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近年来,生态环境建设在世界范围内引起广泛关注。但是农村的生态建设水平较低。而国家提出新农村建设,农村的生态环境建设与经济发展规划的结合发展十分重要。结合国内环境建设现状,以湖北省十堰市郧县的“楚天杯明星镇”——茶店镇为模版,结合国家提出的节能减排政策,对其自然环境,产业格局以及能源结构,环境污染与治理情况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引入“循环经济”理念进行经济规划,多种能源并重,清洁能源为主的能源消耗结构以及贯彻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农业等规划方案。  相似文献   

2.
为减少森林资源的消耗,保护生态环境,实现环境保护与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采用收集资料、抽样调查、召开座谈会、实地调查等方法,对昭通市社会经济、森林资源消耗、农村能源利用现状、群众意愿等情况进行调查。对农村能源中的生物质能源、沼气、电能以及汽油、柴油、煤等其它能源和太阳能等消耗结构进行分析,提出搞好农村能源发展规划,扩大新能源推广规模,创新能源建设新机制等新时代背景下昭通农村能源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3.
云南省农村能源“十二五”建设稳步推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度重视科学谋划 农村能源是国家能源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是国家实施两部大开发生态环境建设的战略任务之一。农村能源建设对建设生态文明、改善生态环境、保护森林资源、减少森林低价值消耗,以及促进农民增收、推动农村节能减排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甘泉县农村生活能源结构调查及节柴途径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甘泉县农村生活能源情况的调查,详细了解了甘泉县农村生活中的能源结构,分析了薪材的来源,数量,比例,采集薪材耗费劳动力的情况以及对森林资源的破坏程度,提出目前退耕还林工作必须与营造薪炭林,改变农村能源结构,改灶节柴以及发展沼气,太阳能等途径结合起来,才能使退耕还林的效果更加显著,更有效地保护现有森林资源,控制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5.
建设中原经济区已列入我国"十二五"规划,上升为国家战略.本文深刻分析了中原经济区脆弱的生态环境,阐述了改善生态环境势在必行,研究提出了中原经济区生态安全保障建设的重点.  相似文献   

6.
由于普洱市多数农村地区多年的低效高耗能的传统用能习惯,对资源的浪费、生态环境的破坏造成了严重的后果,与当前农村经济迅猛发展,农村用能需求急剧上升,茶叶、咖啡等农副产品深加工的用能需求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因此,农村能源综合建设在当前的新形势下更显得尤为重要。为加快普洱市农村能源建设,发展生态农业,文章提出普洱市农村能源的发展思路、存在的问题和对策以及农村能源的规划和布局,加强技术和服务,切实保证农村能源建设经济效益的发挥及加快普洱市农村能源建设的对策研究。  相似文献   

7.
本文提出了青海省西宁市"十二五"林业发展规划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结合林业发展的现实与预期,规划了结构布局和空间布局,并落实了分项建设规划,制定了保障措施,以指导"十二五"期间西宁市林业持续、稳定、健康、协调发展,推动现代林业三大体系建设,实现国家森林城市建设目标,构建和谐西宁.  相似文献   

8.
建德市生态经济型林业规划的实施与成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建德市林业实际,制定了生态经济型林业研究和"九五"林业发展规划,提出了"三江两线"生态体系规划,林业产业体系规划和森林资源管理体系规划,把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林业发展与农村奔小康、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紧密结合起来,使林业成为农村经济的增长点,推进林业现代化建设.  相似文献   

9.
指出了近些年来我国经济取得了高速发展,科技也取得了很大进步,可环境问题日渐突出,人们也逐渐更加关注健康,关注生态,因此,有必要重视生态环境建设。对农村能源工作对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进行了深入探析,以通过不断开发农村能源,不仅可以有效缓解当前能源资源的短缺局势,而且可以从一定程度上解决能源的不足问题。提出了对农村剩余资源进行合理利用,不断挖掘废弃的隐性能源并加以适当转化,将其变为能够加以利用的新型能源,以此加快推进农村能源发展能够有效促进生态环境建设。  相似文献   

