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为鉴定花生品种(系)播种出苗期耐低温高湿特性,并评价"苗苗亲"包衣剂的应用效果,进行了春季早播试验.结果表明参试的30个品种(系)中,花育960、花育9623中耐,11个品种低耐,其余品种(系)不耐低温高湿.基于出苗株数或出苗指数衡量花生耐低温高湿性的广义遗传力,以小区或品种均值为单位的广义遗传力均分别达到中和高水平,...  相似文献   

2.
海法白三叶草的生物学特点、应用价值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三叶草具有适应性广,侵占性强,再生力强,自繁力强,耐寒、耐热、耐旱、耐湿、耐荫、耐瘠、耐酸、耐践踏、耐重牧,返青早,青绿期长,病虫害少,持久性好,产草量高,饲草品质好,利用年限长等特点,推广应用白三叶草是现代生态农业的关键技术之一。该文介绍了"海法(Haifa)白三叶草"的生物学特点、应用价值及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3.
襄阳市小麦耐湿、抗穗发芽高产稳产品种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按照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要求,收集湖北全省主栽小麦品种和耐湿、抗穗发芽品种资源,在2011-2013年2个生产年度试验的基础上,筛选、鉴定适合鄂北麦区栽培的小麦耐湿、抗穗发芽高产稳产品种.结果表明,襄麦25和襄麦55两个品种耐渍(湿)、抗穗发芽能力及高产稳产性较强,可以作为鄂北麦区小麦耐湿、抗穗发芽的首选品种.  相似文献   

4.
利用马卡小麦的强耐湿性创造新的耐湿种质曹阳蔡士宾方先文朱伟(江苏省农科院粮食作物研究所南京210014)近10年来,南方冬麦区在小麦耐湿性鉴定中筛选出一批耐湿品种资源,但缺乏强耐湿种质。异源六倍体带壳种之一的马卡小麦的耐湿性状,为我们展开了利用其耐湿...  相似文献   

5.
1.品种搭配是前提.秋播中小麦品种要合理搭配,这是小麦高产稳产的前提,不同地区,自然气候、耕作方式、肥水条件、病虫灾害,各有差异,良种有地区性,不同类型品种,具有不同的适应性和抗灾能力,要抓住当地主要矛盾,选用相对稳定的当家品种,相互搭配1~2个辅助品种,麦棉套作要选用矮秆早熟、抗倒伏品种;高产地区宜选用冬性耐肥耐湿、抗病虫害的品种;一般地区要选用春性矮秆、耐湿、抗倒品种,防止品种单一化和复杂化,严禁"三代同堂"、高矮"三层楼"、早晚"不同熟"的现象,消灭病虫草害,防止轮作地水包旱、旱包水.  相似文献   

