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黑农35号大豆在内蒙古阿荣旗的表现内蒙古阿荣旗职业中学石贵铎,陈维居内蒙古阿荣旗气象局田时英黑农35号大豆是黑龙江省农科院大豆所培育的高产、高蛋白(蛋白含量45.24%)双优品种。已在1990年命名推广。为了探讨黑农35在内蒙古的生育及产量表现,我们...  相似文献   

2.
不同除草剂对大豆合丰55号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洪武 《杂粮作物》2009,29(5):348-349
选用乙草胺、丁酯、嗪草酮、咪草烟、氟磺胺草醚、拿捕净等10种除草剂对大豆品种合丰55号进行了试验,以研究除草剂对合丰55号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10种除草剂对大豆合丰55号蛋白质和脂肪含量有一定的影响,但方差分析表明和不施药对照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3.
《大豆科技》2000,(1):8-9
一、高产优质抗病品种筛选与加工1品种大比武,按生态类型确定主栽品种为保证项目用种优良化,突出良种增产效果,在县第一良种场和莲花镇进行大豆品种大比武试验。参试品种有合丰25、绥农10、绥农14、东农42、东京一号、黑农35、黑农40、合丰35、垦农4、绥农15、绥农10等品?..  相似文献   

4.
1994年黑龙江省审定推广的大豆品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4年黑龙江省审定推广的大豆品种一、黑农39号1.品种来源:黑龙江省农科院大豆所1983年以绥农4号为母本,铁7518为父本杂交育成,品种原代号哈88—7704。2.产量表现:1991—1992年区试,平均公顷产量为2540.8kg,比标准品种黑...  相似文献   

5.
以5个不同生态类型的大豆品种为试验材料,分别施用3个不同水平的氮肥,研究种肥对5个不同基因型大豆品种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研究表明,在草甸黑钙土上施用氮肥,对大豆的产量和品质均有显著影响,且对不同品种的影响各不相同。就产量而言,增施氮肥提高了晚熟品种黑农37和早熟品种东农44的产量,降低了中熟品种东农48和东农53的产量;就品质而言,增施氮肥提高了绥农14籽粒中蛋白质含量,降低了其余4个品种籽粒中蛋白质含量,提高了黑农37籽粒中油分含量,降低了绥农14和东农48籽粒中油分含量。  相似文献   

6.
黑农34(哈76-6296-2)大豆新品种简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黑农34号大豆品种原品系名为哈76-6296-2,1977年以黑农6×十胜长叶的杂交后代哈76-6296系统选择培育而成。在高产栽培条件下,黑农34品种在所内试验,最高亩产238.0kg(1982年)。蛋白质含量在43.83~45.73%,是高产高蛋白的大豆新品种。 一、黑农34的增产效果  相似文献   

7.
在大田条件下,于R5期对不同品质类型大豆品种叶片喷施SOD摸拟物(SODM)、氯化胆碱(Choline chloride,Cc)和2-N,N-二乙氨基乙基己酸酯(Diethyl aminoethyl hexanoate,DTA-6)3种植物生长调节剂,成熟收获后测定籽粒中氨基酸组分含量.结果表明:SODM、Cc、DTA-6均降低了不同品种类型大豆的氨基酸总量,其中高蛋白品种黑农35氨基酸总量降幅(0.50% ~ 1.03%)最小,而双高品种垦农4号氨基酸总量降幅(2.53% ~4.67%)最大.SODM、Cc、DTA-6对不同品质类型大豆氨基酸组分比例均有影响,三者均提高了高蛋白品种黑农35的丙氨酸、缬氨酸和异亮氨酸含量.  相似文献   

