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模拟储藏,研究了温度和时间对储藏籼稻谷水分、细菌量和霉菌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和时间的延长,符合安全水分的稻谷含水量下降,在15℃、20℃时,细菌量和霉菌量基本维持原来水平,储藏200 d后,稻谷的色泽、气味正常,无霉变、生虫现象,而当储藏温度超过25℃时,细菌量和霉菌量下降,但储藏200 d后,稻谷的色泽、气味不正常,并出现生虫现象,因此低温储藏有利于稻谷水分的保持和延缓细菌和霉菌的生长,减少数量和霉变损失.方差分析和回归方程的拟合表明温度和时间是储藏稻谷细菌量或霉菌量变化的极显著影响因素,并且细菌量或霉菌量与储藏温度和时间呈显著的二元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2.
菌肥微生物在不同pH茶园土壤中存活模式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明确微生物肥料施入不同pH土壤对土壤肥力的贡献,以灭菌土接种菌肥微生物,经培养采用平板菌落计数法,探究菌肥移居微生物在土壤中存活性、变化规律及对土壤养分的贡献。结果表明:菌肥微生物在接入灭菌土壤前2周呈快速上升趋势,随后进入一个较长的稳定期;中性土壤各类菌肥微生物丰度为:氨化细菌为最多,达108 cfu/g干土;固N微生物、芽孢细菌、放线菌数量均达到107 cfu/g干土以上,而霉菌最多只达到105 cfu/g干土左右;在pH≈4.5酸性土壤,各类细菌、放线菌数量比中性土壤少2个数量级,但霉菌最大丰度可达107 cfu/g干土;酵母菌数量只有霉菌的1/10左右。菌肥各类微生物的迅速生长和繁殖,通过其分解作用、固氮作用、解P、解K作用等对土壤主要营养元素及活性增加有一定的贡献。  相似文献   

3.
通过模拟储藏,研究了不同水分稻谷在25℃储藏过程中的细菌量、霉菌量及微生物种类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储藏时间的延长,稻谷的初始水分越高,水分下降幅度越大,细菌量下降幅度越小,而霉菌量上升幅度越大。稻谷的优势霉菌也会因初始水分的不同而有差异,初始水分为10.6%和12.5%的稻谷,黄曲霉为优势菌,而14.5%和16.6%的稻谷,白曲霉为优势菌。为了稻谷的防霉,应严格控制稻谷的初始水分。  相似文献   

4.
以黑木耳干品为主要原料,研究水分含量对其贮运过程中碎菇率、微生物指标的影响。通过调节黑木耳干品的水分含量,测定其在运输过程中的碎菇率及贮藏过程中的菌落总数和霉菌总数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黑木耳干品在运输过程中水分含量≤14%,不具备微生物大量繁殖的条件,可降低碎菇率,满足运输要求。  相似文献   

