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建立兽用白头翁颗粒中白头翁皂苷B4的含量测定方法.利用HPLC法,采用HypersilC18柱(250 mm×4.6 mm,5μL),以乙腈—0.1%磷酸(27∶73,V/V)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05 nm,流速1.0 mL/min,柱温30℃.以白头翁皂苷B4对照为参比,在白头翁颗粒色谱图中,对白头翁皂苷B4的保留时间及峰面积的RSD进行分析.采用外标法测定3批白头翁颗粒中白头翁皂苷B4的含量.试验结果显示,白头翁皂苷B4在0.1~2.0 mg/m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5,n=6),平均含量为11.29mg/g,平均回收率为99.28% (RDS=2.09%,n=9).该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兽用白头翁颗粒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2.
《畜牧与兽医》2014,(7):6-9
采用ZORBAX.SB-C18(4.6 mm×150 mm,5μm)为色谱柱,柱温30℃,流动相为乙腈-0.05 moL/L磷酸二氢钾溶液(50∶50)(每100 mL中加十二烷基硫酸钠0.4 g,以磷酸调节pH值为4),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342 nm,进样量10μL。结果显示:盐酸小檗碱在0.12.5 mg/m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95,n=7),平均含量为6.23 mg/g,平均加样回收率99.33%(n=9,RSD=0.82%),盐酸小檗碱的定量限为1.0 ng/mL,检测限为0.15 ng/mL。本方法简便、快速、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兽用白头翁颗粒中盐酸小檗碱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3.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白头翁汤中4味中药(白头翁、黄连、黄柏及秦皮)的6种成分含量的方法。采用安捷伦色谱柱(4.6mm×150mm,5μm),以乙腈-1mg/mL磷酸水溶液为流动相进行线性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05nm,流速0.8mL/min(白头翁皂苷B4)、检测波长335nm,流速1.0mL/min(盐酸小檗碱、盐酸药根碱、盐酸巴马汀、秦皮甲素和秦皮乙素)。秦皮甲素在1.04μg^6.24μg(r=0.9999)、秦皮乙素在0.92μg^5.52μg(r=0.9998)、盐酸药根碱在0.7μg^4.2μg(r=0.9987)、盐酸巴马汀在1.04μg^6.24μg(r=0.9978)、盐酸小檗碱在2.2μg^13.2μg(r=0.9979)、白头翁皂苷B4在5.5μg^33μg(r=0.9980)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秦皮甲素、秦皮乙素、盐酸药根碱、盐酸巴马汀、盐酸小檗碱和白头翁皂苷B4的加样回收率分别98.74%、98.12%、97.90%、96.95%、97.43%和98.45%,RSD均在2.0%以下,秦皮甲素、秦皮乙素、盐酸药根碱、盐酸巴马汀、小檗碱和白头翁皂苷B4在白头翁汤供试品中的含量分别为0.7%、0.36%、0.12%、0.38%、8.26%和4.71%。所建立的方法重复性、线性及稳定性等良好,准确灵敏,可用于白头翁汤及相关制剂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4.
目的:建立HPLC测定白头翁药材中白头翁皂苷B4含量的方法,并比较不同产地、不同生长年份对白头翁皂苷B。含量的影响,以评价白头翁药材质量。方法:HPLC流动相:乙晴:水(28:72);流速:1.0mL/min;分离柱采用ZORBAXSB—C1B(4.6mm×150mm,5μm),反相填料;柱温:室温;检测波长:205nm。结果:皂苷B4进样量在0.3125—10μg范围内与吸收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5,n=6),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74%,RSD=3.28%(n=3)。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白头翁皂苷B4的含量测定;白头翁中皂苷B4含量以安徽风阳产药材较高,可作道地药材。  相似文献   

