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您沿着白水江河畔行走到文县古阴平南桥时,江南的白水江保护区管理局依山傍水的优美环境和别具一格的建筑会深深吸引您的双眼,您会不知不觉的停步观赏。当您步入管理局高大宏伟的朱红门时,眼前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让您心花怒放,您可沿着宽阔的大道前往办公大楼,也可穿行漫步在  相似文献   

2.
文县山区林业综合开发浅析毛小龙文县的林业资源相当丰富,为林业综合开发提供了较好的条件。本文就文县山区综合开发问题谈点自己的认识。一、山区林业综合开发是振兴文县经济的必然选择文县山区经济发展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依据文县的特点,山区经济开发的重点只能是林...  相似文献   

3.
风光旖旎的天池森林公园李小文,刘启舒文县天池,在我国六大天池中排列第二,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万山丛中。新近建成的文县天池省级森林公园,仿佛是一轴画卷,在陇南大地徐徐展开。出文县县城,翻越高楼山,然后甩开国道甘川公路,进入洋汤河峡谷,跃上海拔16...  相似文献   

4.
高楼山每日有成千上万的人流车辆穿梭而过但看不见一幢高楼。高楼山的盛名是由于住地西北有一山包,形似高楼而得名。昔日的高楼山是阴平古栈道,今日的高楼山已变通途,成为甘肃通往蜀地的南天门。高楼山与金子山紧紧相连,地处文县中部,汽车通过的山口是草坪梁,海拔2100米。高楼山的最高点海拔3000米,横亘在桥头与堡子坝两乡之间。境内有15个行政村1.1万人口。土地总面积39万多亩,农耕地2.5万亩,林地20万亩。高楼山的中心区是海拔2100米的正觉寺,国道212干线公路从中心区通过,交通方便。高楼山景色诱人…  相似文献   

5.
1992年在白马河林场用白马河林场、古永林场、保山林场的云南松母树林的种子与永仁县和全省商品种子营造子代林,作对比试验。1996年2月对子代林树高,地径,材积进行方差分析和差异显著性检验,并进行遗传力,遗传增益的估算。结果表明:母树林的子代林与商品种子的子代林在树高、地径和材积的生长量均存在着极显著的差异,材积生长量遗传增益为833%,地径生长量遗传增益为674%,树高生长量遗传增益为1647%。经对3个种源幼树期的生长分析,初步得出在白马河林场以古永林场的种源最好。不同地域的云南松母树林第一代初期的表现性状均较稳定。  相似文献   

6.
正四川省广元市青溪古镇素有"川北门户、西蜀咽喉"之称,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商贾云集之处,自三国诸葛亮督参军廖化屯田戍守至今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古镇现保存有完整的明代城格局和川北明清建筑群系,坐拥国家4A级自然保护区唐家河、国家4A级旅游景区青溪古城、省级风景名胜区阴平古道,为四川首批省级特色小镇。那么,"特色镇"如何打好生态牌?记者近日到小镇一探究竟。  相似文献   

7.
白马河林场云南松母树林种源初期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92年在白马河林场用白马河林场、古永林场、保山林场的云南松母树林的种子与永仁县和全省中子营造子代林,作对比试验。1996年23333对子代林树高,地径,材积进行方关分析和差异显著性检验,并进行遗传力,遗传增益的估算。结果表明:母树林的子代林与商品种子的子代林在树高、地径和材积的生长量均存在着极显著的差异,材积生长量遗传增益为8.33%,地径生长量遗传增益为6.74%,树高生长量遗传增益为16.  相似文献   

8.
2008年5月22日,冒着余震和山坡上随时都有滚落石头的危险。甘肃省文县境内的白水江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安局、白龙江林区森林公安局白水江分局、文县森林公安局的森林公安民警全力抢修疏通了位于甘肃地震重灾区的陇南市文县城关镇鹄衣坝村的“英雄渠”。  相似文献   

9.
茶马古道,藏汉民间商贸传奇走廊,漫长的岁月已经抹去了古道昔日的繁荣,叮叮咚咚的马铃只是留在书中的印记。然而,从梅里沿214国道北上,在横断山的深谷中,还隐藏着一处滇藏茶马古道活着的遗迹,这就是芒康盐井镇的古盐田。西藏古盐田是“茶马古道”在西藏的第一站,海拔3000米左右,紧依澜沧江。  相似文献   

10.
文县杨是分布于文县西北部的优良乡土树种.形态特征稳定,品质突出,材性优异,并且速生丰产,在改善和提高杨树遗传品质、经济效益等方面有着巨大的生产潜力.文县杨具有较强的生态适应性和抗病虫能力;其侧根发达,固土能力强,具有良好的水土保持性能,是落实长江上游防护林工程和发展工业人工林的优良种质资源.因此,对文县杨的保护具有极其深远的意义.文章从物种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及物种保护的重要性着手,研究了文县杨的特性,阐述了文县杨保护的必要性及意义,探讨了保护措施,为文县杨的推广和进一步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山乡致富领路人──记省劳模文县白衣坝村党支部书记徐国权文田葆华图\李万江今牛二月,一个春光明媚的早晨,我们驱车来到位于白水江畔的全国花椒示范基地文县白衣坝村采访。省劳动模范白衣坝村党支部书记徐国权给我们留下了深深的印象。初见徐国权是在白衣坝的山梁上,...  相似文献   

