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日照县苗圃的革命职工遵照毛主席关于“一切经过试验”的教导,从1969年以来,进行毛白杨扦插育苗,特别是春采春插试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成活率一般可达70—80%。今年春,该圃扦插毛白杨8亩,共产苗38,400株,每亩平均产苗4,800株(株行距20×30厘米),苗高一般达2.5米左右,根径2厘米左右,生长较好的高3米以上  相似文献   

2.
用植物组织培养法快速繁殖毛白杨优株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毛白杨优株(MB_1)是省林研所从全国范围内选择的毛白杨(雌株)优良无性系单株之一。树体高大挺拔、树冠茂密。适应性强,生长比普通毛白杨快15—20%,且材质优良,经济价值高。但毛白杨种条在用做常规无性繁殖时,如扦插,压条等,则生根困难,加之繁殖材料数量的限制,很难在短期内繁殖大批量的苗木。为了给林业生产提供更多的苗木,满足大面积推广优株,自1986年起,我们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方法进行毛白杨优株(MB_1)快速繁殖。到现在为止,生产了毛白杨试管苗二万多瓶,并有近万株试管苗移入大田中,当年最高的长到3米,最大基径达3厘米。  相似文献   

3.
毛白杨无性繁殖方法很多,但由于种条不易生根,繁殖率低。一根2米多长的种条,如采用埋条法育苗,一年内仅能繁殖1.5—2株苗木,采用插条法育苗,最多也只能繁殖5株。而采用单芽法育苗,一年内可繁殖30株,繁殖率为埋条育苗的15—20倍,为插条育苗的6倍,可以节约大量种条。具体做法如下: 一、试验材料与方法第一步,砂培育苗:于3月3日(旬平均气温8.8℃),在背风向阳排水良好的地方挖深20厘米、宽60厘米、长2米东西走向的坑,坑  相似文献   

4.
毛白杨是我国优良的速生用材树种,临汾县国营侯村苗圃,从1969年就进行繁育,但是由于种条不足,出苗率又低,不能满足大规模造林加速绿化祖国的需要。经过试验,我们认为冬季扦插育苗是繁育毛白杨的一种比较好的方法,1973年冬季采用沟底铺马粪直接扦插育苗0.5亩,1974年秋季调查,成活率达64.8%,平均苗高3.8米,地径3厘米,苗木生长旺盛。一、技术要求:1、种条的选择:挑选一年生,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苗木,利用其基部和中部进行扦插,一般要求插条长20厘米左右,上部必须有1—2个发育饱满的腋芽。2、扦插方法:于11月下旬,用犁在已全面整地的圃地中,按行距50厘米进行  相似文献   

5.
种条处理84K杨同毛白杨均属于白杨派,它较毛白杨易生根,不抗病,特别是在种条处理不当、浇水不及时、育苗期间遇到连续高温、干旱的情况下,很容易感染腐烂病,即使是幼苗达到25~30厘米高,照样会感染腐烂病而死亡。因此,种条必须经过以下4种方法处理为宜。①.种条沙藏。秋冬季在上冻前将种条剪下后,选择地势较高的背风向阳处,挖深1米,宽1米的长方形沟,将种条平放在沟里,一层种条一层湿沙,最上层覆30厘米沙土,并将覆土用水浇透,但不宜浇水过多,防止种条腐烂,对种条及时进行沙藏。②种条剪裁。在育苗前将种条剪成15厘米左右的…  相似文献   

6.
<正> 为进一步提高毛白杨插条育苗成活率和繁殖系数,近些年来,我们对几项主要技术措施进行了试验研究,现简结如下。一、材料和方法选取高2米以上,基径1.5厘米以上,生长健壮的一年生毛白杨插条苗为种条,剪成长18~20厘米的插穗,每50支用草绳捆成一捆,用含萘乙酸250ppm、多菌灵1/2000的滑石粉浆处理插  相似文献   