5.
建立白头翁汤中白头翁皂苷B4含量检测的方法。以乙腈-水(28∶72)为流动相,采用高压液相色谱仪和紫外检测器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在100-1 000μg/m L范围内,白头翁皂苷B4浓度和峰面积的线性关系良好,白头翁皂苷B4的平均回收率为97.28%(n=6),RSD为2.01%。该方法符合方法学考察的规定,可作为白头翁汤中白头翁皂苷B4含量测定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白头翁汤中秦皮甲素和小檗碱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Agilent ZORBOX SB-C18柱(5μm,4.6 mm×150 mm),流动相:乙腈(A)-0.1%磷酸水溶液(B),线性梯度洗脱[0-20 min,A-B(12∶88)→A-B(50∶50)],流速:1.00mL/min,柱温:30.0℃。检测器:紫外检测器,检测波长335.0 nm。结果:秦皮甲素和盐酸小檗碱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14-1.12μg(r=0.999 8)、0.12-0.98μg(r=0.999 7);平均加样回收率(n=9)分别为99.78%、100.18%。结论:本方法简捷快速,结果准确可靠,适用于白头翁汤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7.
陈静  王彤  程奇  刘显军 《草业科学》2015,(7):1164-1169
本试验研究了白头翁(Pulsatilla chinensis)及其有效成分——白头翁皂苷和抗生素对断奶仔猪血清免疫指标和抗氧化参数的影响。试验采用完全随机设计,选用120头、(28±2)d断奶的仔猪,随机分为6个处理。第1处理为对照组,喂基础日粮,第2~5组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白头翁150和300mg·kg-1,白头翁皂苷12.5和25mg·kg-1。第6组为抗生素组。试验期共为28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日粮中添加白头翁和白头翁皂苷提高了血清中干扰素-α(IFN-α)(P0.05)和白细胞介素1β(IL-1β)含量(P0.05),提高了试验期第14天血清中免疫球蛋白G(IgG)和免疫球蛋白M(IgM)含量(P0.05)和试验期第28天补体4(C4)水平(P0.05)。白头翁和白头翁皂苷对血清中的免疫球蛋白(IgA)和补体3(C3)影响不显著(P0.05)。白头翁及白头翁皂苷均提高了试验期第14天的总抗氧化能力(T-AOC),降低了试验期第14和28天的丙二醛含量(P0.05)。日粮中添加白头翁和白头翁皂苷提高了断奶仔猪的免疫功能和抗氧化性能,作用效果优于抗生素,且白头翁和白头翁皂苷的最适添加浓度分别是300和12.5mg·kg-1。  相似文献   

8.
中草药白头翁对断奶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试验选用120头平均体重为(7.64±0.13) kg的杜×长×大三元杂交断奶仔猪,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研究饲料中添加中草药白头翁散剂(150、300 mg/kg)和白头翁皂苷(12.5、25 mg/kg),对断奶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且寻求最佳添加量。试验共分6个处理,每个处理4个重复,每个重复5头猪。试验期共为28 d,分为前期(1~14 d)和后期(15~28 d)2个阶段。试验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中草药白头翁散剂和白头翁皂苷对断奶仔猪的日增重、料重比、平均采食量及腹泻率均有显著影响(P<0.05)。  相似文献   

9.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兽用除虫脲原料药含量及有关杂质的检测方法。采用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以甲醇为流动相A,0.01 mol/L乙酸铵溶液为流动相B,进行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54 nm,进样量10μL,柱温25℃。除虫脲的线性范围为10~1000μg/mL(R~2=0.999),回收率97.01%~100.83%(RSD1.0%,n=3),精密度(RSD=0.13%,n=9)、重复性(RSD=0.45%,n=6)良好,主成分与各杂质峰分离良好。以主成分自身对照法计算,各杂质峰面积的和不得大于对照溶液主峰面积的0.1倍(0.1%)。该方法简便灵敏,结果准确可靠,可作兽用除虫脲原料药含量及有关杂质测定。  相似文献   

10.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兽用除虫脲原料药含量及有关杂质的检测方法。采用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以甲醇为流动相A,0.01 mol/L乙酸铵溶液为流动相B,进行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54 nm,进样量10μL,柱温25℃。除虫脲的线性范围为10~1000μg/mL(R 2=0.999),回收率97.01%~100.83%(RSD<1.0%,n=3),精密度(RSD=0.13%,n=9)、重复性(RSD=0.45%,n=6)良好,主成分与各杂质峰分离良好。以主成分自身对照法计算,各杂质峰面积的和不得大于对照溶液主峰面积的0.1倍(0.1%)。该方法简便灵敏,结果准确可靠,可作兽用除虫脲原料药含量及有关杂质测定。  相似文献   