10.
李遐 《广西林业》2006,(4):58-60
能源问题、“三农问题”、生态环境问题关系着整个国家的命运,关系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否实现。当前,在城市支持农村,工业反哺农业的过程中,如果不改变农村能源利用结构,在农村单纯推广化石能源,将加重农民负担,加剧能源紧张、环境恶化的局势,增加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社会成本,特别对山区农民群众来说经济上是难以承受的。解决山区农民群众能源问题最有效途径是就地开发农村能源。农村能源生态建设,是指农村社会人民群众改造生产生活的传统采能、用能方式和设施,降低能源消耗,减少能源浪费,以及开辟可再生、无公害新能源,以保护自然…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我省北部地区依托能源化工开发产业,经济迅速崛起,生态环境的改善更是显得尤为迫切。神木县、志丹县、甘泉县和子长县等都相继进行了城周生态环境建设的规划并付诸实施。结合实践,本文进行了一些探讨、分析,并提出了一些思路和设想。  相似文献   

12.
会泽县大部分生活在边远山区和高寒地区的群众,农村能源只能以薪材为主.分析发展薪炭林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指出发展薪炭林不仅可解决农村能源问题,同时可起到保护森林资源、扩大有林地面积、改善生态环境的综合功效,并以此提出了合理发展薪炭林建设的构想.  相似文献   

13.
指出了农村社区化是我国农村城市化进程的一种模式和趋势,但是通过调查发现农村社区化建设施工中造成了很多的环境问题,破坏了农村生态环境。分析了农村社区建设所造成的主要环境污染问题的原因及危害,针对这些主要环境污染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案,为以后"农村社区化"规划施工提供数据和理论支持,使社区化建设"绿色推进"。  相似文献   

14.
指出了面对日益突出的城市问题,科学合理规划建设生态间隔区,可以最大程度地消减城市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在对青岛森林、湿地等生态功能区现状分析的基础上,结合生态间隔最新研究理论,对青岛生态间隔区规划建设策略、建设思路和总体布局进行了探讨分析,提出了"一湾一轴五区"的生态间隔框架和"一带、二廊、三环、五极、多点"的生态间隔...  相似文献   

15.
林海短波     
同心协力 再创佳债 1991年,我区恭城、合浦、贺县、容县、武鸣、苓溪六个县被列为全国“八五”100个农村能源综合建设县。四年来,各县根据当地的资源配置、消费供应现状,结合社会、经济、生态发展目标,认真组织编报了农村能源综合建设规划及五年实施计划,签订了农村能源综合建设县专项合同,并根据规划和合同任务,积极筹措项目建设资金,狠抓项目的组织实施,已先后完成了56个单项建设项目.占合同项目总数66个的84.85%,其中42个单项已进行了验收,其他单项也接  相似文献   

16.
建设国家湿地公园是我国进行湿地保护的一种方式,保护生态环境是建设国家湿地公园的一个重要目标.以重庆酉水河国家湿地公园的生态规划为例,阐述重视生态保护规划理念在国家湿地公园规划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17.
党中央在制订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提出了"大力普及农村沼气,积极发展适合农村特点的清洁能源".今年,省委、省政府又将农村沼气列为农村新五件实事工程之一.  相似文献   

18.
正"十二五"以来,云南省农村能源建设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生态立省、环境优先"发展战略,按照推进森林云南建设、争当全国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的要求,以加快农村能源结构调整,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为目标,按照国家农村能源"因地制宜,多能互补,综合利用,讲求效益"的建设方针,积极应对新常态下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问题、新挑战,切实履行部门职责,不断拓展农村能源建设的内涵外延,多措并举优化项目结构,  相似文献   

19.
三峡工程建设初期,由于急于让裸露的山体边坡等绿起来,大面积草坪的建设造就了今日生态环境和景观效益与三峡大坝不相般配的现状.进一步分析草坪养护成本、生态环境效益、观赏价值、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提出尽快将原来种植的"大草坪"重新合理规划,增植具有三峡地区特色的乔、灌木和地被植物,优化坝区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20.
由于经济的迅速发展,城市和农村在空间上不再像以前那样是两个相对孤立的整体,近郊的农村与城市逐渐连为一体。农村在城镇化过程中,人们却只注重当前利益,而忽视了长远利益;只注重经济利益,而不注重经济效益,只注重GDP的增长,却没有把"绿色GDP"的指标贯彻到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本文主要以江西农村生态环境为例,分析其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的意义及现状,提出在建设过程中所呈现的问题,进而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以加快实现江西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的美好未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