5.
在食品检测和卫生评定中,霉菌和酵母菌的检测已经成为一项重要的检测项目。霉菌和酵母菌的快速检测对保证食品安全和人体健康至关重要。结合霉菌和酵母菌检测技术的相关报道,阐述了霉菌和酵母菌检测技术的发展现状,重点对霉菌和酵母菌计数测试片中的显色剂进行了总结。为如何建立便捷检测霉菌和酵母菌的方法提供参考,对未来霉菌和酵母菌检测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高大平房仓储存稻谷不同层的霉菌量、细菌量、脂肪酸值和水分的差异。结果表明:稻谷粮堆霉菌数量中层上层下层,各层主要优势霉菌为黄曲霉、灰绿曲霉和白曲霉,但比例不同;下层稻谷脂肪酸值最高,中层水分最高。进一步的方差分析表明不同粮层间的霉菌量、细菌量和脂肪酸值存在(极)显著性差异,而水分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7.
不同物料水分对有机肥发酵过程中微生物数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张纪利 《中国农学通报》2014,30(15):141-145
开展不同初始水分物料在有机肥发酵过程中微生物数量的影响研究,寻求有机肥发酵最佳物料水分。对3种不同初始水分物料进行有氧发酵,于3次翻堆和成品时取样检测微生物数量。不同处理发酵过程中真菌、霉菌、大肠杆菌和蛔虫卵数量总体呈下降趋势,而细菌数量在第2次翻堆前呈下降趋势,其后呈增加趋势;T3处理前3次分离到的真菌、霉菌数量明显大于T1和T2处理,而前2次翻堆分离到的细菌数量低于T1和T2处理。T2处理细菌数量在整个发酵期间维持相对较高水平;3个处理间蛔虫卵数量差别很小。发酵结束时,T2处理真菌、细菌含量最高,3个处理分离到的霉菌数量、大肠杆菌、蛔虫卵数量都很少,符合有机肥标准(NY 525-2012)。有机肥生产过程中,采用初始物料水分55%,在第1次翻堆时补足水分到65%,最有利于有机肥的发酵。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市售猪里脊肉携带微生物的种类,以及冰箱不同贮藏温度对其微生物种类和丰度的影响。以市售猪里脊肉为研究对象,样品在分割、包装和贮藏期间避免外界微生物污染,并分别于25、4、-3.5、-18、-32℃条件下贮藏24 h。用无菌牙签蘸取相同贮藏温度下样品表面微生物,并在细菌、酵母和霉菌3种选择性培养基上进行培养,从培养皿表面洗脱分别获得细菌、酵母和霉菌混合液。利用16S r RNA和ITS测序方法测定上述样品中的细菌、酵母和霉菌的种类,并分析其相对丰度。为了进一步研究上述猪里脊肉在家庭冰箱冷冻室(-18℃)的微生物种类,对-18℃贮藏样品的微生物进行了分离、纯化和测序,纯化得到的菌株可以为将来冰箱冷冻室杀菌研究提供目标菌株。结果表明:市售猪里脊肉含有众多微生物,以细菌居多,酵母菌次之,霉菌较少,并随着贮藏温度的变化,微生物种类和丰度也会发生较大变化;-18℃贮藏条件下纯化的微生物测序结果表明,猪里脊肉在冷冻条件下含有种类较少且耐冷的微生物,长期冷冻贮藏,仍然存在腐败变质的风险。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卤鹅产品在正常生产、运输、销售条件下的主要污染微生物及其生长规律.初步试验结果表明,金黄色葡萄球菌、霉菌、乳酸菌、假单胞菌、酵母菌、大肠杆菌是卤鹅产品的主要污染微生物;主要污染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随着所处的不同阶段而发生不同的变化,其中乳酸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假单胞菌的污染贯穿整个生产、运输、销售过程中,乳酸菌的增长速度最快,在300 min内增长了4个数量级,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假单胞菌在300 min内增长均超过了2个数量级;大肠杆菌、酵母菌和霉菌污染主要在进入销售门店后产生.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卤鹅产品在正常生产、运输、销售条件下的主要污染微生物及其生长规律。初步试验结果表明,金黄色葡萄球菌、霉菌、乳酸菌、假单胞菌、酵母菌、大肠杆菌是卤鹅产品的主要污染微生物;主要污染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随着所处的不同阶段而发生不同的变化,其中乳酸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假单胞菌的污染贯穿整个生产、运输、销售过程中,乳酸菌的增长速度最决,在300 min内增长了4个数量级,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假单胞菌在300 min内增长均超过了2个数量级;大肠杆菌、酵母菌和霉菌污染主要在进入销售门店后产生。  相似文献   

11.
通过模拟储藏,研究了臭氧处理高水分稻谷在常温储藏过程中理化和微生物指标的变化规律及保鲜期。结果表明:臭氧处理对高水分稻谷发芽率没有影响;在臭氧处理浓度高时,脂肪酸值略有增加;微生物量降低明显。臭氧处理后的高水分稻谷在常温储藏过程中发芽率呈基本一致的下降趋势;脂肪酸值增加,高浓度时尤为明显;细菌量和霉菌量基本呈现储藏开始10d后上升,随后下降。臭氧处理可延长高水分稻谷的保鲜期,考虑到臭氧处理浓度对稻谷品质的影响和成本,臭氧处理浓度选择以55mL/m3为宜。  相似文献   

12.
利用从酒曲、纳豆、菌肥、海鱼肠道中提取的4种微生物对鳕鱼皮进行混合菌发酵。利用微生物产生的高效蛋白酶、脂肪酶的作用水解鳕鱼皮蛋白,利用酵母菌的作用降低乃至去除鱼腥味,制备得到鳕鱼皮多肽。根据单因素试验,选择对发酵影响较大的微生物接种量、发酵温度、微生物添加比例和鱼皮与水的比例4因素进行正交试验,对发酵条件进行进一步优化,得到最佳发酵条件为:细菌、霉菌与酵母菌添加比为2∶1∶1,发酵温度30℃,鳕鱼皮与水质量比1∶1.5,鳕鱼皮的水解度可达50.65%,鱼腥味较轻微。  相似文献   

13.
为明确木霉菌剂对茉莉的促生作用和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影响,施用木霉菌剂后,田间测定茉莉的株高,并采用稀释分离法测定茉莉根围土壤真菌和细菌的数量。结果表明,在供试的3种木霉菌剂中,T9菌剂和H6菌剂可显著提高茉莉根围土壤的真菌数量,以T9菌剂处理的真菌数量最高,为14.19×104个/g,比对照增加了196.86%;3种木霉菌剂均能显著提高茉莉根围土壤的细菌数量,以T9菌剂处理的细菌数量最高,为21.68×106 CFU/g,比对照增加了222.14%。3种木霉菌剂对茉莉的生长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以T9菌剂处理的株高最高,为43.37 cm,比对照提高了22.10%。T9菌剂可显著提高茉莉根际微生物的数量,还可促进茉莉的生长。  相似文献   