11.
采用KromasilC18柱(4.6mm×250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12:88,v/v),流速为1.1mL/min,紫外检测波为334nm,柱温25℃,建立了加味白头翁颗粒剂中秦皮乙素的反相高效液相层析含量测定方法。在所选定的色谱条件下,秦皮乙素各组与辅料、溶剂及复方提取物中其他成分的峰分离良好,秦皮乙素在0.2160-1.2960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7,n=6),平均回收率为98.27%,RSD为1.16%(n=6)。该方法简便、灵敏、准确,可用于加味白头翁颗粒剂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2.
为制备并标定白头翁对照提取物,探讨白头翁对照提取物代替单体对照品在中药质量控制中应用的科学性和可行性,本试验采用大孔吸附树脂法结合高速逆流色谱法制备白头翁对照提取物;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白头翁皂苷H、白头翁皂苷B4和常春藤皂苷C为指标对其进行含量标定;分别以已知含量的对照提取物和3个单体对照品为对照,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32批白头翁药材中3个化学成分的含量,对照提取物法和对照品法测得的结果采用t检验法进行比较。结果显示,2种方法测定白头翁药材中白头翁皂苷H、白头翁皂苷B4和常春藤皂苷C的含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果表明,白头翁对照提取物替代单体对照品用于白头翁药材质量控制的方法科学可行,为白头翁药材的质量评价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3.
建立中兽药散剂白头翁散中盐酸小檗碱的含量测定方法,为其质量标准的制订提供实验依据。采用HPLC法测定,色谱条件,Eclipse XDB—C18柱(5μm,4.6mm×150mm);流速,1.0mL/min;流动相,乙腈:0.05mol/L磷酸二氢钾=28:72;柱温,30℃;检测波长,348nm。盐酸小檗碱在进样量为0.05~0.50μg之间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样品中盐酸小檗碱的平均含量为0.781%,RSD为0.86%。该方法简便,易行,专属性强,可以作为白头翁散中盐酸小檗碱的含量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14.
通过检测茶树精油兽用消毒剂中1,8-桉叶素和松油烯-4-醇的含量,并建立茶树精油中1,8-桉叶素和松油烯-4-醇的气相色谱检测方法,为茶树精油新制剂的质量标准研究提供理论依据。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先将茶树精油兽用消毒剂中的茶树精油提取出来,再用GC法测定提取的挥发油中1,8-桉叶素和松油烯-4-醇的含量。茶树精油兽用消毒剂不同批次中1,8-桉叶素和松油烯-4-醇含量保持稳定;1,8-桉叶素在0.013mg/mL~0.41 mg/mL之间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98),松油烯-4-醇在0.175 mg/mL~5.575mg/mL之间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93),1,8-桉叶素的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19%,RSD为1.89%(n=6),松油烯-4-醇的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2.58%,RSD为1.45%(n=6)。该方法能够简便、准确、快速的测定茶树精油兽用消毒剂中1,8-桉叶素和松油烯-4-醇的含量,可为茶树精油兽用消毒剂的质量评价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白头翁提取方法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采用热回流和超声两种不同提取方法,以水及不同浓度的乙醇溶液为溶剂,制备10个样品,采用高效薄层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通过比较得膏率、色谱图、白头翁皂苷B4峰面积等,考察提取方法对白头翁活性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提取方法中,热回流提取得膏率、白头翁皂苷B4得率均较超声提取法高;乙醇浓度对皂苷B4的提取有一定影响,热回流提取70%~80%乙醇提取率最高,超声提取50%~70%乙醇提取率最高。研究结果为白头翁提取方法的选用提供了科学数据。  相似文献   

16.
为完善麻杏石甘颗粒质量标准,采用高液相色谱法对麻杏石甘颗粒中盐酸麻黄碱的含量测定进行研究。采用Thermo scientific BDS 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溶液(含0.1%三乙胺)(3∶97),检测波长207 nm,流速1.0 mL/min,柱温30℃,进样量10μL。结果表明,盐酸麻黄碱进样浓度在5~60μg/mL范围内,峰面积与盐酸麻黄碱含量呈良好线性关系(R^2=0.9999)。样品平均回收率为96.62%(n=6),RSD为1.30%。本方法简便、准确度高、重复性好、耐用性强,为进一步提高该制剂的质量标准,保证临床效果,提供了检测依据。  相似文献   

17.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抗病毒颗粒中黄芩苷的含量.用C18色谱柱(150 mm×3.9 mm,5 μm),以甲醇-磷酸二氢钠缓冲液(0.2 mol/L,pH 2.7)(42∶58,V/V)为流动相,流速为1 mL*min-1,检测波长为275 nm.黄芩苷在0.02~0.1 mg/mL的浓度范围内,峰面积与浓度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 9,回收率为98.7%.  相似文献   

18.
本试验旨在研究白头翁皂苷B4对哺乳期犊牛生长性能和血清指标的影响.选取60头新生荷斯坦公犊牛,随机分为4组(每组15头),分别饲喂在代乳粉中添加0(C组)、15(A1组)、30(A2组)和45 mg/d(A3组)白头翁皂苷B4的饲粮.试验期56 d,其中预试期14 d,正试期42 d.每2周空腹称重、测量体尺,每日记录...  相似文献   

19.
建立中兽药散剂白头翁散中盐酸小檗碱的含量测定方法,为其质量标准的制订提供实验依据。采用HPLC法测定,色谱条件,Eclipse XDB-C18柱(5μm,4.6mm×150mm);流速,1.0mL/min;流动相,乙腈:0.05mol/L磷酸二氢钾=28:72;柱温,30℃;检测波长,348nm。盐酸小檗碱在进样量为0.05~0.50μg之间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样品中盐酸小檗碱的平均含量为0.781%,RSD为0.86%。该方法简便,易行,专属性强,可以作为白头翁散中盐酸小檗碱的含量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20.
为完善麻杏石甘口服液质量标准,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麻杏石甘口服液中盐酸麻黄碱的含量测定方法进行了研究。色谱柱为C18(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溶液(含0.1%三乙胺)(3∶97),检测波长为207 nm,流速为1.0 mL/min,柱温30℃,进样量10μL。盐酸麻黄碱进样浓度在0.005~0.06 mg/mL(0.05~0.6μg范围内,峰面积盐酸麻黄碱含量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9 9),样品平均回收率为100.22%(n=6),RSD为1.47%。本方法简便、准确度高、重复性好,为进一步控制麻杏石甘口服液的质量标准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