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该文通过对辽宁省三北工程林分退化的全面分析,对其成因及退化林界定标准进行研究,并提出改善林分退化的合理建议,旨在为辽宁省三北工程精准实施提供科学依据,进而推动新时代辽宁三北工程建设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三北”防护林退化林分的形成原因,研究了“三北”防护林工程退化林分现状、修复改造的具体情况,针对性地总结了山西省在“三北”防护林工程退化林分修复改造中的探索与实践。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人工防护林退化的现状进行分析研究,得出林分退化的重要原因是树种单一,树种选择不当,有害生物等,结合辽宁省的实际情况,就不同的原因提出了相应的改造模式,对实施我省三北工程退化人工防护林改造工作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4.
"三北"地区防护林建设是我国的一项大型国家生态建设工程。分析了山西省"三北"地区防护林退化林分成因,介绍了退化林分改造与修复的主要模式,提出了"三北"防护林退化林分修复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山西省是国家“三北”防护林工程体系建设的重要省份之一。介绍了山西省“三北”防护林退化林资源现状,分析了造成山西“三北”防护林林分退化的主要原因,提出了退化林修复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内蒙古自治区实施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已有40 a,近年来,一些林分由于适应问题、老化问题发生的退化(或衰退)现象逐步显现。文章根据2021年内蒙古自治区实施的内蒙古三北工程退化林草摸底调查工作成果,介绍了全区三北防护林工程区林草退化的现状,分析了工程区林草退化的主要原因,并在此基础上,对下一步三北工程区退化林草修复以及生态建设工作提出了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7.
泾川县实施三北退化林分修复以来,坚持退化林分修复与改善生态环境相结合,与精准扶贫相结合,与美丽乡村建设相结合,与创建森林小镇相结合,尊重自然、科学修复,探索创新出多种修复模式。通过对泾川县退化林分修复模式进行调查分析,总结出常见的10种模式及主要修复技术,为陇东黄土高原地区退化林分修复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指出了辽宁省建平县通过世界银行贷款进行了造林、三北工程、退耕还林,辽西北边界防护林等重大工程建设,防护林体系基本成型,森林覆盖率达到了43.83%,但由于该区域生态环境脆弱,属于亚湿润干旱地区,防护林退化、老化,现象比较严重,残次林较多,为了更好地发挥防护林生态价值,根据最新森林资源变档数据,对区域内退化林分分析了退化原因,并结合该区域生境特点提出了修复模式,使森林更好地发挥生态功能。  相似文献   

9.
准确掌握三北防护林工程内蒙古工程区退化林分面积、分布以及退化类型与程度,对科学安排修复任务,实行精准修复,提升修复效果,具有重要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内蒙古三北防护林工程区退化林面积达到301.9万公顷,退化乔木林面积50.9万公顷,退化灌木林面积251.0万公顷,退化林总蓄积2598.0万立方米。工程区退化乔木林以重度退化为主,退化灌木林以中度退化为主;杨树、榆树、柠条、锦鸡儿是主要的退化树种,其中以杨树尤为突出;退化林中成、过熟林占比较大;树种单一,林分老化是导致工程区林分退化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辽宁省建平县通过世界银行贷款造林、三北工程、退耕还林,辽西北边界防护林等重大工程建设,防护林体系基本成型,森林覆盖率达到了43.83%,但由于本区域生态环境脆弱,属于亚湿润干旱地区,防护林退化、老化现象比较严重,残次林较多,为了更好地发挥防护林生态价值,根据最新林地资源变更数据,对区域内退化林分分析退化原因,并结合本区域生境特点提出修复方式,使森林更好的发挥生态功能。  相似文献   

11.
<正>9月16日至9月17日,国家林业局在山西省大同市召开"三北工程退化林分改造现场会"。国家林业局副局长张永利、山西省副省长郭迎光出席会议,财政部、国家林业局有关司局负责人以及三北地区各省区市林业厅局分管负责人、三北办(站、局)长和三北工程退化林分改造试点县(旗、区)政府分管领导参加了会议。会议总结交流了三北工程区退化林分修复改造的经验和做法,安排部署了三北工程退化林分改造试点工作。会议指出,党中央、国务院在1978年站在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战略高度,作出了建设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的  相似文献   

12.
笔者介绍了同朔地区三北防护林退化林分的现状,分析了退化林分形成的6个主要原因为生理过熟、造林方法不合理、立地条件差、水分不足、缺乏抚育管理、病虫害与人类活动。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适地适树、带状造林模式、混交林分结构、加强抚育管理等改造退化林分的措施。  相似文献   

13.
退化林分改造是"三北"五期工程规划的重要内容,而山杏作为半干旱地区生态、经济型兼用树种,占有十分突出的地位。现结合我县的特点,对山杏退化林分的改造措施及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甘肃省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的林分退化现象进行分析研究,得出林分退化的主要原因包括生理过熟、立地条件不良、树种选择不当、人类干扰和有害生物影响五个方面,结合甘肃省的实际情况,就不同的退化原因提出了相应的修复措施,主要有重新造林、补植补造、抚育管护以及必要的病虫害防治等措施。  相似文献   

15.
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成就巨大,抗拒自然灾害能力较强。对于退化林分的修复工作愈加重要,三北地区要科学论证,因地制宜,科学有效地进行开展修复工作。  相似文献   

16.
辽宁三北防护林退化林分的现状、成因及修复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森林退化是全世界都在面临的严峻问题,这个问题严重阻碍了21世纪的全球环境发展,因此需要我们对该问题进行关注,积极寻找其中的原因并给予解决。本文笔者将对我国辽宁三北防护林退化林分的现状进行简要的分析,并从中得出导致防护林发生退化的原因,并根据其原因提出相应的修复措施。  相似文献   

17.
文章结合辽宁省2015年和2016年开展的三北工程退化防护林修复项目建设成果,从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两方面总结退化防护林修复项目的建设成效和开展退化防护林修复项目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辽宁三北防护林退化林分的现状分析,得出导致防护林退化的主要原因是林木生理过熟、立地条件不良、树种选择不当、病虫鼠害泛滥和人类干预失当,根据不同防护林种不同退化程度提出更新造林、补植补造、抚育复壮、封山育林和有害生物防治等5项修复措施。  相似文献   

19.
防护林是辽宁省的重要林种之一,在防风固沙、防御自然灾害、改善生态环境、调整农业结构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近年来,辽宁省防护林出现退化现象,防护功能下降,经济效益低下。文章通过分析退化防护林现状,指出防护林退化的主要原因,根据防护林的不同退化程度提出更新造林、适地适树、抚育复壮、封山育林、防治有害生物等修复策略,推动退化林分结构的不断优化,提高辽宁省防护林体系的生态功能。  相似文献   

20.
辽宁省退化防护林现状及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卜军 《防护林科技》2016,(6):101-102
防护林是辽宁省一个重要林种,面积占全省有林地面积的49.58%,多年来,由于各种原因,导致防护林严重退化,防护功能下降,经济效益低下,林地生产力降低。文章通过对辽宁省防护林退化林分的现状梳理,分析退化防护林产生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