8.
不同除草剂对间作玉米大豆的药害及除草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盆栽方法模拟玉米大豆间作模式栽培,选用10种土壤处理除草剂和13种茎叶处理除草剂,研究不同除草剂对玉米、大豆生长发育的影响及杂草的防效。结果表明:通过试验筛选出药害轻或药害后能恢复的5种土壤处理剂和5种茎叶处理剂,5种土壤处理剂分别为二甲戊灵、精异丙甲草胺、扑·乙·滴丁酯、乙·嗪·滴丁酯、嗪酮·乙草胺,5种茎叶处理剂分别为灭草松、噻吩磺隆、双氟·唑嘧胺、氟醚·灭草松、咪唑乙烟酸。二甲戊灵和嗪酮·乙草胺的土壤处理中玉米、大豆的株高、茎粗和干物重与清水对照差异不显著,对玉米、大豆安全,株防效分别为60.58%和60.58%,鲜重防效分别为67.12%和55.35%。精异丙甲草胺影响间作玉米的株高和茎粗,但不影响玉米干物质的积累,株防效和鲜重防效分别为71.96%和78.83%,高于其它除草剂。茎叶处理中灭草松安对玉米、大豆的株高、茎粗和干物重与清水对照差异不显著,株防效为52.7%,低于其它除草剂。噻吩磺隆处理后,玉米、大豆的株高受到抑制,茎增粗,但药害能恢复,且除草效果高于其它处理,株防效和鲜重防效分别为73.88%和96.1%。土壤处理剂二甲戊灵和茎叶处理剂灭草松对玉米、大豆更安全,土壤处理剂精异丙甲草胺和茎叶处理剂噻吩磺隆除草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9.
吴爽 《大豆科技》2007,(5):12-13,40
通过几种化学药剂和除草剂不同配比对高油大豆黑农44品质及产量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各种药剂不同配比对高油大豆黑农44品质、产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对蛋白质和产量的影响达到极显著水平,对脂肪含量的影响各处理间达到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0.
胡新  许艳丽  高世杰 《大豆科学》2012,31(3):449-452
在温室条件下以抗大豆胞囊线虫品种抗线4号和非抗大豆胞囊线虫品种黑农35为试材,探讨了品种混种对感病大豆生长发育的作用和抗线4号根系浸出物对黑农35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接种SCN后,大豆植株生长受抑制,其中抗线4株高减少幅度最高达到21.4%,主根长减少最高达到24.9%,侧根数减少幅度为7.8%~55.1%;黑农35清种时受大豆胞囊线虫危害,株高减少15.5%~30.8%,主根长减少17.2%~32.3%,侧根数减少最高达到71.9%。抗线和非抗线品种混种有利于大豆抵御大豆胞囊线虫的危害,促进植株的生长发育,与黑农35清种相比,品种混种作物群体的株高、植株鲜重、根鲜重和根长增加幅度分别高达16.9%、11.4%、17.9%和22.2%,与抗线4清种相比,品种混种主根长度增加最显著,达到9.3%。抗线4根系浸出物浇灌黑农35不接种SCN处理各测定指标的增幅达0.1%~8.4%,浇灌接种SCN的黑农35,各处理测定指标的增幅达9.7%~39.4%,说明抗性与非抗性品种混种后根系间相互作用可以促进非抗性品种生长发育,抵御大豆胞囊线虫的危害。  相似文献   

11.
对41个棉花品种的棉仁油分含量测定表明,不同品种间的棉仁含油量差异较大,平均含油量为31.19%,变幅为27.77%~40.36%,含油量最高的品种为‘中棉所16’,最低的品种为‘豫棉11号’。对41个品种的纤维品质分析结果表明,纤维品质最好的为‘海7124’,最差的为‘晋棉11号’。相关分析表明,棉仁含油量与纤维品质之间无统计学相关性,即可在不降低纤维品质的基础上,开展棉仁高含油量育种研究。  相似文献   

12.
为有效评价不同强筋小麦品种加工品质的差异,以65个强筋小麦品种(系)为研究对象,对其籽粒、面粉及面团品质特性进行分析,在主成分分析基础上,利用综合得分对供试材料进行品质评价,并利用聚类分析法对其分类。结果表明,在20个品质评价指标中,容重的变异系数最小(1.36%),面团形成时间的变异系数最大(62.90%)。千粒重与稳定时间、拉伸面积等参数呈极显著负相关;湿面筋含量与籽粒蛋白含量、沉降值呈极显著正相关,与面筋指数呈极显著负相关;面筋指数与面团参数(弱化度除外)呈极显著正相关。通过主成分分析将20个性状综合成5个主成分因子,累计贡献率达到82.437%;其中,第1、2主成分的贡献率较高 (33.083%、25.111%),分别代表了面团及蛋白质因子。综合评价得分高的品种(系)有6个,为师栾02-1、新麦26、藁优5766、科兴3302、鲁研1403、陕农33,可作为品质改良的亲本材料加以利用。65个材料可分为5个类群,第Ⅰ、Ⅱ类群的籽粒品质较好;第Ⅲ类群的面团品质最佳;第Ⅳ类群的籽粒、面粉及面团的综合性状较好;第Ⅴ类群的籽粒蛋白与面筋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   