6.
小西瓜秋季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其安 《北京农业》2002,(10):17-17
安徽省农科院园艺所育成的"秀丽"小西瓜具有优良的综合性状.该品种极早熟,果实发育期24~26天,全生育期80~85天.植株生长健壮,耐低温弱光、耐湿,大棚栽培易坐果.该品种抗病毒病、炭疽病、疫病和枯萎病,耐重茬种植.其秋季栽培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试图阐明不同耐湿基因型甘蓝型油菜苗期对缺氧胁迫的生理差异响应。【方法】试验采用不同耐湿基因型的甘蓝型油菜材料,对发芽种子和幼苗(3叶期)缺氧处理,测定种子发芽性状和幼苗可溶性糖、脯氨酸、相对电导率、丙二醛(MDA)、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过氧化氢酶(CAT)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等生理指标。【结果】表明耐湿与不耐湿基因型相比具有显著的差异。缺氧处理后耐湿材料发芽种子具有较高的相对发芽率、相对苗长、根长、苗重和活力指数,而相对电导率较低。3叶期幼苗缺氧处理后,耐湿材料可溶性糖和脯氨酸含量提高幅度显著高于不耐湿材料,MDA和相对电导率则显著较低;耐湿基因型POD活性显著提高,CAT活性显著降低,SOD酶活性有较大幅度提高并显著高于不耐湿材料;不耐湿基因型则相反,POD活性显著降低,CAT活性显著提高,SOD酶活性幅度提高较小。【结论】缺氧胁迫下,甘蓝型油菜耐湿基因型能显著增加渗透调节有机物含量,同时启动活性氧清除系统,减少膜脂化程度,提高抵御缺氧胁迫。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高湿胁迫下热带和温带玉米种质在植株形态和生理水平上的应答差异,为玉米耐湿种质的筛选及耐湿品种的培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10份来自热带和温带玉米种质的自交系为材料,采用随机区组设计,以田间正常生长的玉米自交系为对照(CK),在人工气候室进行高湿胁迫处理,胁迫处理10 d后取样测定不同处理玉米自交系的形态指标、生理指标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结果]高湿胁迫下,玉米自交系的株高、可见叶数、总叶面积、茎粗、植株鲜重和根体积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耐湿指数范围分别为0.49~0.99、0.65~1.00、0.56~0.98、0.54~0.96、0.58~0.97和0.60~0.96.叶绿素、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较CK也有所降低,其中,叶绿素、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耐湿指数均以自交系SC-3的最大,分别为0.95、0.90和0.95;以自交系TY-36的最小,分别为0.52、0.62和0.72.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呈上升趋势,其中POD和SOD活性的耐湿指数以自交系TY-11的最大,分别为1.67和1.73;MDA含量的耐湿指数以TY-36的最大,为1.71;POD活性、SOD活性和MDA含量的耐湿指数均以自交系SC-3的最小,分别为1.03、1.04和1.03.高湿胁迫下玉米自交系的PSII潜在活性(Fv/Fo)、PSII最大光化学量子产量(Fv/Fm)、PSII有效光化学量子产量(ΦPSII)和光化学荧光淬灭系数(QP)均较CK有所下降.[结论]不同种质来源的玉米自交系对高湿胁迫存在形态生理应答差异,热带玉米种质的耐湿性高于温带玉米种质,可在热带种质中筛选耐湿玉米种质,培育耐湿玉米品种.  相似文献   

9.
为掌握常见园林绿化植物的耐水湿能力,选择6种长沙公共绿地常见的园林植物,通过全水淹根、半水淹根及正常浇水处理,直接观察其在淹水(15 d)周期内及排干淹水15 d内的生理表现。结果表明,常春藤、小叶栀子耐湿潜力较强,八角金盘耐湿潜力次之,小叶黄杨、小叶女贞、海桐耐湿潜力较弱。  相似文献   

10.
1基本情况山杏属落叶小乔木,叶卵圆形,喜光,具有耐旱、耐寒、耐瘤薄、耐高湿等特性。不论在平原、高山、丘陵或沙荒地上,山杏都能正常生长结果。作为荒山造林和水土保持林的先锋树种,山杏投资小、易管理、见效快,且根系发达,在当地素有"树有多高,根有多深"  相似文献   

11.
“宁盐 1号”是由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江苏沿海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和江苏省盐城市种子站共同育成的耐湿、中抗赤霉病小麦新品种。1 选育经过1988年在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小麦耐湿材料筛选圃内 ,从小麦品系“鄂引 85 2 13”中系统选育出耐湿、综合性状优良的单株 ,1  相似文献   