7.
《湖南林业》2004,(2):18-18
一、把好种条选优关 首先在圃地选择生长健壮、发育良好、侧芽萌发少、无病虫害、木质化程度好,苗高在2.5米,地径1.5厘米以上的1年生苗干;其次,被选作种条的圃地,秋冬季要做好清沟沥水,使种条具有含水量高、养分损失较少、易成活等特点;第三,种条采集在树液流动前的3月上旬,随采集随剪条。采条的圃田,于早春施腐熟的饼肥。  相似文献   

8.
毛白杨是我国优良的速生用材树种,临汾县国营侯村苗圃,从1969年就进行繁育,但是由于种条不足,出苗率又低,不能满足大规模造林加速绿化祖国的需要。1973年冬季采用沟底铺马粪直接扦插育苗0.5亩,1974年秋季调查,成活率达64.8%,平均苗高3.8米,地径3厘米,苗木生长旺盛。  相似文献   

9.
毛白杨温床扦插育苗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白杨生长迅速、材质好,高大通直,寿命长,用途广,是北方平原地区营造用材林、防护林和“四旁”绿化的重要树种,深受广大群众喜爱。毛白杨扦插育苗虽有省种条、省工、技术简单等优点,但一般扦插成活率不高。为了大力发展毛白杨,1976年我们利用到河北石家庄地区南化林场学习的良好时机,对提高毛白杨扦插成活率的问题,进行了初步的试验研究。现仅将效果较好的温床扦插育苗介绍于下,供有关单位参考。一、试验过程及方法(一) 插穗截制:试验所用种条为1975年秋苗木出圃或选大苗移植后剩下的1年生弱苗苗干,平均高144.4厘米,平均地径1.10厘米。种条经秋季入土埋藏后,于1976年3月上旬取出。随后剪截成长度为20厘米、上切口平、下切口为马耳形的插穗,同时将属于同一节段(即在种条上部位相同) 的插穗分别归类,插穗第一至第五节段的基径为:0.9-1.5、0.8  相似文献   

10.
我们采用压条法繁殖毛白杨已有四、五年的时间了。这几年苗子生长尚好,成活率80—90%,一年生苗高2—3米,根径粗2—2.5公分,亩产苗6000—7000株。我们认为采用压条法可以充分利用种条,插条育苗不宜利用的细条和条梢,都可用来压条,成活率比较高,很受群众欢迎,几年来有所推广。  相似文献   

11.
1975年,由北京植物园提供火炬树种子、种根,开始在我区延安市河庄坪苗圃进行引种繁育试验。当年出苗良好,生长健壮,实生苗最高为1.92米,地径达3厘米。平均苗高1.29米,平均地径1.87厘米。1976年我们进一步扩大了引种育苗试验,育苗面积扩大到1亩。实生苗最高为1.63米,地径2.17厘米,平均高1.22米,平均地径1.33厘米。亩  相似文献   

12.
毛白杨无性繁殖方法很多,但由于种条不易生根,繁殖率低。一根2米多长的种条,如采用埋条法育苗,一年仅能繁殖1.5~2株苗木,采用插条法育苗,最多也只能繁殖5株苗木。浪费了大量种条。而生产的苗木又满足不了当前林业生产发展新形势的需要。一根毛白杨种条在一年内是否能繁殖更多的苗木呢?我们带着这一问题,在阳畦催根插条育苗基础上,78年开始进行了毛白杨单芽育秧育苗试验研究,以便找出一种繁殖率高的新繁殖方法。  相似文献   

13.
毛白杨无性繁殖方法很多,但是由于种条不易生根,繁殖率低。一根2米多长的种条,如采用埋条法育苗,一年内仅能繁殖1.5~2株苗木;采用插条法育苗,最好也只能繁殖5株苗木。而采用单芽法育苗,初步试验结果表明,一年内可繁殖30株苗木,繁殖率为理条育苗的15~20倍,为插条育苗的6倍,可以节约大量种条。其具体做法如下:  相似文献   