13.
CHA杂种小麦品质优势的多代利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6个优质材料和7个丰产材料为亲本,按优/优、优/丰和丰/丰三种类型组配23个杂交组合,分析了F1、F2的品质性状杂种优势和亲子关系,研究了小麦HMW-GS的遗传及其与杂种小麦品质的关系,探讨了CHA杂种F1、F2优势利用的可行性及培育优质杂种小麦的选配规律。结果表明:同一组合F1、F2的品质优势没有规律性变化,其值大多介于双亲之间,各组合品质指标与亲本呈正相关,选择高值双亲可获得较高的F1、F2组合,亲本基因型对杂种小麦的品质起决定作用,选择时应着重考虑优/丰和优/优类型。F1、F2代品质优势显著,杂种小麦F1及F2代在生产中具有利用可行性。小麦HMW-GS的分离符合孟德尔基因分离规律,选择优质亚基多的亲本杂交,可提高其在杂交后代中的出现频率,进而提高杂种小麦的品质。  相似文献   

14.
春小麦品种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与品质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选用甘肃省河西地区种植的57个春小麦品种。在已经分析HMW—GS组成的基础上。测定了这些品种的理化特性和面团流变学特性。对这些品种的HMW—GS和品质性状的变异情况、HMW—GS与品质性状之间的关系、具有不同HMW—GS的品种间品质的差异和同-HMW—GS品种间的品质差异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Glu-Ⅰ位点的亚基总评分与面筋指数、沉淀值、面团变形功、面团形成时间及稳定时间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HMW—GS数目的多少与其品质优劣有关,亚基数目越多,面粉筋力越好;采用不同品质指标评价小麦HMW—GS对品质的贡献,结果表明以变形功的评价排序的意义更明确。  相似文献   

15.
试验对比研究了有机栽培与普通栽培对优质稻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机栽培水稻产量比普通栽培低,但稻米品质明显优于普通栽培,稻米商品价值和种植效益明显提高。总结了形成优质稻有机栽培的配套技术。  相似文献   

16.
辽宁省稻米品质性状的现状及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近年来辽宁省审定的61个水稻品种为试材,对品质性状的现状及性状间的相关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辽宁省水稻品种间品质性状差异较大,主要体现在外观、营养、蒸煮品质的部分性状上,加工品质性状制约了品质性状的进一步提升。在性状的关系上,外观品质与蒸煮品质优质性状结合能力较强,透明度与垩白粒率优良性状的结合能力相对好。在全部品质性状中精米率、整精米率、粒长、籽粒长宽比、垩白粒率、垩白度、透明度、直链淀粉、碱消值是影响稻米品质表现的主要性状,在部分品质性状间存在着显著或极显著相关,为品质性状的间接选择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7.
栽培模式对稻米品质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超级稻组合88S/1128和常规优质稻品种湘晚籼17号为材料,探讨了不同栽培模式(旱作覆膜、水作覆膜、旱作不覆膜、常规栽培等)对稻米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2个品种一致表现为旱作覆膜栽培的糙米率、精米率最高,水作覆膜栽培的整精米率最高;同一品种不同栽培模式的粒长和长宽比无显著差异,但覆膜栽培的垩白粒率、垩白大小更高。88S/1128旱作覆膜与常规栽培相比,直链淀粉含量降低、胶稠度变小、糊化温度升高;而湘晚籼17号旱作覆膜与常规栽培相比,直链淀粉含量降低、胶稠度变大、糊化温度降低。2个品种蛋白质含量表现一致,均为旱作不覆膜常规栽培旱作覆膜水作覆膜。稻米品质性状变异度最大的为外观品质,其次为蒸煮食味品质,碾米品质变异度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18.
针对黑龙江省稻花香品种品质逐年退化的趋势,对黑龙江省不同来源的稻花香品种进行品质性状分析,目的在于摸清稻花香品种品质现状,探讨影响稻花香品种品质的因素。结果表明,不同来源的稻花香品种,因土壤、施肥或降水量等不同其食味品质有较大差异,来源于五常市的稻花香品种食味品质较好;品尝评分超过对照空育131的品种占样品总数的75.00%,说明目前稻花香品种品质总体优良;蛋白质含量、直链淀粉含量、整精米率、垩白粒率、垩白度、糊化温度、峰值时间等对稻花香品种食味品质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9.
海南岛东北部地区土壤农业地球化学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壤的大量营养元素、微量元素分析结果表明,海南(琼)东北部地区土壤农业环境质量好,达到国家一级标准,是热带优质作物的理想生产基地.相对来说,母质为基性火山岩的土壤农业地球化学质量最好,水稻土壤次之,母质为花岗岩和砂页岩土壤较好,母质为浅海沉积物的土壤较差,冲积土壤最差.  相似文献   

20.
优质晚稻新品种引进筛选试验总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满足群众对优质稻品种的需求,2011年福安市种子管理站引进10个优质晚稻新品种进行筛选试验,考查其产量、米质、抗性等主要性状。试验结果表明金优3301在产量方面优于对照宜优673,米质与对照相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