12.
云南箭竹化学成分分析及不同地理种源之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不同地理种源的云南箭竹化学成分进行的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年龄间的云南箭竹的化学成分之间差异不明显,不同地理种源的云南箭竹化学成分含量差异不显著。其中采自西山云南箭竹竹秆的SiO2含量为2.02%,白马河林场云南箭竹的SO2含量为1.87%,大理云南箭竹的SiO2含量为1,93%;西山云南箭竹的灰分含量为2.56%,白马河林场云南箭竹的灰分含量为2.69%,大理云南箭竹的灰分含量为2.29%;苯一醇提取物的含量西山云南箭竹为3.47%,白马河林场云南箭竹为4.03%,大理云南箭竹为4.01%;木质素的含量西山云南箭竹为26.58%,白马河林场云南箭竹为23.39%,大理云南箭竹为23.74%;综纤维素的含量西山云南箭竹为70.86%,白马河林场云南箭竹为55.45%,而大理云南箭竹为69.56%。由于不同地理种源之间云南箭竹秆材的化学成分含量的差异并不显著,因而在筛选云南箭竹作为材用竹推广引种时,并不需要考虑地理种源因素。  相似文献   

13.
《甘肃林业》2012,(6):48-48
进入冬季以来,文县抢抓经济林综合管理的最佳时机,组织广大干部群众,迅速掀起了冬季经济林综合管理工作高潮。  相似文献   

14.
甘肃大熊猫栖息地内的竹类资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甘肃大熊猫分布在文县境内。文县地区是甘肃省竹类资源最丰富的地区。笔者在文县地区13个乡采到100余号标本,有5属9种1变种。并通过野外样方调查,讨论了大熊猫栖息地内竹类的分布特点,划分了3个植被群系和8个竹林类型,为保护和研究大熊猫、发展竹类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森林与人类》2003,23(8):20-20
7月16日,中国绿化基金会工作人员陪同中科院、嘉道理慈善基金会项目官员前往甘肃省文县屯寨天池村,考察当地生态科技扶贫项目。文县地处甘肃、四川、陕西三省交界,属中国西部地区典型的山区传统农业县,也是生态系统脆弱、经济贫困、自然群落与人工群落共存的区域。为保护大熊猫和金丝猴,2000年文县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与生物圈自然保护区。2001年,文县被列为全国扶贫工作重点县和全省的旅游开发重点县。天池村位于文县西南方向的深山峡谷区,地处洋汤河上游,因境内有全国四大天池之一的洋汤河天池而得名。受自然条件制约,天池村交通不便…  相似文献   

16.
白马河林场云南松天然林改建母树林效果初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评选出的云南松优良林分改建母树林,是充分挖掘现有云南松优良种质资源,获取良好种的一条经济有效的途径,本文对永仁县白马河林场云南松天然优良林分改良平树林的技术措施和母树林的概况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17.
云南箭竹不同地理种源竹笋营养成分之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不同地理种源的云南箭竹竹笋的营养成分进行测定、比较.结果发现:影响竹笋风味的营养物质如总糖、天冬氨酸、谷氨酸以及甘氨酸等物质的含量,白马河林场和鸡足山的云南箭竹笋均高于西山的云南箭竹笋。因此这两地比西山更适合作为云南箭竹笋用竹的种源地。而这两地当中则以白马河林场的云南箭竹笋为最。  相似文献   

18.
2008年5月22日,冒着余震和山坡上随时都有滚落石头的危险,甘肃省文县境内的白水江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安局、白龙江林区森林公安局白水江分局、文县森林公安局的森林公安民警全力抢修疏通了位于甘肃地震重灾区的陇南市文县城关镇鹄衣坝村的"英雄渠".  相似文献   

19.
动态     
《中国林业产业》2011,(10):78-79
本刊讯由中国林业产业联合会、中国绿化基金会、中国花卉协会及社会各界热心人士共同捐建的"希望之花"小学于9月19日正式通过验收,并交付甘肃省文县教育部门使用。"希望之花"小学前身为李子坝小学,是甘肃文县铁楼藏族乡最偏远的一所完全小学,距文县县城约40公里。2008年的  相似文献   

20.
花椒是典型的耐寒、抗旱、喜温、喜光、喜肥、好气树种,甘肃文县全境光热水资源丰富,尤其东南部光热水资源优于西北部,但从生产实际反应,花椒在该县东南部的生长结实状况不及西北部。通过2005-2007年对该县10个调查点、100个样株定向观测,采取各调查点主导气象、土壤因子与花椒产量相关分析方法,得出年降水量是影响该县花椒分布的最重要因子,并以年降水量为依据,对甘肃文县花椒栽培作了区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