14.
为了改变我县的树种单一问题,从一九六四年到一九七九年,全县引种樟子松一万三千亩。目前,最大的已达十八年生,最小的为三年生。都表现了耐瘠薄、耐干旱、抗风沙、生长快而稳定的特点。最近调查表明。1.高生长:东岭林场院内的十八年生的樟子松平均高7.2米,每年平均生长40厘米。最高的10.5米。东岭营林区九年生的平均高3.36米,年平均生长37.3厘米,最近三年高生长均超过45厘米,最高的达4.88米,2.直径生长:十八年生的樟子松平均胸径20.8厘米,年平均生长1.15厘米。九年生的地径生长6.6厘米,最粗7厘米。3.材积生长:十八年生的平均胸高20.8厘米,单株材积0.150立米。每公顷按六百株  相似文献   

15.
在毛主席无产阶级革命路线指引下,我们对毛白杨壮苗的培育技术,进行了大量的试验研究工作,取得了一些初步经验,当年生扦插苗平均高3.5米,最高达4米以上,平均地径2.5厘米,最粗达3厘米。现将我们的体会简介如下: 一、选择优良母条,调节生根发芽顺序,提高成活率1.选择优良母条:俗话说:“良种壮苗”,这是千真万确的。我们曾用大树上的1年生枝条和苗圃条进行扦插及埋条育苗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在管理措施相同的条件下,大树枝条成活率仅15-20%,而苗圃条成活率则达80%以上。这是因为大树枝条阶段发育老,本身含养分、水分少,同时,遗传性比较稳定,分生组织不够活跃。而1年生苗圃条,阶段发育幼,条子本身含有较多的水分、养分,同时可塑性物质易于转化,所以,用这样的种  相似文献   

16.
毛白杨又叫绵杨树,是我国西北、华北和中原地区特有的乡土速生用材树种。由于毛白杨在圃地扦插成活率低,影响了它的繁殖发展。采用搭设塑料棚,在棚内进行容器短穗扦插,成活率可达80%以上,繁殖系数提高了3—5倍,现将其介绍如下: 一、种条规格:选用生长健壮,发育良好、无病虫害的一年生扦插苗条,要求苗高2—2.5米,地径1.5厘米。  相似文献   

17.
本项试验于1984年春,在成武县田集镇和荷泽地区林科所同时进行。当年取得的结果是,田集镇试区平均苗高4.78米、平均地径5.56厘米,最高单株5.23米,地径6.5厘米,当年出圃率91—96%,4米以上的一级苗占82—87%;地区林科所平均苗高5.01米,平均地径7.3厘米,最高单株5.49米,地径9厘米,一级苗占91.3%。现将试验材料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18.
<正> 根据各地经验,用越冬埋藏法处理毛白杨插穗是提高成活率的有效措施。但是越冬埋藏法插穗在窖内处理的时间太长,往往由于温度、湿度、通气等条件掌握失当使插穗腐烂或发芽。四年来我们学习了有关单位的经验,采用萘乙酸处理温床催根法,连续三年获得很高的成活率。1979年在保定区林研所也获得良好的结果。一、萘乙酸处理温床催根的方法选1年生插条苗作种条,苗高2—2.5米,基径2厘米左右。秋季落叶后(11月中旬)采集种条,及时埋藏在深60—80厘米的假植坑中,  相似文献   

19.
为了进一步探索楸树扦插育苗技术,本所在1982年取得硬、软枝扦插育苗成功的基础上,近两年来又突破了埋条、单芽和叶片扦插育苗关.其中埋条150根,生根部位达256处,成苗188株;单芽扦插平均愈合率为99%,生根率为95%,成苗率为88%;叶片扦插平均愈合率为82.9%,最高组合达96%,平均生根率为53%,最高组合达96%,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埋条(一)插壤准备取山地棕壤与清水沙1:1相混合,投放入以砖砌成的扦插池中,深度50厘米,以3‰高锰酸钾液消毒备用.(二)种条剪切  相似文献   

20.
<正> 芽接是繁殖毛白杨的一种好方法。但嫁接季节,多在雨季进行,时间短,出圃晚。为了延长芽接时间,我们进行了春季芽接试验,效果良好。1981年4月初在县政府大院的大官杨上试接,获得成功,随于1982年春,在冀午渠2年生大官杨苗圃地,进行了较多数量的芽接。接后10天检查,一处成活率为90%,一处为85%。当年11月份调查,平均苗高3.5米,最高达4.25米,最低2.83米;平均基径3厘米。当年即可出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