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正>饲料发生霉变不仅使其营养价值下降,还会导致畜禽生长性能、繁殖性能下降,易患疾病甚至死亡。在畜禽日粮中添加防霉剂和脱霉剂是降低霉菌毒素危害的有效方法。本文介绍了常用的防霉剂和脱霉剂的使用,供养殖场(户)参考。近年来,饲料及原料被霉菌及其毒素污染的情况愈发严峻对畜牧业生产造成了巨大经济损失。霉菌毒  相似文献   

2.
吴海 《北方牧业》2010,(15):16-16
<正>正确选择霉菌毒素吸附剂正确认识霉菌毒素的危害是控制霉菌毒素的前提条件,选择正确的霉菌毒素吸附剂是控制霉菌毒素的根本保证。一般应从如下六条入手选择毒素吸附剂:(1)必须具备高吸附能力:高吸附能力来源于巨大的吸附表面积,沸石粉平均比表面积为18平方米/克,高岭土平均比表面积是23平方米/克,远征脱霉剂比表面积为848平方米/克。  相似文献   

3.
由于各种原因,饲料会受到霉菌的污染,当养殖的畜禽摄入这些饲料后,会引起极大的危害,进而引发动物食品安全卫生问题,所以,认识、熟悉各类霉菌并掌握脱霉方法有着深远意义。为此,本文介绍了霉菌毒素的种类(黄曲霉毒素、玉米赤霉烯酮、呕吐毒素、伏马毒素、赭曲霉毒素)和脱霉方法(物理吸附法、化学脱毒法、生物脱毒法、复合脱毒法)以及脱霉剂的应用,力求给从业人员以理论性参考。  相似文献   

4.
猪霉菌中毒病临床较为多见,高温高湿季节较为多发,霉菌毒素种类较多,以黄曲霉毒素和玉米赤霉烯酮临床最为多见。黄曲霉毒素主要对肝脏造成危害,病猪可表现全身症状;玉米赤霉烯酮主要危害生殖系统,病猪表现发情不规律,流产,屡配不孕,生殖能力下降。预防本病需把好饲料原料关,做好饲料的运输和存储工作,猪场做到细节化管理,合理使用脱霉剂,定期在饲料中添加微生态制剂进行预防。  相似文献   