14.
丁香和桂皮提取物对果蔬抑菌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通过对6种中药提取和抑菌实验研究,选定丁香和桂皮提取液作为抑菌材料,对霉菌和酵母菌进行生长抑制调查,并对丁香的抑菌有效期进行了60天的观察。结果表明,丁香较其它中药对霉菌和酵母菌抑菌效果显著,桂皮较其它中药对酵母菌抑菌效果显著;丁香提取液对供试菌株具有长期的抑菌效果。  相似文献   

15.
为了了解荣昌卤鹅销售过程中接触物表面微生物的分布状况,选取了荣昌地区同一品牌的3个卤鹅销售点,对与卤鹅有直接接触的工作人员手、菜板、刀具与器皿表面易感微生物进行了取样测定。结果表明,微生物在手、菜板、刀具与器皿表面的分布数量依次递减,其中工作人员的手和菜板是卤鹅的主要潜在污染源;霉菌、酵母菌与乳酸菌是荣昌卤鹅接触物表面存在的主要微生物,其中霉菌、酵母菌主要分布在菜板和器皿表面,乳酸菌主要分布在菜板、刀具与器皿表面。  相似文献   

16.
冷却肉现代保鲜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肉中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并且水分活性很高,是微生物生长、繁殖理想的培养基,所以很容易受微生物侵袭产生种种不利变化,同时还受其它环境因素的影响,极易发生腐败变质.这不仅导致经济损失和环境污染,更严重的是危及人们的健康和生命.肉的质量与其色泽、滋味、嫩度、含水量、弹性和消化率有关,而肉在贮藏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会使鲜肉表面干燥变硬、脂肪氧化、表面变色,加之细菌、霉菌等微生物的生长繁殖产生的有害物质,以至在产品未能出售前就变质变味.如何防止鲜肉的腐败及延长鲜肉的保质期是目前亟待解决的严峻问题.  相似文献   

17.
浓缩苹果汁是饮料工业中常用的原料,其干物质量分数一般为40%~50%。然而在浓缩苹果汁的运输及贮藏过程中,因微生物染菌导致苹果汁发生腐败的现象时有发生。首先,从变质的苹果汁中进行微生物培养,结果表明其中数量最多的是酵母菌,占总菌落数的80%;霉菌数量次之,占15%;而细菌类数量最少,占5%。接下来采用焦亚硫酸钠和纳他霉素作为抑菌剂,分析比较了其对苹果汁中酵母菌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焦亚硫酸钠对酵母菌的抑制作用较弱,使用量即使高达1 000×10~-(6)也不会影响酵母的增殖;而纳他霉素是一种效价极高的抑菌剂,只需使用量2×10~(-6)即能表现出对酵母菌的强烈抑制。研究结果不仅表明了苹果汁中染菌微生物的类型,更为果汁在运输及贮藏的保鲜提供了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18.
Nisin已广泛应用于食品保质期的研究中。本试验研究在贮藏过程中,Nisin对全脂再制干酪细菌、肠杆菌、霉菌和酵母菌的抑菌效果及pH值的变化。在全脂再制干酪样品中,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Nisin添加量的不同,抑菌效果出现显著差异。4个月时,空白样品变质不可食用;6个月时,添加0.3%Nisin的样品,细菌总数、肠杆菌、霉菌和酵母菌仍符合标准。因此,添加0.3%Nisin抑菌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9.
烟草根际微生物区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对烟草土传病害进行有效的控制,通过对烟草病株和正常植株根际土壤微生物进行分析,研究了二者间土壤微生物数量变化特征的差异性。结果表明:烟草根际土壤微生物中的细菌和真菌总数,就其平均值而言,病株土壤高于正常植株的土壤的微生物数量;厌氧菌的数量则是病株明显高于健株;就烟草根际土壤放线菌总数的平均值而言,健康植株土壤高于病株土壤中放线菌数量。初步认为,烤烟根部病害的发生与霉菌及细菌中的厌氧生长菌数量有关,放线菌多数种类能产生抗菌素,抑制其它菌的生长,不利病害发生。  相似文献   

20.
醪糟是一种营养丰富、口感独特的风味食品,葡萄柚籽提取物是潜在的广谱性细菌、真菌杀菌剂,在食品保鲜中具有较好的效果。为了探究在醪糟低温保藏的过程中加入葡萄柚籽提取物(Grapefruit seed extract,GSE)后产品菌群及各项指标变化,试验通过检测醪糟保藏过程中细菌总数、酵母菌、霉菌等微生物指标,酸度、糖度等理化指标和感官评定的方法,研究葡萄柚籽提取物对醪糟饮品的保鲜功能,以期为开发新型植物源的食品防腐剂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