在仪表指示读数、人工记录、人工数据处理的基础上研究开发了由计算机控制的同步测量、记录、数据处理、绘制曲线图表的自动测试系统。该试验台功能较全、精度较高,单项测试误差<2.5%,并可对测试仪表现场标定。利用试验台能进行二相流喷雾技术研究和常温烟雾型机具性能试验、产品质量检测。  相似文献   

13.
小麦籽粒碰撞模型中恢复系数的测定   总被引:13,自引:7,他引:6  
为了建立小麦颗粒在清选振动筛和播种器中的碰撞模型,该文基于运动学方程原理构建了小麦恢复系数测试装置,对小麦的弹性特性进行了测定。试验选择江浙皖地区推广使用的扬麦17号小麦品种,采用混合正交试验设计方法,研究了碰撞材料、板材厚度、下落高度和小麦含水率对小麦恢复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影响小麦恢复系数的因素主次顺序为:碰撞材料、下落高度、材料厚度和小麦含水率。小麦恢复系数随着下落高度的增大而减小,随着材料厚度的增加而增大,小麦含水率对其恢复系数的影响很小。该文的研究结果可为联合收割机清选振动筛和精密播种机的数值模拟和产品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为深入开展半喂入式花生摘果装置作业机理、结构参数和作业参数优化等研究,设计了自动喂秧平台、控制系统、参数调节系统和保鲜库,选配高速摄像系统,并与已有试验台进行技术集成,研制成半喂入式花生摘果试验台.该试验台具备关键参数调节和采集、作业过程图像获取和植株保鲜等功能,主要包括机架、自动喂秧平台、夹持输送装置、摘果装置、控制系统、传感器、变频电机和高速摄影系统等.试验台的主要技术指标为:摘果辊长度500,800,1000mm,摘果辊直径160,200,240mm,摘果辊后端中心与夹持输送链的距离100~150mm,摘果辊的转速200~1000r/min,夹持输送链的速度0.5~2.5m/s.在试验台上,对前期尚未涉及的供给株数、链辊夹角等因素、摘果辊功耗等进行了试验研究,开展了摘果过程高速摄影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供给株数对未摘净率和破碎率影响较大;链辊夹角对未摘净损失影响较大,对破碎率影响较小;摘果功耗随着供给株数的增大呈递增规律;高速摄像系统能够揭示摘果叶片与花生果系的作用过程、果秧分离行为和内在机理.该半喂入式花生摘果试验台可为进一步深入开展摘果作业机理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基于处方图的室内变量喷药除草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提高除草剂利用率,开发了一种基于处方图的变量对靶施药除草系统。该系统以S3C2410微处理器为核心,在linux操作系统环境下,能根据MATLAB软件对机器视觉系统采集的棉田杂草图像处理后生成的喷施除草剂处方图,控制不同喷头开关及实现4种喷药量。对棉花与杂草识别、杂草质心坐标及面积大小计算,网格划分、田间杂草定位以及喷头高度与间距关系等关键问题进行了研究。在室内试验台上对喷药系统进行了测试,当喷药系统压力为0.1 MPa,传送带速度为0.4 m/s时,50棵杂草对靶率超过90%,与传统喷药方式相比可节省除草剂用量60%以上。该喷药系统的设计,为实时变量对靶喷药除草机器人的研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6.
玉米灭茬起垄施肥播种机的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8,自引:6,他引:2  
东北春玉米采用垄上播种,整地与播种过程分开,机器进地次数多、播种对行难度大、播种过程易破坏垄形,为解决此问题,该文研制了玉米灭茬起垄施肥播种机。该文对复式起垄和播种的作业过程进行了理论分析,通过经验设计和理论计算确定了中间连接装置、灭茬机构和播种单体的结构形式和参数,对起垄机构进行了基于受力计算的有限元应力分析,对整机的动力配备和稳定性进行了理论分析。样机田间试验结果表明,该机根茬粉碎率为88.2%,起垄垄形规则,垄高、垄顶宽、垄间距合格率分别达到95%、90%和90%,播种效果较好,粒距合格指数92%,种、肥深平均为56.22和114.36 mm。该机各参数满足农艺要求,为垄上播种的耕播联合作业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7.
磁流变发动机悬置隔振性能与模糊PID控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了改善发动机悬置低频隔振特性,结合磁流变液体的流变特性,该文设计了一种磁流变发动机悬置,推导流动工作模式下液体液阻的表达式,运用键合图理论建立其键合图模型,推导磁流变悬置动刚度和阻尼角的表达式,应用Matlab软件编制程序对悬置低频动态特性进行仿真,仿真结果和试验结果基本吻合,证明了建模的准确性;建立了考虑悬架等效刚度和等效阻尼的发动机车架二自由度振动系统的数学模型,通过MATLAB/Simulink仿真模块搭建其仿真模型,并采用模糊PID控制方法对二自由度系统在不同工况下磁流变发动机悬置的隔振特性进行了仿真研究,结果表明磁流变悬置结合模糊PID控制方法能有效地降低车身加速度和传递到车架的力。该文为磁流变悬置的深入研究和发展提供了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8.
阐述了吉林省半干旱地区种植机械化生产工艺改革的依据与特点,介绍了耕整地联合作业机和镇压式抗旱播种机性能与结构设计的原则和成果,并报导了施肥对播种出苗的影响、深松与镇压对种床土壤墒情的影响等。  相似文献   

19.
2ZFS-1A型多功能烟草移栽机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摘要:为了解决烟苗移栽成活率低、肥料利用率低等问题,研制了2ZFS-1A型多功能移栽机。该机主要由定点定量施肥搅拌系统、投苗移栽系统、浇水系统、传动系统、机架和安全护罩组成。定点定量施肥搅拌系统在传动系统的带动下,实现肥料定点定量穴施及搅拌。该机还可实现投苗移栽和浇水等功能的一体化作业。通过对该移栽机进行的性能试验与生产试验表明:该移栽机质量误差低于0.1%,施肥量误差为0.55%~1.3%,株距误差为1%~2%,施肥深度误差为4%~8%,漏苗率和伤苗率都小于2%,生产性能稳定率达93%以上,故障率低于0.03%,能够满足烟草种植农艺的要求。该研究可为烟草多功能作业机械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决红参出口,需采用标准重量、支数的压块小包装之要求,研制出以单片机为基础的自动化配重机,生产效率达30kg/h,配重精度为600+3g。本文阐述了配重机的工作原理与结构特征,详叙了单片机控制系统硬件、软件的设计及其功能,还用数字仿真法协助确定配重机设计参数,并对各性能指标进行了预测。该机经大量实地试验测定,配重所达指标与数字仿真试验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