5.
研究旨在通过3种脱霉剂对雏鸡解毒效果试验,以选择效果显著的脱霉剂。选取1日龄体重均匀度达到85%健康罗曼褐壳雏鸡240只,随机分为1个对照组和5个试验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Ⅰ组饲喂基础日粮+2 kg/t脱霉剂I;试验Ⅱ组饲喂霉菌毒素中度污染日粮;试验Ⅲ组饲喂霉菌毒素中度污染日粮+2 kg/t脱霉剂Ⅰ;试验Ⅳ组饲喂霉菌毒素中度污染饲粮+2 kg/t脱霉剂Ⅱ;试验Ⅴ组饲喂霉菌毒素中度污染日粮+2 kg/t脱霉剂Ⅲ;试验期42 d。雏鸡第7、14、21、28、35、42 d,测量空腹体质量、胫骨长,计算其平均值,并计算每周耗料量及料重比。结果显示,第7 d平均体质量、胫骨长和料重比各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第14 d,试验Ⅱ组较其他组略低,但差异不显著(P0.05);第21、28、35、42 d,试验Ⅲ组、试验Ⅳ组、试验Ⅴ组、对照组和试验Ⅰ组均显著高于霉菌毒素中度污染日粮组试验Ⅱ组,差异显著(P0.05),且对照组、试验Ⅰ组的与试验Ⅲ组、试验Ⅳ组和试验Ⅴ组之间的差异不显著(P0.05)。说明3种脱霉剂按2 kg/t量添加雏鸡霉变日粮中,有一定的解毒作用,能够改善霉菌毒素对雏鸡产生的毒害作用,体质量、胫骨长和料重比指标明显好于未加脱霉剂组,并且脱霉剂Ⅲ效果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6.
随着养殖业饲料中霉菌污染越来越严重,不断给我国养殖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畜禽食用了污染的饲料后,就会出现免疫抑制性疾病,造成母畜禽不孕、流产、死胎等严重情况,相关产品也会直接影响人类的健康.据相关研究报道,主要霉菌污染有黄曲霉毒素、呕吐毒素、玉米赤霉烯酮等毒素.目前脱霉剂,依据这几种污染情况,国内外企业相继研发和生产各种脱霉剂.本文从实际出发,分析了霉菌污染的危害,阐述了脱霉剂的分类、现状及如何正确选择和应用脱霉剂,为养殖业应对霉菌污染提供有效思路和方法,大大减少养殖业的经济损失,同时确保相关食品的安全,有利于人们的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7.
杜妮 《猪业科学》2014,(1):74-75
本试验旨在探究日粮中添加不同脱霉剂产品对保育猪粪便中霉菌毒素含量的影响。将180头饲养密度、体重相近的长白×大白二元杂交保育猪随机分为3组,每组60头,每组设5个重复小组,每个重复小组12头。各组安排如下:对照组(A组)为饲喂正常基础日粮,试验1组(B组)为饲喂正常基础日粮+市售脱霉剂1.0 kg/t,试验2组(C组)为基础日粮+复合处理剂(缉毒特工)1.0 kg/t。试验期28 d。结果表明:1)所有试验组粪便中均检测出相应饲料中存在的霉菌毒素,试验组与对照组间粪便中霉菌毒素排出量差异显著(P0.01);2)同等试验条件下,试验组间粪便中霉菌毒素排出量差异显著(P0.01),复合处理剂(缉毒特工)组粪便中霉菌毒素排出量明显优于市售脱霉剂组(P0.01);3)缉毒特工与市售脱霉剂相比,对伏马毒素B1的增加排出与玉米赤霉烯酮和呕吐毒素的增加排出差异显著(P0.01)。因此,猪日粮中添加霉菌毒素复合处理剂缉毒特工可有效处理猪体内霉菌毒素,降低猪场霉菌毒素风险。  相似文献   

8.
2018年5月在湖南省洞口县竹市镇兴发猪场,发生陈化粮饲料霉菌毒素中毒症,为洞口县首例陈化粮饲料霉菌毒素中毒症,全场猪100%中毒,普遍减食,粪便干结,为轻度中毒,没有死亡猪。抽测饲料样品黄曲霉毒素含量55.3μg/kg,超出国家标准0.843倍。采取轻泻、冲洗直肠、保肝护肝、解毒的对症治疗,虽然治愈率100%,但仍有39.7%猪掉膘。并对91.3 t陈化粮饲料用山苍子油进行脱霉除毒饲养1 298头肥育猪试验,猪群生活状况正常,没有霉菌毒素中毒症状,发挥了山苍子油脱霉除毒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前对脱霉剂的定义是能消除或去除饲料中霉菌毒素的添加物就叫脱霉剂,显然这样的定义是不严谨的。最早脱霉剂的概念是从霉菌毒素吸附剂引申而来的,霉菌毒素吸附剂是较早应用到饲料中来消除霉菌毒素的,也是目前脱霉剂产品的主要成分之一,应用最为广泛。霉菌毒素吸附剂是利用某些物质特殊的物理结构和性质,与霉菌毒素形成稳定的复合物,来降低动物肠道和机体对各种霉菌毒素的吸收。一般吸附剂分无机霉菌毒素吸附剂(硅铝酸盐类)和有机霉菌毒素吸附剂(酯化甘露聚糖)两种。  相似文献   