12.
作物耐湿涝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湿涝害是作物生产过程中主要的非生物逆境之一,它决定了作物分布,限制了作物的生长发育和产量.作物遭受湿涝害时,其根系和地上部会做出不同的响应.分别从分子、生理生化和形态结构上适应湿涝害,确保作物的生长发育.从土壤湿涝害如何使根尖死亡、根系和地上部如何适应湿涝害以及作物耐湿涝的遗传研究等方面,综述了作物的耐湿涝性研究进展,并提出和讨论了有关该领域有待进一步开展的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13.
甘蓝型油菜DH群体苗期耐湿性的评价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评价甘蓝型油菜双单倍体(doubled haploid,DH)群体苗期耐湿性,筛选极端耐湿性DH系。【方法】采用盆栽试验,以株高(PH)、根长(RL)、地上部干重(SDW)、根干重(RDW)、根冠比(R/S)、总干重(TDW)等6个性状的耐湿系数作为耐湿性评价指标,对甘蓝型油菜DH群体的118个株系及其亲本进行苗期耐湿性评价。【结果】(1)与对照相比,湿害严重抑制了甘蓝型油菜苗期的生长,6个评价指标均表现出显著差异,其中根干重的变异系数最大;(2)在对照和湿害条件下,群体各株系各性状均表现出超亲连续分离,大部分呈正态分布,湿害条件下的分离更为明显;(3)相关性分析表明,地上部干重、根干重和总干重耐湿系数可作为甘蓝型油菜苗期耐湿性的主要评价指标。【结论】本研究综合应用地上部干重耐湿系数、地上部干重耐湿系数和总干重耐湿系数3个评价指标,筛选出005、007、040为候选的极端耐湿性基因型,086、110、119等为候选的极端不耐湿基因型,为耐湿相关研究及育种提供新材料。  相似文献   

14.
为筛选适宜三峡库区护岸林种植的耐湿耐淹树种,采用人工水池对巴茅、池杉、水杉、麻柳、杨柳、意杨69、楸枫、慈竹、麻竹、吊丝竹10种植物的耐湿耐淹性进行了研究,并测定了3年生护岸林叶片的营养特性。结果表明:池杉的耐湿耐淹能力最强,池杉、麻柳、杨柳、水杉可部分淹水150 d以上,因此,池杉适宜在三峡水库的消落区种植,池杉、麻柳、杨柳、水杉等树种可在含水量较高的土壤种植。树叶氮、磷、钾含量存在明显的季节变化,气温升高,叶片养分含量增加,进入秋季逐渐降低。意杨和楸枫的养分需要量大,适宜在肥沃的土壤种植,池杉和水杉在肥沃和贫瘠的土壤均可种植。  相似文献   

15.
综述了植物水分逆境下湿害的起因,湿害对植物的影响,植物耐湿机制以及耐湿的遗传改良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提出和讨论了有关该领域有待进一步开展的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16.
"花94-30"是浙江嘉兴市农科院育成的高产优质二棱大麦新品种.该品种叶片深绿色,剑叶叶耳淡紫色,平均株高81cm,株型紧凑,茎秆粗细适中,分蘖力强,穗长方形,麦粒黄色呈纺锤形,籽粒均匀度和饱满度好.具有矮秆抗倒、穗大粒重、结实率高、耐黄耐湿等品种特性,适合长江中下游大麦区种植.  相似文献   

17.
大白菜是人们喜食的一种大众化蔬菜,它喜温暖凉爽的气候,耐寒性、耐热性弱,越夏反季节栽培常通过使用遮阳网、小拱棚营养块育苗,灌"跑马水"等措施来防酷暑. 一、品种选择 越夏高温高湿季节栽培,要选择耐热、耐湿、抗逆性强的早熟品种,如早杂5号、夏福2号、早熟五号、夏秋45天等.  相似文献   

18.
小麦不同品种耐湿性生理指标综合评价及其预测   总被引:84,自引:7,他引:84  
 把小麦各生理指标的耐湿系数作为衡量小麦单项耐湿能力大小的指标 ,用主成分分析法将各单项耐湿系数综合成几个新的相互独立的综合指标 ,再利用隶属函数求出每一品种耐湿性的综合评价值后 ,便可较准确地评价各品种的耐湿性。同时利用耐湿性的综合评价值与单项指标间建立的最优回归方程可以预测其它小麦品种耐湿性的大小  相似文献   

19.
<正>特征特性"豫艺新墨玉"全生育期105天左右,坐瓜后30~32天采收;纯黑皮;大果型,单瓜重8~10千克,最大瓜重44千克,高产田每667平方米产瓜5500千克;中心糖含量12%左右,品质好;生长势较强,耐重茬、耐湿性能较好,较易坐瓜。  相似文献   

20.
1 品种选择 应选择市场行情好,较抗病耐湿耐荫品种,为西域1号、西域3号、洋香瓜、状元、伊丽莎白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