10.
脱霉剂对保育猪病亡率及粪便中霉菌毒素含量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旨在探究日粮中添加不同脱霉剂产品对保育猪病亡率及粪便中霉菌毒素含量的影响,将419头饲养密度、体重相近的长白×大白二元保育猪随机分为7组,每组62头,每组设3个重复小组,每个重复小组约20头。各组安排如下:试验1组为饲喂正常基础日粮对照组(58头);试验2组为基础日粮+0.5kg/t缉毒特工(60头);试验3组为基础日粮+0.5kg/t市售脱霉剂(63头);试验4组为基础日粮+1kg/t缉毒特工(59头);试验5组为基础日粮+1kg/t市售脱霉剂(61头);试验6组为基础日粮+2kg/t缉毒特工(61头);试验7组为基础日粮+2kg/t市售脱霉剂(57头),试验期45天。结果表明:1)各添加脱霉剂组的腹泻率,阴户红肿率以及死亡率显著优于空白对照组(P〈0.01),同剂量组间比较,缉毒特工组的病亡率低于市售脱霉剂组,且试验6组的病亡率均优于对照组和其它各试验组(P〈0.01)。2)试验期添加脱霉剂的各试验组粪便中ZEN(玉米赤霉烯酮)和DON(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的排出量显著多于对照组(P〈0.01),且随脱霉剂添加剂量增加,ZEN和DON排出量呈增加趋势。同剂量组间,添加缉毒特工组的排出量显著多于添加市售脱霉剂组。因此添加霉菌毒素复合处理剂缉毒特工可有效处理猪体内霉菌毒素,改善病亡状况,同时对其免疫力也起一定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1.
郭涛 《中国猪业》2017,(6):51-53
霉菌毒素普遍存在、 不可避免.解决霉菌毒素问题除了控制原料,严格饲喂管理外,使用脱霉剂是最为常用的办法.本文介绍了以体外吸附、 体内临床效果,包括采食量和日增重、 疑似病例发病率、 抗氧化指标、 器官修复指标等多个指标去衡量脱霉剂的使用效果,来判断一种脱霉剂是否优质,希望为临床合理选择脱霉剂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周彦飞 《猪业科学》2017,34(2):138-139
<正>1猪饲料霉菌毒素脱霉剂的种类及原理1.1硅铝酸盐类硅铝酸盐类主要成分是氢氧化硅铝酸钠钙,如沸石、蒙脱石、硅藻土、高岭土等,是常用的硅铝酸盐类饲料霉菌毒素脱霉剂。硅铝酸盐对霉菌毒素的脱毒机理是硅铝酸盐不仅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亲水性的负电荷表面,而且其结构与表面形成的离子极性,中层间带有大量可交换阳离子,存在大量的天然纳米微孔,所以,其吸附力来自超大的表面积与静电吸附。硅铝酸盐吸附了霉菌  相似文献   

13.
2012年4月,山东某规模猪场暴发疾病,母猪受胎率、产仔数、健仔数等繁殖性能指标显著下降,猪群表现出不同程度的霉菌毒素中毒症状。经初步调查,发现该猪场所饲喂的饲料被霉菌毒素污染,进一步采取原料玉米及饲料样品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鉴定霉菌毒素种类及含量,结果显示,原料玉米中赤霉烯酮、呕吐毒素及烟曲霉毒素含量均超标。经更换饲料和采用脱霉剂后,母猪繁殖性能指标显著恢复。  相似文献   

14.
蒙脱石(脱霉剂)应用于脱除饲料及原料霉菌毒素,无论是体外评价还是动物试验,其效果都是毋庸置疑的。但用蒙脱石含量、吸氨值、离子交换量等指标来评价此效果有失偏颇。而用吸附率来表征蒙脱石(脱霉剂)对霉菌毒素的脱除效果会更具有直接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百安明”脱霉剂对种公猪精液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共选择杜洛克公猪10头,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头。试验组在日粮中添加0.5kg/t"百安明"脱霉剂,对照组不作处理。在添加脱霉剂后的1~10周内每周对试验组和对照组的精液品质进行一次检测。试验结果表明,在公猪日粮中添加0.5kg/t"百安明"脱霉剂能够有效的对抗日粮中霉菌毒素对公猪生殖功能的抑制作用,有效提高公猪精液品质。  相似文献   

16.
饲料防霉变     
猪场购买全价料的生产日期不宜过长;自配料由于缺乏霉菌毒素检测环节,毒素含量往往会超标,猪场采购时应特别注意原料是否霉变或虫蛀,而且玉米等水分不超过12%;及时清理料槽中残留饲料;饲料储存仓库应保持干燥通风,做好防鼠工作;尤其是使用自配料的猪场,需要在饲料中添加脱霉剂,建议使用脱素2kg/t或佰霉灵2kg/t(霉菌污染严重时剂量加倍)拌料饲喂,连用7d,每个月使用1次,以防止饲料霉变引起猪中毒。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旨在对比两种不同脱霉剂的解毒效果。试验采用霉变玉米,以黄曲霉毒素(AFB1)构建了中度污染模型,选用320只1日龄樱桃谷商品代肉鸭,随机分为5个组(每组4个重复):A组饲喂基础日粮,B组饲喂基础日粮+2 kg/t脱霉剂Ⅰ,C组饲喂霉菌毒素中度污染日粮,D组饲喂霉菌毒素中度污染日粮+2 kg/t脱霉剂Ⅰ,E组饲喂霉菌毒素中度污染日粮+2 kg/t脱霉剂Ⅱ。试验期35 d。结果表明:(1)C组1~14日龄采食量较B组降低了12.3%(P0.05),与A组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D、E两组的采食量与C组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B组的采食量与A组也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2)B组21、28、35日龄肉鸭的平均体重较对照组A显著提高了7.2%、13.2%、9.0%(P0.05),C组7、14日龄肉鸭的体重较对照组A降低了9.4%、8.7%(P0.05),D组35日龄肉鸭体重较C组提高了5.7%(P0.05),E组各阶段肉鸭的体重与C组差异不显著(P≥0.05);(3)B组14~35日龄肉鸭血清球蛋白含量明显高于A组(27.30 g/L比24.16 g/L),而C、D、E组处于同一水平;(4)21、35日龄肉鸭血清肝酶谷丙转氨酶(ALT)活性的比较中发现,B、D两组ALT活性与A组无显著差异(P0.05),而C、E两组的肝酶活性均显著高于A组(P0.05)。由此得出,在非霉变日粮中,添加脱霉剂Ⅰ改善了肉鸭的增重和血液免疫;而在霉菌毒素中毒状态下,肉鸭的采食量降低,增重减少,并且肝脏受到损伤,添加脱霉剂Ⅰ改善了中毒状态下肉鸭增重和肝脏损伤,而脱霉剂Ⅱ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18.
正1霉菌毒素中毒1.1病因发霉饲料含多种霉菌,其中某些霉菌能产生一种或多种对畜禽有害的霉菌毒素。霉菌毒素具有不同程度的毒力,畜禽吃了霉败饲草和饲料,就会引起霉菌毒素中毒。1.2症状主要症状为胃肠炎和神经紊乱。一般表现减食,消瘦,对环境反应淡漠,精神萎顿,头低耳耷,双目失神,麻痹,咽、喉头发炎,有时喉头麻痹,吞咽困难或不能咀嚼。消化紊乱,初期便秘,以后下痢,粪便恶臭,带有黏液或混有血  相似文献   

19.
猪支气管肺炎是呼吸系统疾病的一种,所有日龄、品种和性别的猪都能发生,呈全球分布,主要为生物性病原微生物感染而引发,有害气体刺激、药物副作用、霉菌毒素中毒等因素也能诱发本病;病猪以呼吸道症状表现为主,呼吸困难,机体缺氧,体温升高,生产性能下降;病死猪剖检后以肺部出现实质性的病灶和气管炎性渗出增强为主;预防本病需提升猪场管理水平,降低病原体感染几率,加强环境卫生治理和消毒,降低猪群应激反应;病原微生物感染而引发的病猪可用抗生素进行治疗,有害气体引发的可对症用药,药物中毒、霉菌毒素超标引发的病猪需停用相关药物,饲料中加解霉剂和脱霉剂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20.
生物脱霉剂对黄曲霉毒素 B1 的作用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研究生物脱霉剂的脱霉效果,本试验测定了生物脱霉剂对黄曲霉毒素B1的吸附强度,同时采用全收粪试验检测了霉变饲料添加生物脱霉剂后,家畜粪便中黄曲霉毒素B1的排出率.结果表明,将黄曲霉毒素B1的浓度调整为2μg/g时,添加1.2‰的生物脱霉剂,可吸附98.34%的黄曲霉毒素B1,全收粪试验表明,在霉变饲料中添加1‰的生物脱霉剂,被吸附的黄曲霉毒素B1 随粪便的排出率为50.44%,添加2‰的生物脱霉剂,黄曲霉毒素B1的排出率为72.3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